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济×集度丨聚焦未来汽车机器人的「设计与创意」

D&I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2-08-28

2022年01月24日下午,首届同济-集度“未来汽车机器人的「设计与创意」”主题论坛暨课程成果展落下帷幕。联合课程聚焦智能汽车的新交互趋势,多角度探索了人工智能、情感计算、数据智能、城市网络、设计关怀等多个前沿话题,引出对“智·能驱动的未来出行”的圆桌论坛以及多位嘉宾的现场主题演讲,通过跨学科跨学校的合作,驱动智能出行产业和产品升级。
本次课程从2021年11月21日开启,2022年1月8日结束,共计23名同学参与课程,其中包括同济大学交互设计专业研究生19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4名。



论坛回顾


开幕致辞


娄永琪  同济大学副校长、设计创意学院院长


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在致辞中表示,在后疫情时代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不确定性,但正因为这样不确定性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变革,他鼓励年轻的设计学子勇于尝试新的创意与想法,怀揣学院对未来发展的新使命,敢于接受真实世界的挑战。


罗岗 集度运营负责人


集度运营负责人罗岗在致辞中介绍了集度产品理念的核心,即“自”的三次方:自我进化、自由移动、自然交流。他表示,集度希望与同济大学这样的顶尖院校携手,依托教学和科研,在产业发展中共同拓宽想象力的边界。


圆桌论坛



本次圆桌会议由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协理苏运升主持海工程技术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高瞩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教育部国家级青年人才胡飞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学骨干教授李彦龙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师王琦集度运营负责人罗岗集度整车产品负责人贾秀江集度整车工程总监史旭东等智能出行领域专家参与。


苏运升认为,这是一个有机会产生很多颠覆性创新的时代,同济大学将从创意出发,与集度汽车一同探索更多关于设计和汽车机器人的可能。胡飞讲述了同济大学学科群建设视角下的汽车设计。多学科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大设计”时代正式开启,智能出行则是学科交叉群中的一个重要方向。高瞩认为,不仅要在学院里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基础能力,更要注重与优质企业合作,“真题真练”。李彦龙提出“双脑并行”的理念,即同时有理工科思维和艺术设计审美,具备理解全链路的思维能力。罗岗分享了集度创新造车的逻辑。贾秀江认为,智能车的设计已经从单纯的造型设计——好看,向用户体验设计——好用转变,在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注重具体用车场景的应用与多种交互方式的融合。史旭东鼓励同学们不要受专业限制,要找到真正“想干的事业”。王琦对本次联合课程成果的精彩瞬间进行回顾总结,并表达了对未来更多的校企“真题”合作的展望。



主题演讲



在主题演讲阶段,集度品牌创意负责人Helen讲述了在品牌设计过程中,以发散性思维探索Logo和品牌设计的过程。从内部创作到跨国协作,再到900多版Logo设计,集度最终选择了像素风的「Pixel J」作为最终版Logo,同时也为汽车机器人量身定制了视觉设计,包括Robo Font字体和AI purple品牌色等。


接着,集度高级外饰设计师Cyrus带来了关于集度产品设计理念的分享。他的团队秉承着「美-但不止是做造型」的理念,以「技术」为驱动力,凭借专业、高效和对用户体验的把握,全力设计出一台梦想中的车。



展览路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基于情感计算的“挚友”汽车机器人



一款面向Z世代的集度智能汽车机器人。基于情感计算技术,具有理解情绪的能力;经历多年的岁月后,集度与车主拥有共同的记忆,与车主共同成长,并形成独特的机器人人格,逐渐与车主从普通朋友变为挚友。它不同于现有基于对话库的被动式问答机器人,而是一款有温度的,能够主动问询的情感机器人,为车主提供专属的情绪价值。


Team Members:

朱凌浩/吴嘉妮/侯思慧/解后磊/周 博


#2

道友:自驾游中以虚拟人为媒介进行车车社交



道友是⼀款⻋主使⽤虚拟⼈进⾏多模态沟通的⻋载产品。通过采集多模态信息,基于AI⽣成具备多种输出模式的虚拟化身,代表⽤户进⾏社交;帮助⽤户降低⻋⻋间的沟通成本,赋予⻋⻋间的社交情感化,并发掘路⾯社交新可能。


Team Member:

梁天展


#3 

RING-基于家庭连接感的智能汽车机器人



Ring是为多人乘车场景下增强家庭连接感而设计的智能机器人。Ring是可定制的,分为“主体”与“分身”两个部分。“主体”代表车内用户的共用数据和功能,通过「权重管理」协调整个家庭;车上的每个人拥有一个不同颜色的“分身”,负责记录个人数据、提供个人化的功能和权限,且可以携带“分身”与数据到集度旗下的任何车或电子产品中。通过RING, 可以实现「时光机」「记忆面包」「异车互娱」等功能,增强车内/车外/车车/时间上的连接感。


Team Members:

江钰婷/刘康/张延/陈钦瞻


#

⾯向L2驾驶场景下的⼈宠出行体验设计



在现在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选择养宠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而这种需要宠物陪伴的行为也逐渐从家庭延申到户外。为了解决和满足广大爱宠一族携宠出⾏中的行车安全、宠物旅途健康、人宠互动以及宠物社交等痛点和需求,我们通过智能宠物安全带和车载应用、车辆手机应用三者合一的服务,为爱宠一族提供了良好的自驾出行解决方案。


Team Members:

黄盈/黄名莎/李胜楠/史晨晨/林煊力


#5

服务新⼿司机的智能变道系统 



以新手司机为研究对象,聚焦变道这⼀核⼼场景。基于智能车载助手对行车路线和实时路况进行预判 ,通过车与车之间的社交互动和变道矫正指引解决复杂路况变道难的问题。打造【新手友好的】【有温度的】JIDU智能车,共建一个良好有序的行车环境。


Team Members:

陈玙菲/吴怡菁/周静娱


#6 

爱与自由 



LOVING & FREEDOM是一个基于半自动驾驶背景下的驾车出行的游戏化体验。上车时选择喜欢的模式,或AI游戏自动生成模拟器,车可以实时的识别周围环境,根据周围环境,时间,地点等要素,自动生成游戏,并随着驾驶行程推动着故事线的发展。根据用户数据,需求和偏好形成路线的定制化推荐,线上游戏剧情和线下路线合理匹配。可以打通用户数据,城市数据,和商业机会点。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有趣和可靠的全新出行体验,也可以为商业合作创造价值。


Team Member:

张媛媛


#7

女性视域下的汽车语言陪伴系统



将语音系统赋予语言人格化,通过不同人格语气词以及语调的运用,融入教练模式,使女性对于不同情境下的驾驶都能感到亲切感的同时不失专业特色,达到认同、鼓励的效果,提高女性的驾驶自信和驾驶的安全性。


Team Members:

叶涵/陈思/侯玉/陈璐瑶




导师点评



集度用户体验实验室负责人王稚砚老师邀请多位产品经理参与圆桌讨论,大家基于7组学生作品,进一步探讨了“用户需求、技术趋势、产品定义”间的连接与共生。同济与集度所共同畅想的未来出行新场景,集结了年轻人的创意,将为汽车行业打造更打动人心、更自然真实、更能给予用户期待之上的体验。




现场颁奖









参与课程学生:梁天展、陈钦瞻、张延、江钰婷、刘康、张媛媛 、吴嘉妮、侯思慧、周博、解后磊、朱凌浩、黄盈、黄名莎、李胜楠、史晨晨、林煊力、周静娱、陈玙菲、吴怡菁、陈璐瑶、陈思、叶涵、侯玉







排版 / 刘康编辑 / 榴莲
责编 / 伊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