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准确、三观正:市面上有哪些可供孩子读的中国历史书?
檩子:花友@月清凉是一位对孩子阅读特别上心的爸爸,他的孩子阅读量惊人,而且还非常系统。最近,他在小花生App阅读社区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儿童历史阅读的看法。他觉得:
“中国市场上适合小孩看的中国历史书太少,要么就是枯燥无味,要么就是歪曲历史,要么就是违背现代社会价值观;相比之下,父母才是最好的历史老师”...
虽然选择少,这篇文章里,@月清凉还是对目前市场主流的儿童历史读物做了一些梳理和评价,并分享了阅读方法和要点 ... 非常有益的分享,感谢!
本文由花友@月清凉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我家男娃已经十岁,童年就只剩下不长的尾巴了。回顾他的阅读历程,如果将其阅读过的书籍,以儿童文学为例,将那些书一本本地摞起来,足有他三四个身高了;若以字数统计,从他能够自主阅读开始到现在的三年多的时间内,字数绝对能超过2000万字,早已超过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达到的1000万字的标准。
童年期阅读内容以外国儿童文学为主的最大悲哀莫过于未能很好的认识本土人文历史,太过缥缈。到了少年期,孩子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明显提高,是该加大孩子历史人文及传统文化阅读的份量了。
历史常识类的,给孩子选择的十卷本《穿越报-朝代卷》孩子已飞速看完,另一套十卷本的《图说中国历史》孩子已看过一小半。
下面,借小花生这块宝地,就关于儿童阅读中国历史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看法和意见。水平有限,认识不高,难免有错,还望谅解。
市面上有哪些
可供孩子读的历史书?
我给儿子选择历史读物,标准自以为还是清晰、简单的:
1、顺畅有趣,让孩子更爱历史而不是更怕历史;
2、历史观符合现代思潮,让孩子做一个世界公民;
3、能够清晰地看见历史规律,在思维上给人以启发;
4、最后,要选择名家或权威机构撰写的历史书籍。
就目前市面上畅销的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国历史读物,我做了简单的分类,仅仅是个人见解,希望多担待,多指正。
1、历史故事和常识读物
此类读物包括《林汉达历史故事集》、《上下五千年》、《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等。
这类儿童历史读物,虽然新作不少,但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名称上,就可见一斑,如《讲给孩子听的中国历史故事》《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故事》《写给儿童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上下五千年》 ... 如果在电商平台输入“中华上下五千年”,搜索到的结果你可能就会更加迷惑,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同名但不同的书籍?
这就是目前图书出版繁荣背后的真实状况 ...
这其中,《林汉达历史故事集》多年来依然销量巨大。很多家长虽不喜欢他老旧的观点,可比此书更好更适合孩子阅读的作品未脱颖而出,无奈之下只能依然选择此书。家长无奈的背后是出版业难出精品的客观事实。
2、幽默漫画的轻松读物
此类历史读物,代表作有《漫画中国历史》《漫画史记》《穿越报》 等。
孩子该不该看漫画?我认为是应该也是必然的。阅读多元的时代,读图也是一种阅读,就该适应这一趋势。漫画历史以轻松活泼的阅读,寓教于乐,让小朋友了解中国历史的人物与事件,记取前人失败的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无论怎样,漫画阅读,毕竟不及文本的信息量大,深度不够,属文化快餐,短时间内激发兴趣,掌握一些常识是可行的。小花生上一些孩子,就是通过阅读这类读物开始喜欢上历史,逐步进入大量历史文本阅读的。
3、论述较为严谨的启蒙读物
此类作品少之又少,在陈卫平的作品上市之前,童超编著的《中国通史》呼声较高。目前可能就只有台湾陈卫平的《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更适合孩子阅读。
该作品最大的亮点是设计了“说来听听”环节,提出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孩子去思考,初步建立孩子历史“思辨”能力。
这套书国内出版后,销量不错。我对它也并不是全部满意。 一方面是部分插画弱,另一方面趣味性不强,也存在一些要商榷的细节问题。但是,如果要找到更适合儿童阅读的中国历史,恕我孤陋寡闻,我目前还没发现,这套书只能算是这一领域,做的比较好。
4、学者解读的通俗读物
此类作品以《百家讲坛》而闻名于世的讲师作品为主,这部分仅适合阅读水平高的历史迷。如袁腾飞《这个历史挺靠谱》,《王立群读史记》等。这些书内容太深,适合有历史基础,三观正的人看。如果孩子阅读果真达到这一步,可选的书就很多很多。
三联书局的中学生文库里有一些涉及历史的,比如《国学常识》、《闲话三国》,本来应该是供民国时期中学生读的,不过现在看来全年龄也都合适,都是小册子,一本也就十万字上下,作者都是民国大家,推荐。
5、史学名著的普及读物
《少年读史记》是目前此类作品中最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
6、历史演绎的小说读物
此类目前最热的当属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及孙皓辉的《大秦帝国》,《张居正》,《康熙帝国》等小说。本来这些读物是适合青年人看的,但阅读低龄化的现象十分明显,许多小学生也开始阅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这一现象表明,适合少儿阅读的历史读物还是不够丰富。在这里,我必须说明这类读物是小说,不是历史,不可把书中的事完全当历史来对待,但可以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历史,理解历史中那些人物面临的选择及最终的命运。
怎么引导孩子去读历史?
那么,怎样读历史呢?历史是部有趣的百科全书,对孩子来说, 最好是从历史故事开始,先培养对历史的兴趣,之后再扩大阅读范围,逐步培养历史思辨意识。
1、培养兴趣为先,先易后难
比如,对成人来说,你一上来就抱本《资治通鉴》读肯定不行,不妨先读读通俗易懂的《中国通史》。
对孩子来说,不仅要求文本简单,还要让孩子喜闻乐见,乐意接受。调查中发现,有的花友在孩子入学前,接触了许多的历史小故事;有的孩子最先阅读《漫画中国历史》;有的花友亲自上阵,进行亲子阅读,手把手地引导孩子阅读。只有将历史阅读的水平,降低到孩子认知的程度,才能真正将历史阅读进行下去。
《漫画中国历史》内页
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孩子的个性差异,在学习和接受方面,最好弄清楚孩子是听觉型,读图型还是文字型,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引导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其他孩子的成功经验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复制照搬。更不可一味拔高,使孩子产生抵触逆反情绪。
如果真找不到让孩子喜欢历史的有效办法,也别着急,古人不是说过“闻道有先后”,不就是早两年和晚两年的事吗?早熟和晚熟,都不会影响和耽误孩子发展,只要孩子在路上能够努力。
2、学会注意历史的纵向、横向关联
读历史不能孤立、割裂地去读,要前后延展,搞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纵向联系”)。比如读汉代史,先秦史不得不有所涉猎;研究三国,前面汉代豪族体系和后面南朝世家门阀制度都要了然于胸。
同时,读历史还要注意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对孩子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有世界意识,阅读的范围不要只停留在中国历史方面,对世界历史也要有所有了解。
这种历史阅读方法,已经大大超出了一般孩子的认知能力。不过,孩子没这方面的能力,不等于我们不应该去引导孩子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孩子历史阅读,就应该从简单的比较开始,一步步地让孩子立体地去看历史,达到知晓 “古今中外”的读书目标。
3、虚心接受,更要思辨
读史不但要知道历史学家观点,更要有“思辨”的意识。立场不同,时代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就会不同。对此我们要有思辨意识,不可盲从权威。这一点,陈卫平编著的《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就做的很好。
这是对这套书的一个评价 ...
如何鼓励进行思辨,陈卫平用苏格拉底和一位弟子对话的例子来说明。
苏格拉底问一名弟子,杀人有罪吗?
弟子回答说,有罪。
苏格拉底又问,如果你是一名军人,面对敌国的侵略,你在战场上杀了人,有罪吗?
弟子回答说,无罪。
苏格拉底又问,如果你是一名军人,你的国家发动了对别国的战争,被国家派往战场杀人,有罪吗?
弟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同样的问题,变换了条件,就有了好几种不同的回答。陈卫平还建议,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父母要和孩子探讨道理,而非给孩子一个标准答案。
其实,给孩子读什么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父母要和孩子探讨阅读后的价值和意义。一本书的内容极其有限,孩子的阅历和思路也很有限,而高效的历史阅读就是要有不同立场各种观点的激烈碰撞。家长的参与,必将极大的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前提是家长必须俯下身子进行合作,平等的交流,最好是启迪,而不是灌输。
4、还是要多读“正史”
在我调查的过程中,有花友问我,《明朝那些事儿》有很多虚构的成份,能不能让孩子读?
《明朝那些事儿》这书有很多的演绎成份,添加了许多作者的解读,将历史写得有人情味,通俗化了。
打个比喻,历史就是个馍,泡在羊肉汤里加上配菜就更好吃。孩子能多吃些羊肉泡馍,终归是好事。但馍的本来味道是什么一定要清楚。馍的吃法很多,就怕孩子只知泡馍的吃法而没有自己的吃法。如果孩子还喜欢明朝历史,可参看《万历十五年》《朱元璋传》,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吃这个馍的。
看历史小说、影视剧,对学习历史固然会有帮助作用,但历史的阅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正史。
最后,如果有读者让我去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历史书,我无能为力。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阅读兴趣都不一样,对书的悟性与判断也不一样,强作荐人也许吃力不讨好。为此,我只能引用王东亮先生的话说明问题并结束全文:
中国市场上适合小孩看的历史书太少,要么就是枯燥无味,要么就是歪曲历史,要么就是违背现代社会价值观。如果想让孩子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真正起作用的是父母,作为父母自身先要去学习历史理解历史,才能够发现历史中很有趣的故事,才能够从历史中学到知识学到智慧。其实说白了,父母才是最好的历史老师和最好的历史读本。
你的孩子喜欢读历史书么?
有哪些书目你觉得很不错,欢迎评论和留言 ...
相关阅读: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方法
周一:英文原版新书开团
周二:话说思维和方法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五:教育思考和实践
周六、日:美好生活画报、热点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