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孩子学游泳的经历发现,有时候“简单粗暴”地push孩子一把,还是很有效的 ...

温2010 小花生网 2023-05-17


本文由小花生网友@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这是孩子最近学游泳的一点经历,实在是愿意跟小花生的朋友们来探讨一下,这些跟孩子教育成长有关的话题,所以,还是记录下来,写在这里。恳请看到、有兴趣的朋友,留下您的经历、意见、看法,尤其欢迎批评和不同的看法、做法。不同的角度,更能让我们学习进步成长。没有太多时间修饰文字,如果太过拖沓冗长或言辞不当,这里先谢过,小花生的朋友们望谅。以下就是这次的经历和我的一点反思。

 

我是反对孩子教育过程中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的。

 

但是,在孩子刚结束的游泳班课程中,我发现教练在关键时刻“简单粗暴”地 push了孩子一把,结果很有效,帮助孩子快速地突破了两次。


“简单粗暴”法这个结果,下来一想,觉得有点意思在里面,所以记录下来,自己小结一下,反思修正提高。

 

孩子的情况是:6岁3个月,幼儿园放暑假2周,自己选择不出门旅游想要去学游泳。零基础开始学习,作为入门,教练教的是蛙泳。报的大班游泳课,一班20节课,每节课大约1个小时,教练同时教好几个娃娃,进度不一,所以上课就是这个教几下那个教几下。

 

刚刚学完,结果如下:


  • 体能:一节课下来,累计能游500米+;能独立一次性连续游50米+

  • 速度:达到成人女子普通锻炼者的速度(我觉得速度很不错)

  • 动作姿态:比较标准,大动作和频率节奏、呼吸换气没什么大问题了

 

教练的评价也是,她算学得很快的了。所以到最后教练开始教了她一点仰泳打腿的动作了,也就是说开始提高级别教第二种泳姿了。以她的年龄和0基础开始学习来说,应该说学得很不错我觉得。而这个学习的速度和结果,我觉得在过程中,两个关键时刻教练“简单粗暴”地push了她一把,是有用的。

 

下面就是具体过程情况:

 

第一次是第9节课。随着上课进度,背板从4块一块块地取,手上拿的浮板也慢慢减成了极小块。第9节课快下课的时候,教练把孩子叫上岸,利索地把最后一块背板取了(手上的浮板已经取完了,空手了)。孩子已经意识到要发生什么事,同时就开始抵住脚往后退;教练在后面顶住,往前推了2把,然后提起来就丢下了水。


刚下水,我看孩子的样子是有点懵,然后本能地按照教练教的方法往前游,一直游到对面水线。这一段距离其实很短,目测只有7、8米,孩子游得其实很标准,很顺利就到了水线抓住。教练喊游回来,就不放手了,劝说了一会儿,丢开水线往回游,才出来2、3米就不行了,转身往水线回去,就已经慌了,动作也乱了,在水里乱扑腾(深水),有点呛水的样子,喊妈妈。


教练摆手让我不要管,大声喊叫她自己游过去,游到水线去抓住。还是自己扑腾到了水线(是扑腾,不是游的),抓住水线就哭了(我孩子不爱哭)。我理解那个哭是恐惧(本能的,踩不到底,又呛水了),也有委屈(怎么妈妈和教练都不来救我),还是忍住没过去。

 

现在教练过去了,带着她回来,上岸,安慰了几句。孩子哭了一小会儿不哭了,下课时间也到了。下课,教练走了,孩子过来找我,还是要按头些天的习惯,继续要在水里再玩。但是今天不肯自己去玩了,要我陪着一起玩,而且还要背着背板。当天玩完水,出水洗澡也不肯自己一个人,要我跟她同一个淋浴位,陪着她一起洗澡。

 

回去后我想了想,下一次课,还是给她背了一块背板,然后下课后玩水的1个小时,我带着她,鼓励她取掉背板,然后托着她的腹部让她自己游,接着慢慢鼓励她让我放开手,自己划水2次、3次,慢慢增加距离。最后,“挑战一下,自己从这里游到水线那里。妈妈就在旁边一直跟着你,保护你。”在不放心地叮嘱我要我一直跟着、保护,“我一淹水你就要接住我”的保证后,终于扑腾成功自己再次复制了一次从岸边独立游到水线。我赶紧竖起大拇指表扬,怂恿她去跟教练显摆,妹妹兴冲冲地跑过去告诉教练了。

 

接下来的2次课后玩水中,重复了这个过程,最后在“挑战成功我们今天去庆祝一下,吃自助餐的刺激下,我在岸上拍手见证了真正意义的独立游,没有要人在旁边跟着保护了。

 

后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她信心爆棚,主动来回加游了好几趟,并抑制不住地告诉我“妈妈我觉得这样子更好玩儿”。这个表述,根据我对妹妹的了解,按我的理解是,妹妹体会到自己能力强大的美好感觉,好喜欢这种强大感,以至于自己想要反复体验,虽然她自己并不能准确表述这个真实的感受。

 

现在,可以自己独立游了,但是长距离还是要挨着水线游。我觉得还是一个心理关,妹妹是要让自己感觉我随时可以抓住水线,不会沉。

 

所以第二个坎儿又来了:总是挨着水线走,游不了几米就抓住水线,不能连续持久地游。而按教练和我的看法,她的技术和能力已经足够应付比较长距离的连续了,现在是心理关没过。

 

所以第二次过关,老样子,下节课教练把她带到没有水线的深水中,要求她在没有水线的位置游,跟她说我跟着你我会保护你。很自然地妹妹还是不干,扑转身过去要抓住教练。教练把她推开几次,推出去。被丢到深水,抓不住人,又哭了,但这次哭得很短,委屈了几声就转身按照教练要求努力地自己游到了指定位置。

 

之后就更顺利了。我也有经验了,一是不管,二是鼓励妹妹,“妹妹你看你已经做到了。你能力和体力都够了的,现在就是要克服心理关。你下一次游的时候,自己鼓励自己‘再多游一次,再多游一次’。每次告诉自己多一次就好。实在游不到也没关系,没什么大不了。”


第二次障碍的突破就更快,一次课就从连续几米到10几米,下一次课连续直接到了25米(室内泳池的标准长度),到了这个因为是最长距离一下子游到了,妹妹自己也很兴奋,跑来告诉我,“妈妈我就是按你教我的办法,鼓励自己‘多游一次,再多游一次’,就完成了。”

 

自此信心再次爆棚。我怂恿妹妹“挑战一下”,再下一次课,直接连续到了差不多50米(转移到了室外大泳池),动作、身体姿态基本维持稳定,速度也不错。至此,蛙泳算是可以毕业了。游泳班课时还没完,教练已经基本不怎么教了。

 

反思妹妹过这两个坎儿的过程,我觉得关键时刻教练“简单粗暴”地push了一把(直接丢到深水里,等于是强制她必须立刻、马上开始自己游,而不是慢慢来适应),是有用的。它直接有效地帮助妹妹以比较短的时间、快速突破了两个障碍。如果还是按我“顺其自然”慢条斯理的逐步过渡的思路和方法,过于担心孩子心理会留下阴影,进展肯定没这么快。


而事实证明,孩子没留下任何心理阴影,现在学得很好,活蹦乱跳,既不怕水也不怕教练,游泳班结束还主动要求说还想继续学仰泳。我们和教练都只是普通教,学习只是为了锻炼健身而已,并不是培养运动员的目的,这个结果是并没有很严格要求和训练出来的。

 

所以我反思,有些时候,关键时刻还是需要适当地push孩子一把,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更快地进步,以最短时间突破障碍越过那个坎儿。而在关键时刻,通过自己努力克服心理恐惧、或克服困难障碍,最终达成目标获得成功,这种经验本身又带给孩子很棒的心理体验,从而能刺激孩子敢于尝试下一次的挑战。成功的经验多了,慢慢就能让孩子形成内在的自我激励习惯。正向循环,越来越好。

 

这当中,我觉得,“简单粗暴”法是需要打引号的,实质上呢还是并不是简单的简单粗暴,而是应该有基础有方法地来push。具体到这个例子,有两点是这个简单粗暴法能成功的前提:


1、  我们的亲子关系很好,孩子安全感良好。孩子认为妈妈从来没有说话不算数,对我很信任,所以愿意按照我建议的方式去尝试,从而有机会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能力和力量的增长,并进而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信心有了,心理关就过了。


2、  教练“简单粗暴”地push她之后,我跟进给她做了调整,没有简单粗暴一下子就完了。如果确实一下子简单粗暴过头了,可能搞不好还有副作用,比如下一次不敢下水了。而且这样的话,这一次简单粗暴形成的就是负面的心理体验,而这个,我觉得对孩子长远来说,是更糟糕的一件事。

 

怎么调整呢?具体到这个例子,比如第一个坎儿,理解、接纳和容许她退步,一起玩水一起洗澡等,当天也没有要求她明天必须去继续上课或者明天还是要取背板等等,而是给她一个缓冲的时间,允许她退步、反复。


打个比方:教练推她进了一大步,而我允许她退回来半步,然后在这中间徘徊一下,再缓缓前进到之前曾经简单粗暴地到达的那一大步的位置。这个过程,希望给孩子心理传递的信息是:“妈妈始终在这里,你是安全的”(理解和接纳她的恐惧,允许她在特定的时候退回来依恋我,给她安全感);“你可以退回来,不是必须要勇往直前必须这一次就要成功的;你也可以退步,不是这一次到达了/成功了,下一次就不能退步的”(心理上放松了,没有必须这一次就要成功的压力,或者不能退步的压力,结果反而进步了,成功了)。

 

再者,通过退回来半步再重新上路达到曾经的目标,这个过程我想她心理上体会到的是“原来我真的可以,妈妈说得对,我可以的。”而这样的心理体验,我觉得对孩子是极其有利的,它的意义甚至超过学会游泳这项技能。它形成积极正向的心理体验。


这样的体验多几次,孩子的自信、自我激励习惯就慢慢建立起来了,而这我认为是无价的,也是家长最终可以放心放手让孩子单飞的保证。


自信对孩子极其重要,而自信是需要成功体验来建立起来的;不断的挫败只会毁灭自信。当然,挫败之后的调整重新上路和重新成功不是这个意思,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所以,关键时刻,push的时候,要适度、合理,不能光简单粗暴,要让孩子感到被理解、情绪被接纳,同时尽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提供帮助。

 

根本上,我觉得对孩子是应该尊重,真正把孩子当做跟大人一样平等的生命来看待,但同时也要提醒自己:孩子,在生命上跟我们是平等的;但,从实际上,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还需要我们的帮助。


所以,在具体问题的时候,还要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首先理解、接纳她的情绪(具体到这个例子就是恐惧,这个我觉得太正常了,对要淹水的恐惧是人的本能),然后提供切实的帮助(比如这里我带孩子托着她先游几次,再慢慢放手,给她缓冲逐步适应的过程;比如教她鼓励自己“再多游一次”,让她自己体会到自我鼓励和循序渐进的进步感,而这个很好的心理体验又实际地促进了她自己的进步)。

 

平心而论,在情绪上来的时候,大人都很难控制自己;而恐惧,是成人也无法避免的,怎么能指望一个生理、心理都还在发育成长学习的孩子比大人做得更好?面对恐惧,说教“你不要怕嘛,跟你说了不要害怕”毫无用处,尽管我们的本意是希望孩子克服,但语言在这种时候是无用的我觉得,唯一有用的话是“妈妈在这里”。

 

所以这次,通过妹妹学游泳这个例子,我开始修正自己的一点看法,觉得在有些特定的时候,push孩子一把还是很有利的。


但同时也学习到,push的时候要非常小心,注意适度,一定要基于对孩子的深切了解,把握好度。在push的同时,要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并提供切实的、对孩子有实实在在帮助的方法,从而争取在过程中给孩子积极正向的体验,帮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自己体验到(而不是我们语言教给的)克服困难和恐惧达成目标的成功感、努力和坚持的价值、能力是怎样渐进地增强的、自我激励的价值等等的感受。


这样的良性心理体验多了,孩子的自信、自我激励习惯和一些好的方法应该就慢慢建立起来了。而这些,我认为是真正无价的!


相关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和作者直接交流 ... 


欢迎在小花生网(www.xiaohuasheng.cn)分享成长故事和生活感悟;也欢迎加花生编辑微信号 linzi1939,沟通、投稿。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把世界上先进的教育带到我们身边

周一:原版新书开团

周二:实用的学习和教育方法

周三:英文趣味学习资源

周四:老师或家长的思考和实践

周五:儿童电影/动画片/纪录片

周六:有趣的观点和画报

周日:带来思考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