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关注 | 盐城方案,全国出圈!
作为全球最危险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互花米草生命力极强,近年来其生长泛滥,遍布滩涂,极大影响了滩涂的生态环境。
作为全国互花米草治理的主战场
盐城把互花米草防治
作为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和沿海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
坚持“保护优先、分类治理”的原则
兼顾不同岸线类型特征
努力用最小程度的干预
实现最大的防治效果
为全国互花米草治理提供“盐城方案”
“以前这里长满了互花米草,就像草原一样。通过治理,‘绿色沙漠’消失了,鸟儿也越来越多。”令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巡护员姜爱国欣喜的是,现在有上万只雁鸭类、鸻鹬类水鸟到这里休憩觅食。
盐城黄海湿地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全球最大的麋鹿基因库,为数以百万计的迁徙候鸟提供了停歇地、越冬地或繁殖地,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
“互花米草泛滥会导致海流减缓,潮沟淤塞,芦苇、盐地碱蓬等湿地植物大面积消亡,鸟类觅食、栖息环境大幅度减少,滩涂底栖生物也都会失去生存空间。”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级调研员花德政介绍,互花米草具有极强的耐盐、耐淹和繁殖能力,已成为全球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严重的入侵植物。盐城互花米草除治任务23.3万亩,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全国受互花米草威胁程度最高、影响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加快互花米草治理成为我市滨海湿地保护迫在眉睫的工作。2023年以来,按照国家林草局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迅速打响互花米草治理攻坚战,一场关系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沿海生态系统安全的“除草行动”在盐城广袤的滩涂上如火如荼展开。
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盐城构建了“市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地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一年试验起步、两年规模整治、三年扫尾巩固、长期加强管护”的攻坚治理“时间表”“路线图”。
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强化督查推进、落实奖补资金;每年以互花米草9月底扬花结籽为时间节点,倒排计划、强势推动;我市各地、各单位细化治理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盐城累计除治互花米草27.6万亩,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治理任务,提前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互花米草入侵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沿海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巩固。
“在治理过程中,考虑到周边有珍禽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全程避免使用药剂进行治理。”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科科长倪怀玉介绍,大丰区创新采用“刈割+围堰隔水、翻耕筑垄”的治理方法,通过围堰隔离海水,断绝海水对互花米草的滋养;翻根开挖40至50厘米,剥离互花米草植株及活性根系,反扣筑垄并压实。
“治草”充满挑战。盐城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湿地城市,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路线的重要补给站,市域拥有两处国际重要湿地和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对“防治范围庞大、生态区位敏感、南北岸线有别”的特点难点,盐城兼顾不同岸线类型特征,做到科学治理精准施策,努力用最小程度的干预,实现最大的防治效果。
“我们始终强调因地制宜,这个是最大的原则。”花德政表示,经过充分实践,盐城各地纷纷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治理方法。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分考虑当地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敏感性,针对性采用“深翻、刈割+水淹、碾压+覆膜、刈割+阻隔”等不同技术组合,创新“深翻后水淹”除治模式,有效阻断扩散复发。
东台市在地势平缓区域使用“刈割+旋耕+围淹”的综合除治方式,通过刈割阻断种子繁殖,旋耕破坏根系,围淹断绝氧气传输来消除互花米草。同时,在方东垦区外滩治理项目的高滩面区,创新采用“降水暴晒法”,通过围堰隔离海水,刈割阻断种子繁殖,旋耕破坏根系,同时在区域内开挖排水沟排水和降水,促使互花米草根断水消亡。目前,各方治理效果明显。
“既要除,更要管。互花米草种子广泛播撒,根系生长速度快,要防止互花米草卷土重来。”方塘河口互花米草除治项目负责人卢国伟介绍,他们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质量的标准与技术要求,确保当年互花米草除治率超90%,次年对残存和新生草体连续除杀,同样超90%。
针对互花米草繁殖力强、极易复发的特点,我市将除治、恢复、管护作为整体,强化预警监测,增加巡查密度,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严防零星复发蔓延,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等现代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并有效应对新生互花米草的入侵,确保“治早、治小、治了”。
在东台市条南垦区大堤外,原先被互花米草侵占的位置,被成片的碱蓬草逐渐“补位”,远远望去一片火红,鹭类、鹬类在远处时起时落。这里是该市互花米草治理后生态修复试点,面积约1100亩,位于方塘河口北岸高滩区域。
“该试点为2022年翻挖深埋的试验区,对互花米草除治后,通过人工播种碱蓬等本土植物进行修复。目前,该区域籽播的碱蓬覆盖率超60%。”东台市林业中心副主任陈世荣说,两年来,试点区域本土植物得以重新生长,已形成碱蓬、芦苇等13种植物共存的生境,底栖生物的种类、数量明显增加,为鸟类提供更多丰富的食物资源。
在治理互花米草同时,盐城科学规划并精心实施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引种本土植物、营造动物栖息地、构建生态廊道等措施,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韧性。东台市、响水县成功试点人工播种碱蓬等本土植物修复;大丰区、射阳县成功试点人工播种柽柳等本土植物修复。
遏制“绿色荒漠”蔓延并进行生态修复,盐城沿海滩涂生态环境改善向好。梁垛河口、方塘河口、川水湾、斗龙港出海口等湿地生态逐步恢复,除治区域招潮蟹、弹涂鱼、贝类等潮间带生物逐步回归。今年在沿海滩涂新观测到7种鸟类,全市有记录的鸟类增加到442种,接近全国的三分之一。
秋风起
盐城黄海湿地
蒿红一片,美不胜收
野生麋鹿成群结队
觅食、嬉戏、奔跑
不远处的候鸟
展翅翱翔,悠然自得
构成了一幅生机野趣的自然画作
往期推荐
1.江苏女团卫冕冠军!蒯曼拿2分立头功!
2.人从众!“盐城真好”青年创意市集好“young”!
3.青约盐城共未来 | 欢迎2024级盐城大学生政策服务包上线啦
4.“满‘盐’是你 ‘碳’路未来” | 欢迎2024级盐城大学生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来源:盐城发布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