作者面对面39期 | 李昕讲述一个出版人和一个文化时代
2024年12月5日下午,“作者面对面”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第39期“一个出版人和一个文化时代”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举行。知名出版人、三联书店前总编辑李昕分享了他的新书《翻书忆往正思君:一个出版人和一个文化时代》在编撰中的故事与感悟。活动中,李昕深入讲述了他与四位文化名家——杨绛、杨振宁、李敖、王鼎钧——的合作故事,生动展现了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关键作用。活动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秋主持,吸引了超过4.8万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参与。
图1 活动现场照片
在分享过程中,李昕回顾了自己在出版行业的丰富经历,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到香港三联书店,再回到北京三联书店,直至退休后返聘于商务印书馆。他强调了良好出版平台对编辑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在不同出版环境下出版优秀图书的心得体会。此外,李昕还谈及了在编写《翻书忆往正思君》过程中的诸多感悟,以及与多位文化巨匠的深厚交情与合作经历,并通过四个与文化名家的合作故事,生动勾勒出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角色。
与杨绛的故事:信任在细节中重建
李昕回忆,在《钱锺书集》第二版出版过程中,因书中夹着加盖了钱鍾书先生印章的藏书票一事,引起了杨绛先生与三联之间的误会。李昕迅速行动,亲自致函杨绛先生,详细解释附藏书票的缘由和制作过程,并诚恳道歉。杨绛先生最终理解并接受了李昕的解释,双方的信任关系得以恢复。李昕表示:“这件事让我深刻认识到,诚恳的沟通和细致的关怀是维系编辑与作者之间信任的基石。”
与杨振宁的故事:未竟出版与再度弥补
在筹备杨振宁先生传记时,李昕曾考虑出版江才健撰写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但由于该书重点放在杨李之争的话题上,李昕最终决定放弃该版本。多年后,李昕在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杨李之争的来龙去脉后,对当初的决定深感遗憾。因此,当杨振宁先生推荐出版杨建邺教授撰写的《杨振宁传》时,李昕无论在哪家出版社任职,都努力推动此书的出版。这段经历让李昕深刻认识到,作为编辑,需要在尊重历史事实与把握出版时机之间寻求平衡,从而确保出版物的公信力和学术价值。对此,李昕感慨道:“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责任。”
与李敖的故事:在争论中建立友谊
李昕与李敖先生的合作充满了直率和激烈的讨论。在为李敖先生的著作拟定书名时,李敖原本坚持使用《XX美国》,而李昕则建议更改为《审判美国》,以符合大陆的出版标准和读者的接受度。经过多次激辩,李敖先生最终同意修改书名,书籍得以顺利出版。李敖先生对李昕的专业态度表示高度认可,并将大部分著作版权事宜也全权交由李昕处理。李昕总结道:“诚信与专业是编辑与作者关系中的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持久的合作关系。”
与王鼎钧的故事:迟来的良机与广泛影响
李昕原计划在1980年代末将王鼎钧先生的多部作品合编出版,但因种种原因延宕了二十四年。直至2013年,李昕终于促成了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等16种作品在大陆的成功出版。初期发行时,李昕曾担心王鼎钧回忆录的销售表现不佳,但通过微博、媒体宣传及评论推广,该套书逐渐获得读者的喜爱,销量突破10万册,并多次荣获各类奖项。李昕感慨道:“优秀的出版物需要耐心与慧眼,而真挚动人的内容终将获得市场与读者的共鸣。”
这些丰富的合作经历使李昕深刻领悟到,作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与判断力,同时在细节处理、沟通协调以及对时机的把握上不断提升自我,从而在文化传播与出版事业中发挥关键作用。
图2 李昕进行分享
作为年轻出版人的代表,书籍编辑王宁在活动中分享了她在编辑李昕著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她坦言,初次为经验丰富的出版人编辑书籍时,内心难免有“班门弄斧”的忐忑。然而,在李昕的充分信任与支持下,逐渐克服了初期的不安,体验到了编辑工作的专业与成就感。王宁表示:“通过这次合作,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编辑能力,也深刻理解了出版人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面对纷繁复杂的时代,年轻编辑更应在传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基础上,运用新思维、新手段,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图3 王宁进行分享
活动的提问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提问,内容涵盖了李昕的下乡插队经历对其人生观的塑造,以及当代青年如何在忙碌生活中坚守科学理想与文化追求。李昕指出,农村插队的艰苦经历培养了他的意志与韧性,使他在面对出版工作中的困难时更加从容。他引用王鼎钧最爱的名言“改变那不能接受的,接受那不能改变的”,鼓励青年人在追求理想时既要保持信念,也要具备对现实的理解与包容。李昕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经验,鼓励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稳扎稳打,从点滴积累中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契合点。
图4 互动交流环节
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金兼斌在活动中高度评价了李昕在出版事业中的卓越贡献。他指出,图书馆与出版社在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出版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只有不断创新、提升内容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金兼斌鼓励年轻一代编辑要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同时勇于探索新的出版形式,以适应新时代读者的多元需求。
图5 金兼斌进行分享
活动最后,李昕向清华大学图书馆赠送了多本签名书籍:《翻书忆往正思君:一个出版人和一个文化时代》、《一生一事》以及与其父亲合著的《清华园的记忆》。金兼斌代表图书馆接受了赠书,并颁发了赠书荣誉证书。
图6 李昕向清华大学图书馆赠书
活动精选留言
1.杨振宁先生情怀令人感动不已,李敖先生的从善如流很是“圈粉”。李昕老师的分享如此真诚又有趣,善于从听众的角度考虑。没想到老师经历过病痛,仍然如此云淡风轻与勤奋,令人敬佩,鼓舞着我们不懈努力前行。
2.今天有幸参加这么好的活动,非常非常感谢清华大学图书馆老师们的组织。从李昕老师讲的四个与大师们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了李昕老师从业的那份执着与真诚,他的这份独特的魅力打动了大师们,与文化名人们都成为了一生的朋友,这份真诚今天也依然照亮着我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努力前行!
图7 活动现场部分师生合影
扫码可收看本期活动回放↓
“作者面对面”系列深度阅读推广活动简介
“作者面对面”系列深度阅读推广活动由清华大学图书馆主办。活动以“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为核心,精选人文社科领域的重点新书和经典好书,邀请作者(译者)、出版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做客清华,与师生面对面交流探讨,砥砺思想,碰撞智慧,传承文化,以好书为核心,搭建“读者—作者—出版者”的交流平台,提供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阅读体验。
活动一般于春季学期的3月中旬~6月中下旬和秋季学期的9月中旬~12月中下旬举办,采取现场活动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学堂在线”及清华大学官方平台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百家号等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清华大学“荷塘雨课堂”设班级,同步上课。
活动自2017年底创建以来,已举办39期,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领域的教师、学者、作者,包括傅刚、郭英德、Gary McColluch、洪子诚、解志熙、杨斌、朱恒源、阎海军、乔晓光、黄德宽、王立军、赵世瑜、刘志伟、郑振满、王树英、梁志刚、叶新、王佩芬、陈来、杨立华、顾青、韦庆媛、宝树、贾立元、丁建英、马方业、高冀生、刘晓蕾、杨念群、董建中、徐则臣、文珍、练春海、吕成冬、邓耿、李成晴、姜朋、彭凯平、阎学通、刘国忠、吴彤、刘宗迪、陈丽、田青、白宇飞、张建华、吴鹤立、姜景奎、张幸、李浩然、薛茗、冯立昇、范宝龙、 李昕等作为嘉宾参加活动。
【了解往期活动】清华大学图书馆网:http://lib.tsinghua.edu.cn/tjhd/zzmdm.htm
撰稿:陈冠颖 郑妙苗
摄影:许刚
排版:江南
编辑:张岚
审核:冯劲涛 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