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送别!让中国人开“天眼”的这位首席科学家走了……

2017-09-17 四川日报

9月16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传来消息

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研究员

因肺癌于9月15日23时23分逝世

享年72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550s5zxbg&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否孤独


FAST被称为“中国天眼”

被视作“天眼之父”的南仁东

时常以这三个问题开始他的科普讲座


然而

此时此刻

人们却更想问南仁东一句:

我们会去向哪里?

而你,又魂归何处?



生命戛然而止

科学家再无法给出答案

但循着他的人生轨迹

哪里令他魂牵梦萦

便能有了答案



没有南仁东,就没有FAST。


2016年9月25日,祖国西南,苗岭深处,“天眼”睁眼,中国又添一件大国重器,傲视太空,深探苍穹。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参加研制和建设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建设者表示祝贺。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句话“成就”的大国重器


1993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希望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


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一把推开吴盛殷的门(吴盛殷代表中国参会),说了句:“咱们也建一个吧。”那时候的南仁东才回国三年,已经在国际天文专业领域里小有声名。这之前,他还在日本国立天文台当客座教授,一天的薪水相当于国内一年。北京天文台需要他,他就回来了。


南仁东参加早期的大窝凼选址


于是从1994年始,南仁东主持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人们习惯称它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天眼”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观测范围可达宇宙边缘。借助这只“天眼”,科学家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众多独门绝技让其成为世界射电望远镜中的佼佼者。


为“天眼” 南仁东当了十几年“推销员”


从1994到2006年的十多年间,世界上多了一位名叫南仁东的“勘探者”和“推销员”。


寻找一个又圆又大的“坑”,是建造前提。南仁东带人走进贵州山区,看了好几百个“坑”。直到有一天,踏上大窝凼。这是一大片漏斗天坑群,像天然的巨碗。四周的青山抱着一片洼地,山上郁郁葱葱,几排灰瓦的木屋陈列其中,鸡犬之声不绝于耳。南仁东站在窝凼中间,兴奋地说:“这里好圆。”村民至今还记得,南仁东追着当地人较真发问的样子——“下雨了会不会有落石滚下来?”“这里天气到底怎么样?”


选好地址,南仁东正式提出了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但他知道,这种大工程的立项非常艰难。不立项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团队。初期勘探结束后,大多数人都回到了原先的工作,只有南仁东满中国跑,寻求合作单位。天文台没钱,他出差就坐火车,从南到北,又从东到西。他的立项申请书上最后出现了二十多个合作单位,大概有3厘米厚。他还设法多参加国家会议,逢人就推销项目,“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经历了最艰难的十多年,FAST 项目逐渐有了名气。


师出无名,南仁东还想要“名分”。2006年,在一次中国科学院院长大会上,他抢着发言,向路甬祥院长”喊话”:“第一,我们干了十年,没有名分,我们要名分,FAST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有没有可能立项?这么多人,二十多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秘书长,给个小名分。但启动立项进程之前,必须有国际评审会。”路院长指示。“第二,我们身无分文,别人搞大科学工程预研究,上千万,上亿,我们囊空如洗。”“计划局,那就给他们点钱。”路院长笑答。



2006年,立项建议书终于提交。在最后的国际评审中,南仁东用英文发言,提前把整篇稿子背下来。评审最后国际专家开玩笑:“英文不好不坏,别的没说清楚,但要什么说得特别明白。”


2007年,国家批复FAST立项。2011年3月,村民搬迁完毕,FAST工程正式动工建设。开工那天,南仁东在洼地上,默默看着工人们砍树平地,他对身旁的工作人员说:“造不好,怎么对得起人家?”


古有十年磨一剑 今有二十年“铸天镜”


项目启动,南仁东成为首席科学家之后变得尤其忙碌。他参与到 FAST 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参加每一次会议。成员在做决定之前都要来听听他的意见。


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关键材料急需攻关、核心技术遭遇封锁……从预研到建成的22年时间里,南仁东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


“我谈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没有特别多的理想,大部分时间是不得不做。”南仁东说。“人总得有个面子吧,你往办公室一摊,什么也不做,那不是个事。我特别怕亏欠别人,国家投了那么多钱,国际上又有人说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负点责任。”


2016年9月,南仁东重新回到“大窝凼”,在二十二年之后怀着不同的心情重新站在山头,目睹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天眼”正式启用。这项雄伟的工程从此将在此处凝望太空,默默坚守,或许某天,就能接收星外文明发出的第一声啼鸣……


南仁东和他的同事们也开启了新征程:高水平管理和运行好这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他们说……

在事业上,南仁东被称为“拼命三郎”。


据其学生甘恒谦说,南仁东把FAST项目扛在自己肩上,遇到特别难的事情时,就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来缓解压力以至于甘恒谦都觉得,南仁东的办公室“要戴防毒面具”才能进去。


斯人已逝,令南仁东魂牵梦萦的大约只有FAST。


“FAST就像是他的孩子。”FAST工程工作人员黄琳说,南仁东历尽20余年心血,“见证了这个孩子的成长”。


如今,南仁东魂归天际,必不忘在宇宙尽头,继续追寻“蝉鸣”,不忘FAST这个“孩子”。

网友哀悼


@正版江山此夜:当初您在鸟瞰中国中说的话,说天眼开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那颗在宋朝时就被文献记载下的星体,这就是中国的古代,现代,与未来的联系,这些话我一直记着,当初就被深深的感动着,南老,一路走好!


@著名有钱人:真正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真正的明星!老人家一路走好。


@青春无处皈依:人类之所以脱颖而出,从低等的生命演化成现 代这样,出现了文明,就是因为他有一种对未 知探索的精神。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 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到无垠的广 袤。——南仁东


@西安老房装修:一路走好!国家和人民会记得你的!


@嗷嗷呜格格巫: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到无垠的广袤。谢谢您。


@宝宝五谷:向伟大的科学家南仁东先生致敬!一路走好!天眼之父学界泰斗英灵犹存一生心血化秋雨;大国工匠国人楷模伟绩垂史廿年工程泣鬼神!


@SKViper随风而逝:伟大的科学家,带领人类探索遥远的未知,你们终将会被世人铭记!

猜你还想看

四川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誓让116万群众挪穷窝有富业!

国务院确定在成德绵等8区域推广13项支持创新改革举措!

还敢不注意身体?32岁女白领从腹痛到癌症恶化仅4个月……

综合光明日报、央视网、新浪微博等

编辑:吴佳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