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生季 | 娄骑士有话对你说




写在前面:小编基于娄永琪院长在去年6月接受《装饰》杂志的采访,并加以补充和修订。娄院长在这篇采访里,介绍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愿景。


采访|方晓风、王小茉、万露贞

撰文|王小茉、万露贞

来源|本采访基于《装饰》杂志2015年第10期“第一线”修改而成



图:ICSID Board


 编者按  

2015年10月,在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第29 届年度代表大会上,沿用近60 年的“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正式更名为“世界设计组织”(WDO,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会上发布了工业设计的最新定义。同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当选为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11人)成员,成为协会诞生58 年以来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理事。国际重要设计组织的更名,以及工业设计新定义的发布,已明确昭示设计在新时代下的转型。相应地,培养未来设计人才的设计教育该如何变革和应对?在《装饰》杂志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主办的“主动设计”上海论坛期间,我们采访了娄永琪院长。

 

一) 同济设计的历史和变革


与德国包豪斯渊源深厚的同济大学,其设计教育的历史可上溯至20 世纪40 年代,而设计教育与建筑教育整合在一起的时间有70 多年之久。1986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开始招收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1993 年,工业设计系成立。2000 年,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兼授工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学位。2001 年,开始招收设计艺术学硕士生,授文学硕士学位。翌年,招收设计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生,授建筑学博士学位。这一时期,同济大学的设计教育与全国的高校设计教育发展节奏基本一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基本建设阶段。


图:同济设计的包豪斯传统

对于设计行业而言,2007 年可谓具有转折意义的时间节点。这一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波及广泛,实体产业遭受重创之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设计的价值与既有的生产模式。同年,苹果公司的第一代iPhone 问世,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所构建的系统产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关系。与过去不同,这次由经济危机所引发的、针对设计产业的变革和机遇,中国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

在这样的时代和行业背景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于2009 年5 月成立。娄永琪说,原来的设计专业依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有包豪斯的底子,又有建筑、规划和景观三个相近学科的支撑,整体条件其实不错。但同济大学觉得不能仅仅满足于此,不然“没法向这个时代交待”。“设计创意学院的成立是设计教育应对技术、社会、经济、产业变化的结果。特别是思考在这个全球知识网络时代,需要发展什么样的设计,来服务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满足出创新知识重构的需求”。


二)“立体T 型”的设计创新教育框架


设计院校都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特点,确定适合的办学方针,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教学体系架构和具体课程的设置来实现。娄永琪介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学科聚焦“面向产业转型和未来生活的智能可持续设计”,以培养“可持续设计创新领军人才”为使命。学院采用“立体T 型”的设计教育框架:本科教育以培养垂直能力为主,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宽广知识的专业设计人才;硕士教育的重点将从垂直能力向水平能力拓展,特别强调跨学科知识、整合创新、设计方法和国际经验的培养;博士重点培养知识和理论的厚度。

图:立体T型的创新设计教育框架

他坦言,这样的定位也有一些实际情况的原因:首先,源于德国和包豪斯的教学传统;其次,与中国的国情和目前对高校本科教育的认识程度有关——如果不培养专业,可能首先许多学生家长就接受不了。尽管不能像很多美国综合性大学一样把本科阶段做成通才教育,同济也希望从专业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济的设计教育体系原本就比较完整,在没有颠覆现有教学体系的情况下,学院所进行的改革,主要通过三个模块实施,分别是:“重新认识技术、重新认识经济和重新认识可持续。”


  • 从“原子(atoms)”世界向“比特(bits)”世界拓展的设计教育


“重新认识技术”是一个重要教学改革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从“原子(atoms)”世界向“比特(bits)”世界的拓展,以更好地应对全球信息网络时代的特征和需求。于是,同济率先要求所有一年级学生从第一学期入学开始,便学习开源设计,同时用Autodesk® Fusion 360协同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和云端管理。设计高校中开设开源设计课程的,并非同济设计创意学院一家,但是目前只有同济把它作为基础课。课程教材由学院教师编写,没有文理科之分,由学院副院长MIT设计与计算博士孙效华教授领衔的开源设计课程,抛去晦涩难懂的计算机理论,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虽然开心、愉悦,但同时课业量非常大。

图:开源课程学生们的创作过程


图:开源课程成果

学习计算机技术是“标”,这么做的本意,是希望给学生带来思维模式的改变,适应数字网络时代,有云的概念,培养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娄永琪强调,改革必须越早越好,要从一年级和基本的设计思维入手。今天,设计的内涵与外延都在扩展。所谓“造物”的“物”,即设计对象,已从物质产品拓展至非物质(信息)领域。即便是制造,也与以往大有不同。在工业时代,设计一个复杂的造型,意味着增加许多成本;而现在,计算机思维和3D 打印不仅可以做出复杂的造型,甚至可以低成本地予以实现。技术的变化,极大地支撑了创造。

早在2013年,学院支持丁峻峰老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Fablab, 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创客运动的先驱。按娄永琪的话说,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应该让比特(计算机)世界和原子(物质)世界尽早地在他们的脑海中相遇。为了更好地应对数字时代,学院还通过计划从IBM引进了曹楠教授,专门从事数据可视化研究。


图:Fablab开放夜


  • 新经济、新生活、新设计


重新认识经济,是让学生认知到自己所做的设计和未来事业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这里,娄永琪指的是“新经济”。与开源设计课程一样,教学内容不是让商学院的老师向学生灌输经济原理,而是结合课程设计,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在变化,经济也在变化。

一方面,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新洗牌,在世界500 强企业中,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比例不断降低;另一方面,设计在新经济,特别是创新创业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2015年《快公司Fast Company》的报导,目前在硅谷,大约有1/4 初创企业的合伙人拥有设计背景,融资最多的25家公司中,40%的创始人或者联合创始人是设计背景。 在制造行业,分布式、个性化制造系统给传统制造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产品生产的单位时间消耗大大压缩,其产能却和过去无异,无需仓储、物流的环节,线上设计师直接与用户对接的D2U(Designer to User)商业模式,将省去大量中间环节及中间成本。不止于此,借用罗兰•巴特的话,人们很多时候消费的其实是产品背后的意义。在“背后的意义”之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这个经济是社会导向、服务导向、精神和文化导向、体验导向的,它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通过意义改变,设计不仅可以驱动创新,还可以推动社会生活方式变革和新经济转型。这些内容都应进入教学,成为教学体系中的环节之一。学院特聘研究员范凌博士创立的“特赞Tesign”就是一个典型的设计驱动的创新平台,曾被评为世界300个最佳初创公司。


图:《长尾》《免费》《创客》

作者Chris Anderson在同济


  • 价值观:为可持续世界而设计


在同济大学的官网可以看到,学校的发展愿景是“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可持续设计创新’领军人才”。由此,重新认识可持续成为第三个模块。与前两个模块不同,重新认识可持续的教学方式比较灵活,除了有一门可持续设计的本科生课程外,还通过课程设计、工作坊、讲座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加以渗透。学院的朱小村、杨皓等教师分别从仿生学可持续设计研究和“循环经济”等角度教授可持续设计。学院更是聘请了世界经济论坛“循环经济”奖获得者诸大建教授为学院的双聘教授。

娄永琪认为,通过这三个模块,可以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拥有开放的眼界的优秀本科生。从社会对毕业生的反馈评价来看,包括学生自己也认为,在同济学习收获的最大财富就是眼界。再进一步,学院希望今后学生在具备宽广眼界的同时,还有很强的引领能力。


三)用开放带改革:打破学科和学院围墙设计学院的边界


我们有时候称大学是“象牙塔”,它是一方让人潜心研究的小天地,但若不好好建设,却也能成为一种有无形消极力量的区隔。在访谈过程中,娄永琪反复提到“开放”一词。专业技能容易传授,开放的眼界如何培养?同济设计学院位于上海,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为特质的海派文化和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本身就会对学生的眼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无可否认的地缘优势。而在学院政策和教学设计上,同济设计学院实施的重要措施还包括:取消系的建制;大量聘用校外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加强国际交流等。


  • 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全面实现“Program 制


取消系的建制,按专业创立“Program 制”,不同专业的教学模块相互承认,这是颇具魄力的行政及教学管理举措。

在我国,系的意义不仅为了细化专业,也是单位和一级机构。分工明确曾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但如今,社会的新变化和新问题不是按照专业而产生的。这时,再以此组织教学,其局限性愈发凸显。娄永琪举例道,比如说空气污染,哪个专业解决它?我们原来认为是环境工程问题,可最后发现,这里有管理学、社会学、设计学、经济学等诸多问题,单靠技术根本解决不了。学科之间的壁垒需要打破,这种“破”与“立”从学院内部开始。不设系,课程就更加容易打通,课程交叉、跨学科合作就更容易实现。比如,企业在学院做一门以工业设计为主的课程,同时又希望能够有几个环境设计的学生参与,采用“Program 制”就很容易实现。所以,从教学来讲,“Program 制”更有助学科交叉。


图:学院的跨学科创新课程

目前,同济设计学院的本科有三个专业方向: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媒体与传达设计。在师资上,本科教学分为四个团队,分别是设计基础团队、产品设计团队、环境设计团队、数媒与传达团队。其中,设计基础团队的课程将越来越多地由各个专业的教师担任,这样有利于与后续专业课衔接。 

正是基于“Program 制”,学院在本科一年级设计了一门“组课”,由谭靖漪教授带领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授课。课程基础源于《Design Issues》主编、前卡内基梅隆设计学院学院掌门人理查德•布坎南(Richard Buchanan)的“设计的四个秩序”(four orders of design)理论,马谨老师还专门为学生写了一个“四秩序”的入门解读版。其四个秩序依次是符号(symbols)、物体(objects)、行动(action)和系统(system)。四个秩序对应四个题目,但与专业无关——符号不是指平面设计,物也不是代表工业设计。它们的概念还有衍生,如行动中包含过程,系统也包含了环境、机制等。娄永琪解释道:“以前,特别是在建筑设计领域,空间是基础;包豪斯时代,语法(grammar)很重要。过去,我们为什么对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不满?是因为它还停留在感性上,没有理性的指引。指导学生设计一张海报,老师会说,这个图形往左边移好一点。或者说,它太大了,最好小一点、圆一点、方一点……实际上,这些都是感性上的体会,没有说清到底为什么。包豪斯强调语法,就是在阐释设计背后的逻辑和规律。“组课”的设计是搭建了一个框架。目的是通过这个框架,给学生树立一个整体的设计关系和参照体系,不再以一件物、一种材料这种片面和小格局的眼光看问题。后续再扩展,学生就会理解,设计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它与技术、经济、机制等的网状关联性。我们所教的‘设计的四个秩序’,其重要性等同于当初包豪斯教给学生的‘语法’。等学生读到高年级至研究生的时候,当他对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独到认识时,可以打破四个秩序的体系。但在起点阶段,什么作为学生的基础,埋下怎样的种子,是具有未来决定性的。”


图:设计四秩序课程

在研究生阶段,学院共设“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媒体与传达设计”三个“高级垂直能力”专业方向;“交互设计、产品服务体系、设计战略和管理”三个“水平整合能力”专业方向;以及“设计历史与理论、创新设计与创业”两个支撑性的专业方向。研究室“Program 制”最大的变化,首先就是从“导师制”转向“导师组”制。每个program可以在学院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设定各个Program不同的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招生标准、各方向毕业要求。研究生“Program 制”一方面真正地做到了从入口到出口的“因材施教”,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与国际合作伙伴进行交流,目前世界一流的设计院校,在实践型硕士层面,基本没有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制的。

娄永琪打比方说:学院希望研究生培养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个体兴趣和个体能力,而是要强化Program的专门能力和整体实力。就好像农耕时代,高水平的木匠主要看个人手艺;而现代社会高水平木匠是看掌控机器的能力和品质管理;未来的木匠,可能要看编程或操作软件的水平了。

学院在研究生阶段设置了3个逐步递进的Studio(课程设计): Studio 1主要是Program内的专业设计科;Studio 2则必须有2个以上Program联合开设;Studio 3则要求与院外专业联合开设。以此来实现Program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 开门办学,加大国际交流和外聘师资力度


同济设计创意学院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目前,学院有三十多个签约的国际合作伙伴,有6个双硕士学位和两个双博士学位项目,学生在合作的海外高校学习一年或一年半,分别可以拿两个硕士学位或者两个博士学位。双学位还意味着大量海外学生到同济设计创意学院就读。在这样的格局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有30% 的研究生来自海外。“以前,‘教学相长’好像一句口号;而今,真是教学相长的时代。这些国际学生和我们自己的学生之间,是相互学习的关系。网络资源和信息搜集的渠道如此发达,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很可能比老师懂得多。当然,阅历、经验,以及对事物的判断、见解等方面无法从网上获得,学生要依靠老师的启发引导”。

谈到对外交流,免不了涉及与语言有关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芬兰和意大利等非英语国家也曾遇到过。


图:李克强总理接见学院外籍教授索达曼

学院顾问院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索达曼教授说过这样一个故事:20 年前,当时的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强制研究生教学全部用英语授课,即便授课老师英语不够好,也必须用英语。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同样如此,通过政策和国际交流的外力倒逼,现在的研究生课程基本也是用英语。

“对同济设计创意学院和中国的设计高校来说,目的不是在形式上效仿芬兰、意大利,而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娄永琪十分肯定国际化带来的益处:“因为有了新的参照体系,更加容易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短处。学院的边界打开了,教学系统也更容易与时俱进。”


图:Don Norman教授在同济

在师资方面,同济设计创意学院的做法是:

1)聘请了大量的外籍教师,包括Richard Buchanan, Kaja T. Buchanan, Ken Friedman, Jarmo Suominen,Leung Ming等担任全职教师,也包括Autodesk CEO Carl Bass, Don Norman等作为客座教授。

2)大量增加业界兼职教师(Adjunct)的比例,本科生的专业课程由校内和校外教师共同承担。

娄永琪坦言,在一所学校教书时间长了,知识容易老化,也容易封闭地看问题。聘请业界的优秀人才到学院上课,一方面,他们所讲的都是新鲜的、正在发生的事情,解决了外部知识的更新以及校内外的衔接问题;另一方面,这不仅对学生有好处,对教师也有促进、刺激作用,即所谓“鲶鱼效应”。外请教师并不是要抢占院内教师的工作。共同承担教学,院内教师其实更加重要,他们的责任是作为教学架构的连接点和支撑点,把握这门课和每节所讲的内容在本科生四年教学八个学期中的定位,它与前后其他课程的承接和逻辑关系,以及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一门课中,院内教师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兼职教师则可以不断更换,院内教师可以有选择地与不同的兼职教师合作。

图:学院客座教授杨明洁先生

2016年,学院正式开始“设计学”博士生招生,之前十多年,设计方向的博士一直在建筑城规学院的学科点招收博士。娄永琪和Richard Buchanan教授、Ken Friedman教授等一起,综合了世界十余个个最好的设计院校博士教育经验,架构了全新的博士培养体系。从学院层面开设了“设计哲学:设计研究的结构、设计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基础、设计理论阅读、学术写作、学者能力养成”等课程和培养环节,导师则负责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个性化培养计划的制定,学术指导。学院开设的博士课程,大部分由学院邀请世界知名学者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同时,鼓励博士研究课题与时代问题和中国问题相结合,从而保证了博士教育的国际水准和个性特点。


图:Buchanan教授讲授博士课程“设计哲学”


  • 环境育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娄永琪认为,生态环境对办学尤为重要:培养体系、教学环节、课程、研究等都是在有型和无形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个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设计创意学院不在同济大学的主校园中,它虽处旁边一隅,但在不大的教学空间努力营造着开放、互动的氛围。学院现有三座教学楼,它们不是以各自的功能或者赞助人的名字命名,而是分别叫作IF 楼、IT 楼、IS 楼,组成“If it is……”,即“如果它是……,(那么……)”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开放语句,与学院开放、实干、国际化的学院发展路线相呼应。


图:Innovation Field,创意工场

IF 楼(Innovation Field,创意工场)作为学院师生最主要的设计实践基地,内设多个实验室,如金工车间、木工车间、塑料车间、玻璃车间、数字设计车间、首饰工艺实验室等。通过定期的“开放日”活动,创意工场也成为社区的实训基地。

图:Inspiration Tank,灵感智库,俗称“堡垒”

三层的IT 楼(Inspiration Tank,灵感智库,俗称“堡垒”)为各专业教室。与学院的项目(专业)制相契合,IT 楼打破传统的教学分布格局,形成一种开放式的、便于师生交流合作的教学空间。

中文名为“交互天地”的IS 楼(Interaction Shelter,俗称“大棚”),由原上海巴士一汽维修车间改造而来。这是学院最开放和交互的场所,包括愤怒小鸟广场、Fablab、同济- 阿里云智能极智联合实验室、“天使学堂”咖啡厅、图书馆、报告厅、展厅等。

开放和交互,是空间最大的特点,学院希望它成为热爱设计的各种人士相互激发、共创合作的场所:让创意在交流和切磋中不断迸发,让思想在碰撞和激荡中持续泉涌。娄永琪经常说:学院要成为对资本最友好的设计学院。要通过资本和点子的结合,更好地践行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图:“交互天地”内的几处场景

进入设计创意学院,大家就会发现一个特点:学院几乎没有一间暗房间。所有的教室、办公室都是透明、一览无余的。这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学院和外界的交互,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院“开放和透明的文化”在空间上的体现。从人才培养角度,“在这样透明和开放的空间里学习和工作的师生们,他们的‘心胸’和‘气场’是完全不一样”,娄永琪如是说。

除了内部的打开,学院还和四平社区合作,打破学院和社区的围墙。倪旻卿、莫娇、吴端、刘洋等老师等启动了“四平空间创生”,通过60多个“微创新”,改变了学院周边社区的空间品质。孙捷教授、郁新安、倪旻卿等老师正在策划和玻璃博物馆合作把学院的玻璃工坊等功能植入社区,从而真正实现学院和社区“围墙”的打破,杨皓、范斐等老师正在四平社区建立上海第一个LivingLab。


图:四平空间open your space创生行动

对于软环境,娄永琪说:“有些时候我们要破掉偶像,其实就是去除内心的畏惧,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创新力。比如,前些年同济邀请了《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来学院讲座,如果只看介绍,我们一定会被三次普利策奖得主这样的光环吓到,可是当他坐在学生们面前的时候,学生们到的就是一个和蔼的邻家老人,然后你就从高山仰止的心态转为平视。平视他的时候,就可以从他身上学到更多东西。

”工业设计专业主任刘力丹老师去年和“同创社”一起举办了《设计江湖》系列讲座,邀请了如恩设计的联合创始人胡如珊、谷歌中国的首席运营官周平先生、著名媒体人骆新、著名设计师刘传凯等大咖来和学生谈人生、谈设计。

学院把各种声音和资源带进校园,打破围墙,力图成为对社区、对产业、对资本、对城市最友好的学院,其用意也在于此。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学生自然会开始思考设计的新面貌,主动思考设计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它可能改善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图:学院客座教授Autodesk CEO Carl Bass


四)三个自信,主动办学 


娄永琪告诉我们,他觉得除了使命愿景、学科架构、岗位设置,以及课程安排等繁琐等办学改革之外,最为重要的是使命感,也就是“为什么要做?”。他担任院长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学院拟了一句宣言:“为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而学习创造(To Learn and Create, for a Meaningful Life and a Better World)。”宣言既表达了学院对教师和学生使命和抱负的期许,也反映出他们对设计的社会价值定位。同时,宣言背后的不忘初心、独立思考、主动担当的精神成为激励学院及其师生不断创新和奋进的动力源泉。娄永琪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目标从来不是与任何一个对标学院PK, 而是要“尽责任、做自己”。“成为全球影响力的‘设计驱动创新’引擎”这个学院发展愿景的实现,有赖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

2015年10 月,在娄永琪、Ken Friedman的倡导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Elsevier国际出版集团联合推出中国第一本全英文双盲评审的设计研究学术期刊《She Ji》(英文全称是“She Ji, the Journalof Design,Economics and Innovation”,中文名称是“设计、经济与创新学报”),由马谨博士担任学报的运营主编并负责出版平台的工作。娄永琪解释道,中文的“设计”一词由“设”和“计”两个字组成,其含义是耐人寻味的。“设”,施陈也,从言役。计,计策、计算,会算也。设计就是“设定一个计策”,人为设定,预估达成,并进行目标指导的过程。这里讲到了设计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和人有关,“从言役”,靠的是说和做,不光是自己行动,还要让别人动;第二,与计算相关。从古代的“运筹”到现在的计算机,工具不断进化,但计算的本质没有变化。用中文的拼音作为学报的主刊名,其实背后也蕴含着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中国设计觉醒的使命。

图:《设计》('She Ji')期刊

关于未来的设计走向的探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一直走在国际前沿。 2014 年,娄永琪和唐•诺曼、肯•弗里德曼等五位学者一起在同济设计周后撰写了DesignX宣言,勾勒出应对人类社会面对的那些快速改变的、模糊的、复杂的大问题所需要的未来设计的愿景。简而言之,DesignX就是针对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设计。如同二十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生产和全球的经济带来深刻变革的影响一样;我们需要一场新的设计革命,以进入这些复杂的、多时空的、不确定的、非线性的刁顽问题(Wicked problems)的世界。为了支撑和实现这个目标,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30%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将来自于设计以外的背景。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设计的这个新变革,我们需要模糊设计师和执行者的界限。设计师不能仅仅止步于提供解决策略,而是要成为解决策略的一部分。同时,设计的行动主体,也正从职业的设计师,拓展到各色人等,通过社会创新,人人设计的时代已经到来。

图:2015年DesignX大会

2016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黄浦区教育局正式签约,在外滩源建立一所全新的以“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为特征的“同济-黄浦设计创意高中”。这所中学并不是以培养未来设计师为目的,而是以培养具有设计思维的未来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从而把创新设计的教育从大学延伸至中学。这所全新的中学将于2017年9月正式招生,也成为上海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大胆探索。


图:
同济-黄浦设计创意高中空间设计意向图

娄永琪强调,如果想改变,不能等到所有条件都具备才开始行动,而是要边做边想。要明确方向,以未来发展的样貌或预期的变局,调整现在的思维和作为。唯有主动办学,方能永续发展。


五)新引擎、新平台



图:翁铁慧副市长出席见证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的签约仪式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6年2月25日批准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它由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联合发起成立,未来还计划进一步引进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际合作伙伴开展设计创新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摆脱体制机制束缚,从全球创新教育的视角,从招考、培养、师资、科研、社会服务等全方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探索,助力同济设计的使命和愿景的早日实现。

2016年,上海通过市政府专题会正式将同济大学设计学确认为“上海高峰高原学科计划IV类高峰学科”,成为同济大学第五个高峰学科。同济设计“全球设计驱动创新引擎”的愿景和上海“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的历史使命的结合,正在谱写同济设计创新的全新乐章。



注: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将在设计创意学院现址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国际设计一场”三期的建设,实现空间拓展。以上为两张效果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