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周读书种草 | 书籍推荐《李方舟传》

《李方舟传》


她,李方舟,一个简单朴素的小姑娘,他,宋敦容,一个平平无奇的穷小子,由于那个年代的包办婚姻,两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开启了一段为期四十年的婚姻旅程。两人一共孕育了七个孩子,在结婚后的前二十多年,敦容远赴异乡从教,方舟独自持家育儿,他们聚少离多但依旧感情至深、彼此牵挂、相互信任,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同舟共济。





这本薄薄的小书名为《李方舟传》,作者是中国现代传记第一人朱东润先生。朱先生是一位文史兼通的学者,于传记文学方面用力最勤。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和其所著的如《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陆游传》、《梅尧臣传》、《陈子龙及其时代》等人物传记都堪称经典。此书在朱东润先生的众多著作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这是为一位寻常巷陌里的寻常妇女所立的传记,它诉说着一对平凡夫妻在艰苦岁月中的长相厮守,也道出了那凄风苦雨里的追思。






传主李方舟坚毅勇敢、热心无私,她小丈夫宋敦容四岁,二人的结合虽属于旧社会的家庭包办婚姻,但他们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结成伉俪后,李方舟始终支持丈夫的事业,并独自将七个孩子抚养长大,这四十多年间二人一直是其乐融融,恩爱有加,这在包办婚姻的时代不能不称为一件奇事。抗战时期,宋敦容赴四川一所大学任教,期间八年没有返家,一时间谣言四起,有人称其在四川已经成家,并且还生了孩子,故而不想回来。面对这些谣传,李方舟既不追问也不调查,因为她对宋敦容是绝对信任的,对敦容的所为自然不会产生任何怀疑。这件事情,也足见两人情感之真挚。新中国成立后,宋敦容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并执掌中文系系主任一职。李方舟为适应国家的需要,办缝纫机组,开设食堂,并担任宿舍居民小组长。两人这才结束了几十年颠沛流离的日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全书至1965年结束,这年宋敦容七十大寿,夫妻同游古漪园,那是幸福快乐的一天,却也是敦容春天的尾声。





虽然这段伉俪情深的故事在暴风雨来临前的美好中结束,但两人是否会一路平坦地走下去,历史已经做出结论。其实,书中宋敦容的原型正是作者朱东润本人,李方舟则对应他的发妻邹莲舫。在十年浩劫中,邹莲舫女士始终相信并支持丈夫,她勇敢地为丈夫鸣不平,却无奈遭受牵连,最后因不堪批斗和打击而悬梁自尽。她死前给朱先生留下字条,上面写着:“东润,对不起,我先行一步了。钱留在衣袋里。”邹莲舫女士深爱着丈夫,她为家庭付出了所有,一生却倍尝生活的艰辛和世事动乱,令人悲叹惋惜。随着邹莲舫的辞世,也给朱先生的晚年留下了无限的悲凉与凄怆。他在书的最后用歌女的唱词表达了对妻子的感激和不舍。“忆昔与君初觌面,下车三揖都且妍。生则同室死同穴,有如皎日矢云天。自谓身世永相保,岂知一夕摧风烟。呜呼!此身虽在复何补,到老负君泪如泉”。











《李方舟传》一书是朱东润先生为纪念“文革”中含冤逝世的亡妻邹莲舫所作。本书虽是以第三人称叙述,而且由于是在特殊的年代写成的,时间只截止于“大跃进”时期,书中所有人物,包括大部分地名都用的化名,但处处都能体现出朱先生夫妇的伉俪情深。



而这种真情,远比其他的人物传记要感动得多。“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如今,那个动荡的年代已经远去,朱先生的这部书稿也得以问世,书中所寄予的情感与反思也当为我们所铭记。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闲暇时刻读一读这本书,在理解二人的一往情深的同时也能在文革中反思。










End




往期推荐01

一周CP | 与你相遇,很幸运

02

音梦启航 | “用我们的声音,圆您耳朵的梦”

03

百周读书种草|书籍推荐:《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


图片来源 | 网络本期编辑|全媒体中心 刘婉馨音频来源 | 全媒体中心 兰煜鑫 陈诗琴文案来源 | 全媒体中心 刘念念 吴筱茹音频制作 | 全媒体中心 刘晓栋 陈晨涵 黄楠

●投稿邮箱:mjubbs@qq.com●微博:@闽院青春晨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