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盛宴在此,为何还要在猪圈中找食?| 彭强牧师2017年度荐书

2018-01-19 彭强 橡树文字工作室

橡树出版之【牧者荐书】

编者按
 
oaktreepublishing

这是一个阅读极度泛滥的时代,这是一个阅读极度匮乏的时代。当自媒体开始充斥眼球,有一段时间我一打开手机就会有点手足无措,因为一个个粗制滥造的标题和点开一些图文之后不负责任的内容,令我无语,最后只好操练抛开手机,重新抱起书籍,之后的经历是美好的。当然,我无意全盘否定手机阅读,但我绝对否定浪费生命的所谓阅读,并支持一切有价值的阅读。因此,当我读到彭强牧师这份厚重的书单中的一句话:“盛宴在此,为何还要在猪圈中找食?”深有共鸣。相信这次分享一定会改变许多人的阅读生命。至少,2018年,有些橡果的阅读历程会不再一样。

彭强牧师每周为教会弟兄姐妹推荐图书,并将推荐语发表在教会周报上。我们从这位牧者那里得到了2017年全年的图书推荐,并从中精选了28种(其中橡树策划出版的9种)和大家分享,期望这份宝贵的记录分享能点燃你的阅读热情。

惟愿你愿被真知装备【橡树图书】


为何是他

怀疑主义时代的信仰



作 者:提摩太·凯勒

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


看电影的人喜欢追自己喜欢的类型片,读者也喜欢在读书前搞清楚某本书是否在某个伟大序列中。我略读凯勒牧师的《为何是他:怀疑主义时代的信仰》,立刻感到这本书以其强有力的福音辩护,可以与帕斯卡的《思想录》、路易斯的《返璞归真》此类经典同列。

 

凯勒在纽约这样多元化、世俗主义、怀疑主义充斥的文化中开拓教会,在牧会现场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对基督信仰的各种质疑。比如,基督信仰宣告唯有基督是得救之路,那么这种“排他性”是狭隘的,是宽容与和平的敌人;基督教宣称有绝对真理,那么这对创造力和思考自由就是伤害,必须拒绝绝对真理;基督教宣扬公义和怜悯,为什么历史上会发生教会支持不公义和破坏文化的事情?圣经的记载充满矛盾和不一致,怎么可能是上帝的圣言?活在科学时代,怎么可能相信神迹?凯勒在这本书中不仅对这些问题做出极具启发性的回应,还对宗教与福音的分别作了清晰解释,帮助人悔改、信福音。   

 

当我介绍到这里,你可能马上想,太好了,我的某个朋友就需要读这本书,他对基督教充满了误解和攻击。我要劝你的,不是赶紧买一本送给你的非基督徒朋友,而是赶紧拿一本自己阅读,装备自己,或许你平时头脑中闪过这些问题,但并没有好好思考过。经过诚实的思考,你可以更理解慕道友的质疑理由(而不是简单地扣一顶“抵挡上帝”的帽子),也可以对他们的质疑做出充满温柔和敬畏的回答(而不是一味地说,我就是信,就是信)。



苏格拉底遇见耶稣

Scorates Meets Jesus


作    者: 克雷夫特  

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

克雷夫特是波士顿大学的哲学教授,他写了本很重要又很有趣的书。在这本书里,他构想了苏格拉底在离世两千多年后出现在某自由派的神学院(也就是号称基督教,却不相信基督教的正统教义的神学院),与神学院的人发生了一系列对话。在这些对话中,苏格拉底式的诘问如连珠炮一般挑战一群糊里糊涂的所谓耶稣的门徒,真理越辩越明。现代观念都是进步的吗?神迹不科学吗?持守教义就意味着武断吗?等等。精彩纷呈,我一边读一边乐。

 

这本书可以帮助基督徒更明白自己的信仰,也可以学习如何发展护教性的对话,挑战未信者头脑中的思想预设,领人回到基督面前。



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

Under the Influence



作 者:(美)施密特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每逢圣诞节,每个基督徒都会思想一个问题:基督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神学角度,就如小要理问答表明的,基督的到来使我们称义、得儿子的名分、成圣、得荣耀。

  

还有一个角度,看历史上基督教对人类文明带来了哪些贡献,这正是这本书的写作思路。基督教带来崭新的生命伦理,强调生命的神圣,破除了杀婴、弃婴、人体献祭等罪恶;基督教赋予了婚姻以尊严,提升了性道德;基督教赋予女性以自由和尊严;基督教开创了以爱和怜悯为根基的慈善事业;基督教对医疗的影响;基督教对教育的影响;基督教对劳动的尊严和经济自由的影响;基督教对科学的影响;基督教对自由和人权的影响;基督教对社会改革的影响;基督教对艺术的影响;基督教对音乐的影响;基督教对文学的影响,等等。这本书就如一座基督教博物馆,展示了基督教对各个领域的影响。

  

我常看到很多基督徒分享各种似是而非的资料,诸如达尔文晚年悔改、爱因斯坦信主、航天英雄杨利伟信主,让不信主的人笑话,心里非常难过,这不就是做假见证吗?有盛宴在此,为何还在猪圈中找食呢?惟愿各位弟兄姊妹愿意被真知装备,当人问我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奇异恩典:约翰牛顿传

Under the Influence




作 者:艾特肯

出 版 社:中国社科出版社

此牛顿非彼牛顿(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是牧师、作家。很多人都知道他曾是奴隶贩子,悔改后做了牧师,写过《奇异恩典》这首著名的圣诗。然而许多人却不了解牛顿对政治史和基督教会历史的重大贡献。他影响了英国废奴运动的进程,使福音运动从英国社会的边缘进入主流,与卫斯理、怀特菲尔德等人一起塑造了一个信仰复兴的时代。

   

最吸引我的,是牛顿作为牧师在个人牧养中所彰显的爱与深度。他是著名的废奴运动的政治家威伯福斯的属灵导师,他鼓励威伯福斯留在政治界,推动废奴运动和道德革新,他多次在艰难时刻引导威伯福斯坚守到底。圣诗作家威廉·考柏是牛顿的朋友。考柏患了精神疾病,多次企图自杀,牛顿在此期间一直照顾和陪伴他。

 

牛顿是对恩典体会至深的人。最后的遗言是:我是个大罪人,但基督是大救主。

  

很有意思的是,这本传记的作者艾肯特,曾是英国政治家,担任过财政大臣,犯伪证罪锒铛入狱。他在监狱中悔改信主,出狱后念神学,之后投入心血,搜集资料,写了这本传记。一个蒙恩的大罪人,为另一个蒙恩大罪人写的传记,实在是奇异恩典的见证。

复兴神学家爱德华兹

A Life



作 者:乔治•马斯登

出 版 社:中国社科出版社

最近有朋友来访,大家谈到爱德华兹这位伟大的美国牧师、神学家和哲学家,一起为他在理性和感性上的平衡惊叹。有人说,现代美国教会的悲剧就是把爱德华兹一分两半:有的教会只取了其思辨的理性,正确却没有热忱;有的教会只取了其布道热忱,走情感主义路线,没有思想深度。

 

你读过他的伟大讲章《落在愤怒上帝手中的罪人》吗?读过他关于分辨真属灵的名著《宗教情感》吗?当代的派博和凯勒牧师都把爱德华兹视为影响最深刻影响自己的精神资源。

 

这部分为上下册的传记把爱德华兹的时代、生平、大事、思想融为一体,值得有心之人研读。

宗教情感

Religious Affections



作 者:爱德华兹

出 版 社:北京三联书店

人们常常说,信仰生活最难的就是保持平衡,不是太理性,就是太感性。爱德华兹这本经典正是医治这种不平衡的良药。对于理性主义者,爱德华兹讲明情感在敬虔中的重要性,可以说真敬虔很大部分在于情感的圣化产生的圣洁情感。对于另一极的情感主义者,爱德华兹辨明什么是真正的恩典情感和圣洁情感,以此区分那些表面而肤浅的宗教情感。

 

圣洁情感的养成不是认识改变就自动发生,乃是圣灵的内住,过依靠基督的生活而不断塑造生发。圣洁情感的养成不只让我们停留在“当作什么,不当作什么”的伦理选择层面,而是在我们里面更新我们的动机,以上帝的荣耀为中心,喜悦上帝的荣耀,产生新的爱慕和新的行动。

 

用怎么强烈的语言来推荐这本书,在我看来都不过分。

宗教改革运动思潮

Under the Influence



作 者:(英)麦格拉思

出 版 社:中国社科出版社

10月31日是宗教改革运动500周年纪念日,本教会从10月22日开始连续6个主日的主日学进行关于宗教改革的系列讲座。宗教改革运动不只影响了基督教会的面貌,也影响了整个现代社会;作为宗教改革的后裔,我们有必要了解这段历史。

 

推荐这本书给大家作为了解宗教改革运动的入门读物。本书有两个特点。第一,相较于很多同类图书重点考察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背景,该书重点考察了宗教改革的重要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带来影响。第二,它预设读者没有神学背景,凡涉及概念的地方都加以解释。

 

附:《改教家的神学思想》

蒂莫西·乔治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宗教改革的精神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回到福音,回到圣经。这本书选取了路德、加尔文、慈运理、门诺等四位改教家,深入他们自身的思想逻辑,梳理得很清楚,写得引人入胜。在他们影响下的教会背景虽有差异,却有个共同的DNA,就是福音。

加尔文传

现代西方文化的塑造者



作 者:(英)麦格拉思

出 版 社:中国社科出版社

加尔文比路德晚一代,因此更有机会把改教精神的福音信仰处理得更加系统和全面;加尔文个性比路德害羞,因此思考问题更审慎,顾及周全。加尔文所处的日内瓦比路德所处的德国社会更接近公民社会和经济,因此他能扎根在福音信仰的根基上,对社会、经济等现代性问题作出更多更深刻的回应。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加尔文是改教家中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一位,不是夸张之言。加尔文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教会的边界。他影响了诺克斯,带来了苏格兰长老制的议会制度;他影响了法国的胡格诺教派,而该教派的殉道者刺激了现代社会的信仰自由;他影响了荷兰,荷兰改革宗的信仰带来荷兰革新;他被称为美国的精神之父,其思想在美国社会多个领域开花结果。

 

强烈推荐这本颇有公共视野的传记,值得一读。

论做十架神学家

反思路德1518海德堡论纲



作 者:格哈德·福德

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

我们若不认识和信服十字架的神学,就会多多少少陷入各种版本的成功神学。     

 

今天摘录王一乐弟兄的书评来推荐这本重要而稍微难读的书给大家:“十架神学”本身并不是关于十字架事件的神学,也不是关于十字架救赎的神学,其核心问题是“人如何可以找到上帝,人在哪里可以认识上帝”。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只有按上帝启示与拯救的方式,只有在上帝直接的作为里,即降卑、软弱、受苦、受死的基督里,人才可以找到上帝、认识上帝。十字架本身正是人最清楚认识上帝的地方,十字架本身正是上帝与人相遇的地方,人不可能绕过十字架,也不可能找到十字架之外更深的启示。这也是“唯独十架是我们的神学”的另一层意思。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十架神学是启示方法论。

  

进一步讲,十字架让我们看到的基督的受苦与受死,正是上帝对人主动的作为、是上帝与我们为敌、是上帝对我们的服事,上帝透过在十字架上击杀基督完成他的拯救。将基督钉死的不仅是人类显明的败坏,同样也包括人类文化的一切美德,因此十字架就定了人类一切善行的罪,让人无处可逃,只能像乞丐一样投靠上帝的救恩。在这一点上,十架神学又是救恩方法论,奠定了唯独因信称义的基础。

  

福德多次声明,所谓的十架神学,不是孤立的十字架,而是与复活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没有基督的复活,十字架就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基督的复活,十字架就不是上帝的恩典。基督的复活,显明十字架的本质,十字架指向复活基督的最终拯救。只有在对十字架与复活事件完整的启示与认识中,才能了解十架神学的精意。从这个意义上讲,荣耀神学家也可以称为“第一亚当里的人”,而十架神学家可以称为“基督/第二亚当里的人”。十架神学就是忠于上帝启示与作为的完整福音神学。

 

附:《〈加拉太书〉注释》

马丁路德著 北京三联书店

 

对很多把信仰当作宗教的人来说,读完这本书,你会说:我其实还不明白什么是福音。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需建起思维防线


作门徒的代价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

朋霍费尔牧师所在的第三帝国时代,教会的生存处境很像中国的场景。大部分牧师和教会加入拥护纳粹的帝国教会,少部分则成为秘密的认信教会的成员。朋霍费尔从美国返回德国,与同胞一同承受苦难,他加入认信教会,在其神学院任教。

 

本书是朋霍费尔的代表作。书中清晰地区分了“廉价的恩典”和“昂贵的恩典”。廉价的恩典是教会的死敌,把恩典当作一条教义,一个原则,一种体系,不以门徒身份为代价,是没有十字架的恩典。而昂贵的恩典呼唤人回应作门徒的呼召,它是昂贵的,因为以生命为代价,它是恩典,因为它给人唯一的真实生命耶稣基督。

 

我已经记不清推荐了多少人读这本书,其中好几个弟兄读完之后回应了全职侍奉的呼召。愿这本书挑战弟兄姊妹,在这喧哗的时代学习作门徒。


朋霍费尔 著 

新星出版社



天路客的行囊

诗篇上行之诗导读

诗篇120-134,被誉为“上行之诗”,是昔日以色列的天路客在三大节期中前往耶路撒冷的行路之诗。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也是一条不断让生命得以成长的路。这些诗篇在毕德生缓慢的、富想象力的祷读中,呈现出前所未见的丰富主题与意涵:在悔改中找到生命的方向,在困苦中继续等候与盼望,学习顺服和谦卑,学习忠诚与坚忍,在工作和服事中,在团契和敬拜中,享受从天而来的快乐和喜乐等。

 

中文繁体版书名是“恒久专一的顺服”,很好地抓住了上行的信仰之路的特质。


尤金.H. 毕德生 

南京大学出版社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The Weight of Glory and Other Addresses

这本书收录了路易斯在二战期间和之后几年的若干篇演讲。其中各篇所涉议题虽各不一样,却有个共同点,就是路易斯力图处理各种文化和处境对信仰带来的冲击,分享如何保持敏锐,在信仰上站立得稳。

 

比如《荣耀之重》,对文化中的关于荣耀的流行观念进行分析,辨明缘何荣耀和重负相连。《战时求学》,帮助人了解哪怕战争这样重大的事,也不应成为掌控基督徒生命全部的事。《神学是诗?》是医治现代病的精彩篇章。《和而不同》从信仰的视野为解决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现代张力提供了有益思路。


C.S. 路易斯 

华东师大出版社



痛苦的奥秘

The Problem of Pain

推荐一本与苦难神学相关的书籍。路易斯大约10岁时,母亲身患重病,他切切为母亲祷告,求主医治却未果。母亲离世后,路易斯也远离了信仰,直到多年后才重新回归。有意思的是,信主不久的路易斯就写了这本充满洞见的关于痛苦的书。   

 

比如,他谈到,我们常将良善和仁慈混为一谈,神是爱,包含真正关怀的真爱,必定有所要求。真正关心儿女的父母,不会准许子女为所欲为,做破坏性很大、罪大恶极的事。真爱包含模塑,管教和惩罚。“他是烈火,创造世界的爱,好像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那样坚定的爱,好像人对狗那样霸道的爱,好像父亲对子女那样有远见和值得尊重的爱,好像情侣那样嫉妒、不变和强烈的爱”。


C.S.路易斯

华东师大出版社


娱乐至死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基督教古典教育的一个基本预设是上帝以话语(word)创造世界,而上帝的子民能够被建立也唯独因着上帝的话语。因此正统的基督教会一直以上帝的话语为中心来建造教会成员。这意味着,在塑造上帝子民的途径中,对话语的阅读和聆听永远居于优先地位。

 

今天是一个娱乐的时代,波兹曼说,“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娱乐时代正在不知不觉塑造我们的思维,习惯和性情,如果不警惕,终将毁掉信仰。就如《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告诉我们,在那个人以为自由的世界中,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以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我们需要建立起对娱乐时代的思维防线,这是真实的信仰者在今天这个时代必须面对的议题,我们需要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对娱乐化的文化建立起免疫力。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教会的每一位会友。年轻的弟兄姊妹,不要随波逐流了,不要娱乐至死;父母们,不要被娱乐辖制,害了自己,也害了下一代。


(美)波兹曼

中信出版集团


基督教的兴起

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

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多对曾经的社会变迁充满疑惑,二十世纪那种充满自信的历史进步主义已经不再闪亮。生活在当下的基督徒,也难免受周围文化的影响,看不清道路。每当这个时候,回到圣经中上帝话语的应许是一个关键。另外回到基督教会的历史,认识上帝的手在历史中的掌管也会启发和激励我们。

 

过去几年,这本社会学家(一个非基督徒的学者)解读早期基督教发展的著作带给我很多启发,帮助我来看今天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与挑战。作者从一个基本的问题入手:基督教在庞大的罗马帝国中是如何兴起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弥赛亚运动如何成为西方文明的主导性信仰?作者探讨了增长的模型,早期基督教的阶层基础,社会危机中基督徒扮演的角色,基督徒的美德对社会的意义等。

 

作为基督徒,我并不会完全同意作者的解读,然而这位非基督徒学者却为福音信仰提供了强有力的证词:在社会危机中,福音像光一样吸引人们就近这光;无论地上的政治如何变迁,道德如何沦丧,福音信仰带来新生,带来盼望,带来更新。


罗德尼•斯塔克 

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们里面都有孤儿情结需要医治


弃儿

Castaway Kid

在多年前一个会议上,有朋友介绍一位美国基督徒企业家给我认识,说他写了本书,是他自己的经历,问我是否有兴趣翻译成中文出版。我回到旅馆,翻阅他送我的英文自传小说Castaway Kid,讲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孩子的成长历程。一边读,我一边尽力挣扎,难以把书中的孤儿与那位充满慈爱和阳光的企业家联系起来。后来由于我开始专心牧养教会,只能告诉朋友我无法接下这个项目。

 

很高兴看到国内终于有了这本书的中文版《弃儿》。作者3岁被母亲送到孤儿院,从此开始渴望家庭,然而希望一次次破灭。被遗弃的痛苦、被欺骗的伤害、孤单困惑、从里而外的遍体鳞伤。书中讲述了他如何走出来,如何找到信仰,如何经历饶恕,最后找到自己的家。

 

这是一个关于上帝的恩典的故事。我们或许不是孤儿,然而我们里面都有孤儿的情结需要医治;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家,然而外面有更多像年幼的罗布这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关怀,去爱。


(美)罗布 米切尔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公主和地精

The Princess and the Goblin


公主艾琳一生下来就被送到一个小山村,那里的地底下生活着可怕的地精,他们痛恨生活在地面的人,尤其痛恨公主的父王。他们筹划挖地道把公主抢走,还想制造洪水淹没矿井,淹死矿工。怎么办?

 

地下的地精,活在地面的人,被痛恨的公主和父王?圣经的意象吗?路易斯的纳尼亚世界?托尔金的世界?

 

我们读书,不仅要读一本一本的书,还要顺着一些重要的源流来读。麦克唐纳并不为许多人所知,然而他却是开创性的作家,他影响了切斯特顿,路易斯,托尔金,内斯比特等人。切斯特顿曾说:“有这样一部作品,它影响了我的生活,帮助我形成了看问题的不同视角......我读了该作家的全部作品,觉得这部作品最真实,最具现实意义,最生活化,它就是麦克唐纳的《公主和地精》。”


(英)麦克唐纳

 外研社出版



改变就是进步?

切斯特顿随笔

一提到“保守主义”,人们难免与正襟危坐,苦瓜脸,不许人欢乐等连在一起。然而这却不是保守主义的意义。保守主义对各种价值观上的标新立异持警惕态度,力图维护那些来自信仰并经过时间检验的价值。切斯特顿正是一百年前捍卫和保守信仰与价值的一员大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称他为“被遗忘的大师”。除了报章杂志的专栏,他写侦探小说(著名的布朗神父探案系列),写通俗的护教作品(如《正统》、《异教徒》),写人物传记(如阿奎那传,狄更斯传)等。切斯特顿在晚期受洗归主,深深地影响了C.S.路易斯和托尔金。

   

这本随笔集收入了他的近80篇短文,幽默诙谐,充满洞见,对许多习以为常的观念提出质疑,令人捧腹,更引人深思。比如《改变就是进步?》一文,对现代人的各种进步主义和进化论发起攻击,四两拨千斤,非常妙的思路。

 

不经过省察的观念不值得持守。推荐这本书给学堂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可以作为写作训练的范文,也可以作为思维和逻辑训练的案例。


切斯特顿 

东方出版中心



爱与祈祷

一位校长对下一代的肺腑之言

这本书是我几年前还在从事出版工作时经手的一本书。几位在美国的华人基督徒家长读了之后,非常感动,自发开始翻译,托朋友联络我,看是否能在国内出版,后来几经周折,就出版了。

 

你或许会好奇,这本书为什么会抓住这些家长的心。这是一本演讲集,作者贾维斯是圣公会牧师,也是教育家,在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中任职35 年。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人生阅历和思想精华,都集中体现于每月对学生的演讲中。他将学生视同己出,每次演讲不老生常谈大道理,只以自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娓娓道来生命中各种“不平常的常识”,预备学生面对复杂的人生。他热情关注学生的品格塑造,挑战他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他坦诚探讨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做正确决定,鼓励学生敢于拥有更远大的梦想和志向。

 

最近一年教会的青少年团契在分享这本书。在开学季推荐给教会中做老师的,做父母的以及青少年。


(美)贾维斯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大教学论

Great Didactic of Comenius

推荐这本教育学的名著给教会学堂的老师、家长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会友。    

 

17世纪的捷克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被誉为“现代教育的先知”。当代福音派学者甘格尔(Gangel)评论说,夸美纽斯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综合教育”的先驱,他把教授所有的课程都当作是教授上帝真理的一部分,从而让学生看到自然启示与特殊启示的合一性。夸美纽斯区分了“内在的”与“外在的”教育过程,他说,真正的内在改变是绝对必要的,仅有外部的形式而没有内在真理是上帝所恨恶的。

 

这本《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探讨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改革、教育规律的一本书。在书中,他讲到,今生的目的是为永恒做预备,这包含三个层次:认识自己(认识万物)、管理自己和管理万物、归于上帝,而教育就由此展开。


夸美纽斯

教育科学出版社

 


新年伊始,你要不要开始写属灵日记?


诺克斯传

The Life of John Knox

约翰·诺克斯(John Knox,1505-1572),著名宗教改革领袖,苏格兰长老会奠基人,身列日内瓦“宗教改革纪念碑”的四巨人之一。诺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曾被法国人俘虏,沦为划船的奴隶,之后回到英格兰担任牧师。“血腥玛丽”上台后逃亡欧陆,在日内瓦加尔文门下受教。1559年重返苏格兰,致力于传播改教的福音教义,将他的同胞从当时的宗教腐败中拯救出来。他在信仰之战中历经多次流亡,曾与苏格兰女王对垒,带领苏格兰教会进行宗教改革。钟马田认为诺克斯是“清教主义的创始人”。

 

诺克斯是深刻认识恩典的人。读读他离世前的话语:

 

“在我软弱的一生中,曾经历许多争战,并受到撒旦多方的攻击。如今,那只吼叫的狮子恼羞成怒,对我发起了最猛烈的袭击;他积蓄所有的力量想吞吃我,巴不得立刻毁灭我。从前,他经常将我的罪孽放在我眼前,引诱我产生绝望的念头,企图用世界的种种诱惑陷我于网罗之中。然而,他却无法胜过我,因为他使用的这些武器都被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所击碎。现在,他用另一种方式来攻击我。诡诈的古蛇不厌其烦地想说服我相信:我的功劳使我配得天堂的奖赏和永恒的祝福,因为我忠心地履行了侍奉的责任。但是,感谢上帝,他提醒我想起以下的圣经经节,使我有能力击落并熄灭了恶者射来的邪恶火箭: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神的话击败了魔鬼,他就立刻救了我。我要借着耶稣基督感谢我的上帝,因为他按自己所喜悦的旨意赐给我得胜。我也深信,那诱惑者将不能再攻击我;很快,一切身体的痛苦和心灵的磨难都会消失;借着耶稣基督,我这个必朽坏的悲惨生命,将被一个蒙福的不朽生命所替代”。


托马斯·麦克里

华夏出版社出版



这是我的立场

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

为什么路德燃起的火波及全欧洲,乃至影响整个现代社会?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不过读一本好的路德传记,再加上路德的《加拉太书注释》,可以作为一个基本的阅读起点。    

 

培登所写这本路德传记是经典中的经典。它被很多人列入影响自己一生的书单中。20多年前刚信主时,读到其中摘录的路德的圣诞讲章,感觉堪称“惊艳”。

 

作为宗教改革的先导,路德的传记可以说版本繁多,有学术性的评传,有描述性的生平传记,有给青少年读的,给小孩子读的。而这本在众多传记中脱颖而出,我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好读,作者的讲述极为生动。还有一个原因是作者深刻地把握住了路德精神的内核,也就是福音,路德如何被福音深深抓住,又如何靠着福音侍奉,又如何在艰难中应用福音。


罗伦·培登

上海三联书店



狄考文传

在中国山东生活45年的传教士

当我们寒微地开展基督教教育事工时,让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有伟大的救主可以依靠,也有伟大的属灵传承可以汲取资源。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间大学登州文会馆(今天的山东大学的前身)是由长老会的牧师狄考文创办的,他也是和合本圣经的翻译委员会主席。

 

这本传记不是大事年表式的事件记述,而是摘录了大量狄考文的日记、书信,以及当时许多相关人物的回忆文字,读来有血有肉。特别推荐给关心教育的每一位会友,让我们为宣教士的爱与付出感恩,也在今天的时代继续承继基督教教育的异象和使命,为基督,为教会,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美)丹尼尔·费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织娘的一生

用生命培养了一批优秀儿女的伟大母亲

一位非常平凡的女性,大户人家的小老婆,丈夫去世很早,陷入贫穷,独立养育七个儿子。认为结局应该如何?

 

陈织娘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她虔诚地信靠上帝,为孩子祷告,为教会祷告,为上帝的国度祷告。上帝是孤儿寡母的父,听了她的祷告。七个儿子中有五位做了牧师,包括著名的布道家唐崇荣牧师,神学教育家唐崇怀牧师等。

 

唐崇怀是我在神学院的老师,他多次讲到母亲如何带领他们祷告,为他们祷告,把信仰带给他们兄弟几个。愿主藉着这本书,赐给我们的母亲们一个荣耀的异象:你不是在为自己培养养老的儿女,是在为神国培养下一代的栋梁。


唐福德

团结出版社


薛华传

An Authentic Life

薛华是二十世纪一位别具一格的牧师,他曾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时代周刊称他为“知识分子的宣教士”。我曾经在教会的周报推荐过他的《前车可鉴》、《基督徒的艺术观》,还有10集的纪录片《西方文化的兴衰》。

 

薛华一生经历了无数争战:从自由派的美国联邦长老会分离出来,建立圣经长老教会;卷入与巴特的新正统派神学的论争,推动圣经无误的认信运动;参与反堕胎运动,呼吁基督徒回到整全的基督徒世界观。

 

他一生从事了很多领域的服侍:在长老会教会牧会10年;与妻子一同开展“孩童归主”国际事工;从美国到欧洲做宣教士,在瑞士建立庇护所事工,影响了许多迷茫中的欧洲年轻人;他在各种场合以通俗易懂的思想讲座,帮助基督徒从福音的信仰挑战现代思想;他制作电影,以影音的形式宣讲福音,产生巨大影响。

 

他常常破界破得让人不可思议。他对艺术投入了如此大的热情,是基督教思想家中少有的对艺术痴迷并能从信仰角度解读的人。他解读鲍勃·迪伦的歌曲含义,对世俗文化背后的信仰意涵有深刻的关注。

 

他的一生影响了很多人,比如《一生的呼召》的作者葛尼斯,《科学的灵魂》的作者佩尔斯等等。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林慈信牧师的推荐下,开始捧读《前车可鉴:西方文化的兴衰》时的醍醐灌顶之感,当时由衷感叹:这个人救了我的脑袋,我可以继续做一个基督徒,同时是一个思考者。

 

这本传记没有把薛华当作完美的典范,书中也真实地写到他的灵性挣扎、在高强度服侍中的夫妻相处的艰难。在他所成就的传奇之先,他是薛华,被上帝的恩典深深抓住的基督徒。他写到:当我们生命中的圣洁生出爱心,而爱心又生出圣洁,并且这都是因为我们对主的爱——只有那时,我们才会从为我们而死的神的羔羊、我们的救主那里获得持续的喜乐和力量。


(美)杜瑞兹

团结出版社


毕大卫传

The Life and Diary of David

大卫·布雷纳德(又译毕大卫,1718-1747)成年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中宣教,最初毫无效果,后来在他的不懈祷告和努力下,恩典终于来到,大复兴降临到印第安人中间。但此后不久,他就身患重病,最后在爱德华兹家中过世,后者根据他的日记为其编纂了一部传记,此书1749年一出版,即广受赞誉,一版再版,经久不衰,成为一部灵修经典。    

 

毕大卫短暂的一生经历诸多苦难,他的传记和日志真实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他在神面前的反省,他失败之后的反思和蒙恩典之后的感激,朴实而真切。

 

我的推荐理由是,第一,爱德华兹这样的神学大家编辑一位宣教士的日记,这种组合举世无双。第二,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写属灵日记。

 

新年伊始,你要不要开始写属灵日记?


爱德华兹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阅读《要义》,记录生命新历程”征稿

《基督教要义》,对于一些基督徒而言,就像一座不敢攀爬的神学阅读高山,一次次打开,又一次次搁置。与其说是没有时间或者心有逃避,不如说是没有选择正确有效的打开方式。趁着2018年新开局,在打开要义的时候,准备好笔记,随时写下心得,记录下一段与加尔文的对话或疑惑,整理一些阅读中被光照的见证,未必是一篇完整的文章,都不要犹豫,寄给橡树,我们与你一同前行攀爬这座山,你会发现,原来《要义》不仅不难,反而是风景这边独好。橡树期待你的来信!咱们橡树家的地址是:oaktree_amos@qq.com。橡树人时刻在这里恭候橡果们!


用稿说明:橡树对橡果的来稿一直坚持热切欢迎和支持态度!但由于来稿较多,橡树无法保证一一回复是否采用以及何时采用。为不消灭橡果们宝贵的热情,橡树决定做此通告。橡果投稿三个月后若无收到用稿通知,可邮件询问是否收到稿件,以避免邮件丢失情况;或者发邮件提出稿件转投其他平台,以避免造成一稿多用。

橡树文字工作室我信文字的力量!
微信号:oaktreepublishing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购买以上推荐橡树图书,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