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淄博烧烤现象最大启示:善良是最佳竞争力,人民渴望爱的抚慰

边城蝴蝶梦 码头青年 2023-06-12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山东淄博这个之前名声不显的三线城市,因为烧烤而获得了近乎国民级的关注。
烧烤哪里都有,淄博烧烤不见得比其他城市更胜一筹,为何流量独独会涌向淄博?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淄博烧烤的火热,是一个善有善报、顺势而为、良性循环的故事,被折磨了三年的国民非常需要这种慰藉。淄博烧烤火爆了一个多月还未见终点,这是其最重要的底层逻辑。
淄博烧烤有如此高的关注度,实乃当初种下了一个善因。
去年5月初,山东大学上万多名学生被送到淄博隔离。其中大约7000人,被送到淄博市临淄区。临淄区政府非常暖心地对待这些学生,天天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一位女生在隔离日记中,每天炫耀自己的隔离美食:“隔离了七天,每天饭菜不重样,有同学胖了六斤肉肉,自己也胖了好几斤。”
隔离的最后一餐,让他们最难忘。“我们当时最后一天最后一顿晚餐,就吃到小烤串了。”
他们返回济南时,淄博市政府在写给学生们的信中约定:
来年春暖花开,欢迎大家带上朋友再来做客。
几个月过后,今年3月8日,几千名大学生履行约定,要前来报恩。怎么报恩呢?方式是到淄博吃烧烤。在很会玩社交媒体的大学生加持下,“大学生组团坐高铁去淄博撸串”,也登上了热搜,搜索量高达五百多万次,引爆了第一波淄博烧烤热潮。
无论在哪个时代,有知识的年轻人群体,都是引领潮流的力量。今天这个社交媒体时代,4000多万的在校大学生群体,更是左右了几乎所有网络热点。得大学生者得天下,这是屡试不爽的真理。
这些年轻大学生知恩图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感激,形成了流量巨潮,一下子触发了很多人心底对被善待的渴望,对淄博的好奇心大大增加。
各路社交媒体和意见领袖,纷纷加入这个舆论场,进一步引发雪球效应。这些以民间视角、民间话语的传播,更增添了淄博的真实魅力。在当前语境中,吃喝玩乐是相对安全的话题领域,禁忌较少,这也是引发巨量积极舆情的必要条件。
这场浪漫的“双向奔赴”,让淄博市政府敏锐地发现了机遇,于是顺势而为,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烧烤运动”。
为了方便旅客们下了高铁后能够直达夜市烧烤店,淄博市长亲自跑到交通运输部,特地争取开通了济南往返淄博的高铁专线。淄博组织市内城区的文旅局长担任夜市烧烤的代言人,还特地新增了21条通往各大夜市烧烤店的公交路线,文旅局长上车解说导游。

市民层面,可以说整个城市的人都在为烧烤做服务。有的市民,自发到高铁站免费接送游客;为了市容干净,有人下班回家沿路捡垃圾;有人一看烧烤店全是外地游客,于是免费当了3小时的服务员。有个外地男子烧烤后,以20元/盒的价格买下一盒锅饼。第二天发现,锅饼其实买贵了,正常价格6块左右。男子发到网上,评论区瞬间炸锅。评论里几乎全是来自淄博人的道歉信息,并提出希望弥补游客损失,更有人直接转账并给这位游客致歉。
山东人确实底子好,实在又诚信。这种真诚且不带套路的城市氛围,无疑比烧烤本身更吸引人。
各地游客都在淄博烧烤摊卸下防备,相互拥抱、互相抚慰。淄博烧烤肯定好吃,但也许人们更在意的,根本就不是烧烤味,而是那种苦苦追求却求而不得的人情味。否则,你无法解释,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这么多年轻人边吃烧烤边开“演唱会”。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不需要那些华而不实的精致与优雅,我们只想有个地方,在烟火蒸腾里把自己所有的痛苦和负担暂时的遗忘。
还有网友说:
其实大家奔赴淄博也不全是为了撸串,只是在世态炎凉的生活中凉透了,突然发现有一群温暖的人和一座温暖的城,他们的善良和好客暖了大家的心。
吃不吃串,已经无所谓了,压抑很久的人们就想尽情地释放。借助烧烤这种草根食物,热情善良的淄博又提供了很好的场地,大家的情绪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
不难看出,淄博这次几乎动员了全部的行政力量,为“进淄赶烤”保驾护航。这更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如果放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地方政府绝无这种动力去做这种事,一是意识未到,二是经济无忧,后者更重要。在过去的若干年里,中国大部分地方都享受到了高速发展带来的种种红利,不用特别费力,也能活得比较滋润。但是最近几年,老龄化加剧,土地财政枯竭,民营经济遇到问题,外资投资变少,经济只能无奈放缓。
对于大部分地方来说,好时光已经一去难复返,为了维持本区域的正常运转,各地必须各出奇招争夺越来越少的资源。以前是全世界帮助中国做大蛋糕,大家都能吃饱,现在脱钩断链态势越发明显,蛋糕只会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够分。内卷不但发生在普通人之间、行业之间,各地地方政府之间对资本、技术和人力的争夺也会越来越激烈。在硬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通过城市品牌营销增强城市软实力,必然会成为各地的不二选择。
在这场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中,如何才能抢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蛋糕?毫无疑问,大蛋糕肯定会被北上广深等超级大城市分走,三四五线城市只能抢剩下的小份蛋糕。大城市的优势很明显,但是劣势也不少。两三千万人口的城市,永远都不可能温情脉脉。而百万级的城市,如果能打好情感牌,在文化上做文章,坚持法治化道路,未必不能突围。
过去三年,全民经历了一场精神洗礼。有的东西被扬弃,有的东西被珍视。过往对物质的极度追求,某种程度上让位于了对尊严、尊重、关爱、善良、自由、法治这些精神价值层面的追求。想想那些不论物质多寡,一概都迷茫甚至恐惧的日子,难道还不足以让人们反思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吗?尤其是年轻人,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迹象更为明显。不想为谁活着,只想为自己真实而高质量地活一回,这是相当多90后、00后年轻人的普遍想法。
这些年轻人的父辈们,经历了国家从弱到强的变化,天然倾慕强者,愿意为国家的强大让渡一些个人权益。但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懂事起就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不以追求强大为己任,更渴望用正常人的情感去感知和丈量社会。
前几天,在四川绵阳一所中学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一个女生喊出“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成为人上人,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上人”。

振聋发聩,让人刮目相看。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绝不止这个绵阳女生一个。当这些年轻人逐渐掌握话语权之后,中国没有理由不会更好。而年轻人接棒上一代,又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这才是中国浩浩荡荡的潮流。谁理解了抓住了年轻人,谁看清了潮水的走向,谁就能占得先机,谁就拥有未来。
和淄博非常相似的剧本,去年也发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当时,当地推出了一个叫“鄂尔多斯宝宝回家计划”的方案,无微不至地照顾隔离的返乡大学生。去年,鄂尔多斯政法委还因为发布了人性化法治化的通告,而被舆论盛赞。
关键词,“年轻人”、“人性化”、“法治化”,这才是也应该是真正的流量密码。
不少人担心淄博烧烤热度维持不了太久,流量难以转化为留量,因为经验表明,靠行政力量强推的事情往往会人亡政息。但是只要跟着年轻人走,朝着建设一个宽容、友爱、自由、善良并且一切以法律为准绳的方向努力,任何一个城市都不用担心会被时代抛下。
前段时间,马云说,我们要展示的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是一个善良美好的国家。
在个体也可以称王的数据时代,善良美好才是最核心竞争力,这应该是淄博烧烤现象带给国人的最大启示。


往期推荐

热点|人类最强星舰爆炸之后的两种欢呼
关注|中国最南县卖菠萝的范本价值当被全国看见
亲历|我在广州佛山的一些观察
总结|2022:无法描述,不愿怀念,岂敢忘却
逝者“平民市长”去世,为何引发广州人集体追忆?
国际|韩国前总统文在寅为何能让我热泪盈眶
教育|最富争议的校长被免职
政要|听于幼军谈邓小平的遗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