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号茶室】散户的四个致命操作习惯

2988期 90号茶室 2023-04-17

投资股票,是一种不影响本职工作,不依赖外部条件,完全取决于自己努力改变自己命运,实现财务自由的途径。主编每天研究股市,从中精选有价值股市分析文章,与大家分享,点击上方90号股票,关注并设为星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ID:sxgy9999),作者:人神共奋


一、股东数与股价变化


2015年的股灾时,流行过一个段子:


政府:3000点。

券商:3500点。

基金:4000点。

散户憋不住了:5000点!

机构落槌:Duang!归你了!

散户觉得被忽悠了,要求重拍。

机构同意了,这回让散户先拍。

散户:3000点。

机构:Duang!归你了!


段子之所以好笑,因为它常常切入内心最深处的悲剧。散户之所以赔钱,因为散户有一些容易赔钱的固定行为模式,可以通过“股东人数”与股价对应关系中发现一些明显的规律。


以前的庄股时代,股东数是至关重要的数据,代表庄家还在不在;现在庄家模式日渐式微,这个数据常被我用于观察机构票的机构与散户的博弈状态,因为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是散户,同时,机构的账户资金通常比较大,所以它的判断方法很简单,只有两条:


  • 股东户数上升的过程,是机构减仓,散户加仓的过程;

  • 股东户数下降的过程,是机构加仓,散户减仓的过程。


这里要强调的是,本文分析的标的都是机构票,即基金、险资和外资有一定比例持仓的公司,通常都是绩优公司。这一类标的的介入者,可以明显的分为机构和散户,而与“机构票”对应的游资票、散户票,则无法区分,不在本文的分析范围内。


股东户数与股价的变化,可以总结为两种经典关系与两种反常关系。


二、两种经典关系


经典关系一:股东数上升(机构卖散户买),股价下跌


经典关系二:股东数下降(机构卖散户卖),股价上涨


同样,“机构卖散户买”不一定看空,期间股价甚至也可能上涨,这就是下面的两种反常关系。


三、两种不常见的关系


反常关系一:股东数上升(机构卖散户买),股价上升


反常关系二:股东数下降(机构买散户卖),股价下跌


说完了四种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散户的经典买入与卖出模式了。


点击阅读全文👉股东数变化暗藏玄机,散户的四个致命操作习惯


四、散户的经典买入与卖出模式


大部分公司一个季度才公布一次股东人数,只有个别公司每10到20天就公布一次股东户数的变化,可以让我们看到颗粒度更精细的股东人数变化。


下图是立讯精密从去年2月到现在(2021年4月23日)的股东人数变化(下)与股价(上)的对应图。期间,股东人数逐波上升,而股价经历了“上升——盘整——下跌”的典型筑顶走势。


从基本面上说,立讯股价的上涨和下跌,一方面与TWS耳机销量预期(不是销量本身、更不是业绩)变化有关,一方面与消费类电子整体估值下降有关。


不过 ,如果从筹码分散与集中的角度,你会看到其中机构与散户博弈更多的细节:



虽然总体上股东人数逐波上升,但其中有几次“向机构集中”的次级趋势,我在图中用蓝色框标出,而黄色框标出的是几次大的“向散户分散”的过程,其余是没有明显趋势的阶段。


由此,我总结了散户的三大经典买入模式和一种经典卖出模式。



去年的第一次“散户分散趋势”出现在春节后到3月底,散户在外部重大利空下,反而越跌越买,这就是散户的第一种经典买入模式——“抄底模式”。


这看上去与传说中散户追涨杀跌的印象不同,其实,在市场形象良好的大白马中,“抄底买入”才是主流。立讯在2019年业绩连续超预期,全年一路大涨小回,抄底100%赚钱的结果固化了散户逢低加仓的行为模式。



接下来,去年的第一次“机构集中趋势”出现在4月和6月初,随着机构加仓买入立讯,股价慢慢上升,散户开始抛售底部筹码。


散户习惯于在底部上涨的初期卖出,用波浪理论,散户的经典卖出区域是一浪上升接近前期套牢区域的时候。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很多散户喜欢给自己一个盈利目标,获利在10%以上,就拿不住筹码了。


这是散户的经典卖出模式——解套卖出和达到盈利目标卖出,结果导致机构在相对低位,反而容易买到足够的仓位。



接下来,第二次“散户分散趋势”出现在去年6月中旬到8月上旬,股东数上升了139%,这里包含了散户的第二种经典买入模式“追高模式”和第三种“回档模式”。


7月中旬以前的“追高模式”是在前期高点附近震荡后突破新高后一路买入,用波浪理论,散户的经典买入区域是主升浪上涨后期(6月中下旬)或者整个市场的疯牛阶段(7月初)


“追高模式”的散户和“抄底模式”的散户不同,后者是标准的价值投资者,逢低买入,逢高卖出,只是对公司价值的理解不到位,或者盈利模式就是做波段;而前者是标准的跟风买入,大部分都是抄作业的。


7月中旬以后的第三种“回档模式”是在暴跌初期逢“低”买入,这种散户是标准看图操作,策略是自选几十支大牛股,选择回档的标的买入。这种操作看似安全,实际上几乎肯定会在暴跌初期在半山腰套牢。


散户的经典买入和卖出模式,本身并没错,但前提是对公司的买入逻辑有清醒的认识,有相应的投资体系配套,否则很容易赚小钱亏大钱。


事实上,机构的买入也未必都能赚钱,立讯去年的第二波“机构集中趋势”事后证明是买在头部——包括我。(手动狗头)


五、机构与散户买入行为的差异


去年立讯精密持续时间最长的第二波“机构集中趋势”出现在8月下旬到10月中旬,股东人数从37万下降到27万,虽然期间股价上涨了15%,但事后看,却是标准的头部区域的右半侧。



这一段时间机构买入的理由是海外疫情缓解导致的三季报和年报继续高增长的预期。但到了10月份,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第一、疫情再次严重,苹果的销量预期下降;


第二、安卓系的TWS耳机技术上出现了飞跃,爆款频现;


第三、最重要的,市场对消费电子周期性的担心重现,立讯60倍的估值很容易被质疑。


所以,不能简单的说,机构买入后股价就不会跌了,高估值的机构票对业绩的边际变化更敏感,还有一些机构不一定看长线价值,只是基于景气度而持有,景气度一旦下降,就会卖出。


但机构出错的类型与散户不同,机构的错误往往是对公司业绩、对市场偏好的判断失误,其买入卖出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散户的很多行为是一种重复出现的、有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固定模式。


以立讯的第三次和第四次“散户分散趋势”为例:



第三次是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下跌中散户启动了第一种“抄底模式”大量买入。


第四次是今年一季度,股东数上升了51%,期间分为两段,第一段是1月上旬,启动的是第二种“追涨模式”,后面的两个半月,2月份是第三种“回档模式”,3月份又回到了第一种“抄底模式”。


这种本能驱使下的“买买买”,把股价从56元短暂地买到62元后,一路抄底至腰斩的32元。


六、为什么对股价的变化反应过度?


先总结一下散户的三种买入模式和一种卖出模式:


  • 买入模式一“抄底模式”:下跌中抄底,越跌越买

  • 买入模式二“追涨模式”:在主升浪的后段或在大牛市的氛围中追高买入

  • 买入模式三“回挡模式”:在牛股在回档到一定阶段后买入


经典卖出模式:解套或达到目标涨幅后卖出。


其中“抄底模式”和卖出模式基于价值投资和均值回归买入,“追涨模式”和“回挡模式”是基于趋势交易理论买入。


散户的这四个行为模式对应着一个巨大的缺陷:对股价的变化反应过度,对基本面的变化反应不足。


非常明显,散户的买入和卖出都是基于股价的反应。当然,“抄底模式”和“回挡模式”对公司基本面是有所研究的,但非常遗憾的是,研究只是帮他们选择了标的,而买入卖出的行为并不是由基本面逻辑驱动,而是由股价变化驱动。


为什么散户会对股价变化反应过度呢?因为基本面需要深度研究,其变化需要密切跟踪,而对股价的反应是一种人人都有的直觉,股价的剧烈变化,总能在短期内淹没人的理性思考。


当我们放弃难度大的研究,而追求简单直接的股价反应,错误便在所难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ID:sxgy9999),作者:人神共奋


@所有版权原创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90号股票】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90号股票 ID:gupiao9090

长  按  二  维  码 , 一  键  关  注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