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周体验两所小学, 我们终于知道为什么新西兰基础教育全球第三 ...

Flora 小花生网 2022-05-15
今天将由拉姆妈妈分享新西兰小学的插班实录,她们在新西兰待了六周,体验了两所学校的教学氛围,感谢花友@拉姆妈妈 

本文由花友@拉姆妈妈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拉姆在新西兰插班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来,让我给她下载一个叫prodigy的游戏,说是在班级里玩的,battle模式的,还要做数学题积攒能量,她非常喜欢。

我在App Store里找到了这个游戏,和娃一起玩了一局。果然如娃所述,battle模式的场景设计,对战需要保存储血量,答对数学题就可以获得免疫,减少能量的消耗。

Prodigy游戏界面

这个游戏场景特别适合拉姆这种女汉子,既能娱乐,又能练习数学,难怪那么喜欢,一举两得,为娘肯定支持呀!

Prodigy游戏界

话说在学校玩iPad?可能有的家长有点儿迷糊,其实多媒体、数字教学在国外是非常流行的。

拉姆5岁的时候在美国幼儿园插班,就有玩过Starfall,当时我们在国内也给拉姆玩儿,她很熟悉,也很适应。


那类似的数字教学是如何在教学中应用的呢?是每个孩子人手一个Pad?还是其他的形式?和拉姆聊天,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探究新西兰的趣味教学


iPad and Computer其实只是教学rotation中的一个环节。在拉姆插班的学校,教师采用的是Rotation分组循环教学,主要分为Math Rotation和Reading Rotation

拉姆所在的班级一共有23个同学,加上她这个插班生是24个,老师将这些学生分成4个group,分别坐在四个桌子旁。

早上老师点名的时候,会用数学问题来引导孩子,例如今天有几个人请假了,总人数去掉请假的人数,剩下多少人,如何分组呢?老师们利用各种场景帮孩子们练习数学。

在新西兰,虽然学生没有课本,但是老师是有统一的教科书的,新西兰教育部也专门制定了达标标准(即每个年级,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达到的何种教育标准)。

三年级教室张贴的阅读数学和写作的达标标准

孩子们主要的学习方式,是通过阅读一些有趣的书、观看Video、做游戏等方法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拉姆给我讲到的Math和Reading就是两大重要环节。

Math Rotation 数学分组循环教学

当老师说Math Rotation的时候,4个table会分别认领自己的activity,例如:

Table 1:Basic Facts

老师会发一些Calculation的sheet,孩子们自主练习。

Table 2 :iPad and Computers

会在iPad上coding,孩子们根据direction来完成coding让小蜜蜂采花蜜,每过一关都会升级,级别越来越高,挑战越来越大,在电脑上玩儿的就是拉姆让我下载的prodigy,也是升级的数学游戏。

Table 3:Place Value

每个孩子会发一个袋子,里面装有数学小学具,用来做游戏, 例如两个孩子分别拿两个container,三个dice(骰子),分别代表个位,十分,百位,孩子们throw dice,把对应的数字放在个位,十位,和百位上,哪个孩子的数字最大,哪个孩子就赢了。

Table 4:Dice Games

可以理解成我们的桌游,孩子们toss the dice(扔骰子),走步,答题,玩儿的过程中就要凭运气了,因为除了数学关卡,还有各种obstacle(障碍),有可能会回到起点的呀!

4个Table做完自己手上的activity后,开始轮换,每个table都能玩到对应的activity。

在课后孩子们还带回来了练习作业纸,看来适当的刷题是世界通用的。
 
二年级的数学作业

三年级的数学作业

Reading Rotation 阅读分组循环教学

Reading Rotation同样也是4个table

Table 1:Computer and iPad

孩子们会在电脑上玩儿How to teach your monster to read的游戏,在iPad上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分级阅读材料,例如像RAZ这种性质的,都是听读一体的。

Table2:Letter Tells

每个铁片上有一个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孩子们需要根据字母和片名的提示找到所有这部电影中的人物并把他们排列起来。这个游戏很不错,孩子们可以了解很多不同主题的电影和人物,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这是拉姆回家后受启发自己设计的Scramble游戏,还结合在新西兰学到的I dare you的游戏制定了规则。


我和爸爸陪拉姆一起玩了,还蛮有意思的,而且可以学到很多与动物相关的知识。

Table3:Word Families

Brainstorm出符合某个发音规则的单词, 例如fl, 孩子们就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词汇写在纸上,the one who got the most words wins。拉姆刚开始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比较受挫,知道的很多单词不太会拼写。但到插班快结束的时候,感觉她的信心大增,因为有两次她在word families上写了最多的单词,超级有成就感。

Table 4:Free Choice Reading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喜好来选择书,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图书角,学校对阅读是相当重视的。

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不一样,根据水平和兴趣选书是非常符合人性和孩子们的认知发展的。这和我去年去美国学习的阅读分层教学(Balanced Literacy)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

自美国的学校实行分层教学以来,孩子们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学习成绩都在大幅的提升,家长满意度也大大攀升。

由此看来,新西兰的小学教育理念是走在世界的前端的,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Title就清楚了:

新西兰中小学教育被联合国推崇为“全球中小学最佳典范之一”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指数中,新西兰小学教育居英语国家首位
国际教学评估机构报告,新西兰的基础教育为全球第三

全面科普新西兰小学教育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对新西兰的教育比较感兴趣了,我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新西兰的小学教育。

新西兰的K12教育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孩子最早的小学入学年龄是5岁,总共6年,分为Junior (1-3)和Senior(4-6)。

这里的学校每年分4个学期,一般情况下,从1月底到4月中是第一学期(Term One),然后放假2个星期;4月底到6月底是第2学期(Term Two),再放假2星期;7月中到9月中下旬是第3学期(Term Three),休息2个星期之后进入第4学期(Term Four),第4学期一直到圣诞前结束。

圣诞假期刚好是暑假的开始(南半球跟国内的季节相反,这里的圣诞节是夏天),因此差不多可以放2个月的假,一直到2月初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

Term One是一个学年的开始,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在这个期间接受插班生,家长如果想在这个期间插班一定要做好功课或是找专业人士咨询。

我们这次申请的就是Term One,孩子们(我家和同去的朋友家的孩子)在国内分别是上一年级和二年级,按新西兰的标准,分别上二年级和三年级。我们去年申请的时候,朋友帮忙筛选了好几所学校,最终才锁定。

不过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阴差阳错的碰到了一个机会,插班在两所不同的学校,(一会儿会在下面给大家分享另外一所学校的信息,以及一些在学校选择上的建议)。

先说说第一个学校的特点:

我发现学校特别重视阅读

学校要求孩子一周内掌握的单词

在新西兰,平日里,孩子们是很少有家庭作业的,但有一项老师一定会布置,就是阅读,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

因为我自己在国内也在经营一家英文图书馆,知道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拉姆插班第一天放学回来就兴致勃勃和我说,Mum, I have a surprise for you: Our teacher read us Charlie and Chocolate Factory.

这本书我在家里给孩子读过,孩子再一次在学校听到就非常的亲切,也让她快速融入了环境。
 
朋友孩子带回的二年级阅读作业

拉姆带回的三年级阅读作业

新西兰不仅是社区图书馆发达,每个学校也都非常注重阅读,并设有自己的图书馆。每个班级除上课堂上的reading rotation外,还会有每周的Library Day。

学校图书馆

孩子们会由老师带着去图书馆,图书馆分线上和线下,孩子们可以在馆里自由选书,也可以借助线上系统来找自己的书在线上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帐号,可以在线登陆到系统里选书),因为我们是短期插班生,没有自己的帐号,还有点儿小遗憾。

学校图书馆

早晨到校早,课间,午休,放学,孩子们都可以去刷馆。看好的书,还可以借回家去读,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这么好的资源。放学不想回家,就在图书馆刷会书再走,有一个户外的小院子,摆放着舒适的垫子,这样看书真有点享受。


我们插班期间,正好赶上Dr. Suess的生日,学校的图书馆做了装饰,孩子们在学校再次认识了苏斯爷爷,整个学校开展了Reading Challenge的活动。

看看我们孩子们的打卡吧,就是平时不愿意阅读的孩子都可能会被调动起来,要不怎么说氛围重要呢〜


在桌底下读书,在被子里打着手电读书,在没有水的浴缸里读书,头朝下读书,很多有意思的mission,孩子们为了完成challenge,都热情高涨呢~


也非常重视领导力和演讲能力

Leadership

在新西兰,班干部不是老师指派或者由学习成绩的好坏评定,而是每个孩子都能够被轮到做“班干部”(Classroom leader)。

拉姆插班的第二所学校里,classroom leader是为大家服务、组织活动、协助老师工作的。

例如,在Fitness time里,会充当老师的角色来组织学生游戏。Toilet tag是拉姆特别喜欢的一个游戏,其实就是一个抓人的游戏。全程是由Classroom Leader来主导,碰到手的人要蹲下,就像上厕所一样,所以叫Toilet tag,蹲下后的小朋友要等着同伴来救,可以再次参与进游戏中。

Classroom leader要保证游戏全程的秩序和安全,责任感和领导力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还有几个好玩儿的游戏,Octopus、Circle Time也是如此,因为游戏规则不同,Classroom leader也要根据情况来灵活调整。

Show and Tell

拉姆第一所插班的学校管这种班干部叫Star of the Day。班级里有个小册子,上面有全班人的人名,大家轮流来当。当选的人当天可以像老师一样,坐在椅子上。

有的班级则是老师把人名写在黑板上,大家的名字都排着,形式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能被轮到。轮到的孩子除了可以坐椅子之外,还要在Show and Tell的环节进行展示。

Star of the Day要从家里准备好要展示的东西,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有的同学还会准备稿子,颇有仪式感。

拉姆跟我分享了一个同学在周末去海边捡到两个coral,带到学校show给大家,然后给大家演讲(tell)。这真是给了每个孩子展示的机会,即使是害羞的孩子也可以得到锻炼。

据我了解,这种演讲内容不限,低年级的时候只是描述性的演讲,诸如自家的猫、狗,或者是一些小趣事儿;到了高年级,孩子们则需要对某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捕鲸是好事还是坏事等等。

真正要做好一次演讲,孩子们需要从图书馆借阅很多相关的书籍,或者从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自己写出一篇文章,在家不断练习,学习如何控制演讲的时间,如何吸引听众的注意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探究式学习。

关于Class Pet和Writing的引导方式也特别好

相信大家一定读过Biscuit(饼干狗)系列中的Biscuit Meets Class Pet(班级宠物)这本书吧?


之前对Class Pet的认知实在是有限,这次插班终于把Class Pet这个概念给科普了。

有一天放学,朋友孩子拿回了一只小狗(是个毛绒玩具,名叫Dudley)和一个本子。起初,我们打开本子一看第一页是别的孩子的作文,就以为是拿错了。再往后一翻马上顿悟,这原来是Dudley的游记。

班宠Dudley真容

每个周末,Dudley都会跟一位同学回家,这位同学会带着Dudley参加各种家庭活动,孩子们会把这段经历记录在本子上,带回学校和大家分享。我简直太喜欢这个环节了,快看看孩子们的记录吧,这个我们的学校也可以有呀〜
 
班上孩子的记录展示


周末带着Dudley外出

除了Class Pet之外,有的老师还会设置Everyday Literacy的环节,隔三差五的就会引导孩子们把发生在学校里的新鲜事儿记录下来,这些都是在学校完成的。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起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家长也不用有压力。

中间一本是My Literacy Book

朋友的孩子带回的Literacy Book,左图是搬教室后表达对帮忙老师的感谢。右图记录了周末发生的趣事。


有关校园欺凌的内容:别人踢你了要告诉老师,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孩子们自己做了记录,并且画了一幅画。


科学课程的设置也很有特色

学校有独立的科学教室,二年级开始,每周一次Science Class。拉姆两周插班上的主题都是关于worm的。

科学教室

第一周讲的是 tape worm,这种worm是可以在体内寄生的,拉姆说这些worm会吸收身体的营养,回来就要求我赶紧买打虫巧克力驱虫。

第二周的课讲的是segmented worm分节蠕虫,拉姆和我讲了在segment上有像oar一样的东西,这就会让worm在海里自由的游泳。别说,这个我也不知道,跟着孩子一起科普了。

由此判断出,孩子们这一个月的主题应该是自然科学,课后还会贴上很多老师准备好的科学笔记,如果是一个学期下来,真的可以积累不少的知识呢。



 科学课笔记

课外活动极为丰富

户外运动

学校有很多的体育项目,大多数学校都会有游泳池,Term4和Term1游泳课是学校的必修课。


孩子们除了每周必上的两节和Kiwi sport之外,还可以在午休时间自主选择游泳或其他的户外项目,例如:Monkey Bar,迷你版的攀岩墙,绳索,足球,篮球等运动,对锻炼孩子们的大运动细胞极其有益。

有很多学校会开设滑板课,曲棍球,板球,棒球等课程,给了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Golden Time自由探索时间
 
每天有半小时,Drawing,Lego,Whiteboard,Teddy game等区域活动随便选。要知道孩子们就可能是在这种自由时间内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呢,这种留白的时间在国内真是太少了。

绿色袋子是孩子的作业,里面基本全是书

课后托管

新西兰的学校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了,学校提供Afterschool服务,可以晚一个小时去接,一般是和第三方机构合作,和我们的课后托管班性质一样,但是比我们更高级。

这边的afterschool care老师都是新西兰教育部认证的教师(Registered Teacher),具备全科教学的能力。如果是长期生想参加,需要在开学的时候向学校报名,由学校统一安排。短期生有需求,学校可以临时安排,按人数来均摊费用。除此之外,学校还提供了戏剧,运动,乐器等项目供家长选择。

我们给娃选了每周两次的课后托管,老师在课上给孩子们融合了baking, reading, writing等非常丰富的内容(学校有烘焙教室),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交流环境和在生活中运用的机会。孩子们做了hamburger,Jelly,一边记录了制作过程,一边品尝着自己做的美味,高兴的不得了。 
 

托管课后拿回来的练习纸,难度一点也不低。和托管老师的沟通中,她对三个孩子的英文水平都是大加肯定,并鼓励我们坚持原版阅读,reading无论何处都是语言学习的核心。
 
最后一次课After school Care的全科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学校的蜂巢(beehive)进行real world study,孩子们运气爆棚,一年取一次蜂蜜竟然也被我们碰上了

护蜂人从蜂箱中取出蜂巢,拿到孩子们面前让大家用手指戳了个小洞,蜂蜜真就流了出来,没有什么比这种场景学习连带品尝花蜜更有吸引力了事儿吧〜


护蜂人送了孩子们好几大块bee comb,后来拿回家送进厨房变成了西红柿炒鸡蛋。

课后戏剧课

另外,我们还给孩子们选了课后戏剧课,她们都是在国内上过英文戏剧课的,对比下感觉可能是上了假戏剧。

我们遇到的这位老师非常的专业,引导性和带动力很强。第一次课我们观摩了10分钟,热身部分是由孩子来表演一种情绪,表演angry的孩子跺脚,捶手,表情到位。

表演happy的孩子一秒入戏,轻快跳跃的步子,带着微笑轻捋头发,毫无表演痕迹。

我们的孩子们刚开始非常拘谨,但是下课的时候老师反馈说她们后面融入的不错。她说自己是个很严格的老师,因为戏剧不是游戏。这样严厉的老师,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第一次刚上完就期待第二次了。

临走时的那周,老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份礼物,课堂最后的10分钟做为Farewell Party,请三个孩子扮演女王,由其他的孩子们分别献上他们的告别卡片和小礼物,场面非常令人感动。


戏剧课同学送给孩子们的祝福卡片

Assembly 集会

学校每三周举办一次的Assembly,有点儿类似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拉姆所在班恰巧此次做主角。学校发了邮件邀请家长参加,我们三个短期国际生也将在这一天结束插班生活,学校将给她们颁发证书,仪式感满满。


校长会总结这一段时间的学习,颁发奖状给要表彰的同学。每个同学的获奖评语都是不一样的呢,每个孩子的特点都会被挖掘出来。


这是拉姆和几个小伙伴们得的奖,其他小朋友还有因为会编故事而得奖的,学校真的是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大赞~

当日新西兰的新冠肺炎确证病例已经有5例,副校长跟小家伙们强调了要勤洗手,并带领大家演唱了两遍生日快乐歌曲,开始我还没明白为什么要唱生日快乐,后来才搞懂,唱两遍生日歌刚好够洗手最短时长。

插班最后一天,孩子们还去礼品店选了卡片,向老师和好朋友表示感激,送上了自己祝福。


再来说说我们插班的另一所学校

拉姆插班的另一所学校,是一所以毛利文化为特色的学校。由于是在市中心,寸土寸金,学校的规模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户外设施,游泳池,一个也不少。

孩子们根据年龄被分在了三不同的年级。因为是国际学生,学校提供了ESOL(English for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课程,就是语言和文化方面的课程,帮助国际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更好的融入到学习当中。

来自中国,韩国,西班牙等国的国际生会被聚集在一起上ESOL课。课程上,老师设计了很多的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新西兰和毛利文化。

其实ESOL课各个学校都会设置,只不过在课程安排上会有所差异。有些学校是认为高年级的孩子对于写作和阅读上的能力要求更高,会为高年级的孩子开放,还有一些学校认为从低年级开始更有必要。

不过,不论课程如何安排,都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沟通调整,在这一点上,还是非常人性化的。

第一天放学回来,孩子们就开始能唱几句简单的毛利语,再过一两天,毛利歌曲竟然能朗朗上口的唱出来了。后来孩子们说他们每天吃饭前都会唱吃饭歌,难怪记那么快。

My Everyday Book

插班结束后,我们在孩子们带回的Everyday Book上发现了很多记录,有毛利儿歌,日常英语和毛利语的礼貌用语,新西兰动植物,文化方面的贴图,内容是相当的丰富。


Aotearoa是新西兰的毛利语,我记得我在海事博物馆的gift shop给拉姆讲绘本的时候被这个词给卡住了,但孩子一眼就识破了,告诉我This is New Zealand in Maori。 


Field Trip 学生实地考察旅行

学校为了帮助国际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新西兰和毛利文化,组织了全体短期插班国际生的field trip。

Field trip之前,我们每个家庭都收到了学校的信,确认是否同意孩子们参加,家长是否愿意陪同做志愿者。

我和另外一个妈妈报了名,一起去了一个网红的打卡地Arataki和Kitekie Falls进行丛林漫步。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濒危植物,和在新西兰特有的植物,学校的带队的4个老师们也给我们做了很多介绍,真的是不虚此行啊~


在去field trip之前,老师给孩子们普及了一些关于动植的信息,孩子们在field trip时就可以情景对应,加深印象。 


Field trip前后,老师还引导孩子们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关于学校选择的建议


拉姆之前也插班了两所学校,对比以后,我想在插班学校的选择上向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建议。

有一定的英语储备

首先,插班体验之前,如果能有一定的英文储备是比较理想的。掌握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更利于孩子们融入新环境。

多读英文书

其次,多读英文书,新西兰的学校都重视阅读,如果能和国外孩子读相同主题的书,就可能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结交新朋友。

读书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背景知识(尤其是Nonfiction的阅读),这更利于孩子们融入课堂学习。

再次,插班学习是一种体验,有的孩子可能需要在某个阶段有环境或人的刺激,更上一层楼。但是也有孩子如果刺激的不得当,或家长给的压力过大,反而可能会有产生反效果。尤其是想通过插班来提升孩子英文水平的家庭,不要有过高的期待。

关于ESOL课

对于英语能力强的孩子,可以选择没有ESOL课,或者是ESOL课少的学校,这样孩子们更能充分融入到班级活动和课程讨论中。

拉姆插班的第二所学校就是这种风格的,孩子非常喜欢学校,上述关于Reading 和Math Rotation的细节都是她讲给我的,感觉她是非常的享受,还结交了新的朋友。

我课后和老师沟通的时候,老师也给了很高的评价: She’s even better than the natives. 这对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英语能力一般或偏弱的孩子,可以选择有ESOL课设置的学校。比如拉姆插班的第一所学校,老师会更为关注国际学生个体,孩子们会更有安全感,不会因为语言和知识储备等问题而进行囫囵吞枣式的学习。

我们和其他几个国际学生家长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有得到这样的反馈,家长觉得ESOL课程的设置更利用孩子融入环境,因为孩子们语言程度差不多,彼此之间是共同学习的节奏,反而更放得开。

关于Decile评分和族裔问题

很多家长在选校的时候会看重Decile(新西兰教育部公布的学校评级系统)评分,大家普遍认为Decile评分1-10。评分主要根据的是周围的房价,10分校意味着学校处于高房价地区,家长平均收入自然高一些,多数居民为中产阶级以上,社会地位较高,家长会对学校有更多的捐赠,相应的政府的补贴可能为零。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Decile评分并不是对学校学业成就的评级,而是对学校周边社会经济状况的评级。

选校是一门学问,并不是说好学校就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我们在选校的时候会参考Decile评分,但同时也要更客观地看待评分,不要过于盲目追求10分校。

拉姆这次插班的两所学校分别是7分和8分,我觉得体验感都是不错的。另外,很多家长在选校时会关注族裔问题,不希望孩子去亚裔学生或中国学生多的学校。

这就是我刚刚讲的问题,有亚裔面孔不见得是坏事儿,反而会更利于孩子们融入环境。想想我们看到和自己一样肤色的同学难到不会有亲切感吗?如果都是当地人的孩子,敢保证我们的孩子就一定会融入和适应吗?

如果受挫交不到朋友,可能更是麻烦事儿呢。更何况在新西兰有1/4的华人比例呢,只要学校够大,亚裔面孔多一点儿也是没有问题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父母期待也不同,因此,选校还是结合自己的需求,切勿盲目跟风。


其实拉姆之前已经有过两次插班经历。第一次是在5岁的时候,我和爸爸带她去美国,在当地找了一家幼儿园插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却验证了之前和拉姆亲子共读的效果,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回国之后口语输出也大爆发。

这让我意识到了当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给孩子一个环境,就可能会引爆孩子们的热情。

第二次是在拉姆上小学之前,我们和北京幼儿园的同学一起结伴出行,在行前设计了6个PBL元素的topic,10组家庭,在泰国渡过了一段难忘的游学时光,也为拉姆的幼儿园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次插班,我们又是结伴出行,和图书馆的会员家庭一起,孩子们彼此之间很熟悉,家长们的理念也比较一致,有很多共同语言。

由于疫情的原因,学校要求我们到奥克兰后先隔离14天,原定的四周插班计划被压缩成了2周半,回程航班也因为疫情被取消了。更意想不到的是,我们重新订的机票的国内段再次被取消。

最后,我们索性决定多呆两周,又重新申请了一所学校,有幸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收获更多的体验。旅行,本身就潜藏着着各种意外,但可能就是因为这么多的意外,才给旅行带来更多的神秘感和惊喜,让我们更加热爱旅行,期待下一次的旅行。

没想到写着写着就写了这么多,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

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相关阅读:
喜欢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