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he Ji》学报第六期导览

 


新一期《She Ji》正式上线,

全文下载请戳: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24058726

 

这一期,好看。

既然有底气用这一句话开场,

我们就直奔主题吧。

 

🏃🏻

🏃🏻

🏃🏻

   本 期 导 览   

📏 现实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创新设计:伦理考量

本期《She Ji》的第一篇文章是Otto von Busch与Karl Palmås的“Social Means Do Not Justify Corruptible Ends: A Realist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Design”。近年来,社会创新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蓬勃发展,“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也成了大大小小无数实践奉行的原则,似乎有了“社会创新”的加持,任何设计就能变得高尚正义——因为,是为了社会的好啊。正因为此,两位作者向人们公认的社会创新提出了挑战——社会创新这一提法既针对行动的目标结果又针对行动的手段过程,但过程手段的社会性难道就能保证取得有益于社会的结果吗?Otto von Busch和Karl Palmås把这种默许称为“理想主义视角”。小额信贷是公认的社会创新聚集领域之一。通过对小额信贷的研究分析,作者指出,以社会福祉为目标的小额信贷恰恰有可能通过其社会过程产生反社会、反政治性、反创造性的影响。作者们主张采用“现实主义视角”,来重新审视创造性的社会手段和过程如何与充满伦理考量的社会结果相匹配。

▲ 欧盟委员会的《社会创新指导手册》。 © 2013 by European Commission.



📍缩小规模:于细微处为人思考

也正因为设计开始越来越深入地处理社会挑战,设计师们必须在不同的尺度上工作。工业化大生产的传统,给了我们一个先入为主的逻辑,即追求超大规模化、批量化的制造和经济。即便自二十世纪末叶开始,数字技术和新的生产手段开始令制造业向定制化发展,设计师们还是死死盯着批量生产和追求规模化市场的长期战略却不自知。因此,在“Scaling Down: Why Designers Need to Reserve Their Thinking”一文中,作者Jeremy Myerson呼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设计的着眼点需要缩小(scaling down)而不是扩大,于细微处为人思考。通过介绍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海伦哈姆林设计研究中心进行的三个完全不同的案例,Myerson认为,以往的设计师需要学习一点儿关于一大群人的特征去服务大规模的市场;而如今,设计师们必须针对更小的群体进行深入的学习。以往我们关注人群的共性,而今天我们体察差异。

▲ 内置在社区活动场球门上的照明装置。Image courtesy of The Helen Hamlyn Centre for Design, RCA.

▲ 为Herman Miller 开发的“Workscapes” 在线工具包(by Lottie Crumbleholme)。 Image courtesy of The Helen Hamlyn Centre for Design, RCA.

▲ “Foyle Reeds”项目的视觉呈现,一个由Foyle河周边居民们资助的场所,通过增进居民参与,营造宜人的感官体验,从而防止自杀事件(by Ralf Alwani and Lizzie Raby)。Image courtesy of The Helen Hamlyn Centre for Design, RCA.  



📈设计学科发展

在“Growth or Decline?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stitutional Trajectories of Five Design Disciplines in the United States”一文中,Ali O. Ilhan从知识、专业和高等教育三个方面对美国的五个设计专业展开了纵向研究。Ilhan研究的五大专业包括:建筑学、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工业设计,以及室内设计。尽管我们知道设计的领域不止于这五个专业,但作者采用美国后高中时期教育数据集成系统(IPEDS)提供的这五大专业1998–2012年间的完整数据,详尽分析了影响美国这五个设计专业发展轨迹的因素。Ilhan发现,尽管各专业有着独一无二的成长历史,像领域交叉性、机构规模、女性在校生人数增长等因素都对各专业的发展发挥着相近的作用。

▲ 专业规模:1988–2012年间五大领域内学士学位授予机构的占比。 ©2017 by Ali O. Ilhan.



🖋 阅读Glen Parsons的设计哲学及现代主义视角

Glen Parsons的《设计哲学(The Philosophy of Design)》,是近期出版的关于设计哲学的重要专著。Per Galle对本书进行了详尽的、反思式的分析。哲学家谈哲学,我们或许可以找出100个理由不关心;但哲学家谈设计时,我们真的不好奇吗?为了让读者能够用这篇长书评作为阅读的线索,Per Galle简直操碎了心。无论是对原文和自己的陈述字斟句酌,还是处处留出指向原文的索引——但这还只是技术层面;Galle对Parsons的核心概念和逻辑推演进行了细致至极的检查,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arsons的现代主义设计思维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有人好奇,一篇可以当做长论文的书评和一篇普通书评的差异在哪里?Gellen这篇观点型书评做出了回答:除了细致介绍原书脉络,文章的分析思考还包括:现代主义视角的可行性;设计哲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本质和起源;“设计”概念的稳定本质;以及对Parson给出的“设计”定义的审辩式分析。

▲ Glenn Parsons, The Philosophy of Desig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16).



🚴🏻 When You Come to a Fork in the Road, Take It

这已经不是Don Norman第一次谈论设计(教育)为什么必须转变,当然和他此前发表的“Why Design Education Must Change”和“DesignX: Complex Sociotechnical Systems”结合起来看,味道才是最好。对于找茬星人来说,我们一定想看到的是,Norman在这篇名为“When You Come to a Fork in the Road, Take It”的文章里谈到了哪些新观点?今天这个时代,设计可以被看做“手艺”,它同时又是一种思维方式。设计何去何从?Norman的态度可以说相当直接了当,他用美国棒球明星Yogi Berra的名言来概括:“走到分叉路口,就把叉子收了继续走!”翻译成诺记的语言就是:当今的设计是“基于佐证”的学科,要把设计看做手艺的话,就把它看做一门精通新工具、新材料和新的制造方法的手艺;要把设计当做可以支撑起这个学科的思维方式的话,“设计思维”必须有突破性发展。设计既是手艺又是思维。



🍩 甜甜圈经济

本期最后,是Jerry Diethelm撰写的短书评:Kate Raworth的专著《Doughnut Economics》。Raworth的“甜甜圈”在人类需求的社会基础和地球生态系统的极限之间为人类世界指出了一个可能的安全、正义的空间。尽管我们有无数理由对此存疑,Kate Raworth提供了一个有理有据的观点,告诉人们如何负责任地向这一目标努力。

 Raworth的“甜甜圈”模型。 Courtesy of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预  告  

我们曾经多次提到,《She Ji》正在准备几期专刊。其中一期的主题是“设计的转型”(Transforming Design Matters),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伊利诺伊理工大学Carlos Teixeira博士作为该期的特约主编。专刊中的文章来自于一个新兴的自主项目——美国和加拿大的设计学者和专业人士结成联盟,意欲转变并改善人造的系统。这是一个拥有跨学科文化的群体,他们中有设计从业人员、设计研究者、人文学者、社会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这期专刊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知识融通的空间,帮助来自不同学科、带着不同思考传统的人士进入这个空间,理解当今设计研究触及的领域并为此做出贡献。


敬请期待。

  封 面 故 事  

▲ “Our Future Foyle”项目的所在地——贯穿爱尔兰Derry-Londonderry市的Foyle河。Image courtesy of The Helen Hamlyn Centre for Design, RCA. 


本期封面展示的这幅emoji地图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海伦哈姆林设计研究中心在进展中的一个项目“我们未来的福伊尔河(Our Future Foyle)”。Foyle河上环境萧瑟,自杀事件频发,当地人为此着实苦恼。设计师们谋划的Foyle Bubbles 是一组可移动的空间,准备为河道河岸河周边地区带来新鲜活动,把社区、艺术和商业揉到一起,创造一个新的创意社区。地图由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海伦哈姆林设计研究中心提供,绘制者Ralf Alwani。




🔍 🔍 🔍   

🔈 广而告之

《She Ji》公开招募期刊的封面方案,欢迎任何有创意、有意义、有品质的设计方案。虽然延续这本开放获取期刊一切免费的原则,但我们认为优质的设计作品像优秀的设计文章一样值得尊敬。我们会将设计的创意写入“封面故事”,并将设计师的信息加入“Contributors”这个向当期所有作者致敬的单元。希望《She Ji》的封面可以成为尝试用视觉语言来呈现设计新意涵的一方小天地,欢迎随时联系我们(email: majin.sheji@icloud.com)。


💬 关于 She Ji 

《She Ji》(《设计、经济与创新学报》)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本全英文、同行评审的设计学术期刊,季刊发行。期刊为同济大学所有,由爱思唯尔出版社在线发行。《She Ji》是开放获取期刊,所有文章全文刊载在ScienceDirect®上,免费下载。期刊处理社会、组织和个人如何创造、建立、分配、使用并享受商品和服务的相关议题,特别关注策略与管理方面的思想与实践。我们欢迎为推广经济和社会价值创新框架,在产业、商业、非盈利服务以及政府当中激活设计创新带来新思路的文章。同时,我们还将发表在研究方法及方法论、设计哲学和科学哲学观层面支持期刊核心领域的的基础型文章。《She Ji》将出版原创研究型文章、理论文章、回顾和综述,以及编者按、观点讨论型对话、访谈、引领者的个人观点、研究笔记、书评/事件评论等。此外我们还将不时加入“给主编的信”这一特别栏目以丰富学术对话。



期刊主页: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she-ji-the-journal-of-design-economics-and-innovation/


﹏🎣﹏﹏﹏﹏﹏﹏﹏﹏﹏🏊﹏﹏﹏

﹏﹏﹏﹏﹏﹏🤽🏻‍♂️﹏﹏﹏﹏

﹏﹏🏊🏻‍♀️﹏﹏🐬﹏﹏﹏🏄🏻﹏﹏﹏

﹏﹏﹏﹏﹏﹏﹏﹏﹏﹏﹏﹏﹏﹏﹏﹏

﹏﹏﹏﹏﹏﹏﹏🚣‍♀️﹏﹏﹏﹏🐳﹏﹏

﹏﹏﹏🤽‍♀️﹏﹏﹏﹏﹏﹏﹏🏊🏻﹏﹏﹏﹏﹏﹏






文字 | 马谨

编辑 | 胡佳颖、榴莲、睿妍

责编 | 徐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