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he Ji》学报第十期导览

She Ji 出版平台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1-06-01

全文下载请戳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24058726


 

本期作者


Sille Julie J. Abildgaard

    Department of Marketing,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Denmark

Bo T. Christensen

    Department of Marketing,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Denmark

Wolfgang Jonas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Design (ITD), 

    Braunschweig University of Art, Germany

Sabine Junginger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Lucern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Arts, 

    Switzerland

Mehdi Mozuni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Design (ITD), 

    Braunschweig University of Art, Germany

Sharon Helmer Poggenpohl 

    Editor emeritus, Visible Language, USA

George Edward Torrens

    Loughborough Design School,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UK

 


本期导览


欢迎来到本期《She Ji》。


本期的第一篇文章,要从已故的John Heskett的著作《设计与价值创造》说起。由Clive Dilnot和Suzan Boztepe编辑的这个系列,整理了思想先行者Heskett如何克服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概念盲点。设计会创造价值——这一事实我们大多数人都认同,但是很少有人尝试用丰富的理论将设计和经济起来;这在John Heskett看来,是设计文献的一个断层,也是他毕生致力弥合的方向。


在《Blindspots in Economics and Design: A Review of John Heskett’s Design and the Creation of Value》一文中,Sharon Poggenpohl系统地回顾评述了《设计与价值创造》。Poggenpohl是《Visible Language》期刊的前主编,曾与Heskett共事十五年之久。在长书评中,她认为本书中肯地分析了五种重要的经济理论,并对其各自关注的焦点、矛盾和进化用详尽的图表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Heskett将设计置于经济商业的语境中提出了“价值创造理论”。Poggenpohl比较了设计学和经济学对彼此的认知盲点,并进一步论及在经济、商业和快速变化的技术条件下设计教育的短板。她认为,了解掌握融合了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的新兴经济学,有可能更清晰地研究设计的经济学贡献。


△奥地利学派挑战了新古典主义理论,新增长理论又拓展了奥地利学派。在此基础上,奥地利学派进一步发展,将组织机构纳入其理论体系中。Copyright © 2017 John Heskett, by permission of Bloomsbury Academic.

 

第二篇文章是由George Torrens撰写的《Dialogue Appropriate to Assistive Technology Product Design: A Taxonomy of Communication Formats in Relation to Modes of Sensory Perception》。文章讨论了所有设计师正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我们如何让利益相关者和终端用户加入对话以确保设计的有效性?作者系统地分析了在采用参与式设计研发辅助类技术产品的过程中设计师和用户的对话及相关交流,并且通过20个案例研究整理、定义了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所用到的沟通类别和要点。辅助类技术产品是服务人们特殊需求的一类产品,包括听力辅助、行动辅助、视觉辅助、沟通辅助、记忆辅助等。因为辅助类技术产品及其使用情境的特殊性,设计师和使用者之间为实现有效沟通需要全方位调动基于各类感官知觉的交流方式,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为其他类型的产品设计提供了启发。另外,Torrens也认为文中所提到的对话的定义和启发式的设计工具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提炼,才能有效地广泛应用。


△基于不同感官知觉的可能采用的沟通模式。Copyright © 2017 George Edward Torrens.

 

第三篇文章《Cross-Cultural and User-Centered Design Thinking in a Global Organization: A Collaborative Case Analysis》中,Sille Abildgaard和Bo Christensen围绕一个全球性组织运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的案例进行分析。设计思维已经进入管理领域,成为令人瞩目的手段。在大型组织中,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在一起工作,为多种社会背景的顾客和用户服务,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当今社会,在每个产业领域都有这样的公司存在。对每个公司来说,如何在他们参与的市场中尽可能最好地工作和服务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欧洲一个知名汽车公司为案例,分析其通过设计思维来进行跨文化和跨国界的交流、配合和工作。作者们的分析围绕这些主题展开:协同创造、跨文化设计、组织内的设计思维,以及设计工具和材料;每一个主题都是源于其案例的特殊体现,同时,为更广泛的设计实践提供了发展线索。



△项目七步概览。Copyright © 2015, Ewan, Abby, and Kenny, the design team.

 

设计思维的另一个热点运用位于公共服务领域。公共部门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和设计研究人员及设计参与者合作,共同致力于创造市民为中心的政策和用户为中心的公共服务。在组织过程和创新方面都是由公共部门牵头的情况下,设计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Sabine Junginger在《Design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the Public Good: A Reflection》一文文中通过对一个巴西政府机构的创新案例,反思了公共福利创新中设计研究和设计实践的应用。该案例中,政策管理和政策人员学习使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来整合多个政府机构和部门中的创新。文中,作者使用了两个有趣的比喻,帮助人们理解系统创新设计——“厨房”和“嘉年华”。Junginger致力于公共服务的设计,在四大洲不同国家主持设计研究项目。作为开创性文集《设计商业与管理》的合作主编,Junginger的作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对该领域有所拓展。


△左图:法兰克福厨房复刻版(MAK Museum)。 Photograph courtesy of 8linden Frankfurter Küche, Christos Vittoratos. 右图:B2 Bulthaup 厨房(2008)。 Copyright © 2008 Bulthaup GmbH & Co KG.

 

本期最后一篇文章是Mehdi Mozuni和Wolfgang Jonas共同撰写的《An Introduction to Morphological Delphi for Design: A Tool for Future-Oriented Design Research》。这是一篇关于方法的论文,通过文献回顾梳理将Morphological Delphi法运用到设计研究中去的要点。在前瞻研究(foresight research)中,形态分析(Morphological Analysis)和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是人们熟知的工具。由于大量的设计工作牵涉到规划尚未出现的情境,因此设计也会遇到与前瞻研究相似的问题。设计师在各种因素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处理未来系统问题时,往往面临方法论的障碍。首先,该系统的用户尚未存在;其次,持续变化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使得稳定的、令人信服的关系和合成数据的传输变得不可能。理性的预测缺少严格的工具支撑。形态分析和德尔菲法这两种工具有各自的特长和短板——在需要过程严谨但方法灵活的研究中,它们都很有价值。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作者们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从创新管理领域介绍到未来为导向的设计实践中来。



△以未来为导向的设计中情境猜想的范围和各种前瞻活动的比较。Copyright © 2017 Mehdi Mozuni and Wolfgang Jonas.


封面故事


本期《She Ji》的封面来自张周捷数字实验室推出的新品牌Endless Form®。这个开创性的数字艺术工作室展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数字家具产品,其中的焦点系列是近一百把别具一格的椅子,均由计算机生成。这些椅子和它们背后生成制作的逻辑,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讯息:计算机创造力已经真正来到我们身边,直接参与塑造人们的日常生活。计算、算法和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抽象概念。相反,通过物质的具体呈现,数字技术为人和人的生活环境提供了不断发展的互动新方式和新情境。来自Endless Form®的椅子们为我们描绘了其中的一种可能。


张周捷,  独立设计师、数字艺术家,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为英国建筑师协会访问研究员。自2010年创立张周捷数字实验室以来,一直是数字创作领域的先锋实践者。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独立性、实验性和未来性,探索数字形态的演化及制造。张周捷认为,数字语境中的事物可以像自然界万物般生长变化,他所做的即是寻找其中的原理和迹象。他的作品主要关注逻辑的极简性、结果的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这一切都源自他对自然的理解。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出,并被众多博物馆、画廊及私人收藏,同时也受到了《Wallpaper*》、《纽约时报》《Vogue》等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广而告之


《She Ji》公开招募期刊的封面方案,欢迎任何有创意、有意义、有品质的设计方案。虽然延续这本开放获取期刊一切免费的原则,但我们认为优质的设计作品像优秀的设计文章一样值得尊敬。我们会将设计的创意写入“封面故事”,并将设计师的信息加入“Contributors”这个向当期所有作者致敬的单元。希望《She Ji》的封面可以成为尝试用视觉语言来呈现设计新意涵的一方小天地,欢迎随时联系我们(email: majin.sheji@icloud.com)。


 

关于She Ji


《She Ji》(《设计、经济与创新学报》)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本全英文、同行评审的设计学术期刊,季刊发行。期刊为同济大学所有,由爱思唯尔出版社在线发行。《She Ji》是开放获取期刊,所有文章全文刊载在ScienceDirect®上,免费下载。期刊处理社会、组织和个人如何创造、建立、分配、使用并享受商品和服务的相关议题,特别关注策略与管理方面的思想与实践。我们欢迎为推广经济和社会价值创新框架,在产业、商业、非盈利服务以及政府当中激活设计创新带来新思路的文章。同时,我们还将发表在研究方法及方法论、设计哲学和科学哲学观层面支持期刊核心领域的的基础型文章。《She Ji》将出版原创研究型文章、理论文章、回顾和综述,以及编者按、观点讨论型对话、访谈、引领者的个人观点、研究笔记、书评/事件评论等。此外我们还将不时加入“给主编的信”这一特别栏目以丰富学术对话。


期刊主页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she-ji-the-journal-of-design-economics-and-innovati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