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们家6岁半儿子可以自己拿着英语书自顾自地看起来了,至此老母亲终于实现了在上小学前解决中英文自主阅读的梦想,从此就可以只负责给儿子选书,而不用再辛苦陪读了。回首这一路走来,确实感慨万千,有很多心得体会、经验教训跟大家分享。
本文由花友 @豆妈英语启蒙社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儿子情况:现在6岁半,普娃一个。中文识字早,5岁就可以看中文的纯章节书了,这使得他的中文特别强势。专注力比较好,对阅读有兴趣。
老母亲情况:北外英语专八毕业,自认为会说英语就是能教英语,其实根本是两码事。愿意花时间、花精力陪伴孩子教育。但因为是职场妈妈,所以育儿时间有限。
我是在儿子三岁开始,给他准备英语启蒙的。虽然自己具备一定的亲子英语交流能力,但自己懒得说,又很难坚持。直到娃三岁多,周边的妈妈们都开始纷纷给孩子报培训班,我才紧张起来,是时候重视一下孩子的英语了。踏破铁鞋竟也没有找到一家靠谱的。既然大家都选择线下培训班,我也就跟风去试听了几家。印象最深的有两家:一是收费最高的迪士尼英语。抱着满满的希望,发现课程基本就是看动画片。我问课程顾问上一年课孩子能达到什么效果,对方说会认知26个英文字母,会1—20数字,能说出30个左右单词,能听懂特别简单的指令。我一听,就这效率,还好意思收一年两万多,拽着朋友夺门而出。二是号称走学科英语的瑞思。同样地也是动画加唱唱跳跳上完一节课,后面的一节课居然是让孩子做手工。这可真是“在玩乐中学英语”啊。瑞思我在试听五分钟后就决定不报名了,因为都是中教老师,口音不是一般地重,孩子在启蒙的关键时期,怎么能被这样的英语带跑偏了?一片苦心,事倍功半。既然费钱省事的报班之路行不通,我就琢磨,自己定制个家庭小班怎么样?于是拉上几个好友的孩子,模仿培训班形式,搞起了一周两次的培训。就这样每周备课,策划主题和游戏,大概坚持了一年时间,孩子们仍然停留在只能说一点儿单词的阶段,《小猪佩奇》这样的低幼动画片完全听不懂,一般的原版绘本也看不懂。
血泪教训:无论价格多么昂贵、形式多么花哨的培训班模式,在英语启蒙的路上都是低效劳动。老母亲亲自下水折腾,挖空心思引导,亲自上阵打仗,也没培养出英语牛娃,充分说明,培训班这条路真的走不通。
当自己正在英语启蒙的路上迷茫困惑之时,网上一些牛妈的分享让我看到了希望。“分级阅读、有量才有质”等说法,再次燃起了我鸡娃的熊熊斗志。恰好这时刚刚生完老二,半年的超长产假也让我有了时间和精力进行大火猛攻。
我最早接触的分级读物是《海尼曼》GK,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这套书是分级,算是误打误撞。接触这套读物的时间大概在我怀二胎前,我是把它当做课本教学的,就是要求娃会读书上的每一句话,认识每一个单词,明白每一个单词的意思。110本书我大概教了三个月还没教完,整的娃特别崩溃,后来怀孕就搁置了。
怀孕期间我买了大名鼎鼎的《牛津树》,依然不得要领。我发现《牛津树》的画面有很多细节值得精讲,就试着做了几期 ppt 想给娃做拓展。结果,娃只想安安静静地读一遍故事,看一遍图画,对于我辛苦做的课件特别排斥,只好又以失败告终。这期间,我还试过精讲《小猪佩奇》动画片,就是拿一集动画出来,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截图,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剪辑视频,把我自己累得半死,把娃整得嗷嗷叫。想想也很对不起娃,估计像我这么折腾的老母亲也没几个吧!
自己做的牛津树精读课件
血泪教训:虽然了解到了分级读物,如果使用方法不得当,依然是在死胡同里打转转。顿悟不能太抠细节而忽略全局——一走上了英语启蒙的康庄大道
在二胎坐月子期间,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折腾史,发现自己的问题主要在于:把英语启蒙变成了生硬的英语学习,太抠细节而忽视了整体,太注重个别单词和句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英语启蒙的全局性问题。
恰好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了语言习得理论,觉得很受益。所谓语言习得,即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应该在日常大量输入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掌握,而不是生硬刻板地去固定几个单词或句型学习。这就像一个小婴儿学中文,我们大人不会在一周内只固定教孩子几个单词并要求他必须念会,而是我们在漫长的时间内,通过多场景重复,不断给孩子输出符合孩子认知能力的一些语言,然后突然有一天孩子就听懂了,又突然有一天孩子就会说了。有了这个理论加持,我开始调整我的英语启蒙思路。我首选的读物是《牛津树》,因为它确实太有趣了(注:牛津树不适合完全零基础的宝宝,儿子以这套书生硬起飞,是因为前期老母亲的折腾还是给了他一点点积累的)。我最初的做法是三遍法。一天读5本,复习5本,要求听音频,跟读。在读书之前,还要求他读会封面上的高频词。这样进行了大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娃对读高频词特别排斥,对读《牛津树》倒是津津有味。一个月后,我增加了书的种类,加入 Raz c 级别。由于要读的书目较多,所以把读书时间拆分成三个时段:早读10本新书,包括《牛津树》和 Raz c;
午睡前亲子读《快乐瓢虫》;
晚上睡前复习前一天的读物。
这样进行了大概一个月时间,我发现娃对高频词掌握得比较好了。于是我又调整了方法,再次增加了书目,并把复习环节全部减掉,所有读物都是一遍过。而且为了鼓励他,我给他制定了一些奖励计划,例如,规定每天读书不得少于10本,超出的数量可以累积,累积够100本,可以兑换一个心愿;每周完成最低读书数量要求,可以奖励一天自由日;每读完一套书,可以奖励一个小玩具等等。采取这一宽松“政策”后,儿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读书的热情很高涨。一般一天能读一二十本,甚至更多,经常还自己要求加量。我们的每天累计阅读时间也经常在两个小时左右。
Read with Biff, Chip & Kipper 1-3 & 4-6级
Read with Biff, Chip & Kipper 内页展示
此外,还读了一些零散的绘本,例如 I can read 的部分系列进入分级阅读攻坚阶段——快速进阶不能只有读没有听说
我返回工作岗位后,陪儿子的时间变得比较有限了,如何把分级阅读坚持下去,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分级读物难度的增加,单位时间内能读完的本数越来越少,速度也就随之慢了下来。
我的做法:为了解决这两个矛盾,我把分级读物做了分类,分为主读物和辅助读物两种。主读物定为 RAZ(关于为什么选择raz,我会再单独写一篇),每晚我下班后回家带读,遇到有历史、政治相关的背景,我会用中文给儿子讲解。辅助读物我会在上班前给儿子安排好,要求他自己一边操作倾听者听音频,一边看书,大概一天也有五六本书。这些辅助读物我只会检查他每天读了没有,一般不会问问题或者要求他复述。
《牛津树》10-12
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 1-2
我粗略估算了一下,儿子读过的分级读物大概也有1000本了,终于可以上传说中的桥梁书了。第一套桥梁书就是大名鼎鼎的 Fly Guy 了,儿子用了一两个小时就全部看完了,看的过程中笑得前仰后合,分级读物过渡到桥梁书可以说是毫无压力!再次印证了那一点:分级阅读需要把基础打牢,切不可拔苗助长,否则后续就会很吃力。
堪称史上最简单的桥梁书《苍蝇小子》
面临的问题:这段时间,儿子长期依靠阅读带动英语晋升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听力落后于阅读能力,宁愿看书也不愿意裸听音频;口语更是基本不愿开口,主要靠 yes 或者 No 来回答我的问题。我认识到,听力和阅读一样,都是属于英语输入的部分,他们彼此是互为增进的关系。如果一味追求阅读而忽略听力,后期儿子的提升速度会减弱。而口语作为输出部分,没有听力和阅读的加持,更不可能有所进步。因此,解决听说难题,首先要从“听”破题。
儿子开始了刷动画片晋级听力的过程,我们陆续看的动画片包括——
因为儿子的单词储备量足够支撑他看懂这些动画,所以我没有要求他反复看某几集,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选择。听音频方面,主要依靠倾听者,我只负责提供资源,要求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一小时),至于听什么内容,让儿自己说了算。一开始他只愿意听 RAZ 和《小猪佩奇》随后开始尝试《好奇的乔治》直到前段时间裸听了《神奇树屋》,终于实现了听力超前于阅读的挑战。
现在儿子已经读了差不多近100本桥梁书,也开始过渡到初章书的阅读了。因为他对英文有了足够多的输入量,所以,这个暑假,我开始着手于强化他的英语口语。从来没有上过线上或线下英语辅导班的儿子,开始刷外教一对一的课了。我们的频率基本是每天连续两节课,也就是50分钟。目前已经刷了八十多节课了。效果也是特别明显的。儿子从以前的不愿开口到现在可以成段复述一篇文章,自己即兴讲一个故事,连外教老师都说,你的进步真的是让人惊讶。
今年9月即将步入小学,英语学习方面我给他制定的下一步的规划是,继续坚持阅读这条路,大量读书,并在今年寒假开始接触语法,明年暑假开始学习写作。
写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用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大家,英语启蒙并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秘诀只有两个:一是掌握正确方法;二是脚踏实地地去执行,就一定能行。小编:近期我们专门开设了小花生英语教育交流群,欢迎花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管理员】微信,进群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