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与《世俗时代》
橡树出版之【冠辉专栏】
橡树十年,是经风沐雨的十年,每一本书的问世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作为创办人,游冠辉是每一个故事的亲历者,就像今天他讲述橡树与《世俗时代》的故事,不仅使橡果有机会更走近来了解橡树,而且也使大家更了解这本书。愿我们珍惜手中每一本主内书籍,它在我们手中,不是一场意外和偶然。新的十年,橡树愿继续与你生命更深联结,一起经历新的故事,以及更多。
2014年11月2日,志跃兄突然离世归主,给他的妻子邱红留下了深深的悲痛,还有一批未审校完的书稿,其中包括《世俗时代》。志跃离世前心中最牵挂的书就是这本《世俗时代》。他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后,让妻子不要天天过来陪他,希望她能把时间用来编辑《世俗时代》,让它早日面世。
他在2007年英文原书出版之前就策划了这本书,在选题策划上,志跃的敏锐由此可见一斑。五天后,我前往上海参加了志跃的追思礼拜。追思会次日,我和周威弟兄前往一家咖啡馆与邱红见面,商议志跃遗留下来的这些书如何安排。与橡树出版方向吻合的书,如《基督教史》和《朋霍费尔传》,我表示愿意纳入合作。
当邱红提到《世俗时代》时,我有些犹豫。一来我对泰勒不太熟悉,怕把握不住;二来这书部头太大,要投入的时间太多。由于这本巨著的重要性,邱红非常希望橡树能合作出版此书。志跃刚刚离世,作为朋友,我们都觉得有责任帮助完成遗留的工作。出于情谊之托,我答应了。
这部巨著汇集了泰勒的思想洞见,可以说是他最高的成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泣血之作,也不了解本书七位译者翻译此书的感受。但我知道,这本书耗尽了志跃的心血。在志跃去世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邱红一遍又一遍统稿、编辑,可谓呕心沥血。
2016年3月我终于拿到《世俗时代》完整的书稿。那时候《基督教要义》的重新修订工作还没有完成。开始时,我只想处理一下邱红标出的翻译问题。但她不放心,希望我能通读全书。因此,我暂时放下《要义》修订工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通读了全稿,修改了其中一些错译或语义不清的地方。
这本书翻译难度大,编辑难度也大。在审稿的过程中,我常感到能力受到挑战,甚至想要放弃。我校完一遍后,邱红在编辑的过程中又提出一些问题,让我处理。结果直到10月,这书才最后定稿。我仅仅是过了一遍,尚且感到心力交瘁,难以想象志跃和邱红为出版此书付出了何等的艰辛!
其实,除了最后一遍审校,处理一些翻译问题,这本书出版的工作基本都是由志跃夫妇完成的。橡树参与出版此书,可以说是享受了他们辛劳的果实。
拿到《世俗时代》样书,我感觉沉甸甸的。当我坐下来,不是为了找错纠错而细读时,我在想,上帝为什么要把这本书放在橡树?
它与橡树出版的大部分书不同。它不是一本神学著作,尽管其中涉及很多神学内容。作者是个天主教哲学家,他的一些神学立场我们并不认同。然而,他所讨论的主题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核心议题之一,他对世俗时代形成的文化分析充满了洞见。
加尔文学院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教授说:“我相信泰勒的分析可以帮助牧者和植堂者更好地理解他们传福音的处境。”为此,史密斯专门撰写了《如何(不)世俗》(How (Not) to Be Secular),该书荣获2014年《今日基督教》杂志文化类最佳著作奖。纽约救赎主教会前主任牧师提摩太•凯勒、美南浸信会神学院院长阿尔伯特•莫勒(Albert Mohler)等人都认为这本书意义重大,对于我们思考在世俗时代如何传讲福音和护教大有益处。华人牧者和基督徒学者,如陈佐人、陈宗清、王怡、黄剑波等,也对这本书十分重视。
我在读的过程中,多少理解了,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看重这本书,因此也更加明白了上帝将这本书放在橡树的美意。
橡树的使命,包含了回应时代的文化挑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符合我们的异象。在回应时代文化方面,我们还很弱,盼望将来能够得到加强。其实,没有橡树,这本书一样会照常出版。不过,如果仅仅由上海三联出版和销售,没有在基督教渠道宣传推广,我不知道会有多少基督徒读者关注这本书。
橡树在主内渠道推广此书,为的是让更多的弟兄姊妹读到它,更好地回应世俗时代的文化挑战,传讲耶稣基督天国的福音。我想,这或许是橡树参与出版发行《世俗时代》的最大意义。
相关阅读:
3、斯托得的读书小组
橡树和查尔斯·泰勒一起认同我们生活在一个世俗时代,你是否认同?如果认同,你如何给它一个定义?如果不认同,你又有什么高见?不要犹豫,拿稿来说话!把你心中呼之欲出的想法写成文字发给我们吧!采纳后我们也会相应提供稿费。咱们橡树家的地址是:oaktree_amos@qq.com。
橡树人时刻在这里恭候橡果们!
微信号:oaktreepublishing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购买《世俗时代》,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