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CF CAD&CG 走进同济|“智能设计中的图形图像技术” 主题论坛




论坛主题


智能设计中的图形图像技术



时间


2024年7月6日(周六)

13:30 – 18:00



地点


上海市杨浦区阜新路281号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暗房报告厅

论坛无需注册,向所有人员开放




会议日程





13:00-13:30

签到

13:30-13:40

开场致辞

娄永琪

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马利庄

CCF CAD&CG专委会副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3:40-13:50

集体合影


13:50-14:20
人脸深度反欺骗与作伪:研究现状与展望

马利庄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4:20-14:50
大规模三维CAD曲面实时渲染技术

刘利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4:50-15:20
生成我们的数字未来

虞晶怡

上海科技大学教授


15:20-15:30

中场休息


15:30-16:00

融合三维感知与多模态大模型的具身智能

徐凯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16:00-16:30


绘画中的AI

董未名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16:30-17:00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探索

何良华

同济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17:00-17:30

圆桌论坛

马利庄、刘利刚、虞晶怡、徐凯、何良华、董未名


17:30-18:00


总结闭幕致辞

曹楠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



开场致辞



13:30-13:40


娄永琪
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马利庄
CCF CAD&CG专委会副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特邀报告




13:50-14:20

《人脸深度反欺骗与作伪:研究现状与展望》

 马利庄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马利庄,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理事、会士、动画与数字娱乐专委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马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第一完成人)、一等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首批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马教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多篇,在跨媒体智能处理、人体姿态估计、3D场景分析与理解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14:20-14:50

《大规模三维CAD曲面实时渲染技术》

 刘利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刘利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获得者。从事计算机图形学研究。于2001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曾获得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3)等奖项。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 (CSIAM GDC) 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CCF CAD&CG)常务委员、国际几何建模与处理(GMP)协会指导委员会委员、亚洲图形学协会(Asiagraphics)秘书长。

报告摘要

NURBS曲面的实时渲染及可视化作为三维CAD软件核心底层模块— “渲染引擎”的关键技术,是保证CAD设计师查看和设计产品外形与结构效率的重要因素。在目前主流的工业CAD设计软件中,都是将NURBS曲面进行离线离散采样、生成若干LOD细节层次的三角网格,这导致存储大、渲染慢、分辨率低等缺陷。大规模NURBS曲面模型的高质量实时渲染至今仍然是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个痛点问题。我们给出了全新的基于现代GPU的NURBS曲面实时自适应渲染框架--ETER,能够利用现代GPU的大部分计算资源(包括Tensor Core)和图形管线最新机制,提出了弹性的大规模NURBS CAD模型实时离散及渲染框架,可以集成至最新的GPU-driven实时渲染管线中。基于该框架的其他可视化,包括透明渲染、线框渲染等,也能够得以实现。该框架可以直接集成到现有的三维CAD软件系统中,有望取代现有的预采样轻量化LOD方案,成为未来三维CAD软件的主流渲染引擎方案。




14:50-15:20

《生成我们的数字未来》

虞晶怡

上海科技大学教授


虞晶怡教授,OSA Fellow,IEEE Fellow,ACM杰出科学家,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于200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双学士学位,200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执行院长。虞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计算成像、计算机图形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先后获得白玉兰纪念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奖(NSF CAREER Award)和美国空军研究院杰出青年奖 (AFOSR YIP Award)。在智能光场研究上,他拥有十余项国际PCT专利,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数字人、人机交互等场景。他同时担任IEEE TPAMI、IEEE TIP等多个顶级期刊编委和多个国际人工智能会议(ICCP 2016、ICPR 2020、WACV 2021、CVPR 2021、ICCV 2025)的程序主席。他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并担任其Metaverse方向的Curator。

报告摘要

过去二十年,我们见证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I)的一场变革。它让AI的三大核心技术 - 即感知、认知、行动 - 得到极大发展。随着我们迈向下一个里程碑——人工通用智能(AGI),这三大核心正通过统一的多模态理解和生成,逐渐融合为世界模型。本次演讲将着重介绍构建世界模型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近期3D物体/环境生成、数字人生成、运动交互生成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此外,我还将特别讨论对于3D的不同理解及由此衍生出的不同生成策略和适用方向。最后,我将讨论这些解决方案在具身智能中的潜在应用,以进一步推动AGI的发展。




15:30-16:00

《融合三维感知与多模态大模型的具身智能》

 徐凯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徐凯,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三维视觉、具身智能、数字孪生等。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数据驱动三维感知、建模与交互工作,提出面向复杂三维数据的结构化感知、建模与交互理论方法系统。发表TOG/TPAMI/TVCG等A类论文90余篇,其中图形学顶会SIGGRAPH论文29篇(第一作者10篇)。担任图形领域顶级国际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的编委,以及多个领域重要会议的主席。任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三维视觉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副主任。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排名1和3)、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3)、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报告摘要

视觉感知是机器人探索、感知和理解未知环境的最重要方式。随着三维传感和重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图形正与机器人视觉深度融合,形成三维几何引导的具身感知与交互新途径,结合多模态大模型的强大常识推理和任务规划能力,最终支持机器人在三维世界中实现具身智能。本次报告围绕机器人的主动重建,主动理解,以及任务驱动的交互,汇报我们近年来的系列工作。其中,在任务驱动的交互方面,重点介绍在线语义理解驱动的物体目标导航机器人,以及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室内物品整理机器人。最后探讨基于三维感知与交互的世界模型构建与演进,及其对具身智能发展的推动作用。




16:00-16:30

《绘画中的AI》

董未名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董未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理事,CCF计算艺术分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计算艺术研究,在包括ACM TOG、IEEE TVCG、IEEE TIP、SIGGRAPPH和CVPR等重要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国家项目以及腾讯、快手、中文在线和爱奇艺等企业合作项目。成果应用于腾讯天天P图、快手魔法滤镜、爱奇艺秀场和Follow相机等多项产品中。获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学术理论贡献奖。

报告摘要

AI绘画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领域热门的方向之一。近期,随着多模态大模型和扩散模型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绘画作品在艺术性和内容丰富度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本次报告将回顾AI绘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图像/视频风格迁移、文字引导的艺术图像/视频生成和多模态信息引导的艺术图像/视频生成等AI绘画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展示由相关技术生成的艺术作品。另外,还将探讨AI绘画与人类艺术家创作之间的关系,并对AI绘画技术未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16:30-17:00

《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探索》

何良华

同济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何良华,工学博士,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入选首届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2020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工智能特岗项目。研究方向为医学图像分析、脑认知计算。发表论文一百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参与获得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报告摘要

近年来,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因性能优异而备受重视。但在一些领域,如智慧医疗、智能决策等,模型的可解释性非常重要,因此,需要探索模型优异性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报告基于热力图的可解释性,探索重要特征的定位、可视化等建模方法。



总结闭幕致辞




17:30-18:00

曹楠

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


曹楠是同济大学长聘教授,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学科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加入同济前,他是美国IBM 沃森研究院的研究员。曹楠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设计、数据可视化、人机交互。在该方向上,他曾发表了 CCF A类 论文70余篇,并在IEEE VIS, ACM CHI 等国际会议上获得 10项 最佳论文/最佳论文提名奖。曾获得 IBM 杰出技术成就奖,IBM 杰出研究成就奖,以及福布斯(中国)智能工业设计师TOP20,微软最有价值专家等称号。




主办单位


中国计算机学会


承办单位


CCF CAD&CG专委会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智能大数据可视化实验室




关于中国计算机学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

(CCF CAD&CG)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是研究、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模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系统的一门学科,是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其研究方向包括曲线曲面造型、产品建模、协同设计、图形绘制、计算机动画、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虚拟现实、图形硬件等。1986年8月,正式成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业委员会,旨在充分发挥各位专委委员的积极性,团结和联合本领域的所有科技人员、专家和学者,开展有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跟踪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组织学术研讨会,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合作,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来源丨iDVX Lab

编辑丨钰璐

责编丨雪青



推荐阅读

READ MORE

《She Ji》学报第卅五期导览

#新里程碑

我院教师张周捷全新作品亮相设计上海

#新作品

Aldo Cibic 与 NICE 2035,老外教授的本土社区情结

#新观点

好city啊!第三届上海市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75件优秀作品在学院展出


#新展览

2024 BMW × 同济学生联合创新挑战营,邀你来挑战!

#新赛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