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点初中老师:不想让学生为升学疲于奔命,我这样上数学课...
我在北京一所排名靠前的公立中学担任数学老师,现在教初二的孩子。数学课要教什么?以什么方式呈现?如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一直以来都是我思考的重点。
我自己在在小学、中学的数学学习经历还算顺利,没有涉猎过竞赛,不过也不影响高考数学满分。大学我选择了数学系,遗憾的是到了大学,我都不知道为何要学习这些专业知识,所以动力不足。
现在随着我对不同行业的了解,越来越为当初学业没有再抓紧一些而懊悔。这个经历似乎也在告诉我:如果我知道我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前景和应用,我会更有动力去钻研。
我的学生面对的情况和我相似的。绝大部分孩子在原有升学模式下疲于奔命,体会不到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因为我们的教材有大批编好的题,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利用数学思想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这不是我理解中的数学课。
本文由花友 @大哥的大哥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我对于数学学科的教育理念是,数学不是解题,也不是枯燥的逻辑链。我希望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美,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所以,我对我的数学课进行了改革:
定义、原理要讲透彻,不讲解题套路。我的数学课一般常规例题只有一个,然后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或结论,让学生自己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从而总结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在批评学生为什么不会做之前,我会思考:为什么他们不会做?问题的点究竟出在哪里?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步入中学后根本不会审题,并不是他们没有审题。所以我会在课堂上大量重复一件事:所有的例题,我都会从头带着学生逐字逐句的读题,同时会设置很多问题,帮助或者说教给学生如何思考,确定最佳的策略。
这件事情长期坚持下来,班里很多学生都掌握了应该如何对题目进行正确解读。这其实比解题套路要重要得多,往往你的正确解读,就可以直接把问题转化成可操作的了。
课内作业宁少勿多,确保以最少的题量达到教学要求。省下的时间做什么?看下一条。
每个学期加入一个特色的数学活动。通常按照年龄由低到高,采用的有:各种数学益智游戏,比如:数独、数字迷题、三阶速拧魔方、智能金字塔、意面搭建、折纸、数学集市;还有各种课题,建模论文(论题依据每学期学习的内容来定)。最近还开辟了建筑结构方面的活动,已经尝试在班级里带着娃们进行过了。
无论采用哪种活动,我们每个学期都会至少抽出两周的时间来做专门研究,集中进行数学课题学习,最后形成比赛或是论文。两年下来,娃们论文水平提升很快(人均300字起步),现在基本知道论文的基本框架和要求。
下面详细聊聊我们班的特色数学活动是怎么进行的:
数独(数字谜题):我在课堂上会带着学生把基本的九宫数独以及其他变形数独玩一个遍,然后组队PK。
如果时间合适,我会请原数独国家队队长陈岑女士为孩子们指导战术,带队组织学生去参加北京和全国数独比赛。两界数独王中王、个人金奖都被我们拿下过,四五个学生因此进入数独国家队,代表国家去参赛。
不过得奖的毕竟是少数,带给我感动的,却是那些数学不怎么拿手的学生,他们也会痴迷地钻研,然后勇敢向我发出挑战😂我喜欢他们拼搏的样子。
这项活动老幼皆宜,没有年龄限制。不过我建议等孩子至少6岁以上再玩数独,低龄娃做这个,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魔方:我在带学生玩魔方之前,是一个连一面也拼不全的人。为了带着学生玩魔方,我利用假期先后学会了三阶四阶魔方的速拧,专门练习了手法。
然后在课堂上,我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教学。有的组是我教,有的是学生教。我发现平时粗线条的学生教起别人来非常有耐心,而且过程中也收获了大家的信任。这样的学生在后面的学习状态,会有一个大的改善。
为了提升学生的挑战欲,我请来了孙虹烨给学生讲解速拧的关键点和盲拧,他们们异常兴奋。
孙虹烨,来自北京,90后。《最强大脑》第二季、第三季选手;“孙虹烨魔方”品牌创始人,北京脑力魔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出版图书《最强大脑之魔方圣境:魔方机器人孙虹烨的魔方秘笈》。
最后,经过我们两周的练习,三阶速拧全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达到20秒以内完成。我记得其中有一个学生小A,还在学校创办了“魔方协会”,代领一众娃们一起玩,很有领导才能。
智能金字塔:我在2013年就把智能金字塔引入了课堂,没错就是《最强大脑》里的那个。其实玩这个一点也不难,不过需要你熟练掌握空间图形的变化,这一点对空间想象有帮助。
我通常会从固定底面开始,然后慢慢地把固定的底块减少,最后到盲拼。在两人PK赛中,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个游戏(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并没有找到那时候的照片,只能用其他的凑,下图是我家儿子五岁曾经玩过一年的智能金字塔)。
意面搭建:这是几何、力学、建筑学综合的一个游戏。需要准备长直形状的意面和纸胶带,还有一块棉花糖。
规则是利用意面(不超过50根)和纸胶带,在一个小时内,搭建一个建筑,在建筑顶部插上棉花糖,如果10秒内不倒,且偏转不超过30度就算挑战成功。最后以建筑高度定名次。
学生需要明确什么形状最有稳定性?底部的承重如何增强?如何抗扭曲?如何利用纸胶带?这个游戏是典型的“看着容易做起来难”的一类。目前最高纪录2.6米。
数学建模和数学论文:这是我在较高年级开始的内容,通常建模和论文的方向是要学生自己选报,我会听取他们的想法,以确定这个课题是否能够开起。我们曾经研究过的课题一期就有二十个,目前这届学生初二只开过两次,所以课题大概有四十个。
课题的推进是靠学生自行安排的,我需要密切关注:
是否有溢出现有知识的问题(通常会跨学段、跨学科的知识)需要学生提前自学;
时间节点的安排是否按计划进行(效率低下主要源于计划设置不合理和组员之间配合出现疏漏);
推进过程中如何处理内部成员的不合(他们会因为分工不合理或是意见有重大分歧而闹崩😅)。
最终形成的论文需要文字精炼、严谨、准确,而同期的学生语文学习过的问题主要是记叙文,所以在撰写初期问题非常大,经常出现口头语、大段的描写、观点表述没有论据支撑等。我需要和每组学生一对一讨论修改的,而且每篇论文要至少和我沟通三次以上,才有机会参与答辩。
初进我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在面对数学活动时,反应并不是很踊跃,长期功利性的学习让他们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考试不考这些,我为什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因此,除了要考虑活动的趣味性、和课内知识的关联性和学生目前认知水平外,我还需要明确地表明,活动是有考核的,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分支,并不是可有可无。
我实行这样的教育方法,目的之一就是能够多维度评价学生,不再使用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
对于老师来说,完全可以利用活动抓住“学习困难生”的闪光点,以此来作为孩子树立自信心的一个支柱。在我的活动课上,认真、投入、热情、友爱、乐观都是我的关注点,因此孩子们会更容易获得自信。
对于学生而言,会和老师、同伴有更深层次的对话,而无关于成绩,孩子会获得来自于同伴、老师的客观评价,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尤其是我们全班为他/她鼓掌时,孩子虽然会很局促,但是脸上的欣喜是让我难以忘怀的。在孩子努力的时候,给他们一个肯定,告诉他们,即使做的不够好,也永远不要放弃。我希望我可以呵护学生心中的那一束光,这就是我坚持的理由。
后来,随着各种数学游戏和活动的开展,更多的学生会受到老师的影响,研究问题只是关乎于自己的好奇心,而无关于成绩。
开放的选题、多样的数学手段、多个知识网络的交织,再加上严格的要求,成就了学生们一次一次的深度研究。
我的学生小B不擅长数学,甚至是讨厌学数学,平时的作业也是仅仅经常漏交,需要我提醒才会补交。可是在数学研究中,他选择了和足球有关的一个课题,和组员一起不厌其烦的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完成的论文质量非常高。最后的论文答辩环节,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他也很有风度的一一作答,令我们刮目相看。
我认为应该给这样的学生更多合适的机会,让我们可以正确全面地了解他们,不再用分数去定义他们的人生,让他们可以有信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对于我的想法和教学方式,这些年,来自同行和家长质疑是最多的。
家长一边把娃的活动晒朋友圈一边质疑:练这些对考试有什么帮助?这其实就是功利性学习的体现。他们盯住的是应试成绩,这是由目前的评价体系决定的,不能完全怪家长。
不过很多家长又是矛盾体,在大学之前,他们希望孩子专注于学习,不要被其他的事情打扰;而到了大学,又马上用另一个评价体系要求孩子,而忽略掉自己根本没有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所以面对这样的家长,我其实能做的不多,改变一个学生都非常困难,何况一个成年人!我会在家长会以及每次活动总结时非常明确的告诉他们: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更完整的人。我相信,会有一部分家长慢慢明白。
同行的质疑和家长表现不同,因为他们会一边赞赏一边站得远远地观望,觉得“你的学生好,我的学生肯定搞不了这些”。
其实我理解下来,大部分老师和家长是一样的,会认为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这么搞费时费力,成绩还不一定高,受累不讨好。一小部分的老师会觉得有心而力不足,这不怪一线的老师们,我们的责任重压力大,实属无奈之举。
我说服不了他们,大家各有各的角度。只是我不想在数学学科教育方面,只教学生做题,而是能启发孩子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题只是模式化考试的需要,不能当做我们学科教育的目标。凭借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深层思考,这比获得解题技巧更有深远的意义。
平常老师和家长都是要求孩子“高效”,可实际上孩子欠缺的是方法指导,而不是说教。而数学活动的开展,恰恰是创造了一个这样一个环境,帮助学生真正的全方位成长。
在活动中,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不再是透过几个成绩评价他们。我们可以教他们如何组成一个有核力的小组、如何分配任务更合理、如何有效地推进项目进行、如何处理小组内部矛盾(其实一个词概括就是如何“高效”。)
教师尤其是需要有教育情怀的,有情怀才不会被眼前的苟且拖进泥潭,才能撇开成绩看到孩子眼里的光。不过终是有一些同行愿意尝试我的理念与做法,也算是欣慰。
文章的最后,我想回答很多人都想问我的一个问题:这么做收到了什么效果?学生的成绩有没有逆袭?
很遗憾,实话实说奇迹并不会发生。优异成绩的获得需要付出很大的艰辛。虽然在活动中他们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和经验,不过对于学生而言,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不可能只依靠活动。主要原因是评价体系,不是以数学活动中培养的能力为评价标准的。
我很认真地回答,如果目标只是中考、高考(但是孩子们也会在高中发力的,上一届学生高考很不错,确实有以前不喜欢数学的娃孩子现在稀罕上数学课😂😂),那么很遗憾,上述活动可能不会把将孩子的分数直接提高一大截。
不过孩子可以收获的是,不会厌倦数学,不会觉得数学枯燥无趣,不会觉得数学无用……也许在大学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孩子甚至还会有一种想要研究它的冲动。这就是我想要做的,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个希望,有希望就有无限可能。
每位家长都是自己娃的终身教师,也需要时不时抬起头来,揉揉眼睛,眺望远方。学习这件事,需要认真对待,但不可功利看待,看似无用之功,也许在多年后,会成为孩子心中那永不熄灭的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