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以网络安全竞赛促进人才培养?

张旭 中国教育网络 2023-11-11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明确了网络安全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地位。

据统计,我国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累计缺口在140万人以上。各类网络安全竞赛作为培养和发现安全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在国内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网络安全作为一门新兴专业,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因此,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特别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注重加强网络安全人才的基本专业技能和攻防对抗实战能力培养。

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摆在重要位置,培养能够将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相联系的实战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专用网络化信息系统和各种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并已成为关系国家政治、国防、社会的重要问题,培养具有信息安全知识和应用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愈加急迫,这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01

网络安全竞赛促进人才培养

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作为重要基石,其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打开。网络安全竞赛以知识型、技能型、普及型等多种方式,促进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和产业发展,正在成为各行业提高攻防对抗能力和防护水平的重要举措。

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社会培养网络安全人才。2015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通知》,旨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快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

2016年7月,中网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加强网络安全教材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从业人员在职培训等意见,旨在支持网络安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加快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因此,学校要多层次、多元化培养创新人才,既要培养拔尖人才,也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而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和抓手,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推进高校网络安全课程改革

网络安全竞赛以最新的行业发展为背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竞赛内容紧紧围绕着网络安全行业发展趋势,是指引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向的领航员。从近几年举办的重点网络安全竞赛可以发现,竞赛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

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安全竞赛,实时掌握网络安全教育改革的深刻内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补充新鲜的网络安全专业知识,增加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构建职业发展新模式

开展校企合作

根据近几年参加网络安全竞赛的经验可知,网络安全竞赛主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侧重对网络安全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评价。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战化经验,需要搭建完全实战化的比赛场景。

因此,南京工业大学在对比赛学生的培训和教学过程中,形成校企合作模式,利用公司实战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实战化的学习氛围,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得到成长发展。

学校以网络安全竞赛为契机,探索与国内知名网络安全公司开展深层、多维合作,创建人才培训基地,积极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机会等。

这些优秀的企业技术资源能够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获取更专业的网络安全知识,通过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为网络安全竞赛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网络安全竞赛作为一项高水平比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研究、自主研究,形成内外的良性互补,实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通过这种极具吸引力、趣味性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为学生专业学习与技能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参加一系列高水平的网络安全竞赛,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水平得到检验,网络安全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技能。

网络安全竞赛对于专业知识、学生自学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科技活动是一次检验;同时学生通过网络安全竞赛的反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赛以致用”,有的放矢地加强理论知识、技能训练、自学能力、并激发其参加更多网络安全活动。

02

网络安全竞赛

在人才培养上遭遇瓶颈

高校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竞赛是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选拔和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重要手段。然而,高校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竞赛也面临一些瓶颈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缺乏系统的教育课程和专业指导

当前大部分高校缺少系统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碎片化和零散化,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

同时,高校网络安全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和教材,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参加网络安全竞赛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如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网络安全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等综合技能。

然而,目前高校网络安全培养过于侧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环节和创新引导,导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缺乏稳定的团队合作

和持续的训练机制

很多高校学生网络安全竞赛团队存在组建困难、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等问题。此外,由于网络安全竞赛形式多样、难度不断提升、内容不断更新,需要学生进行持续的训练和钻研。

但是,在课业压力大、时间资源紧张、训练条件有限等因素影响下,很多学生难以坚持长期参与比赛。同时,高校网络安全实践平台和资源不足,网络安全实验室设备和环境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缺乏良好的竞赛氛围和激励机制

据2022第三届“网鼎杯”网络安全大赛网站显示,2020年第二届“网鼎杯”在深圳举办,来自全国14大关键领域,6000多家行业单位的14724支战队、50165人线上参赛,2000人超大规模同场竞技。这些数字虽然看起来不小,但是相对于我国近3000所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很多高校对于网络安全竞赛还没有足够重视,在宣传推广、资金支持、奖励措施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同时,社会上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需求旺盛、认可度高、待遇优厚等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03

针对瓶颈 制定对策

为了改善这些状况,高校亟需加强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和资源,让学生通过模拟攻防演练、案例分析、项目开发等方式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加强对比赛的掌握;同时,高校也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交流,开展产学研结合项目,引入企业需求和行业标准,让学生接触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和趋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加强教育培训

创新培养体系

针对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竞赛前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可以加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参赛学生进行培训,包括技术知识、竞赛策略等方面的指导。

鼓励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相关的培训和认证,如CEH、CISA、CISSP等,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和专业技能。

当前,大多数网络安全竞赛以CTF(夺旗赛)为主要形式,这种形式更加注重技术和竞技,但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存在局限性。

因此,学校可以引入其他形式的网络安全竞赛,比如模拟实际攻击和防御情境的红蓝对抗赛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建立网络安全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备的实践环境和设备,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和加强实践能力。

开展校企合作

搭建育人平台

高校要与网络安全行业的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共同推动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举办网络安全竞赛,邀请或聘请经验丰富的网络安全科研和管理专家提供指导和支持,引入优秀企业的资源和平台,利用校企融合发展,培养网络安全竞赛人才,从长远角度谋划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对网络安全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学习,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完善激励机制

营造良好氛围

师生参加网络安全竞赛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决定参赛人员积极性高低的主要因素在于竞赛激励力度,各高校应在保留原有激励制度基础上,根据合理的个性化需求,设立新的激励制度。而目前很多学校对网络安全参赛师生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奖励措施和政策扶持。因此,学校需要建设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包括奖学金、学分、实习机会等。

以成都大学为例,实行竞赛积分制,将学生的获奖竞赛积分纳入到学生素拓分、素质分、评优评奖(如奖学金评定和三好推优)的考核指标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竞赛积极性,促进学生将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同时,提高网络安全竞赛在学校学科竞赛奖励管理制度中的类别等级,使学校竞赛经费向网络安全竞赛倾斜,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网络安全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竞赛成绩。同时,增加网络安全竞赛获奖项目的业绩点在教师的年终绩效考评、补贴奖励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分值。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高校作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基地,利用网络安全竞赛促进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对于提升高校网络安全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技能,建立多层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校以网络安全竞赛为培养平台,对于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攻防能力,适当缩短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时间,创新选拔网络安全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智慧校园专项立项课题“智慧校园视域下高校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与研究”(2022-R-107240),南京工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研究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研究”(22ZXB016)。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23年8月刊

作者:张旭(南京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中心)

责编:陈永杰

投稿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

往期推荐

● 高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建设

● 要推动高校全员形成网络安全意识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视频推荐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

积极留言还会有惊喜好礼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