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为国家生个孩子”!韩国人回应:要生得起、养得起、还要学得起!

小花生网 2024-04-03

最新数据显示,韩国2018年总生育率降至0.98,全球率先跌破1。事实上,东亚各国生育率都是全球垫底。我国一二线城市的生育率不少也不到1.0


要不要生娃?诸多因素左右家庭决策,在韩国,比较普遍的是这样的一种情绪

“就算生得起,养不起;养得起,学不起;学得起,娶不起;娶得起,生不起……”


是不是有点共鸣?有人说:

“韩国社会在家庭观念、教育意识、职场文化等方面,与中国极其相似。”


生不起、养不起、学不起,这“三不起”中,其中最为突出的估计是“学不起” --- 以考试与补课为核心的沉重的韩国教育体系。


201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曾经写过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他批评了日本、韩国和整个东亚的教育体系,认为以“考试”为核心的亚洲教育,效率低下,所有人都深受其苦。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将大把应试时间用来学不同的内容。


道理不难懂,实践很困难。在中国和整个亚洲的教育现实下,我们每个人该如何定位孩子的发展,的确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


生娃养娃难不难?欢迎参加文后投票!


正文为Lens微信公号“WeLens”(ID:we-lens)授权转载。Lens 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部分内容来自“网易看客”。由小花生网编辑而成。



“请为国家生个孩子!


这句话虽是戏言,但很贴合近年来韩国政府的心情。


9月2日,韩国统计厅发布预测,韩国人口将在2028年后不断减少。这个世界第11大经济体去年的总生育率仅为0.98。韩媒自嘲是“世界首创”。

韩国不断走低的生育率


一般而言,要想维持人口总数,总生育率需要达到2.1。所以,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韩国总人口将减至目前的一半。


牛津大学的大卫·科尔曼也曾提醒说:韩国将是第一个因人口减少而从地球上消失的国家。
  
为了应对人口危机,新世纪以来,韩国政府就不断加码政策。韩国《中央日报》称,自2006年以来,政府颁布的生育奖励政策多达100余项。

过去三年,韩国政府投入了117万亿韩元(约合6922亿人民币)来激励生育。


像首尔这样的大城市,为了打造“母婴友好”的气氛,在餐厅、咖啡馆等空间大力设置供孩子玩耍的空间,有时点上一杯饮料,就可以让孩子玩上一天;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免费停车;有些地段很好的游乐中心,2小时只收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2元);政府资助的托儿中心,可以免费寄养孩子长达12小时……


但很显然,这些措施还没有见效。



“政府的补贴无法让女性相信生孩子是个快乐的选择。”韩媒评论道。


自2001年之后,无论政府多么鼓励生育,韩国的生育率最高不过1.3。

有人曾这样总结:


  • 对女性来说,高付出+低地位=不愿生;

  • 对家庭来说,高投入+低回报=不敢生;

  • 对都市年轻人来说,高压力+低意义=不向往生。





这里面当然有韩国社会自身的原因,但总体上,韩国年轻人并不是特例。整个东亚经济体在生育率方面都表现不佳,全部在世界上处于倒数位置。


台湾地区是1.06,香港是1.07,新加坡是1.14,日本反而算是高的,有1.42。


中国大陆去年推算出的生育率是1.46,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地区来支撑的。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预计总出生率会向大城市靠近。


而北京的生育率为0.71,上海为0.74,低于东京和首尔。二线城市的生育率虽然略高于一线城市,但也不到1.0。


所以,中国面临的人口压力不比韩国低。




生不起?养不起?还是学不起?


东亚的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生孩子,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共同存在的问题。比如房价高昂、就业压力大、职场竞争激烈、工作时间长、抚养孩子成本高等等,这些压力促使年轻人选择不生——甚至选择不婚不恋。


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叫“生不起”:“就算生得起,养不起;养得起,学不起;学得起,娶不起;娶得起,生不起……”
 
像韩国虽然有花样繁多的补助、支持,但在养孩子的家长眼中,仍然远远不够。

比如针对工作繁忙的双职工家庭,推出了可以全天免费寄养孩子的托儿中心,但问题是:如果是这样的工作,不能有时间陪孩子,又为什么要生出来呢?

电影《燃烧》聚焦阶层固化问题


韩国虽然是一个GDP意义上的“发达国家”,创造过经济上的“汉江奇迹”,但这些财富大多落入了富裕阶层。普通人则承受着高昂的物价,随时担心在竞争中被淘汰,普通人的焦虑情绪很重。


这两年连续扬名国际的韩国电影《燃烧》《寄生虫》聚焦的都是阶层固化这一点。
 
在就业压力下,韩国也成为一个加班大国。对于女性来说尤其残酷。


虽然政府规定女性有3个月的带薪产假,最多可以休到一年,但事实上,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敢休这些产假,因为担心离开公司太久,回来时就没有位置了。

聚焦教育竞争的韩剧《天空之城》


而都市里的中产父母们,为了增强孩子的职场竞争力,避免其落入更低阶层,就不得不加入激烈的教育竞赛,确保孩子的“高级打工权”。


纪录片《学习的背叛》中介绍,韩国高中生平均每天有12个小时忙于作业,超过七成的学生表示休息一下就会有“罪恶感”。


在首尔的中产阶层中,孩子每月耗费的补习费用,经常能占到大企业月薪的一半。

这种现象,我们也都无比熟悉。


考虑到养育孩子需要的教育负担,政府的补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只要根深蒂固的学历至上主义没有改变,就很难指望出生率的恢复。




聚焦韩国高考:这是对孩子的桎梏,更是残酷的阶层竞争


对于韩国家庭来说,养孩子的一个最最重要的阶段性目标,就是韩国高考。和中国一样,在韩国,一考定终身。


想到这一点,就让人胆战心惊,让生孩子、养孩子的乐趣大打折扣。


以下内容摘自

“网易看客”的一篇深度报道


事实上,韩国高考早已不是单个学生的较量,而是家庭、阶层与社会之间的战争。


凌晨两点,韩国。


大多数人已沉沉睡去,网络上的直播世界却热闹如白昼,吃鸡、ASMR、聊天、唱歌、吃东西……在满屏的喧嚣中,还存在着一个安静而特别的群体:直播学习的韩国考生。


努力学习和学习结果,完全是两回事


蹲守直播的,同样也是考生,允艺媛(音译)就是其中之一。每次写作业前,她会先打开手机里的直播,“只有亲眼看到别人的努力才能刺激到自己。”


艺媛有时也会直播自己的学习情况。来源:EBS纪录片《学习的背叛》,中文字幕来自@Emancipator_L


16岁的韩国少女艺媛,生活中没有漫画书、Kpop或Naver八卦,只有学习、学习、学习。她每天在书桌前端坐十几个小时,一刻不停地抄写教科书,抄到闭上眼睛也能写下来为止。


握笔的右手写到疼了,没力气了,她就用橡皮筋将手绑起来,靠着手腕的力量继续写。


“不那样的话,我不安心。”


艺媛用橡皮筋勒住手指继续学习


艺媛的手上多处脱皮,长满老茧


艺媛是一名初三学生,正在为中考备战。出生于韩国益山一个普通家庭的她,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一年学费1000万韩元(约6万人民币)的首尔私立高中。


艺媛的梦想是考上医科大学,成为一名医生。为此,她必须在16岁这年考上医科大学通过率最高的一等私立高中。


就像是一场层层闯关的单机游戏,只要有一关输了,那就Game Over了。




“大人的一年和小孩的一年是不一样的,小孩的一年会直接改变他们的人生。”


尽管艺媛的成绩已是全校第一,她依然没有把握。在韩国,来自小地方的学生天然输在了起跑线上,“同学们都知道,房价越高的地方,越容易考上名校。”


相比那些教育资源好、眼界也开阔的首尔学生,艺媛形容自己是一只井底之蛙,她只能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地往前冲,才不至于被甩得太远。


“同样的地方,有人坐KTX30分钟就能到,我却要花上3个小时。虽然也能去,但特别麻烦。”



早熟的艺媛,从未抱怨过辛苦。在她看来,“努力学习和学习的结果完全是两回事。”


在这场起点不同的比赛中,唯一公平的,只有时间。


艺媛把每天的学习计划排得满满当当,吃饭、上厕所都有限制,安排给睡眠的时间更是不足三小时。为了保持清醒,她瞒着父母在抽屉里藏了许多咖啡,每天都要喝上好几罐。


韩国学生中流行一种“四当五落”的说法,意思是,一天睡四个小时的考生会当选(考取理想学校),睡五个小时的则可能落榜。


在艺媛的幻想中,她一旦躺下,就会有无数同龄人从她身上跨过去,超越她。



“在凌晨两点睡觉是奢侈的。”


艺媛最终考上了心仪的高中,然而还没来得及庆祝,她又迎来了新的难题 ——


尽管整个假期都不敢懈怠,每天八点起床上补习班,艺媛还是不得不面对人生中第一张惨淡的成绩单 —— 曾经全校第一的她,在新年级的359人中,排名313。


凭借一己之力跨越阶级的鸿沟,很惨烈


艺媛所经历的绝望,明基两年前就经历过,如今他仍深陷其中。“差距一旦拉开,无论再怎么努力,都难以追上。”


出身贫寒的明基,通过了社会关怀对象的选拔,得以入读优等生云集的科学高中。升入高中后,他发现自己比同龄人落后了一大截 —— 班上其他同学早已学完了高中课程。


好比在准备爬山前,抬头看见别人已爬到了半山腰,他才刚从地面开始,非常惨烈地往上爬。



更让明基伤心的是,班上不少同学认为,学校里的差生大多来自社会关怀对象


韩国高中生喜欢用上层、中层、下层来区分成绩不同的学生。上层学生闭着眼睛都能考80分,而像明基这样的下层,怎么努力都考不过50分。


“真的就像阶梯一样,倾斜的阶梯。”



据统计,在明基就读的科学高中里,普通学生家长的工资,与拿基本保证金的家长之间有约500万(约3万元人民币)的差距。而这样的差距,能对子女的高考成绩产生约43分的影响。


无数像明基这样没有背景的孩子,正试图凭借一己之力,跨越这道43分的鸿沟。


想要攀登高山,仅仅依赖学校里的资源远远不够


一个韩国考生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08:00,上学;

16:00,下课,自习;

21:00,放学,到补习院上课,或读书室学习;

23:00,到了韩国规定的补习宵禁时间,回家。


许多考生还会在回家后持续学习到凌晨。


据统计,韩国高中生平均每天要花16小时在学习及其相关活动上。这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做其他事情。就像一只困在巨大转轮里的仓鼠,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即使精疲力竭也不敢停下。


“只要醒着,学习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女主角德善常常在读书室犯困


想要攀登高山,仅仅依赖学校里的资源是不够的,约四分之三的韩国学生会在放学后转身步入补习院。


相比连上课打瞌睡都不管的高中老师,补习院的老师要负责得多。


“学生一到补习班,家长就会收到短信通知,结束后又会收到另一条短信,告知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每个月,老师还会给家长打两到三次电话。”


早在2011年,韩国父母们花出去的补习费就高达180亿美元。


经济再拮据的父母,都会砸锅卖铁为孩子筹钱。实在上不起的,还有差一点的选项,就是购买补习院推出的线上课程。


韩国一间寄宿学校内,复读生们在午餐时间放风聊天


一切不以试卷分数为标准的考核,都能被金钱左右


补习班的费用,咬咬牙也能省出来。可还有一些同样能左右高考成绩的“软指标”,价格要昂贵得多。


这便是上世纪90年代引入的“高中综合生活记录本”,里头详细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表现,包括课程分数、出勤状况、课外阅读、获奖经历、社会实践等内容,并按照九个等级标出成绩。


这本薄薄的小本子,是韩国大学面试时最重要的评价参考,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为此绞尽脑汁。


政府实施这一制度的初衷,是减轻应试教育的负担,推行素质教育。然而一切不以试卷分数为标准的考核,都能被金钱左右。


家长丁某决定为参加校内竞赛的女儿聘请家庭教师,“孩子一个人是不可能得奖的,必须找个老师一起比赛。”


她忍不住感慨,所谓漂亮的生活记录本,不过是花钱堆出来而已。


首尔一所科学高中男生的生活记录本。来源:tvn综艺《问题的男人》


在韩国,特目高、自律高中的私立高中、以及江南三区(瑞草区、江南区、松坡区)的普通高中,被统称为“金汤匙高中”。


只要进了“金汤匙高中”,即使学生不上心,老师们也会主动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一项项填满生活记录本,到了高三再反复修改润色。


相比之下,“泥汤匙高中”的课外活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逊色不少。


“在韩国社会,所谓的机会平等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位于江南的一所高中。2016年首尔大学的新生中,近一半的学生都来自“金汤匙高中”


然而,还有一样东西,有钱也买不到,被上流社会牢牢抓在手里 —— “情报”。


对韩国学生来说,考大学,不仅仅是在高考那天奔赴考场那么简单。参加哪种招生、去哪些学校面试、准备哪些材料……都是需要细细斟酌的。


好比手握着一副卡牌,牌面的大小固然重要,但如何出牌才是关键


寒门难出贵子,贵子出自江南


在这样一场信息不对称的牌局里,始终占据有利位置的,是一个著名群体 —— “江南妈妈”。


首尔一寺庙内,家长们排队为参加高考的子女祈福


居住在首尔江南区大峙洞的一位母亲,与其他家长组成了特别的“高考小分队”。


妈妈们在小圈子内交换招生信息,分享值得信赖的私教老师。如果哪位妈妈把信息泄露出去,将会被毫不留情地驱逐出群。


群内地位最高的,是一位成功将孩子送进首尔大学的前辈母亲。“就像朝鲜人对金正恩唯命是从,我们对那位母亲的话也绝对忠诚。”


在韩国,高考已不是学生之间的竞争,而是家庭、阶层之间的竞争。像“江南妈妈”这样的特权阶层,正在通过“教育垄断”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自己及家庭的利益。


事实上,寒门已难出贵子,贵子都出自江南。


圣公会大学非政府组织研究生院长金东椿评价,这样的应试教育,不为建设祖国、造福社会而生,只为获取地位、跨越阶层、解决就业存在。越是在这种制度下胜出的人才,越是容易变得自私。


寺庙内,一位家长带着考生的照片祈福


然而,考上好大学,就是终点了么?正在书桌前满头苦读的考生们并不知道,只有在试卷里,才存在着所谓的正确答案。


“我曾经觉得,如果进入法学院,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幸福地生活下去了。” 来源:EBS纪录片《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人才的诞生》,中文字幕@Emancipator_L


一切,仅仅是人生的开幕而已。


———— / END / ————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点右下角的“在看”哦! 


相关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