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的出路何在?
当前最影响高校信息化建设效果的问题其实并非出自信息化本身,而是来自于学校各项职责范围的重新和及时界定。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众多高校目前已有的信息化决策机制所能有效解决的,需要新的机制进行突破。
何秀全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从高校信息化
建设存在的问题谈起
缺乏来自高层的统一行政命令
高校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以“领头羊”、“创新者”的身份为荣,但纵观二十余年来的建设内容,由于一直缺乏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标准和更具体的要求,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相对“自由”:
尽管从表面看,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似乎大同小异、逐渐趋同,但仔细对比,会发现其中个性化的部分不少,纵然是相对成熟的教务、科研、人事、一卡通、身份认证等传统系统,其供应商来源也是多样的,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而来自同一供应商的产品,定制化开发的也不在少数。
这种“自由”实际上加剧了重复建设、反复建设现象,还容易使信息系统建设方式选择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没有统筹规划,任由需求提出者建设,定制化、个性化十足;另一种是按图索骥、亦步亦趋,不探求自身需求,供应商说好就上、其他学校用得好就上,在没有管理可行性的前提下导致很多系统中看不中用,后续工作陷入不良循环。
一提到信息化建设需要有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统一的行政命令,可能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给信息化加上枷锁,并能举出诸多失败的案例。
此处所说的“统一的行政命令”并非是制定一些系统开发的技术标准,也不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下发一个系统由各校安装,而是提出另外一个设想: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数据采集需求。
缺乏真正有效的校级层面信息化决策机制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各个业务领域都基本实现了初步的信息化,但大家似乎普遍认为,所谓的“烟囱问题”长期存在。如果说“信息孤岛”问题可以通过数据交换、甚至是数据中台来解决,那么“烟囱问题”则只能依赖于学校各业务流程的重组。我认为,高校领域目前流行的“办事服务大厅”或“一网通办”基本是不得已而为之,如同隔靴搔痒,难以解决“烟囱问题”。
高校信息化发展到当前阶段,除了各业务系统内部流程需要优化,更需要对涉及到的部门间流程进行明确和优化,也就是对职能部门业务范围重新界定,因此需要新的校级层面的决策机制干预。
或许有人会说,校级层面的体制机制早已存在,因为大部分学校都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之类的机构,但由于其议事决事框定于信息化范畴,所以基本上不能改变信息化过程中涉及的职能机构设置或职责范围调整的现实。
当前最影响高校信息化建设效果的问题其实并非出自信息化本身,而是来自于学校各项职责范围的重新和及时界定。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众多高校目前已有的信息化决策机制所能有效解决的,需要新的机制进行突破。
高校信息化的
一个可能“出路”
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即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需求推动,是高校信息化的一个可能“出路”。
只有政府主管机构有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后,下级单位才会有目标,业界公司才会有方向。政府主管部门的需求不是要求各高校建设多少业务系统、多少网络终端、多少服务器或存储容量等,而是对高校日常运行数据采集的需求。
同时,这里所提的“政府主管部门”要有较高的级别,能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应用的规模优势,降低技术开发边际成本,推动行业的发展。
正如前文提到的,各高校在具体业务上确实有不同之处,相应地,信息化也应该有个性化的部分,政府主管部门如何提出可行的信息化建设规范要求呢?
可借鉴上海市“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建设的成功经验,答案是从数据层面做规范、提要求:政府主管部门从自身的管理需求出发,提出数据采集需求,要求下级单位提供相应的数据采集接口。
也就是说,每个管理层级都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向下提出要求;如果同层级的机构(如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保障部,或教育部下属的相关司局)在数据需求上有区别,也应进行协商,这样制定出的数据标准至少在一定层级上是统一的。这些数据需求,在学校层面体现的是对全校运行数据的采集,相关部门可以依据需求进行职责界定,进而推动信息系统的建设。
从行业供应商角度看,这些数据需求及接口规范相当于计算机网络中的TCP/IP协议,是开放的,层与层之间的需求和协议是明确的。系统只要能提供必要的数据接口即可,业务层面的实现并无限制。
比如,教育管理机构可以从数据层面提出可行的规划方案,要求各部门、学校提供日常数据(定期采集,而非填报),对于下属单位获取数据的手段和具体的业务信息化不作硬性要求。
从需求为导向的角度出发,数据采集了就要用起来,只有用到具体管理中,数据才能被验证是否及时、准确。
在这方面,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先后成立了大数据中心、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两个机构,并对各类数据的采集、应用作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数据如何获取,获取后如何使用的机制。上海在数据方面的需求明确,动力足、能力强,再配合到位的经济实力支持,短短几年内就取得显著成效。
当然,其中也有政府信息建设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区别,一方面两者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与目标不同,所面临的压力也不同;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注重大方向的规划,有能力请到业界真正权威的专家、公司把关,而高校碍于自身限制,是无法简单地“抄作业”的,需要依赖更高层次机构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
高校执行层面的策略优化
探索新的信息化决策机制
纵然有了来自政府主管机构的信息化行政需求,学校仍然需要自行决定各个系统的实现方案,需要面对职责界定的问题。但在有了较为明确的信息化统筹方向及对各类系统的开发应用有了底线要求的情况下,各校可以据此制定新的信息化决策机制。
继续推进各业务的信息化
一是各业务部门需仔细梳理自身业务,深入到业务建设和系统设计中,从大局出发考虑业务的整合;二是各业务部门之间深入沟通,切实解决问题,努力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三是积极采纳信息化部门或外部咨询机构的可行性建议。
信息化管理部门需转变工作重心
信息化工作中新名词很多,包括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网上办事大厅、一网通,叫什么名字无所谓,关键是能否切实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
相信有了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需求后,高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可以说有了真正的“尚方宝剑”,统筹协调能力必然有所提升。此时更需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明确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切实满足学校实际管理运行需求的角度出发,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信息化系统。
作者:何秀全(上海外国语大学)
责编:项阳
投稿、转载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
往期推荐
● 高校线上服务大厅如何支撑门禁管理?
● 虚拟教研室试点来了,协作共享跨越时空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