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吧!加入我们!用设计谱写明日新篇章!

人口、粮食、气候、资源和环境污染,每个问题都在质问人类对自己未来的想象——人类是否过于渺小而无力改变即将到来的一切?“消费降级”这样的概念背后是否有其必然性的深层原因?从制度、哲学层面上思考当下的环境问题是否有助于发起一场启蒙式的变革,从而及时踩住刹车?


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7 SDGs)


 如何在法国一座小山丘上用肥料研制土堆? 

 巴西的热基蒂巴树给了我们关于水的哪些启示? 

 印度班加罗尔的小村庄在哪个方面完胜高科技云集的美国旧金山湾区? 

在这些自然现象和地方实践的背后,是可以借鉴和研究的改善人类社会生态之道——新经济。而什么样的新型经济模式才有助于新文明的诞生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要向大家推荐的两本书:

《翻转极限:生态文明的觉醒之路》

《新经济的召唤:设计明日世界》

它们是「一点设计」丛书 首度推出的两部作品。两本书从不同的视角和方式——前者自上而下,后者自下而上,探讨了同一个话题——人类如何通过「设计」(改变思路和行动方式)来弥补过去对地球的伤害,从而走向生态文明的明日新世界。

这里谈到的「设计」,已经超越了传统以造物为核心的创造活动,从对有形物的设计,拓展到对复杂的系统、环境和组织关系的设计。如果将设计的本质理解成,为实现期待的目标而制定策略和方案的创造性活动,可以看出,要应对今天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复杂的生态、社会和经济难题,都离不开设计行动。而且,这样的行动绝不仅仅限于职业设计师的工作;相反,这是全人类的课题。





《翻转极限:生态文明的觉醒之路》

【德】魏伯乐【瑞典】安德斯·维克曼 编著

  程一恒 译

 

  尺寸:140mm×210mm

  页数:352页

  装帧:精装

  定价:78.00元

  书号:ISBN 978-7-5608-8184-3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


传统的增长方式和经济趋势在多个方面冲击着我们这颗星球的极限。早在20世纪80年代,地球已经进入透支模式,而当时的世界正处于全力发展、享受高增长、高消费的时代。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布的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就已经预料到这种增长方式的潜在问题。报告发布后引起全世界的反响,开启了对环保和生态的关注。时至今日,「极限」已经到来。在罗马俱乐部成立50周年之际,汇集了俱乐部34位专家,推出了罗马俱乐部的最新研究报告——《翻转极限:生态文明的觉醒之路》,尝试颠覆既有经济观念,唤醒对于生态文明全新的感知。书中除了用更新的资料和研究再次向全世界敲响人地危机的警钟,从哲学根源去审视危机,还更进一步提出了需要用「彻底的再设计」来推动一个「显著的结构转型」。整本书就是一个充满使命感和乐观主义精神的行动宣言。

《翻转极限》一书的英文名字为 Come On ,这一短语既可以理解为「得了吧」,也可以理解为 「来吧,加入我们! 这与全书的结构恰好形成一重隐喻——我们必须抛弃那些过时的体制和哲学,同时携手共同行动起来

如果说近五十年前的《增长的极限》是先行者们的预言和警告,那么《翻转极限》一书是他们站在临界点发出的呐喊和邀请,用理性和事实来告诉我们,是必须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翻转极限》内页预览

←新书预售中,扫描二维码了解详情







《新经济的召唤:设计明日世界》

【英】约翰·萨克拉  著

  马谨 马越  译

 

  尺寸:140mm×210mm

  页数:288页

  装帧:精装

  定价:68.00元

  书号:ISBN 978-7-5608-8188-1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


人们专注于寻找宏大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身边在一起劳作、与世界和谐共处的人们产生的无比惊人的创造力。本书用丰富的实例告诉我们,来自全球不同社群的自下而上的力量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替代性经济,一种滋养自然而不是危害未来的新经济。这些案例,以大地、水源、衣、食、住、行、健康等人类永恒的需求为线索,编织成一幅希望图景。在新的经济体系中,实现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生生不息,才是唯一有意义的“增长”——我们需要健康的土壤,清洁的水,拥有活力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以及更有弹性的社会。这正是全书传递的核心信息。

对于经济,本书作者并不持有常见的客观态度,而是以乐观的态度来畅想和实证。借以世界上鲜有人问津的地方做法或小型组织,来呈现从自然界和古老社会或乡村区域得到灵感的人类智慧。

面向未来的设计必须关注可持续发展。以往的经济发展,没有受到环境容量的压力,因此设计以“满足”人们需求为主。而现在“增长的极限”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需要通过创新设计跳出资源和环境换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塑造资源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范式,开启全新的可持续产业文明、商业文明和生态文明。

《新经济的召唤》内页预览

本书开拓了新的设计思维,能让你在某个瞬间感叹周遭原本常见的自然和传统现象之中蕴含的科学性,只要你意会了这个社会的新经济运行模式,你就知晓了一些未来的设计法则,也能身体力行地参与到设计明日世界的行动中去。


←新书预售中,扫描二维码了解详情



相信这两本红绿小书,将会开启我们生态文明的觉醒之路,用设计和行动来响应新经济的召唤!

童鞋们是不是已经等不及了?

红绿小书将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于10月27日主办的「新兴实践设计研究与教育大会」以及10月28日与DESIS联盟合办的「设计与协作型城市大会」上正式发布。届时红绿小书的原著作者魏伯乐先生和约翰·萨卡拉先生也会莅临现场,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为走向拥有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的明日新世界而努力。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一点设计」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推出的设计学术丛书,由马谨和娄永琪发起并联合主编。设计日益深入地参与改善复杂的社会技术体系的过程,自然也对设计教育应更新未来设计人才的知识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接触国内外设计学术共同体的前沿思想、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丛书精心挑选了一系列近年出版的学术著作,介绍给广大读者。无论是引进外国学者的专著,还是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每一本书,是否提供了传统的设计(研究)教育尚未充分涉及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工具,是丛书选择的标准。希望在生长中的设计学知识地图上,一本书探明一个点(one book one point)。这也是“一点设计”名称的由来。



供稿 | She Ji出版平台

编辑 | 胡佳颖、榴莲、睿妍

责编 | 马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