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房价比天高,说起来,咱们每个人家里都是“寸土寸金”。有限的地盘,怎么安置,其实非常体现家庭文化 …
这个问题,花友@阿褚是这么看的:与其囤这囤那,把家变成杂货仓库,不如来个“断舍离”,为孩子“扔”出一个家庭图书馆。
@阿褚在花生社区分享了自己这个想法和做法后,大家可以说是反响热烈。是啊,让孩子在家每时每刻都能遇见大量图书,想不爱读书都难!
这个周末,来看看@阿褚打造家庭图书馆的“断舍离”思路。文末还有好几个很实用的图书收纳攻略。行动起来,咱们都做“书香人家”^_^
本文由小花生网友@阿褚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首发于北京育教通“阿褚带娃”栏目
一说到童书,我瞬间充满了激情,甚至忘记“倾听”两字,成了话匣子小姐。
我坚信,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金满籯,而是一书屋。我们没有让孩子上任何智力类的课后班,节省下来的费用全部充为买书的预算。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我们住的家不大。然而,再小的家,也能装得下个图书馆 - 是的,图,书,馆,不是读书角。
刚回北京时,我们还住在郊区,我们给孩子准备了一个图书馆,用一整间屋子来放书。我们起名叫做 “狮子图书馆”(the Lion Library,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下次再讲)…
小房子图书馆一角
后来,为了离学校更近,好让孩子多睡会,我们搬到了三环里,家小了一半。为了还能放下藏书量仍在不断增加的狮子图书馆,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节省空间。
从原来两个三开门衣柜,缩减到现在一个一开门的嵌在墙里的搁物架,以及几个放在床底的(放非当季衣物的)旅行箱。平时可穿可不穿的衣物全被处理了,例如,很占空间的五件大衣一件不留…
图片来自网络
那些摆设书(各类高大上但从来不翻阅的)可以打包,束之高阁;我和先生的书各自放办公室,只留床头柜的空间放正在看的书,家里空间尽量只放孩子的书。
不需要的不买,更不会因为便宜或打折而动心。虽然仍保留了买旅游纪念品的习惯,但只限于不占空间的,如冰箱贴。
打个比方,不会因为洗衣液搞活动,买二送一,就一下子买三个囤在家里,家里的空间金贵,绝不用来当仓库!
图片来自网络
一次去帮闺蜜搬家,见她什么都打算搬到新家,我“嘲笑”她:难道你打算把几万甚至十几万一平的天价面积当放杂物的仓库使?更何况,这么多东西要收纳好,还有追加成本——柜子、储物架,以及收拾的精力,经常抹灰打扫的劳动力。
换言之,空间面积+储物器具成本+精力+劳动力=一年难得一用的“闲置物”??
即使留白空间,让自己和家人在一个宽敞的空间生活,也总比在一个堆满“杂物”的仓库生活更有品质吧。所以,她现在也开始各种“断舍离”啦。
图片来自网络
各种“扔”之后,家还是不够大。于是放新招,空间重叠使用:
就这样,“狮子图书馆”不但被搬了过来,还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
在重新布置时,我出手大方地使用空间,除了一排排书架,还有读书帐篷、阅读椅、游戏垫,并且专门留白,布置了些小场景,让“狮子”有情有趣,可端可装。
爱看书的小“书”女
守护图书的小屁虎 (P for Princeton)
爱听故事的逃跑小兔
因为家里到处都是书,孩子在家大部分自由支配时间都在看书。有些书,她反反复复看,比如 Rainbow Fairies系列(有上百本),她反反复复看了近两年,少说也有二三十遍。
最近那套《冒险岛数学奇遇记》,从去年年底买来至今还在一遍遍看。还有小猪小象系列,她顺手拿一本,会一边看一边笑个不停,还要我一起看,大声念给我听。
说起这,想到了个小插曲。记得我们刚回北京时,孩子开始上二年级,但她除了会歪歪扭扭写自己的中文名字,完全不识汉字。学校允许带课外书去看,她书包里当然是英文的。结果班主任出于善意,要我限制她看英文书,赶紧补中文,我口头上满满地感谢,心里却依然坚持原有的正常节奏。
因为我坚信,孩子爱看书就好,识字为了看书,看书不是为了识字。学中文不需要这么着急,慢慢来就好,我对她完全有信心(一学期后,的确轻松跟上)。当时,我和孩子说明了老师的善意,并专门给她买了中英双语的来“伪装”,这样她继续看,老师也没意见了。
如今,她看的有中文也有英文,我从不干涉她必须保证多少英文阅读量。我的任务,继续当好“书探”。当然,我还是暗暗使劲,想尽办法找她可能感兴趣的英文读物和其它语种的中译本,主要是希望她通过阅读不同国家的优秀作品,能够了解更加多元的文化。
同学们来家里,经常热闹着热闹着突然没音儿了,过去悄悄一看,原来大家都在看书了
说到这,再唠叨一遍,学一门外语也一样,识字是为了看书,看书不是为了识字。
当然,不强迫她看什么书不等于完全不管。一直到现在,我们还保持睡前故事时间,并打算尽可能久地持续下去,我称之为这是精神上的“母乳喂养”。
我们达成共识,睡前故事读哪本书我可以决定。所以,在睡前一小时故事时间,我会有计划地安排读物。从去年年底开始,我系统地给她年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并在讲历史故事前,每日一首古诗或一篇诗经。
在图书馆看完书,挑一些准备借回家再看几遍
每个月我们都花几千元买书(外文书占了很大比例,所以贵了许多)。然而,并不是每本买来的书她都看,我也从没强迫她看什么书。
这点,一次在和一位老师聊天时,他说得很有道理:“不能指望买的书孩子都看,能看家里适合她看的藏书的20%就不错啦。”
我暗中观察,20%还真可以有。那么,理想状态,家里书越多,她看得就越多。有了20%为上限的预期,即使买来的书有些她不看,我也不心疼了。
碰到书实有些贵得心疼时,我就安慰自己——还好,还好,我也不喜欢包,人家一个包至少几百刀甚至上千,可以换不少书啦。
题外话,记得大学一位舍友爱茶叶蛋,碰到什么她都换算一下要是买茶叶蛋可以买多少了(某某某,欢迎对号入座)。如今,书成了我的等价换算物了。不知你的等价换算物是什么;)
或许是我个人喜欢绘本的缘故,我觉得再大的孩子(和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适合看。直到现在,虽然孩子早就开始看章节书了,但只要碰到好的绘本,毫不犹豫——买。
说起这,还有个小插曲。和家长们聊天,每当有家长说孩子已经长大了,不该再看绘本了,甚至还限制孩子接触绘本,我听了那个心疼,忍不住要辩几句。好的绘本画风优美,各成风格,好的绘本文字简洁流畅,含义深刻,好的绘本绝不比章节数逊色,甚至往往更胜一筹。还是那句话,识字是为了看书,看书不是为了识字。
事实上,绘本也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从给婴幼儿的撕不破硬板书,到给幼儿园孩子的,再到给小学生的(她之前那所学校,在给3-4年级开的书单,有60%依然是绘本),内容侧重点各有不同,甚至有些把成年人也列为目标读者。不同年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琼·穆特(Jon J Muth)的著作。绘本,是唤醒智慧的一把钥匙。
图为Jon J Muth的绘本 Zen Ghosts
当然,绘本通常要贵很多,这也正常,毕竟印刷成本和纸张成本都要高很多。而且质量越好、越有创意的绘本,对颜色、纸张和制作工艺的要求就越高,价钱自然越贵,如Beautiful Oops,the Color Monster。与此相对应的,一本出色的绘本给孩子带来的惊喜,也是无限的。
一是和她一起去图书馆和书店,让她自己找感兴趣的,看了之后喜欢的,买。
二是观察她每个阶段偏好的类型,比如她一直喜欢善良、童话型的,相信魔法,我会专门留心这类书,有遇到合适的,买。
三是各大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推介,看了评价或试读后感觉好的,买。
四是去国外学校的网站找学校推荐书单,再去网上一本本找评价或试读,情投意合的,买。
当然,这个过程中肯定有我的个人偏好,所以买来她不看的也无可厚非,至少我自己可以看,而且不知什么时候她可能突然感兴趣了呢。
最后,分享我很喜欢的苏斯博士的这句话,和大家共勉!
The more that you read, the more things you will know.
The more that you learn, the more places you'll go.
感谢@阿褚的分享!这篇文章在咱们小花生网(www.xiaohuasheng.cn)上也引发了很多花友们讨论,来看看!
@大熊603:我家也是各种断舍离,空间全部留给书了。一个月开销书是大头。
@新月熊熊:谢谢分享!楼主的图书馆真不错👍!虽然我们城里的新家小的不能再小,这两天正准备搬家。看了楼主的家庭图书馆,考虑学习一下也整理一个小型家庭图书管😄
@Kittymum:学习了,楼主对于阅读无关功利👍。我们现在三条线并进:1⃣️孩子房里书架上放现阶段可以看的书,隔段整理,确认不看的送人。目前重点在历史科普与英语阅读。2⃣️Kindle上有大量中文经典文学。3⃣️图书馆借阅。
@小胖丁:手动点赞👍楼主说的有理,想想自己确实是什么洗衣液都囤囤的,实在没有必要占了空间去....
@florrie:不囤货说的太对了,这次抵御住了618生活物品的大促销,纸啊洗衣液啊坚决不囤了。下一步也要清理衣服这些。
@Asura:等价换算物这个太形象啦😄前几天出门吃个面条我还和宝宝爸说这面条够买两三本书了 搞得宝宝爸一头黑线说咱家至于这么紧张么😂
@胡贞:我老公车子被贴单200元,我就跟他说,好心疼哦,都可以买套绘本了~
@Pinkiss~果吖果:我的等价换算物是化妆品,看别人买成千上百的化妆品,我就觉得买书值了!
@林戴西:我心中等价物虽然是包,但是近一年压缩了买包,增加了原版书,结果买书竟能超过买包的钱…😄
@麦麦236:我家没买电视就是一大堵书墙,宝宝很喜欢读书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要读三四本,现在词汇量很大很丰富经常给你冒出很多感觉却没有教过的词,应该都是绘本里学到的,当当搞活动我就大量入书至少也买了有小一万块钱的绘本了吧……我也爱上绘本了!
相关阅读: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方法
周一:英文原版新书开团
周二:话说思维和方法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五:教育思考和实践
周六、日:美好生活画报、热点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