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女儿跳绳的“慢半拍”说起:慢,也可以是积蓄能量的过程...

Ground 小花生网 2022-09-29

说到“慢半拍”,花生网友@Ground 就想起自己女儿学跳绳的故事,同班的小朋友都达标了,只有女儿被抛在身后...陪伴她进步的过程中,@Ground着急上火过,也意气用事过。最后她决定,对女儿要像真正的好朋友做的那样,“慢慢地,等你”...


本文由小花生网友@Ground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女儿目前在大班,今年9月入小学。看到“慢半拍”这个话题,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女儿学跳绳的事。


上周的某一天,女儿刚从幼儿园放学进了家门,就蹭地从书包里掏出跳绳,大喊:“妈妈,快来看!”“等我挪一下桌椅……”我的提醒还没说完,就发现她“嗖嗖嗖”地已经连续跳了30多个。“妈妈,我!会!跳!绳!啦!“她激动地扑进我的怀抱,我也激动地一把抱起她转了好几个大圈。我的女儿终于也会跳绳了!真好!我终于等到了!


实不相瞒,女儿,是她们全班最后一个学会跳绳的,“慢半拍”吧?


关于跳绳,不知道其他省市是怎样的要求,上海市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要求,蛮重视幼儿运动协调机能的发展——幼儿园中班毕业时,有连续拍球的测试,在大班下学期快毕业时,则有跳绳的测试。


2016年的9月份,大班一开学,老师就给每个小朋友发了跳绳,鼓励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多多练习,既锻炼身体又培养亲子感情。于是那一阵子,每天晚上晚饭后,小区的灯光球场上,常常可以看到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跳绳的悦动身影。


我和女儿,当然也是其中之一。记得那时候,小朋友们都不太会跳,一个个地几乎使出全身力气,笨拙地把绳子先甩过去,然后再重重地往前一跳,像一群萌萌哒的小袋鼠。我们这些家长聚在一起,一边吐槽自家娃娃学得慢,一边安慰对方别着急,嘻嘻呵呵地,倒也轻松自在……


可是渐渐地,蓉蓉会了,珍珍会了,苗苗会了,乐乐会了,小雨会了,小虎会了……,只有我家女儿,还是老样子,不,也不算是老样子,她毕竟一开始一点都不会,但后来偶尔能连续跳2、3个。也许过一阵子就会了吧,我自己安慰自己。



时间过得很快,2017年的春节来得比较早,所以幼儿园大班的第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寒假前家长会,我和老师聊起女儿跳绳的情况。老师说,女儿在幼儿园,很开朗很自信,凡事都很积极,因为个子小小的,所以排队总是站在前排。但这学期,她自己也意识到跳绳学得比较慢,所以每次户外活动,只要大家开始练跳绳,女儿就会悄悄地往队伍后边站,有时候会自己退到一个角落里。


“你千万不要给她压力”,“她自己心里很想要跳好”,“慢慢来,别着急”……听完老师的话,我心里其实特别不是滋味,母女心连心,我怎么会体会不到女儿的心情呢?看着同学身轻如燕,自己却无法灵活自如地掌控好手中的绳子,往队伍后边站,退到角落里,这样的她,是不是,有点,自卑?


不行,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被“自卑”情绪所左右!我和老公商量,寒假期间,多陪她跳跳绳,在这件事情上,一定要奋起直追!写到这里,连我自己都觉得,当时的我,是不是鸡血太多了点?是的,理论是一回事,在实践中,我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凡人”妈妈,完全达不到“上神”的淡然境界,说直白点,我“急”了。


我不断地提醒自己:“只要她努力就好,千万不要因为她和别人的差距,而忽视了她自己的付出”,“每天都要看到她的进步,哪怕今天比昨天多跳一个,那也是难能可贵的进步”……可“凡人”妈妈,总有控制不住内心“火气”快要喷薄而出的时候。


一个月的寒假时光,在跳绳这件事上,我有时候会使劲儿地拍手鼓励她的努力和进步,有时候会冷下脸说几句意气用事的话,还有时候会抱着她内疚地为自己的着急而道歉……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当时的各种表现,真的还挺“欠扁”的,所幸,女儿总是无条件地包容我的各种情绪,是她在迁就我这个欠“修炼”的妈。


按照套路,寒假一个月的“鸡血”,女儿的跳绳应该突飞猛进了,但是让大家失望了,2017年2月新学期开始,女儿的跳绳水平仍旧不紧不慢地徘徊在老路上。


有一次恰巧有机会在幼儿园的活动场上逗留,我看到了她们班的室外活动。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做完热身活动后,让每人跳绳60下,然后再去玩各种游戏器材。其他同学早早地跳完就去玩球、玩自行车之类的了,女儿还在磕磕绊绊地跳着。


这时候她的好朋友骑着一辆小自行车经过,对她说:“加油跳,快一点,不然自行车快没了,”然后好朋友又想了想说,“也没关系,我骑了一辆,一会儿给你骑。”等到女儿终于跳够数目后,这个好朋友马上让出自行车给女儿骑,自己在旁边笑着闹着玩了。


我远远地看着,这一幕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也让我自己犹如醍醐灌顶般地醒悟——我常说要成为女儿最好的朋友,但在跳绳这件事上,我和她好朋友的区别在哪里?


我是拉着她不停地练习,希望她跳得达标,跳得优秀;而她的好朋友,则是在旁边静静地等着她,等她练习结束,再一起愉快地玩耍;我嘴上说着不给她提要求,不给她压力,可是我的行动无一不是在给她压力,无一不是在敦促她快快前行;而她的好朋友,是愿意让她慢慢来,你慢没关系,我可以先去把玩具拿过来,等你。


我一下子好像找到了方向,慢慢来吧,慢慢来吧,我要做女儿的好朋友,我要像真正的好朋友那样,“慢慢地,等你”。

      

我不再督促她练习跳绳,因为我知道,她自己心里比谁都懂,她自己会练。我只是陪着她,她想到户外练,我就陪着她去户外,她想在家里跳,我就把客厅的桌椅都推开……就这样,陪着我“慢半拍”的女儿慢慢地跳着……

      

现在,女儿可以一口气跳30多个了,她每天都告诉我说“妈妈,我喜欢跳绳,我好喜欢跳绳”,而我这个真正的朋友,唯一要做的,就是陪她一起开心,陪她一起继续跳,至于能不能达标啊,在班里水平怎么样啊,这些嘛,真正的朋友都不在意啦,对吧?      

        

这是女儿跳绳“慢半拍”的故事,这次关于“慢半拍”的话题,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女儿在上音乐课,但她弹琴技巧的进步比较“慢”,最近,她忽然对我说:“妈妈,我发现,唐诗和歌曲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它们的第三句和其他几句都不一样,要变一下,然后再回来。”


说得我一头雾水。唐诗好理解,一、二、四句要押韵,第三句不押韵,但音乐呢?我水平有限,于是请教了女儿的老师,才大概了解了一点,女儿最近学的一些歌曲,一、二、四句的编配都用了大调和弦,而到了第三句的时候,会转用属七和弦来编配,属七和弦具有一定的不和谐性,但可以用来调节歌曲的情绪,让旋律更通顺。


所以,我接受她弹琴的“慢”,我相信,她不仅仅是在用手指弹琴,而是在用身心去领略音乐的魅力,只要她一直喜欢音乐,我何必要强求必须几岁前“快快地”考完多少级呢?

        

女儿喜欢阅读,但是她认字的速度比较“慢”,同龄的小朋友,很多都已经可以自主阅读桥梁书甚至初级章节书了,但她还执着地喜欢窝在我怀里,让我给她读书,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听得津津有味。


前阵子,读了几本关于毛毛虫的书,有一天我发现她自己在图画本上像模像样地画了一本毛毛虫的故事,封面是一只小毛毛虫和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然后正文完整地画了蝴蝶产卵、毛毛虫破壳而出、结茧、变蝴蝶的全过程,故事最后还像《第一图书馆》系列丛书一样,设计了两个puzzles——找不同和排顺序。看着她的“原创绘本”,我想我应该接受她认字的“慢”,有擅长文字阅读的孩子,也有擅长读图听说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reading的角度。



陪伴孩子成长,是每位妈妈由衷的希望,陪伴不难,但难得的是放慢脚步,和孩子一起“慢慢”地成长。这个“慢”,不代表停滞不前,孩子其实一直在前行;这个“慢”,是她在放慢脚步,细细观察成长路上一去不复返的风景。在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要调整一下对“慢”的偏见?;慢,也可以是积蓄能量、扎实基础的过程;慢,也是上帝在为她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为她打开一扇窗的过程。

      

我们还常说,孩子,真想让你慢点长大,那么,就从接受他(她)的“慢半拍”开始吧!与各位花友共勉。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和作者直接交流 ... 


相关阅读: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方法

周一:英文原版新书开团

周二:话说思维和方法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大家的教育实践

周五:榜单来了

周六、日:带来思考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