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家有二胎就要忙“成魔”?看看这位麻麻的高段位“自我解套”法!
这几天,朋友圈里被“生了二胎成了魔的中年妇女”刷屏了
。确实,两孩家庭里,妈妈陪完老大陪老二,忙得团团转已经变成了常态。不过,花友@林戴西说:“我可不要做孩子奴!”在她家,6岁姐姐管教弟弟,2岁弟弟激励姐姐,妈妈只需要做好领头人,一点儿也不累!这份淡定心态,着实难得。无论家里有几个孩子,这份高段位“小孩管理术”都该来看看!感谢@林戴西!希望我们在育儿过程中都注意总结方式方法,成为一个快乐大大多于烦恼的妈妈!
本文由花友@林戴西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做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门需要评段位的手艺:
入门段位是自己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调动全身精力降服二妖;进阶段位是引入外援调教好猪队友(爸爸)、采用“人盯人”战术、分组捉对厮杀;高级段位嘛,就是让俩小的“以毒攻毒”“鹬蚌相争”“相互制衡”。
怎么最高级的段位听上去却是贬义?
好吧,用正能量一点的说法:让两个孩子在日常点滴中真切感受到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在良性比照和竞争中激发自身成长的内驱力,大带领小、小激励大,互相管理,最终达到从脑力、心力、体力上全面解放麻麻的目标。
我们家是很常规的二孩家庭:姐姐6岁,不算乖巧,弟弟2岁,非常淘气,麻麻早九晚六偶尔加班,粑粑一年半数都在出差。从弟弟出生到现在我们都在朝着“高级段位”(孩子们互相管理)的方向努力,虽然实际苦难重重,也算摸索出了一条荆棘之路。
套路一:
如何借助姐姐的力量调教弟弟
1、如何使用姐姐帮助弟弟改掉坏毛病
解放妈妈指数:五星
注意事项:向姐姐哭诉最近弟弟哪些坏习惯很头疼,唤起姐姐的使命感,剩下的就交给神奇女侠姐姐处理吧!
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运用游戏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理解世界、建立秩序就相当于用儿童的语言来soft地说教。相信就算没看过《游戏力》的爷爷奶奶也会跟不愿起床穿衣服的小朋友说“穿裤子咯,火车过山洞咯!”
虽然我也在努力尝试通过游戏搞定弟弟,但面临两个很大的问题:一是小孩子很诡异很善变很不好琢磨,大人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游戏”,他可能不觉得是“游戏”不愿意配合;二是大人“追求效率”的真实用意是无法用“游戏”掩盖的,游戏如果不能迅速搞定,大人很快会急火攻心发飙:陪你耍那么久还不好好做,你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姐姐运用游戏来管理弟弟,这两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比方说刷牙,弟弟实在太不爱刷牙了,每次刷牙都跟上刑一样,麻麻讲了很多牙齿的绘本故事、玩了很多“给小熊刷牙”的游戏,毫无改观。姐姐看不下去了,上来夺过麻麻手里的牙刷,教弟弟“啊”和“一”的嘴形,然后玩起了“我说啊你说一,我说一你说啊,反正不能一样”的“游戏”,就借着弟弟变换嘴形的功夫、姐姐给弟弟把牙刷好了……过了两天,弟弟对这个游戏不感冒了,姐姐又迅速“研发”出了新的游戏继续吸引他心甘情愿地张嘴被刷。
姐姐的游戏就真的比大人设计的高明么?不见得。但她赢在“发自内心也想玩儿”,只有真的想玩才能真的感染弟弟一起玩。
再比方说遇到弟弟趴在地上耍赖、高声哭闹,大人的方法是先好声好气利诱、不行就厉声呵斥威逼,往往越闹越大。
姐姐的处理方法是异乎寻常的奇葩:她也趴下来,对弟弟柔声说:“你是不会怎么起来吧?先把这条腿收回来、这条也收回来,然后把屁股撅起来,对了,再把两只手举起来,好,然后拍着手就站起来了!”姐姐一边说一边演示,弟弟以为是个什么新游戏就有样学样站了起来,最后一边拍手一边笑、完全忘记了为什么而生气... 问题一分钟内完美解决!嗯,真是个奇葩又有效的方法!
2、如何使用姐姐提升弟弟的运动力
解放妈妈指数:三星
注意事项:排查和整顿家中安全死角,姐姐怎么折腾训练弟弟都别出事。
姐姐遗传了一双麻麻的“大长腿”,除了偶尔用来穿短裙秀身材,这双腿主要用于在家里、小区里、公园里各种撒野。
姐姐跑了,麻麻是叫不回来的,只有靠弟弟追回来——不会走时爬着追、刚会站时扶着栏杆追、踉跄能走几步了跌跌撞撞地追、终于会跑了撒开丫子追……
养姐姐时,学爬、学站、学走、学跑,似乎都在按着教程攻略引导;现在养弟弟,不但学步车、学步带这些外力从未用过,我们甚至记不得他什么时候学会的爬、学会的走,真是跟在姐姐身后莫名就新技能get了!
姐姐其实也没想教他什么好的,相反,古灵精怪的姐姐还会故意使坏,“教唆”弟弟去完成一些难度系数很高的动作——比方“徒手”攀岩(柜子):刚满一岁,弟弟就能像人猿泰山一样蹿上家里各种柜顶。
这些“高危“动作,麻麻是肯定不敢弄的,还好,都是有惊无险,却意外练出了弟弟的矫健身手。
3、如何使用姐姐建立弟弟的阅读习惯
解放妈妈指数:四星
注意事项:提供适龄和合适主题的图书,同时麻麻也不能一味偷懒要更多参与弟弟的阅读。
据说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是让孩子建立阅读习惯的基础:麻麻是在外公那有着一整面书墙的房子里长大的,二年级读完了水浒传,对武松迷得不要不要的,一百单八将到现在还倒背如流;姐姐看着麻麻读书(为了不让姐姐误解成玩电子游戏,麻麻甚至放弃了Kindle,只看纸质书),在亲子阅读中爱上看书,飞机延误四小时就安静在候机室自己看了四小时书;现在,在弟弟眼里,“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反而更多的来自爱看书的姐姐。
姐姐在机场候机时看书
一两岁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模仿,姐姐拿着书在沙发上看,弟弟也爬上沙发胡乱抓一本书翻,模仿姐姐假装看得很懂,翻着翻着就真的看进去了。麻麻要做的,就是把姐姐小时候看过的书整理出来、放在沙发边的大书箱里。
姐姐小时候跟麻麻亲子阅读,弟弟现在更像是搞“亲姐阅读”,姐姐甚至会在读书前跟他建议:这几本你今天想看哪本?你喜不喜欢汽车的书?这一本里的车比较漂亮...
现在经常听到弟弟拉着姐姐说:“讲故事!讲故事!”麻麻跟弟弟很少讲故事,每次听到他拉着姐姐看书心里就酸酸的,这实在是麻麻应该提高的地方。
4、如何使用姐姐给弟弟教授知识
解放妈妈指数:三星
注意事项:这点上妈妈还是不能偷懒的!一边带姐姐一边给弟弟点超龄随机输入,毕竟不能取代有规划的学习。
刚满两岁的弟弟,会从1数到20,会唱着字母歌念26个字母,好多耳熟能详的古诗会说了上句对下句,都非常令我这做麻麻的惊讶...说实在的,光姐姐的各科学习辅导我已经应接不暇了,弟弟的...只好一拖再拖。
时间紧迫又想姐弟兼顾的麻麻,经常是抱着小的陪大的学,结果莫名造就的是手里玩着毛公仔的弟弟听了好多好多超龄的信息...相对于有规划的系统的学习,这种就是随机的无序的学习吧!他会唱数但不一定知道数的概念,他26个字母念得比姐姐还溜,但完全不知道字母是拿来干嘛的……他的每一次“知识”的进步,其实都在默默提醒麻麻,应该给弟弟规划一下了。
不过,让弟弟随机输入超龄知识,也是一种信息刺激,至少比没人陪自己呆那儿要好一点吧?我猜想。
套路二:
如何借助弟弟的力量来调教姐姐
1、如何使用弟弟完善姐姐的人性
解放妈妈指数:五星
注意事项:激发成长正能量的方式方法很多,但都不能长期用同一招式,保持警惕,动态调整。
小标题说的有点吓人,这里的“人性”,借启蒙运动时代的专业术语就是“自由、平等、博爱”。
此处,“自由”,说的是在家里有自己的空间、而不是长期处在镁光灯下被关注;“平等”,是不必要强迫牺牲自己成全弟弟、也别指望用姐姐的权威压迫弟弟获取便利;“博爱”,同理心,爱他人站在他人立场想问题。
坦白地说这几点基本人性我自己在孩童时代就做得极差,作为一个独生女独霸一切资源和关注,一直到现在还遗留着“过分追求瞩目”的劣根性。自从家里有了弟弟,我就在思考两姐弟间的平等问题,顺便延展到了自由博爱。
弟弟的天然属性就是“addition”,家里平白无故加出来的一个人,自带“谄媚”技能。使用弟弟来跟姐姐讲解自由、平等和博爱是有技巧的,弄不好相互争风吃醋,姐姐反而觉得父母“喜新厌旧”,要纠回来就麻烦了。
(天生就很萌很有镜头感的大眼睛弟弟)
自由:以弟弟出生后、姐姐拥有自己独立房间为标志。为了夸张地凸显“拥有私人空间的快乐”,麻麻会故意当着姐姐的面,在弟弟想要看A书时给他念B,说“谁叫你太小没有自己的房间?在公共区域就要听麻麻的、麻麻选书,在自己房间就可以随心所欲。” 慢慢地,姐姐建立起一个观念“麻麻不跟我学习的时间里、在我的房间、我搞什么都行”(一般是沉迷手工);连带弟弟也很希望有自己房间~
而对于麻麻,最大的便利就是带着弟弟单独玩儿/学时,姐姐很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光。能够面对孤独的人才是强大的人,姐姐在幼儿园大班时有阵子遇到不懂事的小朋友联手排挤,她就心灵很强大地自己玩耍、成功地赢回了自己的朋友们呢!
平等:在试运行了一阵子“以姐姐优先”“姐姐有了足够安全感才会对弟弟更好”后,姐姐不但不感恩于家人的偏爱,还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甚至变本加厉要求样样独霸简直自封为太皇太后,弟弟只配用她挑剩的。
这个苗头一出现就被我强力扼杀了,家里改实行绝对的平等:零食姐姐你一个弟弟他一个,一模一样大,别管他胃口小吃不吃得下,他吃不下麻麻吃,也轮不到你吃。就是要“夸张”的制度才能形成平等观念——至于姐姐“安全感”的建立,我们实践显示也不一定要来自父母偏爱,来自弟弟对她的“需要”,会更良性。
(糖葫芦,买的时候就说好,姐姐一颗、弟弟一颗)
博爱:同理心,姐姐要对粑粑麻麻的心态情绪理解还蛮挑战的,从理解弟弟的尝试理解他人更具有可行性。麻麻经常抓住弟弟某个莫名行为(譬如突然哭闹、非要拉着去某个房间、就是不想戴围嘴之类),对姐姐表示“很不理解弟弟要干嘛”,“你也是小孩,你一定知道小小孩的想法吧”,姐姐就会心理学家上身,观察弟弟的言行、各种揣测----还真别说,分析得头头是道,这种理解正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理性基础,也是化解矛盾的基石。我很欣喜地看到她已经把这种同理心运用到了跟同学的相处中,期待她情商不断升级。
2、如何使用弟弟提升姐姐的自信
解放妈妈指数:四星
注意事项:姐弟俩都属于敏感孩子,特别害怕外界有负面评价,宁可躲着也不要表现。妈妈会创造更多机会让姐姐在“使命感”的召唤下继续落落大方地给弟弟做代言人、也带动弟弟适应公众场合,但我将会在这些场合里退居幕后,不给他们任何“必须社交”的压力,以免适得其反。
用老人家的话说,姐姐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孩子,人多的场合就不敢说话,举手发言都不太敢,更别说上台表演。无独有偶,跟她拥有同样遗传基因的弟弟也是超级害羞,怕生人得厉害,早教课上了几个月还是不敢自己活动、全程搂着麻麻...
两羞相权,程度差不多,但姐姐毕竟说话利落,麻麻就顺势把“在公众场合隆重推出弟弟”的任务交给了姐姐。
姐姐最初也是蛮为难的,弟弟见人就哭,姐姐也不会主动介绍、都是躲在角落自己玩,要等别人问“这个小宝宝是谁啊?你给我介绍下啊”,她才挤牙膏一样地回复。
还好,这种场合一般都有吃的,弟弟不敢拿、姐姐就替他拿过来吃,这个简单模式让姐姐有了“弟弟代言人”的使命感。慢慢的,她开始主动跟别人聊弟弟、聊弟弟和她在家里的趣事、跟别人分析弟弟害羞可能是因为什么什么,也会转过来安抚弟弟“不要怕,这些大人都是妈妈的朋友。”
在麻麻公司圣诞家庭日,姐姐向大家大方介绍弟弟
在众人面前的自信就是这样慢慢激发出来的。一位看她从小长大的朋友评价她,有了弟弟后“落落大方”,一改小时候的娇羞胆怯。
有姐姐的大方自信撑腰,弟弟也开始慢慢放开手脚。比如早教课,弟弟上了好多次还是怯怯不敢下地、全程赖麻麻身上,有一次姐姐来陪、弟弟就打了鸡血一样把蹦床啊滑梯啊各种器材独立玩了个遍。
3、如何使用弟弟激发姐姐的表达能力
解放妈妈指数:五星
麻麻注意事项:这绝对是用弟弟激发姐姐内驱力促进学习(尽管不是考试科目)的典型案例,姐姐感觉到了被需要、主动督促自己不断提升编故事的能力。麻麻会继续提供更多弟弟热爱的工程车、汽车和野生动物领域无字书,继续让姐姐编!
都说姐姐带弟弟读书,可以帮助姐姐加速和巩固识字...我们家真的是个例外,姐姐真的一点儿字都不给弟弟念,他们看的故事很多,但几乎是无字书,就算有字也会瞎编着讲,弟弟还特别享受这样的瞎掰故事...
嗯,好吧,在旁听过几次“亲姐阅读”后,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麻麻讲故事一般是在重复的文字上加以演绎吸引孩子,而姐姐特别在意弟弟这个小听众的一笑一颦、点滴反馈,为了让弟弟积极互动起来,姐姐不断深挖画面细节,有时是指着画上的土地说下面可能埋着恐龙、是慈母龙和她宝宝们(而这可能是一本城市街景汽车绘本),也有时会主动出题让弟弟找画面上的鸟有几只,更多的时候是在故事里自编入很多的对白和心理活动,而弟弟异常享受这样“把薄书读厚”的过程,是姐姐的骨灰粉,更加鼓励了姐姐拿着书胡编乱造...
不照着字念,坏处是到现在也没有促进识字,好处则是想象力、观察力、口头表达力都有很大提升,不知道从长远说是不是还有助于发展写作能力呢~
4、如何使用弟弟调和妈妈姐姐因为学习压力产生的矛盾
解放妈妈指数:四星
注意事项:不能让姐姐养成边学习边跟弟弟玩儿的习惯,弟弟是“同学”而不是“玩伴”的定位要清晰。
矛盾总体上没有网上段子手们写的尖锐,但不愉快终归时不常还是有的:贪玩非要多玩半小时才学习、算错数被纠正就摔笔、念念课文生字多就不耐烦... 我们会因为这些小矛盾互相怄气,我耐心用完了也懒得理她、转身离开。
在过去,负责调停的就是粑粑,流程一般是你说说你的想法、你也说说你的想法、我觉得你俩都对、只是心情不好吵架了、现在互相道歉……好了,继续学习吧!
后来,闹翻了我就去找弟弟玩、姐姐也要找弟弟玩,嗯,那就放下情绪谁也别聊学习压力了玩一玩——大部分时候,姐姐的不耐烦并不是学业苦难造成的、而是麻麻的压迫和急躁引出来的,以玩弟弟的形式稍事休息,姐姐回到书桌后,有时连刚才是怎么就发脾气了都不记得。
再后来,我们把每晚学习时间分段:前半段比较有精神时学习新知识,后半段脑子有点累了就复习老知识(反复读拼音之类的练习熟练程度的工作)——后半段我们就抱着弟弟一起进行,一来弟弟傻兮兮地跟着重复增添了不少笑料、让姐姐非常愉快地进行枯燥的复习;二来弟弟跟读得乱七八糟的也让姐姐感受到“零基础学知识真的挺难的,很正常,不要为了学习难而发脾气”,三来弟弟也能跟着建立起每晚定时“学习”的作息习惯哦~
使用弟弟对姐姐施加影响可要注意了,姐姐毕竟是大孩子,已经具备清晰分辨力和强烈自尊心,千万不要用力过猛过犹不及哦!
套路三:
妈妈心态指南
以上不论是《姐姐使用手册》还是《弟弟使用手册》,都是用法举例。妈妈的心态才是“纲”,纲举目张,有了放手让两人“互掐”的心态,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灵感、抓住每一个合适的契机用姐姐管教弟弟、用弟弟激励姐姐。
我一个要好的上海姐姐,几年前嫁了个法国人,生了一个会说各种语言的小混血男孩。她先生的发小,那么巧同一年也在法国结婚、生了一个一样大的男孩。六年过去了,每年聚会时,混血的一家还是一个孩子;法国那一家从一个男孩到两个男孩到现在四个男孩……
我清楚地记得她皱着眉头跟我说:“我都很难想象自己如果一堆孩子要多操心!但那四个男孩的妈妈,甩手让他们自己在客厅玩,就跟我们一起在厨房聊天、喝酒,偶尔喊一声让他们家老大注意看一下老四、提醒爱老二躲开爱打人的老三老四。我偷偷观察了几次,几个男孩经常互相推打——我都能看得到他们妈妈能不知道?但就是不去管,只是动嘴,让他们自己弄自己的……”
彼时我女儿还未满周岁,我正一心扑在给女儿换尿布的事业上,双手沾满“童子尿味”,早日摆脱“动手”进入“动嘴”阶段成为了我的奋斗目标。
先别管周围无数的榜样中国好妈妈给你说“怎么可以偷懒呢?你今天养孩子时偷的懒将来都会还的”,如果你,即使有两个甚至更多个孩子,也很想很想很想摆脱“动手”,是一定会找到很多“借口”的。下面这些,就是我的“借口”:
借口一
妈妈不是孩子奴,而是家里最应该被孩子们争夺的稀缺资源。
围着孩子转?先围着这个转、伺候舒服了这个赶紧再围着那个转?一边围着这个转一边还要为不能围着那个转而焦虑烦恼?围着孩子们转了一天还抱怨队友和孩子们不珍惜自己的付出,自己跟自己怄气?——嗯,这就是我刚开始照顾两个孩子时的状态,时刻紧绷视线随时紧盯着孩子。
后来有一天,听到别人说起自己有了两个孩子才忽然体会到领导被下属争相拍马屁是什么感觉。
——是啊,为什么我要当孩子们的“奴隶”而不是“女王”呢?为什么要我围着他们转不能反过来要他们围着我转?
心态转变后,我开始尝试“给孩子们下达任务——离开让他们自己完成——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分配麻麻的正面反馈”模式。模式写的很简单,应用范围却很广,每天回到家,弟弟就争着给我表演今天新会念的儿歌、姐姐也忙拿出给麻麻画的卡片上课写的课堂作业,争相求点赞。
麻麻要做的就是复述今天姐姐弟弟表现特别棒的地方、当着双方的面不吝赞美,但是总的赞美之言只说5句,这个说的多、那个就一定会说的少。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如何能被赞更多:表现得很好进步很多并且清楚地告诉麻麻。一个良性竞争的模式就初步形成了。
不久,姐姐又发现可以两个人一起得到麻麻的5句话赞美,她的行为方式和表达变成了:“你下班前,我陪了弟弟如何如何,教会了弟弟做什么什么,我很耐心,弟弟也很努力学”。这时麻麻就会两个一起不吝赞美,当然更加赞美的是麻麻自己多么聪明,用“看不见的手遥控他们”。
除了用于“上班被迫离家不能陪伴”,这个心态更多应该在“主观上想离开”的时候:在日程表上,尝试先把麻麻自己想做的事情标上,先满足自己再满足他们吧,而这段“主观离开”的时间段也不会乱套,因为他们已经建立起了“哇,又一个可以好好表现求点赞的好机会”思维模式了。
借口二
妈妈还真不是女超人,大部分事儿明明他们自己做的更好
解决了妈妈不围着他们转“客观上乱七八糟”的问题,还有一个妈妈“主观上内疚感”的问题。陪伴的好处被所有的育儿指南浓墨重彩地渲染,但是人家说的都是“高品质的陪伴”而不是“妈妈怄着气、烦躁的陪伴”——确保不要自己不爽时陪伴他们把不爽的情绪传递出去,比起抓紧一切时间陪伴,是更负责任和更理性的选择。更何况,我自以为的“高品质的陪伴”不一定能得到“高品质的结果”。
一个真实的例子是姐姐练跳绳,在暑假里练跳绳,我陪在身边总是忍不住善意的指点一下,也引来了小区里的热心大妈们的热情点评,被各种关注的姐姐很快把跳绳当成了当众出丑的事情、再也不干了。停了一段时间,冬天了外边太冷,让囡囡放学后、麻麻下班前在楼道里跳几分钟,没有了大家的围观和麻麻的指点,她竟然进步神速,不过一个月工夫就能连续跳几十个。
我们总是期待通过陪伴建立更深厚的感情、通过指点他们“少走弯路”加速孩子技能学习过程,跳绳的例子开始让我反思,过度关注到底是帮助到了亲子关系和孩子学习,还是在侵蚀亲密关系和给学习拖后腿。我们这代经常感慨自己小时候父母也没怎么管就顺利成长了、现在却需要对孩子的点滴成长倾尽所有——那为什么不尝试不要倾尽所有呢?反正我确实不是女超人,无法确保我倾尽所有就能比两个孩子自然成长要长势更喜人~喏,我真的很会找借口偷懒吧。
借口三
小孩子学会“得不到”,也是一种“得到”
尽管两个孩子都有麻麻单独陪伴的时间(姐姐是每晚的英文阅读和睡前故事时间;弟弟是每天清晨的英文儿歌和贴贴画画时间),但他们仍然会不遵守“七月份精神”、抢夺已经说好的对方的独占时间。如果麻麻心怀“无法同时满足两个小孩”的愧疚、对破坏契约的那个妥协和放纵,后果是混乱的:既不能让那个被破坏的感受到自己受保护,也不会让那个破坏别人的建立秩序感,更别提那些必须单独完成的学习任务——绝对不会有什么好进展的。
比起得不到糖果和玩具,因为兄弟姐妹而得不到麻麻的陪伴和关注,虽然仅仅是某个小小的时间段,也是更伤心和更不可接受的。不过我在这时总是显得比较“心狠手辣”,会口头上严正声明“已经说好了,这不是你的时间”、行动上用关门转身等形式感很强的动作建立秩序——“得不到的”是麻麻这一刻的关注,“得到的”是知道有的东西就是得不到、那就坦然接受自己玩自己的去吧。这不也挺好的么?
好多人都说两个孩子一起长大比独生子女更身心健康,那一定不是两个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都备受关注独揽资源的“独生子女”x2,而是在资源稀缺下知道舍小求大、妥协退让和坦然接受的两只——此“资源”既适用于麻麻的时间和关注,也适用于家里的住房面积、旅游基金、玩具开销等等。
人生“得不到”的东西多了,作为麻麻,何必为了“给不到”而烦恼涅?我也想要私人飞机和大溪地黑珍珠啊,我都没有满足全部需求,你们俩小屁孩,拉倒吧~
千万不要觉得当两个孩子的麻麻很苦,我最享受的就是新认识的人眼睛掉下来地说:“啊,你有两个小孩了!真看不出来,天天吃喝玩乐也没落下!”哈哈,是的呢,不想落下吃喝玩乐,就赶紧给自己的偷懒找好“借口”呗~
点击"阅读原文"可与作者直接交流 ...
相关阅读: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
周一:英文原版书开团
周二:真实教育实践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看世界,开视野
周末:新知、观点 & 新书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