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北京2022冬奥会奖牌设计入围十强作品《雪之丘》

D&I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2-08-28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残奥会即将于北京时间2月4日开幕,北京 2022 年冬奥会愿景纯洁的冰雪, 激情的约会; 秉持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理念, 创造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精彩、非凡、卓越。针对奖牌的设计,体现科技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本届冬奥会的关键词。我院孙捷教授主持创作的奖牌设计方案《雪之丘》,从来自全球的千余份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本届冬奥奖牌设计的入围十强作品之一
《雪之丘》设计团队:孙捷,解子豪
《雪之丘》奖牌整体(奖牌,挂带,奖牌盒)设计是基于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从设计的系统化(结构一体化、工艺数字化、视觉统一化),再生材料与循环经济,冬奥会文化及愿景的当代设计呈现,三个方面入手。设计理念上延展了中国古代帝王身份所执的玉器-瑁,使用了结构主义设计的方法论,创意灵感上结合了中国长白山天池在冬季大雪覆盖后表面由风雕琢所形成的“雪丘”美景,进行了创新性的设计解构与重构。中国古代 “瑁” 的设计中有“四角方位”,以此作为力的走势,象征“四面八方”与开放多元,再由圆心向外旋转式发散,形成抽象几何体块,高低起伏的层叠关系不仅体现了奖牌设计的未来感与科技感,更是构建了一种“对话”,直接指向的是一种交流和沟通方式,寓意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与世界对话、包容、平等、创新、激励、绿色、廉洁、共享与开放的精神。
《雪之丘》设计团队:孙捷,解子豪


设计创新点与理念
设计创新质量把控与适应性分析模型
Design Innovative Quality Control and Adaptability Analysis Model
本奖牌在设计创作中,秉承了可持续设计理念驱动的设计创新与实践,主要从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四个角度进行了考量,反映在以下三个创新点:

| 文化角度  冬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设计方法、创意灵感

“雪之丘”奖牌的设计由奖牌(核心部分)与奖牌领扣(配件部分),两部分共同构成。在设计方法上是基于中国古代天子接见诸侯所执的玉,称之为“瑁”的设计哲学。明代张自烈《正字通.玉部》写道:“诸侯即位,天子赐以命圭……瑁方四寸……天子以瑁之刻处……以齐瑞信,犹今之合符然。” 瑁,作为古代天子所执的瑞玉,用于身份的象征。瑁在设计上与大多数古代玉器皆为圆形(例如玉璧或玉佩等)有明显差别。瑁为四方造型,中部图形雕刻有一同心圆,“圆”至于“方”内,再由 “同心圆”的圆心出发,分为八等份箭头指向八个时辰方位,“同心圆” 外分为四等份箭头错位指向瑁的四角方位。瑁的设计哲学除了蕴含吉祥尊贵之意,还象征权力与交流。“雪之丘” 的设计,正是基于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四方之势,同心而发,和而不同” ,对奖牌圆形以四方之势进行解构再重构。
古代君王身份象征的玉器瑁与设计理念
长白山天池雪封后的“雪丘”之景

同时,视觉上,又参照了冬季长白山天池雪景的独特景象“雪丘”的造型特征。 结合结构主义设计的造型特征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考量,强调的了奖牌整体在立体空间中的势,以及体块的融合与互动的层次关系,借鉴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将“雪丘”的自然随机主观形态,演化为几何抽象体块的组构和结合,这些几何抽象以从圆心向外发散逐渐构成了奖牌的圆形。这也影射了从自然有机到科技未来的转化,实现了奖牌的核心造型设计,体现了“团结、共享、开放、平等”的奥运理念。奖牌领扣的设计,灵感则来源于雪地上的“一缕阳光”。奖牌造型上主副两部分的设计,巧妙的呼应了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视觉元素和“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的愿景。
环境与社会角度  奖牌挂带链接方法与材料

基于可持续化设计在生态环境与材料循环经济的思考,一方面,考虑奖牌各部件的系统和方法的设计,所以奖牌与挂带两者的结合处一改过去的“分离式”,而是特别应用了生耳(固定表带与手表表盘之间的链接钢棒)作为连接的结构,巧妙将挂带的衔接点隐藏在了奖牌结构中,体现出奖牌的一体化设计。另一方面,本设计的奖牌挂带一改过去常用的丝带或绸带等不可持续的纺织品,而是使用了ECONYL®再生尼龙作为挂带的材料。ECONYL®是一种百分之百的再生尼龙纤维,其纱线回收自全球各地的废渔网、海洋塑料废物、工业塑料废物、织物废料等废弃材质转变而来,通过解聚合和再聚合的过程实现转变再生,并且可以无限期回收再利用,丝毫无损质量,完美地实践了“变废为宝”,可再生利用的同时还减少了海洋废弃物等垃圾,充分践行了奥运会的愿景与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源于海洋废旧渔网的ECONYL® 可再生尼龙
生耳结构在奖牌上的应用

| 经济角度  奖牌制作工艺

从奖牌的设计到制作完成,实现了从电脑数字化三维建模造型,再到高精度3D打印金属的一体化操作。相对于传统金属工艺需要经历设计画图-雕蜡-打板-浇筑-翻模-电镀等的流程,本设计充分秉承可持续设计理念,利用数字化设计和新技术的应用,考虑了在制造工艺过程中的生产消耗,降低能耗,减少生产工序,提高效率。

孙捷教授主持设计的《雪之丘》 奖牌,很好地呈现了奥林匹克运动和残奥运动的核心价值与目标, 充分体现北京 2022 年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与愿景,实现了外观设计美观, 具有艺术水准,体现科技水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奖牌设计的入围作品。 




排版 / CC编辑 / 榴莲责编 / 伊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