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别献礼 | 献给来自福州的你们
金秋十月,国旗飘扬,举国同庆,繁华似锦
走过世纪的风雨,又迎来了祖国母亲第72周年生日
1949,一声宣告,
祖国母亲驱散了阴霾,迎来了新的历史
回顾历史长河,无数先烈走出福州
他们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抵御侵略而牺牲;
以血肉之躯振兴国家,换来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他们书写了爱国主义最壮丽的诗篇,
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
铭记
JINIAN
生欲济人应碌碌,心为革命自明明——邓拓
1912年2月26日,邓拓生于福州道山路一幢山房里,谁也没料想,他会成为一位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直至成为新中国新闻界的一位泰斗,一位史学家、杂文家、诗人,并且担任过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少年执笔复从戎,不为虚名不为功;独念万众梯航苦,欲看坦荡九州同。”这是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邓拓直奔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始他激情四溢的“战史编成三千页”的新闻报业生涯的真实写照。
“挺笔荷枪笑去来,巍巍恒岳岂能摧”,这是邓拓在那个艰苦的年月里吟出的诗句。克服交通不便,印刷原料不足的重重局限,他主导的《晋察冀日报》从创办到终刊,共出了2800多期,及时把前线的消息传向四方,成为边区党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喉舌,秉持着革命文学的火种,激励着战士们的内心,振奋着国家沉睡已久的灵魂。
他挥别福州,义无反顾走上革命之路,经历过艰辛磨难,也成就了灿烂辉煌,让自己短暂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发出光和热。他用一生的行动,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坚定信念。
铭记
JINIAN
国危无救家何计,生命能轻死不辞——吴源生
1917年吴源生生于福建省福清县玉塘村,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吴源生从小知文识理,博览群书,好学敏求。年少的吴源生身临时代的风云变幻,眼看国土沦丧、民族危难,五千年文明古国面临亡国危机,他忧国忧民,并开始寻求救国兴邦的途径——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为之奉献一生。
乱世出英雄。在革命路上,他豪情满怀,屡败屡战,勇于迎接一切艰难任务。于1936年奔赴上海,参加“中国青年抗日义勇军”,发动“六一”倒蒋运动。他不仅是革命的战士,同时也是党的宣传员,1938年底,吴源生到金寨县,在大别山区革命刊物《中原》月刊主编,显示他的政治敏感性和对问题的洞察力。
“不为志士,便为烈士”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1940年冬,国民党设计秘密逮捕,强迫他为国民党政权服务。他被押往大别山洪家湾集中营,从此隔离天日。面对残酷的刑法和黑暗的牢房,他始终正气凛然,坚贞不屈。一旦遇到肉体生命与政治生命不能共存时,他断然不惜献出自己的肉体生命,牺牲时年仅24岁。
“人世重回应有泪,龙门欲跃竟无期”在牢狱中,吴源生曾梦见自己是条大鱼,屡想飞跃,却被湖中的小鱼阻拦,无法高飞,苦恼万分而发呓语。他踏上严峻艰苦的革命旅途,为国家、为人民,视死如归、献身一切。正当即将胜利的时候,却惨遭毒手,囚禁于牢房中,“飞跃”遥遥无期。
铭记
JINIAN
说人话不说鬼话——林白水
林白水,原名林獬,187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县青圃村。青年时期,林白水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主修法政、兼修新闻,被称为“中国留学外国学新闻第一人”。
“为国捐躯,千秋白水文章”林白水对自己一生最得意的,就是干成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办报。以文字为刀刃,针砭时弊、透骨见血,敢言他人所不能言,力图通过自己的力量将民众的呼声传达出来,抨击。第二件大事是办学,他与表兄弟黄翼云、黄展云等商议后创办了福州第一所新式学校——福州蒙学堂,他的学生中有他将领蒋百里、名士钱钧夫、大文学家许寿裳,同时也有参与黄花岗起义的烈士。
他以“白水”为笔名,表明即使身首异处,也不放弃主张。1926年,林白水为了捍卫抨击军阀腐败和卖国行为的言论自由,于生死关头视死如归。
林白水是报人,更是革命家。一个为革命、为民众、为进步仆然倒地的革命先行者,他以“革命”和“进步”支撑自己的思想大厦。以他52岁的一生,如其父所愿:作疾恶如仇,解暴安良的“獬”,用其“角”——如匕首之笔,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封建势力拼死搏斗,“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初心始终,砥砺前行
身为福州人 拥有福州魂
新时代的福州人正用自己的力量抗击新冠疫情
助力中国梦腾飞
江山千里秀,祖国万年春
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在这举国欢庆之际
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母亲:
生日快乐!
END
聆听百年回响,传播时代强音丨主持人大赛线上巡展今日开启(一)
图片来源 | 网络
本期编辑 | 全媒体中心 林淑楠
文案来源 | 全媒体中心记者团 黄梓滢 周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