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评 |《给设计师的研究指南》:设计师为何及如何做研究?

张磊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3-07-05


《给设计师的研究指南:方法与实践》(Research for Designers: A Guide to Methods and Practice,乔柯•穆拉托夫斯基著,谢怡华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是一本为那些刚刚踏上设计研究之路的读者全面解析研究方法和提供方法论指引的工具书,特别有助于提升在高层次的设计实践中操演理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起来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首先本书倡导一种跨学科的设计研究文化,主张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融合。作者乔柯•穆拉托夫斯基没有蹈虚附会地“发明”出一套叠床架屋的学科体系,而是建议沿着交叉学科——多学科——超学科的路径,逐步升级跨学科的研究模式。其次本书对研究和设计研究有明确的界定,强调实证性和经验性的研究方法。内容上广集甄用,条分缕析;结构上线索清晰,布局均衡。既有民族志、个案研究、扎根理论、现象学、历史研究、调查访谈、UCD等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传统方式,又对“视觉与物质文化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新涌现的类型给予突出强调。抽象思辨,尤其是纯粹的概念推演和范畴演绎,被排除在研究方法之外。这一做法有效区分了设计研究与设计学研究。此外,各章节配有大量图表和研究示例,可操作性强,易上手,颇省初学者心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设计学科里,关于研究方法的出版物向来少之又少。笔者之前所见较为全面的仅有以下两本:Linda Groat的《建筑学研究方法》(2002)和李立新的《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2010),皆为金针度人,嘉惠后学之作。这一类书的写作难点一是作为仍在不断拓展的跨学科领域,设计研究所涉知识之广博,类型之驳杂令人望而却步;难点二是设计学科的“基质”,如话语系统和分析工具等缺少范式勒定。《建筑学研究方法》和《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两书皆立足于某种明确的学科范式来集成研究方法。相比之下,《给设计师的研究指南》较少涉及学科理论,也不评述学派思想。笔者认为,乔柯•穆拉托夫斯基的这一策略是为了强调“设计研究”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独立学科”的根本意义。

中文里的“研究”是一个含义比较广泛的词,指在各种层次和水平上探究一件事情或钻研某个问题。笼而统之来谈的话,只要和设计有关的研究都可以叫设计的研究。但是,“设计研究”演变为一个专有学术名词还是较为晚近的事,其初衷在于建立一个面向设计本体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重新理解“设计”与“研究”之间的关系,探索具备设计学独特性质的知识类型和体系。

设计研究可以有多种分类。如果着眼于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Design Research和Design Studies。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设计研究只是艺术研究下的一个分支。科学意义上的Design Research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围绕设计方法(Design methods)展开,设计研究协会(DRS)也成立于这一背景之下。Research指探究未知领域和新的知识,强调知识的创新,所以包含调查和搜寻的含义。Bruce Archer较早定义了Design Research的概念,他指出设计研究是一种系统性调查,目标是人造物及系统的各种知识。虽然第一代设计研究推动了从艺术研究向科学研究的转型,但将设计行为视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做法并未成功。60年代末,Herbert Simon提出“人工科学”论,指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现有情况。于是,设计科学这个词从Buckminster Fuller口中的技术宣言变成了一个严肃的理论命题。学者们普遍认识到设计是自然世界和人类经验以外的一种特殊研究对象,虽然与艺术存在差异,但也不同于解释现象的科学研究。探求设计的本质及其知识必须基于设计本身,设计师式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成为新的研究重点。设计本身甚至被接纳为研究方式之一,比如将科学方法以外的求知路径称为“通过设计的研究”。

Design Studies的出现要比Design Research晚一些。Victor Margolin在90年代提出借鉴Art Studies的思路,将设计史与文化研究等合并为一个Design Studies的新领域。这项提议遭到部分设计史学者的质疑,引发了一场论战,其中分歧按下不表。但总之,Margolin认为设计行为比“造型”(艺术研究的对象)复杂得多,需对此进行跨学科研究。Study常指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理论来揭示问题的研究,强调知识的积累和对话,所以有一层学习的意思。Design Studies泛指关于设计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目的是加强设计历史、理论、批评的整体与贯通,并区别于自然科学。

Design Research的出现表明设计研究走上了一条注重行动性知识的发展道路。Design Studies的目标将设计物品的艺术研究转变为设计实践的文化研究。《给设计师的研究指南》中的研究方法既包括Design Research,也涵盖Design Studies的大部分。虽然两类研究方法所针对的问题领域差异较大,面向实践的跨学科取向却是一致的。当前的目标是在实践中证明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加以持续改进,然而传统设计教育中很少有研究性的课程,设计师和研究者总像处于两个平行世界。

所以在笔者看来,《给设计师的研究指南》的出版抓住了当前设计教育转型提质的关键环节:设计教育与设计研究的融合。设计师作为一种职业,过去主要是在艺术学院的教育体系中培养的。建筑学院培养的是建筑师,工程学院培养的是工程师。但很显然,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工作领域也包括大量的设计内容。所以,艺术学院将自己的设计专业统称为艺术设计(或划分为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传达设计等等)是合理的,便于区分建筑设计,工程设计等。但是正如设计研究所揭示的,这几类设计之间如果存在某种普遍的、共通的科学规律,那么原先分布于各个学科中的设计知识就完全有理由被整合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是学科。如此,提倡设计研究包含以下动机:希望让设计具备艺术之外的独立学科身份。这当然不是说要否定设计的艺术性,也不等于在设计中剥离艺术研究的既有方法,只是表明仅有这些远远不够,或者说打破学科藩篱已是当务之急。2011年,我国设计艺术学二级学科在这种背景下上升为设计学一级学科。但是,如果设计教育与设计研究仍然各说各话,学科的整合还只是形式上的。

设计研究在西方初兴之时,设计教育者和设计师对于建立“设计”与“研究”的关系一度持观望态度,他们认为过于机械和抽象的理论工具并不能直接推导出更好的设计,这显示出独立于教育和实践之外的设计研究的不可持续性。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设计方法运动、公理设计理论等一批西方设计研究成果都是在建筑学科和工程学科里首先获得译介和推广,艺术学科对此反应冷淡,肇因也在于设计教育与研究之间的分离。如今,日趋复杂的设计实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综合和多元的要求。对设计师而言,宝贵的直觉和经验可以形成解决方案,但却无法为协同创新群体提供一个可靠的知识基础。在所谓“设计驱动式创新”中,设计师的角色从实施者向决策者或思想领袖转变,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以跨学科的方式从事研究的技能。既然系统性探索知识的活动通常被称为“研究”,在设计教育中倡导设计研究的必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正如本书所言,“设计正从一种工艺美术实践转而成为由理论研究驱动的学科,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有必要引入不同的设计教育模式。”可喜的是,中国的设计学院正积极融入全球设计教育转型的这种大趋势之中。如2014年同济设计周期间,Ken Friedman、Don Norman、娄永琪、Pieter Jan Stapper、Ena Voûte、Patrick Whitney六名中外学者联合发布“DesignX”宣言,核心是提倡一种基于“佐证”的设计研究文化。2015年,清华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台湾成功大学等六所院校发起“高校设计研究博士论坛”,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一届。2019年,更多的高校和企业又联合发起首届“中国设计研究论坛”。

在这种巨大和迅速的变革背景之下,《给设计师的研究指南》的及时出版为学生、教师、研究者和处理大规模、复杂问题的设计师提供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索引,为设计研究文化的广泛普及填补了方法论的缺环,为设计教育与设计研究的充分融合架起了一座桥梁。乔柯•穆拉托夫斯基的这本著作不仅会成为设计学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必读书目,也会给有志于从事“设计驱动式创新”的设计师们带来丰富启迪。




关于“一点设计”

“一点设计”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推出的设计学术丛书,由马谨和娄永琪发起并联合主编。设计日益深入地参与改善复杂的社会技术体系的过程,自然也对设计教育当更新未来设计人才的知识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接触国内外设计学术共同体的前沿思想、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丛书精心挑选了一系列近年出版的学术著作,介绍给广大读者。无论是引进外国学者的专著,还是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每一本书,是否提供了传统的设计(研究)教育尚未充分涉及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工具,是丛书选择的标准。希望在生长中的设计学知识地图上,一本书探明一个点(one book one point)。这也是“一点设计”名称的由来。

 

丛书目录

- 《翻转极限:生态文明的觉醒之路》

[德]魏伯乐、[瑞典]安德斯·维克曼 编著,程一恒 译

- 《新经济的召唤:设计明日世界》

[英]约翰•萨卡拉 著,马谨 马越 译

- 《给设计师的研究指南:方法与实践》

[澳]乔柯•穆拉托夫斯基 著,谢怡华 译




作者 | 张磊
编辑 | 榴莲
责编 | 伊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