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科研信息化要成为中科大核心竞争力
李 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文 | 王世新
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京教授两个小时的访谈里,最突出的感受就是与其他高校单纯追求新技术、新模式不同,“科大特色”信息化显得异常务实与内敛;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于科研信息化的极致追求又让人惊讶。这无疑是对于中科大这所中国最为典型的研究型大学从信息化层面的再认识。
而对于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在任上工作10年的李主任看得更加长远。他认为,学校已经下决心理顺信息化机制体制,加快学校信息化发展,这意味着在即将开始“十四五”期间,中科大的信息化建设将会实现一轮嬗变和巨大的发展机遇。着眼未来,他认为信息化工作人员除了最基本的技术达标外,管理素养将成为很重要的标准,这也是队伍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特色鲜明的中科大信息化
《中国教育网络》:对于行业内的人来说,中科大的信息化非常“特别”,那么能否简单的为我们介绍一下中科大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李京:在进入正题之前,我需要先把背景介绍一下,这样有助于大家理解中科大的“信息化”为什么与众不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建校之始就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这也决定了它特别重视科研,重视教学。因此你会发现,中科大“双肩挑”的干部特别多。基本上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都有科研方面的工作,比如说我是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同时也是计算机学院的教授,中国科大的行政管理充分体现了教授治校的特点。
简单回顾一下网络信息中心的历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网络于1993年开始规划建设,1994年底即开始提供网络服务。为了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1996年4月学校成立了网络中心,作为学校的直属单位,为学校提供公共服务。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拓展网络中心的工作职能,适应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2001年6月网络中心更名为网络信息中心,从此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的新征程。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科大的信息化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整体的机构或者运行管理机制,网络信息中心只是一个副处级的支撑服务部门,最早的职能只是管理网络,后来加入了诸如一卡通、数据中心等信息化的内容,但是所有应用系统的建设都是放在对信息化有相关需求的业务部门,比如本科的教学系统放在教务处以及下面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研究生的教学和管理系统放在研究生院,财务有自己的财务系统等。后来网络信息中心人员多起来后也会帮助院系或者二级单位建设信息化系统,但至于建还是不建,建设经费来源,都是由各个业务部门来决定的。
另一方面,管理干部的专业背景也促成了中科大科研信息化起步很早,校级超级计算平台(校六大公共实验平台之一)、云计算平台和科研教育资源中心都在中科大得到广泛使用,近期也成立了校级科学数据中心。当然,短板也非常明显,由于缺乏整体的协调和规划,不少涉及到顶层规划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很难开展。
有感于缺乏学校层面的领导体系,三年前,学校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目前,更进一步的管理机制体制还在理顺当中,包括人员架构、经费投入方面都将有比较大的变化,这也是学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非常重要的内容。
《中国教育网络》:庚子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对于高校的冲击比较大,咱们网络信息中心在学校疫情防控期间都做了哪些工作?
李京:疫情出现之后,学校管理、抗疫、教学、科研等工作多数都转移到网上,站在抗疫第一线的网络信息中心自然是首当其冲。
一、保障网络畅通。2月初,网络信息中心由分管网络的副主任带队,全面做好网络保障工作。疫情期间由于正值寒假,之后师生又居家办公、居家学习,因此网络流量走向与平时正好相反,路由等网络配置等都要进行调整;同时,原本师生只能在校内访问的各类学术资源因为延迟开学也无法及时获取,为此校外身份认证的工作迅速完成,满足了师生在校外访问学术资源的需求,确保学术研究不“掉线”。
二、保障网络教学。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中科大作为疫情期间首批线上开学的高校之一,必须要保证在线教学的质量。自2月17日开始,我校本科生网络课程正式启动,2月24日,研究生网络课程也全面展开。截至3月3日,共有635门课程进行了2710次授课,在线学习的学生达到228453人次。至上学期结束,网络信息中心配合教务处、研究生院保障了在线教学的网络畅通,获得了学校和师生的肯定。
三、通过信息化手段“战”疫。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网络信息中心紧急自主开发了健康打卡、入校审批等系统,有效地助力了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
四、保障超算平台平稳运行。作为偏重于科研的研究型大学,中科大对于超算平台的需求还是非常强的,学校科研人员大约十分之一左右的论文发表都需要超算做背后支撑,即便在疫情期间,超算的使用率基本上也是饱和的,在这方面,网络信息中心做了大量的维护工作,满足了疫情期间科研人员的要求,如支持了的单细胞测序揭示托珠单抗有效治疗重症新冠肺炎免疫应答机制研究发表在了顶级期刊《自然·通讯》。
《中国教育网络》:经此一“疫”,您认为中科大的信息化还存在着哪些短板?
李京:在这个过程中,中科大信息化的短板暴露的还是比较明显的。
第一,信息化的整体协调能力不强,比如疫情期间的打卡系统我们开发出来了,但是有的业务部门愿意用,有的业务部门不愿意用,我们也没有办法。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与中科大规模比较小,用手工方式也能按时完成统计有关,但无论如何,这既是资源的浪费也影响到战疫数据的更有效率的收集汇聚。
第二,底层数据没有很好的整合。还是以打卡系统为例,其中需要比较清晰的隶属关系,但是中科大的导师、班系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由于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所欠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第三、网上教学的手段比较单一。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方面我觉得投入还是不够的,对于老师的信息素养的培训也不够。今年上半学期我也带了一门课,突出的感受就是互动比较差,对于教学效果不好把握。
理顺信息化体制机制是关键
《中国教育网络》:事实上,在信息化“十四五”编制前发现问题不是坏事,有助于咱们更好的“把脉”,那么您对我们学校的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有些什么样的基本思路吗?
李京:对于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将会在“十四五”期间予以扭转。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理顺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实际上直到现在,中科大还没有做过全校层面的信息化规划,在学校的“十三五”规划里面,全文也仅有两段话涉及到信息化的内容。到了当前这个时间点还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但这的确是中科大信息化的现状,亟待我们进行扭转。
这一次学校决心要做信息化的专项规划,很让人欢喜鼓舞。从我的角度来看,首先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的问题,既要从宏观上着眼,满足中科大“双一流”建设以及一流大学治理体系的要求,又要细化到条块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等方方面面,同时还要鼓励业务部门基于自身情况,继续做好创新。
二是要把底层数据规整好。有一句俗语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现在可以说,没有数据不成智慧,这话也适用于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所谓的智慧校园必然要依赖数据的汇聚和整理,那么一方面我们要有足够的数据源产生的数据来感知整个校园的运行,另一方面我们要将数据进行一个很好的整合,这就涉及到我们数据中心的建设问题上。
如今我说的数据中心的内涵和外延已经与之前不同,它所汇聚分类整理的除了基本数据外,还要将中科大积淀了多年的科研数据、教学数据整合起来,作为未来智慧校园的“地基”,它不仅仅为学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还将对学校包括教学科研在内进行全方位的数据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上办事服务平台
我曾经有个比喻,如果将网络比作高速公路的话,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各种应用就是服务区,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行的规章制度、服务区都是网络信息中心要建设的,如果高速公路出现堵塞,到服务区得不到好的服务,那是我们的问题。但至于高速路上跑什么车,跑多大的车,这个车是买的还是自己建的,应该由各二级学院、业务单元去思考。当然,在未来,我们也要涉及“车辆”建设、引入和规范。“十四五”期间,这个高速公路和服务区如何建设的更好,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
三是要做好人、机、物的互联。从当前的趋势看,做好人、机、物的互联是校园信息化的方向。除了我们要建设好校园网之外,我们还应该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物联网、5G等技术、全校统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以此作为可以进行全面性感知的智慧校园的基础。
四是从管理走向服务。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的相关理念现在各所大学都提的比较多,不再过多赘述,关键还是理念的转型。另一方面,二级学院以及学校的各业务单元是基本的数据来源,刚才也说了,中科大的信息化长期以来都是各自为战,这是短板,但也是科大特色,各个学院信息化需求非常个性化,不少学院长期以来做的比较好,这样我们就不一定走其他高校信息化的老路,而是将整合和支持学院信息化作为“十四五”的重要抓手。
《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中科大信息化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重点是什么?
李京:每个高校的信息化都是普遍性和独特性的结合体,中科大的信息化自然也会瞄准国内一流水平,但不会全面铺开,盲目求新求全求大。
从理念层面看,高教信息化必须要适应该校的文化和运作模式,放大它的优势,弥补其短板,反过来说,我们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为了高大上而追求指标。我经常强调,信息化一定要与学校的核心业务关联,中科大是以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高校,科研是其最根本的底色,因此我们未来信息化的发展重点也会基于此,那就是科研信息化。
从资金分配的角度来看,如果都是2000万元的资金投入,大部分学校可能1500万元用于管理层面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500万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层面的信息化建设,而中科大则会至少有50%-60%投入到科研信息化方面,比如超算,比如数据中心,用于支持全校的科研工作。另外我们对于国家实验室、二级学院等个性化信息化需求也要服务好,甚至服务本身就会成为网络信息中心的研究课题。从根本上说,科研信息化既是我们中科大信息化的特色,也要成为中科大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通过仿真计算模拟的方式来辅助科研已渐渐成为全球主流高效的一种科研方法,因此“十四五”期间,我们依然要在科研信息化方面还要投入更多精力和资金,关键是实现与新技术的融合,比如我们打算做的将人工智能与超算相结合的平台,比如我们将中科大长期以来原始而宝贵的科研数据积累下来,通过数据中心标准化处理供全校师生重复使用,这将大大提升科研效率。
信息化人员的“管理”素养很重要
《中国教育网络》: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信息化队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李京:当前网络信息中心主要职责和定位是
负责校园网络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服务;
为各部门的信息化应用的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
负责中国教育科研网合肥主节点、安徽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的建设运维;
负责校超级计算平台及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环境合肥中心(中科大)的管理运维;
负责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中科大的建设运维。
网络信息中心以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目前有员工39人(含自聘10人),2019年新进1名硕士。在编的29人中,副高及以上6人,中级职称8人,博士毕业生5人,硕士毕业生4人。加上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在网络信息中心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的、有较高知识层次、勇于开拓进取和创新的队伍。
我们的队伍整体上是比较精干的,我个人觉得这支队伍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领域都有一两位“高手”,比如张焕杰老师、李会民老师等,这才使得中科大网络信息中心的各项工作虽然不敢说业内顶尖,但至少能排个中上等,这是我们的优势,也体现出信息化领军人物、高端人才的重要性。当然,这也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才队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些同志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还无法独当一面。
《中国教育网络》:其实一开始我看到这个数字是有点惊讶的,您觉得网络信息中心现在的人够用吗?
李京: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目前中科大网络信息中心人力资源情况的话,那就是“奇缺”。即便是当前这三十多人,其中还有一部分在超算中心,网络信息这块的人员还是偏少偏弱了,跟北大、上交大动辄百人的队伍没有办法相比。但是也没有办法,我们的编制只有30人,而外聘也有限制,只有10个人的名额。
因此每次说到建好高速公路、服务区,造车都感觉没有多大底气,其实现在很多业务部门都非常希望我们帮助他们一起来规划建设他们的信息化,我们也很想参与,但说实话不敢答应,实在是人员太少了。基本的开发和业务维护都捉襟见肘,这种短缺甚至到了一种没有AB角色可替换的程度,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怕出国参加学术会议,该怎么远程处理还得照常进行。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员问题已经成了制约中科大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教育网络》:那在您心目中,我们中科大信息化部门正常人数保持在多少比较合适,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
李京:底线是至少要增加20个人,我会争取达到60人至80人的规模,70个人左右比较合适。特别是当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逐步提升,等保相关工作一上来,会牵扯更多的精力和人员。
现在来看,通过增加编制的方式是很难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放开社聘人数的限制,可以让更多通过社会招聘的人才加入到中心的工作中来。
二是购买社会服务减少重复性劳动。既要开源也要节流,未来的信息化趋势是通过更多的自动化设备来取代重复性劳动所带来的人力压力,比如最明显的就是金融业正在进行这样的改变。另外,只要不涉及这种网络安全和涉密的工作,完全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或者与厂商合作的形式进行外包,将编制空出来招募高端人才。
三、合建研发中心放出研究员岗位。研究型大学的网络信息中心最大的好处就是要求内部人员也要进行科研工作,这样就意味着可以建立研究室,或者跟其他学院,比如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建立研发中心,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联合招聘博士后来做研究员或者工程师。这种形式最大的好处在于既不占用编制指标,又可以通过高校人才政策的溢价来吸引业界的高端人才,一举两得。
《中国教育网络》:在高教信息化圈里有一句话,那就是建队伍不易,稳队伍更难,在这方面咱们是怎么做的?
李京:稳住队伍的“基本盘”并带好队伍,形成合力,这对于很多高校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比如职称问题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迈不过去的槛,因为在学校里的收入跟职称密切挂钩,也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了这个人在学校的学术认同度。好在中科大对于技术支撑系列的职称评审是有单一序列的,论文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看是不是用一流的技术和服务支撑老师们做出了一流的科研成果,或者是否支撑了一流的人才培养工作,这就为我们中心的同志提供了一个相对容易达到的通道。
当然,副高职称以上的评审的最后一关依然是要面对全体院士、二级学院院长的投票,这时候是与其他候选教授正面PK,如果没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票数仍然功亏一篑,这时候临时抱佛脚现场再去做评委工作意义不大,关键还是要做好平时的工作,体现出我们的价值。
比如我们有意识的让中心的同志走进重点科研项目,为学术大牛们做贴身服务,这些大院士、大教授都不用我去做工作,主动就会说某某确实不错,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这10年来,基本上中心能评副高职称的人都送上去了,我们的副主任甚至评上正高职称,这在高校信息化系统中是很不容易的。
《中国教育网络》:作为中科大网络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您更看重哪些素质?
李京:我认为摆在首位的应该是责任心,摆在第二位的是工作的主动性。大学不像企业,企业里的执行力是靠一层层的推动,团队成员在某种意义上是由很多种力量的推动下被动向前,所以执行力很强;但在大学里,一个人有没有责任心,工作主动性强不强,其工作效率和效果差别很大。
第三个我想强调一下管理能力,当然并不是要求所有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要有管理能力,但管理能力在高校信息化的工作中会越来越重要。比如我们前年在外面公司招了一个人,他本科硕士都是在中科大读的物理专业,毕业后去IT公司做产品经理。当时招聘他来的时候有些人是反对的,觉得他的技术水平不够高,学的也不是相关专业,但他这两年已经成了中心的绝对主力,开始负责中心很多重要部门的支持工作,其秘诀就是管理和协调能力。
高校的信息化部门比较特殊,它独立进行系统、应用开发的时间和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它都处于内部和外部的“中间态”,是内部需求与外部供给的枢纽,这就意味着具体负责的同志:
首先要表达清楚学校的诉求,了解清楚厂商的能力;
其次要代表校方约束和管理开发团队,包括项目进度、技术迭代等;
第三要做好双方的桥梁,理顺双方的关系。
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个项目经理的角色,但是相对要复杂的多,不否认这个人必须要具备技术层面的基本能力,但关键还是管理协调能力。
从长远来看,这种能力更为可贵和重要。未来科大的信息化体制机制要嬗变,人员要扩容,队伍要提升,整体的管理难度要会急剧增加,如果从未来领军人物和管理方面的干部培养角度来看,就不能仅仅从技术层面来进行人力资源画像。
实际上你会发现我一直都没有提到技术这个维度,那是因为技术达标实际上是进入中心的“及格线”或者说基本素质,我们更关注技术维度之上的一些素养。
再往下规划中科大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时候,我认为重点要解决的,恰恰是将原来扁平化的管理格局打破,腾出一些中间位置,让一些有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员去锻炼,让他们有成就感、使命感,这不但是稳定人员队伍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中科大信息化培养后继管理人才的长远之计。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
投稿、转载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