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创、协作、调研全程Online:上海这所高中的别样PBL学习之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 Author 同创中学

“创意社区”


3月12日起,由于疫情不断变化,全上海的中小学生不得不紧急进入线上教学模式。开启了不到一个月的“创意社区”项目式课程也进入了新阶段——从学会理解社区和社区利益相关者,再到田野调查和方案策划。但和计划有所不同的是,这将是一次全程Online的共创、协作和调研尝试。究竟我们的课程团队是如何与高一的同学们一起“坎坷”地进行线上PBL学习之旅呢?


1

前情提要

好在经过前两三周的线下课程,同学们似乎对“社区”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知。第一堂课上的图片分享,除了从妈妈手机里偷照片的“自然风光爱好者”,其余大部分同学捕捉的“社区印象”都来自于自家小区楼下的活动空间、附近的猫猫狗狗、街道的车来人往。第二节课,来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白玉兰奖获得者、芬兰建筑师Jarmo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城市针灸”视角下的社区——社区不仅局限于地理位置。人们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或者兴趣聚集在一起,这种粘结也就构成了“community”。之后的几节课中,大家走出校园,参观了“邻居”外滩源关于外滩记忆的艺术展,还体验了采集城市中的声音,聆听虎丘社区不同角色之间的“对对碰”。当然,理论知识也不可缺少,万和蔡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利益相关者是什么、路上观察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最后大家分成四组,各自认领了代表虎丘社区的四类利益相关者角色,“学生”、“游客”、“居委”、“商户”,进入下一阶段的田野探索。

2

线上教&学“多面手”

线上教学突如其来,令老师们最头疼的就是PBL课程的“高度实操性”“小组讨论共创”等方面该如何通过在线平台和工具实现?这不同于讲授知识点类型的学科课程,光是在折腾软件上大家就遇到了不少障碍。这几天,老师和同学们已经逐渐解锁了Zoom、腾讯会议、石墨文档、会议桌、Boardmix、Vland软件,并且在克服了设备兼容问题、电脑内存问题、软件安装问题、时不时掉线问题、网络延迟问题和薛定谔的睡觉问题之后,大家学习讨论的气氛也逐渐欢脱了起来。

洲洲老师带大家“云游”NICE公社

作家btr的叙事练习课程

引导同学们打开脑洞进行联想

实践者“社趣更馨”的负责人洁儿

为大家介绍社区多元主体共创活动的经验

策展人周全讲解“可落地”的展览应该怎么做

在专业"教练"的辅导下,每组针对自己选择的“利益相关者”,深入挖掘“人设”,充实对这个身份的理解,毕竟同学们最终是要产出一个社区“persona(人物画像)”的展览

3

线上teamwork的苦与乐:

第一组代表商户的同学在展开用户访谈之前,通过线上协同白板工具(会议桌),共同脑暴访谈问题并组织访谈大纲整体结构,随后顺利展开了和虎丘路原本宠物店、火玉坊本帮菜两位老板的线上访谈。结束后在白板工具上对访谈中的兴趣点进行整理。
为了顺利地和社区工作者开展远程访谈,第二组的小朋友自学了会议的录制和文稿转录,他们分工明确,在访谈过程中各司其职,在和社区工作者的畅谈中体会到这个职业的艰辛。




尽管无法到外滩源/虎丘社区亲自田野调查,但第三组的孩子们还是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创意“云征集”方式,比如苦苦哀求大家捐照片的“游客”小组:
你认为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虽然第四组自己也是学生,但好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个群体的画像如何构建?大家对学校有什么共同的吐槽吗?不妨就先从采访学长学姐开始吧。来看看“学生”小组成员拟定的采访大纲:
疫情尚未远去,春天已经到来。我们期待一切将会越来越好,早日恢复线下教学,迫不及待一起见证PBL课程的最终展览落地啦!



关于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


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由黄浦区教育局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合作创办,成立于2017年。校址两处,分别为四川中路599号(原浦光中学)和虎丘路95号。在2021年春季高一PBL的社区项目课程之前,同创中学的学生已经体验了“绿线”、“戏剧”等学期架构的课程。

关于PBL课程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法,即针对项目,建立团队,合理分工,并最终完成任务。这是典型的以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任务引导人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说教。强调让学生跨情境的运用知识,通过问题把其他学科学的知识点贯穿起来。这不仅仅是设计的结果,更是学生们设计思维的形成。整个设计任务完成之后,在全校师生面前演示设计方案,鼓励师生们参与创意设计实践以及创意设计作品展示活动。

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是以主题学习为中心,跨学科研究和学习,教师只是引导者。有大量的小型独立工作室,专为学生进行小组协作的工作坊而准备,在课余时间又能成为学生聚集讨论问题的空间。教室里也不像普通的教室那么安静。大家经常会互相争论,有时来回走动,看看别的小组的进展。每周五还要走出校门,到附近的外滩、社区、博物馆等去进行考察和调研。

在PBL课程教学中,我们会先教学生们四层哲学。围绕ME(自我)、WE(团队)、YOU(社会)、THEY(世界),为每一层哲学都设计了相关的课题。从对自我的探讨出发,不断将视野放大,最终落脚到社会,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同时,与主题结合的相关学科设计上,也是层层推进,从一些基础的、工具性的学科入手,不断增加学科的综合性。




图文来源 | 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