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凯:多元主体参与共推数字化转型
郑凯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网络中心副主任
信息化正日益成为新时代高校改革发展新的竞争力和增长极。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广东省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目前基本实现了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发展转型。“十四五”期间,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进入驱动学校教育模式改革、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阶段。
为进一步探求破解高校数字化转型难题之法,我们采访了学校信息办、网络中心副主任郑凯。在他看来,高校信息化已经从边缘化、粗放式的基础支撑,逐步向高校核心业务融合渗透,并为高校的核心业务发展改革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契机。
高校应加快构建数字化能力
《中国教育网络》
您认为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是什么?高校数字化转型有哪些核心任务?
郑凯: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触及企业核心业务,以信息化、数字化思维能力新建一种生产或商业模式的高层次和系统性转型。
从“新建一种模式”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我国高校当前核心业务运行模式,还是高校在客观上仍不具备类似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驱动力和数字化能力,高校信息化现在仍处于“优化提升现有模式”的发展阶段。
高校应该从“触及高校核心业务”和“新建一种模式”两个方面出发加快构建数字化能力,并从以下三点着手,为未来可能到来的数字化转型做好准备。
一是加强高校信息化的全局统筹能力,加快数字化底座和数字化体系建设。加强校园数据采集、关联和分析处理,形成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园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数字全景图,在教学过程评价、绩效考核、资源调配、人才引进等多个核心业务领域体现大数据元素,强化数字化领导力。
二是要强调高校信息化的业务敏锐度和开发敏捷性,加快数字化对高校核心业务的渗透和赋能,哪怕不能“新建一种模式”,也要实现数字化成为高校核心业务发展的重要部分和正向能量。
数字化对高校核心业务的渗透和赋能目前主要是三个方向:校园治理服务、教学发展改革和科研赋能提升。相对而言,目前高校在校园治理服务领域的数字化赋能效果最明显,教学发展改革次之,科研赋能相对较弱。
因此,未来数字化能不能成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必不可少的内核基因,甚至撬动教学科研模式的高层次转型,是高校有没有数字化转型可能性的先决条件。
三是高校信息化要有创新力,勇于探索、敢于实践。要不断突破校园围墙,从国家和全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寻找高校新的数字化创新力和驱动力,并把这些数字化能力试点转化为高校新的核心业务运转模式,从试点实践中找出高校核心业务的数字化发展模式。这项工作不是仅靠高校信息化管理或技术部门就能够推动的,更需要高校领导和核心业务管理部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从发展的角度去规划和布局。
高校数字化转型挑战升级
《中国教育网络》
华南师范大学在推进信息化战略发展改革之时遇到了哪些难题?您认为该如何应对?
郑凯:
随着学校发展改革对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信息化工作也必然触及一些更深层次的课题和挑战。这里面既有高校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普遍共性问题,也有以信息化撬动学校现代化治理改革的决心和协作问题。
一是解决信息化顶层设计发展性和可行性之间的矛盾问题。信息化从模型化、流程化、自动化等角度构建一套工作方法和系统。近期概念火热的“数字孪生”“元宇宙”等都试图构建一个从现实世界抽取出来的虚拟的数字世界和智能世界。
而关于此类虚拟世界的顶层规划和设计,可能与学校目前的管理体制和工作习惯存在矛盾,从而限制了信息化参与的可行性和落地能力。实际工作中,信息化往往需要对现实的工作方式作出较大妥协,这也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效益。
二是协调信息化工作的多元主体参与和统筹推进问题。信息化不仅仅是信息化管理技术部门的工作,也是学校各单位,尤其是职能部(处)要重点支持和推进的工作。从某种角度上讲,信息化服务做得好不好,职能管理范畴内的数据准不准确,应该成为衡量一个职能部(处)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目前校内各单位对信息化的理解程度和支持态度还参差不齐,基于学校内涵特色发展和深化改革驱动的信息化主动思考较少,用信息化解决问题的视野思维不够开阔,学校信息化还存在多个“木桶短板效应”,尚没有形成信息化多元主体参与、统筹协调推进和主动协同协作的理想工作局面。
三是平衡信息化创新建设和运维服务之间的资源问题。信息化应用的创新建设能够提高效率、放大效果,但客观上也造成从传统管理领域到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人力资源转嫁问题。近年来,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开发上线频度加快,学校的深化改革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学校信息化技术和技术人员在既要进一步激发改革创新能力、又要做好信息化保障服务的情况下,压力较大,能力提升的空间趋于不足。
四是重视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引进机制和发展空间问题。信息化人才队伍中,除了少数规划管理人员,还需要大量的软硬件开发、系统架构、保障服务类人员。从目前学校信息化人员引进的效果看,单位自聘形式引进的年轻开发人员创造了非常大的价值,但按照学校人员引进机制引进的人员效果不是非常突出。目前亟需建立适应信息化尤其是软件研发人才的引入机制和发展政策。
以“多元主体”为首促发展
《中国教育网络》
华南师范大学在“十四五”期间建设智慧校园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可提炼出哪些关键词?
郑凯:
“十四五”期间,华南师范大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思路,可以凝练为“多元主体、服务牵引、改革驱动、持续发展”十六个字,具体而言,可分以下四个方面来讲:
一是要调动“多元主体”,促进学校信息化多元主体参与和信息化发展生命共同体的形成。我理解的信息化发展生命共同体主要包括四元主体: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和技术实施部门、各职能管理部门、学校师生和服务受众、校外企业和服务提供商。
信息化管理和技术部门应具备全局视野,具有主动服务的姿态、创新思维和强执行力,把握长期和阶段性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方向,为学校管理业务之间、管理与服务之间做好信息化统筹、协同和技术平台支撑;
各职能管理部门要统筹兼顾自身管理业务和全局信息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注重自身信息化建设对全局的融合度与贡献度;
学校要充分挖掘师生等服务受众的信息化需求和开发潜力,引导和鼓励具有一技之长的师生参与信息化应用开发实践;
学校还应突破信息化校园围墙,合理利用校外企业和服务提供商资源力量,营造校内外良性互动共融的信息化多方参与生态。
二是要秉持“服务牵引”,把提供泛在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切入点和牵引点,建立以服务覆盖面、服务质量、服务公平性为基准的信息化服务建设评价原则。建立完善从师生校友、学校二级单位到学校领导层的三级信息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倡导服务的小微化和碎片化改造,坚持基于服务入口的服务汇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应用体验。
三是要坚持“改革驱动”,把实施信息化战略作为学校在新时期改革创新的催化剂和主载体。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学校工作由凭传统、凭经验向科学化、智能化的转变。高度重视数据资源这个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和应用。形成全校凭数据说话、凭数据考核、凭数据决策的浓厚数据文化氛围。在大数据基础上构建科学智能的决策模型,力求驱动学校在教育教学、考核管理、学科布局、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改革创新。
四是要追求“持续发展”,智慧校园建设发展是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持续积累、持续演进过程。秉承踏实脚印、小步快跑的持续性发展思维,避免朝令夕改、大开大阖。其一,保持政策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延续性;其二,确保资金投入的常态化;其三,确保信息化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其四,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形成可靠的成果转换和自我造血机制。
紧抓全局思维与创新理念
《中国教育网络》
请您结合学校特点,谈谈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郑凯:
“十四五”期间,学校信息化工作要紧紧抓住全局思维和创新理念两个核心,按照统筹布局、突破关键、以点带面的方式,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扎实推进工作:
一是扎实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需求导向、适度超前、保障民生、全局联动为原则,统筹规划学校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云、网、端”的建设与应用。
二是创新教育教学信息化支撑环境建设。瞄准学校发展定位,提升信息化对教育教学领域的智慧支撑,以信息化推动教师形成教育特色。推进在线教学规模化常态化,创新数据驱动的教育教学评价,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完善线下创新学习空间建设,保障教学信息化支持服务。
三是完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这方面,学校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流程化办事服务体系、平台化信息基础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未来要充分发挥平台效应,为“一校四区”师生提供同质化公共服务,为学校跨校区治理赋能。
四是驱动校园治理改革创新的大数据建设。在校园治理体系方面,学校数据治理工作初见成效,以数据提升校园治理和科学决策水平成为学校共识。为高校长期持续开展数据治理,以及学科优化、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绩效考核等重要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持。
五是推动信息化学科融合与产业发展。以信息化和AI能力作为粘合剂,促进教育信息化跨学科合作;从信息化服务科研工作过渡到支撑科研资源协同共享;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教育信息化实践,致力于打造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与实践高地。
记者:陈荣
投稿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
往期推荐
欢迎分享、在看与点赞
积极留言,更会有意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