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成果丨设计历史与理论Studio1:可持续设计的案例研究

D&I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2-08-28


 引  言 

面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可持续设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讨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2021级设计历史与理论方向「设计研究专题1」着重聚焦于「可持续设计的案例研究」,重点关注服务设计、商业模式、消费方式及社区共创等议题,并基于诸大建教授所提出的“可持续性科学: 基于对象-过程-主体的分析模型”[1],思辨性地分析了“Airbnb”、“蔚来换电站服务”、“临期食品超市”、“快时尚品牌”及“乌干达农村地区水管理技术援助”等五个实际案例。


 研究成果分享 


GROUP1 可持续案例分析:Airbnb

小组成员:缪绮阳 蔡博慧

与碳排放与能源消耗相关的用户行为


Airbnb目前已经是最为成功的共享经济平台之一,我们小组从对象、过程、主体三个维度进行该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分析,发现:Airbnb仍存在过度旅游以及诱导消费等问题;与传统酒店业对比,Airbnb对闲置房屋的利用减少了建造过程中的环境资源消耗;作为信息生态平台,提高了信息的流转与传递效率;Airbnb与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系、互动错综复杂,但平台机制因素也导致了不可避免的“信任危机”和“士绅化现象”产生。在如何实现自身模式运作的可持续、以及减少自然损耗和增进社会民众福祉方面的发展可持续上,Airbnb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Airbnb主体结构分析


GROUP2 蔚来换电站服务可持续性分析

小组成员:张达 陈灿杰

相关政策与换电服务发展


换电服务不仅能够普及新能源汽车,还能够协助社会能源调控、促进传统能源企业转型、改善用户体验,进而增进社会福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服务模式。然而,本组在调调研过程中发现,蔚来换电服务目前仍然存在经济不可持续问题,一些积极构想也需要进一步落实。要实现换电服务真正可持续,蔚来还需要在商业模式以及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间进行进一步探索。

换电服务涉及的主体关系的分析


GROUP3 可持续设计案例研究——以临期⻝品超市为例

小组成员:张润花 陈雪儿

临期食品超市供应链系统


零售阶段所丢弃的临期食品已成为食物隐形浪费的重要原因。临期食品超市是一种可持续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临期产品处理办法——通过有效介入食品供应链的上中下游,高效回收临期食品并依托集合店等平台销售。由此降低了临期食品变成食物垃圾的可能性与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增进了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参与方的利益与福祉。但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临期食品超市目前面临着监管不完善,货源不稳定、店铺管理难度大等挑战,仍需社会多方的努力,共同促进该模式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临期食品超市系统循环图


GROUP4 快时尚品牌的可持续设计案例研究

小组成员:徐艺丹 江姿颖

服装的生命周期


近年来,服装生产对环境的损害问题以及过度消费、违反劳动伦理的社会问题时常引发争论,服装行业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强烈,快时尚品牌纷纷开始开始树立自己“可持续”的品牌形象。快时尚品牌的可持续设计究竟是否真正推进了可持续发展进程是值得辨析的问题。本研究以H&M作为具体研究案例, 按照“对象-过程-主体”的框架,在分析中可以看出H&M关注全产业链的责任心,追踪资源走向并使数据链公开透明的努力以及接受监督的决心,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商业公司,H&M在美化企业形象方面存在以偏概全的迷惑性。

人们服装消费观念调研结果


GROUP5:面向可持续的技术援助——以乌干达农村地区水管理的技术介入为例

小组成员:张曼 吴雨蔚


安全用水是一项基本人权,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开普敦大学的团队在非洲的乌干达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改善了当地的水资源使用、管理问题。我们在评估该项目的可持续性时,重点关注了可持续发展的对象层次性过程迭代性主体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层次性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遵循代内公平原则、在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问题时,应该重视社会可持续性。迭代性意味着参与式设计过程的迭代循环。基于社区的共创方法(Community Based Co-design )可以妥善调解主体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设计流程,数据来源(Ssozi-Mugarura,2017)


 结  语 

能够有效减少自然消耗、增进人民福祉的可持续设计,体现着设计学科的社会责任设计学科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角色。当可持续设计转向对更大议题的关注,我们呼吁更多的设计师、政策制定者及利益相关方参与到有关问题的讨论与研究中,一同推进可持续设计的建设与发展。


指导老师:张帅副教授


参与学生:2021级设计历史与理论方向研究生:缪绮阳、蔡博慧、张达、陈灿杰、张润花、陈雪儿、徐艺丹、江姿颖、张曼、吴雨蔚


参考文献:

[1]诸大建. 可持续性科学:基于对象-过程-主体的分析模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排版/花花编辑/榴莲责编/伊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