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注定是很特殊的一年。往年这个时候,花友们的游记满天飞,cover 全世界。今年,海外游就免了,国内游做得也不起劲。大人小孩看世界的愿望,如何被满足?
怎么办?想看世界,总可以看纪录片。这两天,我查了一下全世界最新的自然科普大片,BBC的,Netflix 网飞的,发现这两年世界顶尖科普纪录片的拍摄水准整个上了一大台阶:主题更加新锐、故事更有味道、技术更加尖端、视觉冲击更是震撼人心 …
今天,我们精选了8部大片和大家分享,4条原因:
1、这是最近4年国内外评分最高的自然科普纪录片
2、大厂制作,拍摄技术极为先进,展现出人类观察到大自然的最细腻之处
3、特别有人文气息、有人情味,让孩子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能感受到与自然万物深深的情感连接 ...
4、纪录片的解说水准很高,有趣、清晰、深入浅出,很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所有纪录片中,最能吸引孩子的经常是自然纪录片。孩子与大自然有种本能的亲近,很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夏日炎炎,跟着这八部纪录片让孩子上天下海吧,让孩子领略真正的“大世界”。
这几部,国内都能看到。趁着暑假还有大半个月,Enjoy!!!
The Deep Med
《极度深海》是由B站与法国ARTE 联合出品,打造的4K高清潜水纪录片,今年8月1日刚在B站全球首播。在接连创造了“与700只鲨鱼共处24小时”、“发现于6000万年前已灭绝的腔棘鱼”等世界纪录后,主人公之一的 Laurent Ballesta 此次将挑战在海下100米的暮光区生活28天。其他三名队员蒂博,亚尼克,安东尼,均为世界顶级潜水大师。这次潜水时利用潜水中最前沿的技术,饱和潜水技术(网上解释是潜水员体内组织在特定压力下最大限度吸收惰性气体,体内氦气达到了饱和状态)和使用闭路呼吸器的水肺潜水相结合的尝试,下潜深度也超越了以往深海潜水的固有限制,是在挑战人类体能边界。他们这支“敢死队”,除了每天数小时的深海探险外,还要克服仅5平米大小的潜水仓带来诸多生活与心态的挑战。在这座潜水钟里,他们呼吸的不是普通的空气,而是3%的氧和97%的氦气组成的气体混合物。他们每一次潜水,都是不断变化的风景。第一次下潜,来到了马赛附近的大康格鲁埃岛的底部—卡朗格峡湾国家公园。大片的珊瑚藻礁,是只存在于地中海的奇特生态系统,它们是海底的花园。
珊瑚虫,贝类,海绵,你会看到各种栖息于深海珊瑚礁的小生命……还有一些奇妙的小动物,例如:筐蛇尾,很像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它的五只腕足,会一次又一次地分裂成为独立的分支。
潜水员还偶然撞见了大型地中海枪乌贼的繁衍时刻,地中海枪乌贼只有1到3年的寿命,他们一生只有一次创造新生命的机会。潜水员上次有幸见到这样的场景,还是在十年前。一个狭小的空间,一个月不能自由行动我是绝对受不了的,简直无法想象,很敬佩潜水员。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旁若无人地、悠闲地游过潜水员身边时,真的太美好了。珊瑚礁和水中的岩石像陆地的森林和山一样,各种各样的海洋生命与他们融为一体,共同创造出海洋的生态系统。
地球的夜晚:夜中取景
Night on Earth: Shot in the Dark
2020年 / 豆瓣评分9.3分
不同于以往的纪录片,这一次Netflix只拍夜景中的大自然,探索夜间鲜为人知的瑰丽景色,以及动物的百样面貌。带娃看看地球的夜生活吧!借着月光,摄影团队用超敏感摄像机记录下地球的一举一动。要想看透最黑的夜,还得用上热成像摄影机。动物们流动着的血液以及散发的热量,会像X光片一样,为我们照亮它们的夜生活。拍摄沙漠里的冷血动物,则需要紫外线设备,它们身上会反射出荧光。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原本什么也看不见的我们,渐渐走进黑暗。不过,平常在纪录片里看到的动物是这样的,但是在这些高科技摄像机的镜头中,你能够看到下图这样的景色。看了那么多纪录片,这么“暗黑”的还是第一次吧!那地球的夜晚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四个字,暗潮汹涌。在非洲的丛林里,被称为“白日猎手”的猎豹,实际上三分之一的捕猎是在夜间完成。不仅猎豹,比猎豹重七倍、视力比人类强六倍的狮子,也热衷于夜间捕猎。即便是王,也有栽跟头的时候。长颈鹿跑得太快,单打独斗的狮子追不上;河马太强壮了,即便追上了,一旦被其他河马“群殴”后果不堪设想;最惨的莫过于,好不容易找到体型小一点的豪猪,却被它们身上发射的刺扎到头疼。夜晚,海底世界也经历着“世界大战”。当夜晚降临,珊瑚无法再利用太阳生产食物时,会长出刺一样的触角,抓住漂浮在附近的微小生物。伦贝海峡中,还住着一位伏击捕手—虎虾姑,长度超过30厘米,有着海底世界中最卓越的视力。到了黑夜,它身上具有特殊功能的鳞壳,能侦测到身边游过的鱼产生的水压。一旦锁定猎物,一拳击中,从无失手。我们总以为,地球的夜晚是寂静无声的,其实有那么多生命,在漆黑的世界里不停战斗。新技术打开新大门👍,用热成摄像机拍摄,才发现很多动物的夜生活还挺丰富有趣😂,不过涉及到人与自然相关,心情还是有些沉重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地区能像生活在新加坡繁华中心的水獭一样自由自在。
The Cute Ones
腾讯视频与英国ITV电视台联合出品,如题,这部片子的关键词就是萌!介绍了世界上最可爱的野生动物和驯养动物。别说娃了,橘子看了动图都被治愈了。动物们个个软萌可爱,画风和配乐也很轻松。最重要的是,这部系列纪录片里出场动物多多的,视野够广!从寒冷极地到热带草原,从蔚蓝大海到我们的家,让老母亲和娃不出门就能观天下。故事也比较短小,一共26集,每集不到25分钟。在这部片子里,动物的“可爱”有多重含义。黏糊糊的蟾蜍腮帮子鼓一鼓,就戳人萌点了。虽然憨憨的,它们可是有着很强的生存技能。比如,胖胖的企鹅有足够的脂肪,即使在极端的低温下也能保持温暖,它们知道用肚子滑行比在冰上行走还要有趣。动物们滑稽可爱,喜欢交朋友。但最重要的是,它们只是想玩得开心。毫无疑问,所有动物都很可爱。但是,动物宝宝是最可爱的!就像所有婴儿一样,它们需要父母向它们演示生存所必需的本领。比如,如何爬树、如何躲避掠食者,以及如何保持温暖和舒适。调皮捣蛋算是生物的天性了。大猩猩奥利维亚每天都会看到有人走近一个神秘的房子。有一天,它趁大家不在,就偷偷溜了过去。
片中不时流露出的暖暖的爱,很多妈妈也能感同身受。看看咱们国宝大熊猫母子间的深情…熊猫宝宝渐渐长大,开始探索世界,也有了自己的好伙伴。正如片子里说到的,“简单的事情最珍贵 —— 花时间相处、拥抱所爱的人”。在生活的各种琐碎之中,千万别忘了陪伴与拥抱。野生萌宠的故事,是我们平凡生活的映射。在大多数人心中,最重要的人莫过于自己的妈妈。对妈妈而言,最重要的人,亦是自己那可爱的宝宝。动物也不例外。
从太空看地球
Earth From Space
2019年 / 豆瓣评分9.5分
区别于BBC此前的宇宙系列纪录片,BBC《从太空看地球》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史无前例的上帝视角。
在这部纪录片里,BBC借助20颗不同卫星拍摄了300多张照片,以全新的角度讲述地球生命的故事,从四季变化、动物迁徙到城市建设,地球上所有的变化,全都被一一记录。中国西南部的油菜花也热情绽放,将地球的一隅点缀得鲜黄。西非海岸附近的一个岛屿上,洋流恣意伸展,无边无际…在密歇根州和安大略省边境,圣克莱尔湖有如“海洋之心”般璀璨…美国的格林河冲刷出一条深达300米的大峡谷,从太空看就像一条蜿蜒在地面的蛇,极光是地球上最为壮丽的自然景观,在北极圈的格陵兰岛,你能看见绿色光带在空中飞舞。从太空俯瞰,极光更为壮观。在卫星轨道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大气层中,极光会从绿色逐渐变成红色。夜晚的地球,还有万千霓虹灯闪烁,伦敦、东京、上海就像是银河里聚集的星团。从太空看地球的意义不仅是看到地球的美,而且还能监测地球的健康。城市建设开拓了更多土地,资源掠夺毁灭了大片森林,温室效应让澳洲的大堡礁面临绝迹的危险…将镜头聚焦东非的肯尼亚,可以观察到一些灰色的斑点正在移动,这些移动的灰色物体,是一个迁徙的象群。每年的这个时候,肯尼亚的象群通常会生活在桑布鲁保护区。但今年,卫星图像显示,这块土地已经变成了深褐色,几乎看不到绿植或是水。为了寻找食物,象群不得不离开安全的保护地区,前往几块偏远的绿地觅食。人类活动也留下了垃圾,美国“飞机坟场”,几千架旧飞机被废弃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几百艘废船停在孟加拉海岸上,等待着被拆解…从太空看地球,你会感受到它的美丽,也会了解到它的脆弱。没想到还可以从这么“宏观”的视角观察和研究动植物,还可以看到人类活动对地球面貌所做的改变。用从卫星看到的画面以及历时地对比,可以总结动物的生活规律和察觉变化,这样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用来达到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目的,这点太好了。
Seven Worlds, One Planet
由1500多人组成的团队,BBC历时4年,分别走访了世界各地40多个国家,深入野外,在大量极限条件下才拍摄到的珍贵影像。后期制作上,获得过奥斯卡、金球奖、格莱美等多个奖项的配乐大师汉斯·季默亲自操刀,为背景音乐保驾护航。配音方面,依旧由“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和BBC合作了六十多年的戴维·阿滕伯勒献声。英国《每日邮报》评价:“此片在视觉上非常壮观,摄影美得近乎抽象。”《卫报》评价:“该纪录片华丽又感人,简直令人叹为观止。”相较于BBC星球系列的其它作品,此片采取了不一样的叙事手法:“以前是按照动物的栖息地来一探世界,这次我们以全球七大洲为篇章进行创作,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地球。”从富饶的南美洲,到野性十足的非洲荒野;从北美洲的广袤土地,到炽热的澳洲大陆……这部片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关于七大洲、关于这整个星球系统而生动的生命图景。在上镜动物品种的选择上,这部片子有意避开了自然类纪录片当中的明星物种,狮子、老虎、美洲虎、大白鲨一律缺席,虽然多少让人觉得有些遗憾,但也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每一集都有对小型动物的关注。比如南极洲这一集,讲了韦德尔氏海豹,唯一能在南极生存的哺乳动物。还有处于灭绝边缘的灰头信天翁。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它们的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当狂风呼啸、风速可达每小时110公里时,刚出生的雏鸟面临着极大的生存挑战。为了哺育孩子,成年的信天翁只能冒着风雪出去觅食,留在巢穴的雏鸟很容易被呼啸的风吹出去。一旦被吹走,在低温的环境下信天翁雏鸟只能存活几小时。因此,哪怕过程再艰难,雏鸟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爬回鸟巢。南极洲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非常艰难了。 动物们之所以还要蜂拥而来,是因为这里的海水中富含各种营养物质。
寒冷的海水孕育了浩浩荡荡的大群磷虾,数量多达400万亿只,这超过了地球上其他任何一个物种的重量总和。对于海洋里的座头鲸来说,这就是它们最好的食物。
座头鲸捕食的方式也相当有趣,它们利用自己庞大的身躯,接连吐出气泡,编制出一道磷虾无法穿越的气泡网。随后,座头鲸的身体会快速地向内螺旋上升,从而将磷虾群收拢其中。
这部纪录片还有一大亮点—是对人类生态足迹的陈述,无论是宏观的气候变化,还是因为资本膨胀以及口腹之欲带来的栖息地破坏、过量捕捞,都在很合适的节点点到了。
开篇以数百万年前地球地壳运动形成的全球七大洲为蓝图,逐一展开诠释地球多样的生命,特别为之动容。制作技术上的极致,加上联手配乐大师汉斯季默,主题曲Out There由Sia与汉斯季默联手打造。这种年度巨献,纪录片迷绝不能错过!
本片是由苹果公司全力打造的Apple TV+原创剧集,全片运用了先进的摄影技术,大量的航拍、微距、水下摄影、高速摄影。
这是一群世上仅存的长牙象,纪录片的主角是一头年长50岁的非洲母象,(Athena)雅典娜,统领大象王国,带领象群在大草原迁徙。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不以宏观角度展示,而是围绕象群与周边的小动物展开,就像一部家庭温情喜剧。她带领的象群里有三只幼象,包括雅典娜最小的女儿公主,刚刚出生的米米,以及一只淘气的公象威威。
和人类一样,象群也有很多可爱的邻居,它们之间的日常琐碎,配上拟人化的故事内容、幽默风趣的讲解,一下子就把你逗笑!迷路找不到家,总是慢半拍的埃及小雁,呆呆的,傻傻的…伪装成叶子差点被大象吃掉的变色龙,惊慌失措的样子,蠢萌蠢萌的…还有笑死人不偿命的屎壳郎,为了一颗粪球打架,绝对本片的搞笑担当…一面是温馨有趣的邻里生活,一面是残酷的大自然。到了每年的干旱季节,为了食物和水源,雅典娜不得不带领族群前往庇护所。迁徙对于一只成年的大象都不容易,忍受饥饿、干渴、暴晒与死亡,更何况是小象。小女儿米米,因为饥饿死去,但作为女王,它只能忍下悲伤,承担起家族的责任与希望,坚定地踏上迁徙路途,克服困难,继续寻找水源。当它们迁徙碰到同类成员的骨骸,会聚集起来用鼻子触摸头骨缅怀纪念。
后来象群又诞生了新的小象,大雨的降临让大象王国鲜活起来,草原焕发出新的生命…纪录片里穿插了很多关于大象的知识科普,比如大象正常情况下能活到70岁左右,但它们每五年才能生育一次,怀孕期长达22个月,所以每只幼象都很珍贵。如同人类爱护幼子一样,为了保护幼象,成年象会站着睡觉。大象不仅仅是大自然的受益者,也是大自然的园艺师。它们吃下去的大部分种子,未经消化就会排出体外。于是,它们沿途留下一个个种着植物的“肥料球”。这些“盆栽”,还会变成为乌龟的食物。大象的社会里,很少见到攻击行为,它们会互相打招呼,甚至会互相分享喂食。纪录片的最后一幕,你会看到,这个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长牙象被偷猎者杀害了。让孩子了解大象,热爱动物,从这部纪录片开始吧!必须五星,特别是有孩子的朋友强烈推荐本片,不容错过!活了那么久才知道非洲大象不止有长长的象牙,原来它对整个环境和生物种群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猫 Big Cats
2018年 / 豆瓣评分9.5分
《大猫》是纪录片“祖父”—91岁高龄的大卫·爱登堡,全心全意打造的作品。这位91岁的老爷子花了将近一辈子的时间与自然对话。他被纪录片爱好者成为“地球上与自然最亲近的人类”。《大猫》拍摄历时两年多,取景14个国家,BBC摄影团队去了零下63℃的北极寻找“大脚怪”猞猁,在珠穆拉玛峰海拔4000米处探望孤独的雪豹,使用了大量的特写和慢放镜头,记录了四十种大喵们的每一个细节,绝对是一部鉴猫宝典,猫奴们的顶级盛宴。在微博大火的一个小片段—绣斑猫捕食,就是出自这个纪录片。就是下面这个小可爱,一片落叶就能把它全挡住。它是绣斑猫,是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体重大概在1公斤左右,生活在斯里兰卡和印度的森林里。跑起来的样子,萌萌哒。但是千万别被它们弱小、萌萌的外表欺骗,虽然体重只有正常狮子的1/200,但是它们捕杀猎物的凶猛,丝毫不亚于大型猫科动物。它的视觉能力是人类的六倍,听力也强于人类,嗅觉更是了不起,可以分辨出10亿种不同的气味。这是体型最小的猫,再来看一只生活得最远的大猫—加拿大猞猁。长这样为了拍到它,剧组费了不少心思,主要靠的就是它耳朵上带的高科技装饰。具有猫科动物中最出色的的咬合力的美洲虎,咔咔几下就搞定了鳄鱼;当然,这部纪录片并不是纯粹的“萌猫传”,大猫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们中的一些正遭遇着栖息地丧失、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生存问题。五年前,伊比利亚猞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猫科动物,这个靠胡子卖萌的物种一度只剩下不到50只成年个体。现在,由于一项开创性的人工繁殖计划,它们数量在不断增加,已经有超过500只的伊比利亚猞猁再次在古老森林中漫步。现在动物拍摄让人惊叹,看完后感觉家猫能被人养真就是逗你玩,人家家族背景深厚,家猫就一好吃懒做的纨绔子弟懒得奋斗才让人养养。我儿子一直认为撒尿是阻止人类尽情玩耍的最大障碍,在看到雪豹收放自如的撒尿手段时,他羡慕的感叹“太厉害了!”
新西兰:神话之岛
New Zealand: Earth’s Mythical Islands
如果不是无意中打开这部纪录片,你可能并不会想象到,这个离中国大陆1万多公里远,飞机要飞半天才能到的地方,竟然拥有如此令人大开眼界的风景,能称得上是“上帝的杰作”,这部纪录片也是BBC出品。新西兰,世界上最后被发现的一块陆地。而从恐龙时代起,它就已经存在。在8000万年的与世隔绝后,人们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才发现这里无比奇异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瑰丽的极光,
这么美的新西兰,同时又很危险。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地质作用力,在新西兰,恶劣的环境无处不在:经常狂风肆虐的大海、每天喷射的间歇泉、充满腐蚀性滚水的湖泊、随时可能发生的地质运动和火山喷发……在这片本不适合生存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些不可思议和惊人的现象:企鹅在矮小的雨林里茁壮成长,
昆虫巨沙螽(英文WETA),是整个自然界最大的昆虫,只生活在新西兰的岛屿上,凶猛的程度可以吓跑老鼠。新西兰独有的物种Kea(一种高山鹦鹉),大多在地面上活动,用双脚跳跃式前进,动作滑稽逗趣,被称为“高山上的小丑”。这只名叫Sirocco的Kakapo(新西兰特有的鸮鹦鹉),还有着自己的Facebook账号,拥有超过22万的粉丝。
每一个可爱的生命与恶劣环境的对抗,都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力量和美。如今这片土地重新被人们挖掘,旅游业的开发和资源的不断侵占,“神话之岛”的美誉会逐渐消失吗?纪录片在探索自然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这样的疑问。很多纪录片都会让人感受生存之艰难,但这部不是。恰如片中解说,这个遗世独立8000万年的世外之境,一切都缓慢而温和,每一个新移民来到这里都像打开天堂的大门。
本文由小花生网编写,部分文字摘自豆瓣电影介绍和影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