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份做到极致的语文笔记,我终于明白“高考状元”是怎么练成的 …
还记得去年被刷屏的湖北状元唐同学晒的学习笔记么?作为一名理科生,满分150分的语文她考了146分。
与此同时,知乎上冒出了一篇热帖:湖北高考理科状元总分 725 分,语文 146 分,如何做到的?
唐同学亲自回答了这个问题。她晒了十几页高中时期做的语文学习笔记,解密了自己的高分秘诀:笔记记得认真记得好,有利于获得高分。
橘子特意去看了看,高一到高三,唐同学每年都会准备两种笔记本,一种是课堂知识笔记;一种是摘抄本。
感受下其中一页笔记 ...
“震撼”吧!这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笔记,让我“大惊小怪、叹为观止”!
然而,当我把这些笔记拿给办公室新来的毕业不久的小编们看,他们却觉得有点不以为然:我们高中时候也是这么记的呀,大家都是这么记的呀!不过人家状元把这事儿做到了极致!
看着他们年轻稚嫩的脸,我心里默默在想:既然当年记了这么多,为什么感觉语文水平 ...
好吧,不得罪人了。临近高考季,今天再带大家回顾一下状元的语文笔记 ...
1
做到极致的“状元笔记”
高一的语文笔记,唐同学主要把老师讲的现代文、古诗文题型和作文技巧记下来。比如记成语,记意思、记用法、记正确的和错误的造句案例 ...
到了高二,会专门记录“试卷要点”,记录题型、记录答案要点。比如,下面这张笔记内容就是从一张卷子上延伸而来的;看来,唐同学这是在记“阅读理解题”的回答要点,足足四大页!
“给我们分为了好词好句、名言、素材、自主整合四个板块,当时统一买了一本具有30个预测话题的素材书”。
“语言文字运用题,高三会有足够的专题训练做,做完之后,跟着老师的讲解反思一下,简单在题目旁边记录自己的错误原因;相信你只要跟着一定的套路走(仅针对于我们这样的低阶考生而言,文学大神可以随意),保证每天的阅读、积累、背诵,勤于练习和修改,高考作文50+是没有问题的。”
2
真心佩服,也感觉缺了点什么
第一印象是状元的笔记字是标准楷体,风格统一,卷面干净。其实就这一点就能保证该生高考作文只要审题不偏题就会得到阅卷教师细看的机会。高考作文阅卷既严肃又辛苦。既要求拉开档次又要求标准恒定。大批量的考生写着差不多的题材差不多的文笔差不多的字,阅卷老师是很疲劳的,这时这么美的卷面犹如一剂强心针,激起他们的阅读期待,如果文章确实不错,很有可能比模拟考更高的高分!所以平时考试习惯好的同学,比如字好,比如做题过程步骤清楚,你很少听说他们发挥失常考差的。而所谓的发挥失常有一部分是精细阅卷后发现做题不规范而导致的。所以学习好不一定等于会考试,应试机制是需要学习的。
其二,状元总结的语文思路框架,在平时的各种教辅中也比较常见。语文这门功课靠悟,我的理解是语文的思维框架是一千个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是个性化的。我相信笔记上是状元自己的感悟和总结,由已所创,用时方能得心应手。
其三,状元对语文分数的期待并不是特别高。这是符合学科性质的。语文这门功课,主观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有参考答案。主观题怎么判,细化答案算不算对,都是要看高考阅卷组最后的决定的。大家可能没法接受在语文上花了大量时间而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把语文称为玄学。而实际上,语文就是这样的,考前你带着极端功利性目标去刷语文题,不一定比你安安心心读几本好书来得对学科成绩有帮助。如此,方能提高语文素养,真爱语文才能有高分。
by @木子如月
觉得与我现在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得出一个结论:语文学习无捷径可走。仍然是:多积累,保持广泛和持久的阅读兴趣,是关键中的关键。
这些将始终陪伴在日常的学习之中:1、积累本(人物素材+经典语段摘抄+成语故事)2、现代文阅读理解总结归纳本(书上的总结归纳+错题总结经验)3、古诗文言(诗词的主题赏析方法和技巧+文言断句的基本方法+书本上的虚实词+课外文言实词积累)4、朗读材料+重点摘抄(范本:优秀作文+时评文+杂文)5、文学文化常识积累6、仿写本/作文点评修改……希望我们能坚持下去!
考上清华北大的,当然保不齐也有书呆子,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有灵气的聪明人。我工作时接触过不少北大清华出身的人,觉得他们确实比一般人聪明,分析问题就是要更敏捷,更准确。
所以,我觉得高考就像古代的八股文科举,就甄别聪明人而言,它是比较有效,也是比较公平的。
但高考这个东西,向下看齐,而不是向上看齐。就像八股文利于“四书”而不利于“杂览”,高考也是有利于习题集,而不利于博物馆。这种搞法也有很大的缺点。
首先,它浪费了考生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智力体操。本来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做一些更有趣也更有益的事情。
其次,它摧毁了很多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
此外,它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它完全不鼓励创造性,不鼓励独立思考。。八股
八卦文不需要独立思考。高考也不需要独立思考。
对考试成绩而言,独立思考是有害的,创造性也是有害的。它考的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东西,你和标准答案不一样,你就是错的。你不需要提问,你只需要对既定问题找出答案。
外国老师对中国留学生往往有个评价:很聪明,但不善于提问,喜欢处理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沉淀下来的结果。
但最前沿的东西都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最前沿的东西都是需要你自己去提问的。
所以我们的教育适合培养大量合格的工程师,但不利于培养顶级的科学家。
我们的教育适合培养大量文匠技师,但不利于培养优秀的艺术家。
我们的教育适合培养大量合格的零件,但不利于培养出真正的精英。
怎么去改变?我不知道。
因为这牵涉到太多层面的变化,而且即便施行了,也很可能会进一步伤害到阶层流动性。工程学上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你要想在一个性能上有提高,可能就要在其他性能上做出一点牺牲。至于怎么权衡,就看你更重视什么。
工程学是这样,社会现象也是这样。改变现在的体系,一定会有很大的副作用。大家不见得能接受。
但是如果不改变这个体系,我敢说:中国依旧可能会成长为世界的巨人,但一定是个平庸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