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雨水倒灌车库,他攀住管道仰面呼吸,被困8小时后……|暴风雨里,这些瞬间让人泪目

广州日报 2019-12-19

这两天

相信每个广州人的朋友圈

都不约而同被一场大雨刷屏了


一场暴雨,

一个个坚守的故事,

一次次生命的奇迹,

一场场永不放弃的救援,

让我们这座城市在风雨中坚受住了考验,

让我们在暴风雨感受到守护的力量,

你在,我在,

众志成城,

一个都不能少。


被困8小时 他抱空桶获救


6月8日,连夜暴雨向广州袭来,四面八方的雨水汇流成河,向地势低洼的地方奔涌而去。当晚9时,黄埔区粤来悦酒店客房经理杨立在巡查车库时,被大水困住,生死不明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雨如注、拉闸停电、水泵停机、大型救援设备被堵在路上……找寻生命过程中困难一个接一个,一批又一批救援队伍赶来,不放弃任何一丝生机。经历了6个小时紧急救援,最终杨立成功获救。


6月8日17时

特大暴雨瓢泼如注


6月8日17时,今年第4号台风“艾云尼”威力极大,特大暴雨瓢泼如注。24小时内,黄埔区46个雨量站全部录得超过100毫米降雨量,其中东区街道办自动站录得全区最大降雨量319.4毫米。临近东区的荔联街,天然地势低洼,连隔壁增城新塘的河道都比这里海拔要高,暴雨之时,四面八方的雨水涌向这个大“漏斗”。荔联街道开始大面积疏散群众。



6月8日21时

地下车库几分钟之内被淹,他失联了


当晚9时,黄埔区黄埔南路18号某酒店的客房经理杨立和同事小刘担心下雨车库浸水,急急走向负一层巡查。没想到仅几分钟的工夫,暴涨的雨水就冲开了车库大门向里灌入,迅速从小腿高淹至及腰深。“太危险了,你先爬上去,我看看有没有出口。”曾当过兵的杨立大喊道。他的身形要比小刘高大,就让同事爬上车辆顶部等一等,自己摸索走火通道的方向。不料,电也断了,周围一片漆黑,走火通道已经全部被水淹了。


杨立向酒店同事发完一条求救短信后,就失联了。


6月8日22时20分

主干道交通全部瘫痪,抢险物资被堵在路上


当晚广深公路堵塞,广园东快速堵塞,开创大道交通瘫痪,东达路交通瘫痪。通向荔联街的两纵两横主干道交通全部瘫痪。


22时20分,黄埔区某酒店有人员失联的求救信号终于转到荔联街道三防办的手上。荔联街调研员姜曦正准备安排人手支援。“嘟嘟嘟”一个电话响起,城管科负责人卢志旋的手机听筒里传来了急切的声音:“沙园下诚联公园开始出现山体滑坡,请求支援!”


此时,沧头片区的两台主泵已经满负荷运转超过12个小时,水位已经超过了水泵运转的最高水位。在缓慢的停机声中,这两台用来控制沧头村水位的主抽水泵停止了工作。更严峻的是,市里紧急通知——“上游的洪峰将在一个小时之内到达!”


6月9日凌晨00点15分

停车场的入口已经完全被水堵住


黑暗中,因为交通瘫痪,荔联街道党工委书记彭志文半途弃车步行,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中赶往事发地点指挥。2公里长的道路上,手机里不停地收到某地有群众被困消息,她一边走一边协调调集求援力量,却不慎一脚踩进了早已被大水冲走井盖的沙井中。凌晨0点15分,当彭志文挣扎着从沙井中爬出来,血流不止、一瘸一拐赶到酒店的时候,酒店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已经完全被水堵住。她发现,三台已经运达的移动泵功率太小,每小时只能抽出10吨水,一颗心都沉到了谷底。


“为什么只有这样的小泵?大功率的水泵呢?”杨立的亲属急得快要哭出来。“我们正在协调大功率的抽水泵过来,请相信我们。”街道干部加紧协调。


6月9日凌晨2时

蛙人到达,然而无法施救 


一批又一批救援队伍赶来。区公安分局、广州市消防局、区水务局水务设施管理所、广州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区三防汛排涝机动抢险队等部门分头支援力量,调动10多台大功率水泵赶快前来。然而,大水阻隔了交通,直到6月9日凌晨2时,蛙人才赶到附近。此时水面还在继续上涨,浑浊的泥浆翻滚着,打着旋涡。看到现场的环境,蛙人无奈地表示,这个时候不具备下潜条件,无法施救。而另一个坏消息也传了回来,大型抽水泵还是进不来,被瘫痪的车辆堵在了路口。



6月9日凌晨2时

人力推开百辆车,清出一条救援通道


“没到最后一刻,谁都不要放弃,再想办法!”彭志文大声鼓劲,她决定组织人手,靠人力把堵在路上的大型抽水泵拉过来。看着彭志文的伤口血流不止,年近六旬的姜曦咬碎了牙:“跟着我把道路清出来!”姜曦带着人在泥水里硬是推开了近百辆车,清出了一条车道。



6月9日凌晨4时45分

人力推开百辆车,清出一条救援通道


当这个“大家伙”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功率的抽水泵不能“抬进来”了。每小时抽水3500吨——这是这台大型抽水泵的效率,是之前社区移动水泵效率的100倍。


凌晨4时45分,车库入口终于从泥水中露了出来。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已经准备进入。


6月9日凌晨5时

发现生命体征!


救援队队长高峰本职是一名医生,他和自己的队友白文显、郭松嘉刚刚完成了几十名群众的疏散任务,没来得及休息就赶了过来。凌晨5时,进入车库的高峰发回了消息:“发现生命体征!”


广东省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的郭瑞到现场后发现,地下车库的水位太高,携带的船只根本无法通过,他和高峰、白文显穿上救生衣,拴上绳子,借助桨板和救生浮标,直接深入车库。进入地库后,他们不停搜救,终于在距离出口十几米的地方,听到被困人员杨某的回应。


此时,距离杨某站在地库的消防门上已经过去8个多小时了。由于对地库的地形不熟悉,郭瑞三人不清楚应该怎么抵达杨某身边,只好循着声音摸索。一通寻找后,高峰发现,在墙上有一个防火门,通连两侧,门顶距离水面60厘米,门是开着的,而杨某就藏在门的后面。


由于门比较窄,救生衣比较臃肿,高峰便把救生衣脱掉,拴上保险绳,往下潜水把救生浮标伸过去,让杨某抓住浮标。当他们到达杨某的位置,杨某的精神状态比较好。高峰把救生衣脱给他,协助他从车困游出来。



6月9日凌晨5时09分

“人一个都不能少!”


“他还活着!”人们沸腾了。


凌晨5时09分,当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从车库里将疲惫不堪的杨立扶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弟弟!”杨立的亲属泪流不止。他的妈妈一直紧紧抱住彭志文:“感谢!感谢!”街道和社区的干部同样满目泪光。


杨立被救出来时,他的第一句话是:“小刘救出来了吗?”得知小刘在大水快灌满车库时,自己摸索着消防管道一点点游出去了,他长舒了一口气。


原来,当时在黑暗的走火通道中,杨立的手机、对讲机全部失效。他两只手死死抱住头顶上的消防管道,两只脚蹬在防火门上,仰面呼吸仅剩的一点空气。最紧急的时候,水面离头顶不到20厘米,快要淹到鼻子。万幸的是,外面突然漂来一个空油桶,他攀附住不敢松手。


好在杨立当过兵,身体和心理素质非常过硬,在过去8小时的失联时间里,他以为只过去了2~3个小时,身体一直死死撑住:“我会游泳,实在不行我就试试潜水出去,但是太黑了,很可能找不到路,万不得已不敢乱动。”


后来听到“嗡嗡”作响的抽水声、看到水位下降,他更加坚定了生的希望:“人总会有点运气。”


“像救了自己家里人一样开心”


“这是生命的奇迹,同样也是永不放弃的奇迹!”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高峰队长说,杨立自己有很好的求生技能,加上各个救助团队的不懈努力,挽救了生命。


在这次救援中身负重任的救援队,都是市三防办联络派出的救援队员,都是来自广东省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的志愿者。郭瑞、白文显是话剧团的演员,高峰则是一名医务人员。


郭瑞告诉记者,日常更多的是为各种大型活动提供安全保障,而这次救援,是他第一次参与灾难性的实地救援。“以前训练得比较多,这次去到现场,也是按照我们平时训练的方法开展救援。”


郭瑞告诉记者,这次把人救出来,真的只有一个感受,就是高兴。“中间听到被困人员的回应后,我先从车库出来报信,他的家属喜极而泣,那时候,感觉自己就是家属,发自内心地觉得,像救了自己家里人一样开心。”


在拯救生命面前,黄埔区的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一个都不能少”。据不完全统计,黄埔区在此次自然灾害面前紧急转移群众11283人,启动应急避难场所58处。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詹丹晴 通讯员张成



连续不断的暴雨导致部分路段实行封路,广州全城交通严重拥堵。

这不仅困住不少回家的市民,还堵住了冲在一线抢救的医护人员,但是却没有因此阻挡住他们迫切想救人的身影,他们没有在屋檐下躲雨,也来不及理会湿透的衣物,为了患者,为了生命,他们风雨无阻涉水前行,没有丝毫犹豫。



风雨中,他们弃车徒步涉水去救人





当天傍晚,为了抢时间救人,出车被堵在路上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临急不乱,果断弃车,扛上急救器械徒步涉水去救人。这感人的一幕被人记录下来发到朋友圈,大家纷纷为这群“生命守护神”点赞。




17:55,广中医大一附院急诊科接到120调度指令:乐嘉路一80多岁老人突然晕倒在地,需马上出车抢救!但刚出车就被堵在路上,想着待救的老人,医护人员心急如焚。怎么办?他们果断做出决定:马上下车,徒步涉水去救人!


下了车,医护人员把除颤仪、心电图机、急救箱等抢救设备放到车床担架上,抬着车床在没膝的积水中快速前行。有些路段积水深达1米多,设备很重。一路上,看到这一幕的热心人有的也会过来搭把手,帮忙抬设备。这段平日只需走20分钟的路程,负重涉水前行的医护人员花了45分钟才走完。由于病情严重,老人家最终没能抢救过来。但看着医护人员浑身湿透,车走不动了还抬着各种抢救设备涉水前来,家属十分感动,连声致谢。


程的路仍然拥堵,医护人员又涉水走了近半个小时回到医院。当时出车的是值白班的医生叶伯鑫,他个头高,但一路上水深处已漫到大腿;而身高162厘米的护士张静趟过积水回到医院,腰以下全湿透了;另外两位抬担架的梁师傅和翁师傅也跟着来回涉水,身上也湿透了。由于塞车严重,夜班两位医生被堵在半路上无法及时回来交班。回到急诊室,看到候诊区满满的病人,叶医生换完打湿的衣服,二话不说便又投入急救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





在风雨中,大家自发的守护精神,更让人感动。


暖心驰援 320名娃娃一个不少


8日下午,海珠区南田路一幼儿园因江水倒灌,遭遇严重水浸,水深接近1米。恰逢放学时间,近400人被困园内,其中幼儿多达320人,海珠警方和消防官兵紧急赶往救援。为了不惊吓到孩子们,警察叔叔跟孩子说,我们来玩划艇游戏好吗?在叔叔的怀抱中,孩子们开心地“玩着游戏”被转移到安全地带。


6月8日下午3时

幼儿园积水60厘米,近400人被困


“接到报警时,大约是下午3时左右,从早上一直到下午,暴雨一直没停过。”海珠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叶伟鹏副主任说,幼儿园一般是下午三四时左右放学,这时位于广东药科大学校园内的明德幼儿园打来报警电话求助说,学校门前积水较深,“当时积水有60厘米左右”,幼儿园内被困的员工和小朋友近400人。


6月8日下午3时07分

第一拨救援力量到达


海珠公安分局立即第一时间通知特警巡逻队和派出所巡逻力量赶往现场,“只用了7分钟”,15时07分,第一拨警力蹚着积水赶到幼儿园,确认了师生被困、积水严重的情况。


指挥中心马上紧急调度,包括战训大队、特警、羊城突击队海珠分队30余名警力进行增援,同时把险情通知应急办、119指挥中心、供电以及水务等部门。


过了大约八九分钟,二三十名消防救援官兵携带冲锋舟也赶到现场。海珠中队副中队长何仁说,一些小朋友比较紧张,有个别女孩子开始抹眼泪。如果将孩子一个一个背出去,效率太低了。“我们请求增援,翠城中队携带一艘橡皮艇随后就到。”在等待增援的同时,一些家长已经抵达南田路,却被齐腰深的积水阻拦在园外。


6月8日下午3时20分

“先转移小孩”


15时20分,紧急大救援行动开始。“先转移小孩”,由于冲锋舟的位置有限,每次大约只能坐20位小朋友,公安和消防制定了施救策略,先将在南田路大马路边联系确认了家长的小孩转移出来,其余的学生到二楼课室内集中,确保安全,然后发动老师跟家长一一对接,再逐步转移。


因为幼儿园所处地势较低,从幼儿园被困的地点到积水相对少一点的南田路大马路边,冲锋舟要走一两百米的水路。


救援人员快速分工:一组抢救贵重物品,一组将被困人员快速“编队”,一组负责“摆渡”,还有一组在南田路边“接驳”。消防员和民警组成的“摆渡”小组约有7名组员。一两百米长的水路,他们来回走了近20趟。何仁说,每一趟都确保孩子随时都有人看管,“一个也不能少。”


为了不吓到孩子,暖心的警察叔叔和消防官兵抱的抱、搂的搂,背的背,通过肢体语言,比画着逗趣安抚孩子们:我们去玩划艇游戏好不好,今天来的叔叔都是游泳高手哦,有警察叔叔在不用怕。


民警从幼儿园抱出小孩。


6月8日下16时40分

叔叔,我们再来玩一次好吗?


就这样,民警和消防官兵扶着冲锋舟蹚过深近1米的积水,孩子们则在船上开心地“玩着游戏”被转移到安全地带,交到路边等待的家长手中。

民警和消防官兵扶着冲锋舟蹚过深近1米的积水。


为了确保安全,老师们在微信家长群里“点到”,给上艇的小朋友拍照后,由家长在交接处一一认领。到了安全地方,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兴奋地说道:“叔叔,我们再来玩一次好吗?”


16时40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来回救援,孩子们差不多已经转移完毕,接着,幼儿园的老师们也通过冲锋舟转移,一直到17时30分左右,最后一批教职员工被转移到南田路边,确认幼儿园里再没有人了,宣告这场冲锋舟“运娃”大救援顺利完成。

救援人员抱出小孩。


“如果没有救生艇,老人和小孩没法出来”,救完了幼儿园的师生们,民警发现广东药科大学职工宿舍楼内还有6名老人家和1名孕妇也被暴雨围困,又马不停蹄地再次开展救援,顺利将老人和孕妇也一起用冲锋舟转移出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栋、张丹羊 通讯员吴琼、杨秋明、消宣


哺乳期老师漏夜

坚守到最后一个学生离开


“校内水深1.5米,全校541名学生被困学校内,但全校师生上下齐心协力,直到次日凌晨4时,将学生一个不落地护送回家。”昨日,白云区新市中学校长谭启鹏说,这是新市中学建校32年以来所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水淹事件。


谭启鹏说,新市中学是新市地区最低洼的地方,8日下午3时10分,突降暴雨,加上河涌水倒灌,当时校内水深达1.5米,一共有541名学生和42名老师被困学校中。险情出现后,谭启鹏和同事马上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切断学校电源,避免出现因漏电触电引发人身安全的情况。“我们将学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通过微信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放心。”谭启鹏说。


9日零时,校内积水水位退到了70厘米深。这时,学校通知家长赶来学校将学生接回。“将学生安全护送出校门,交到家长手中才离开。”最后,还有5名学生没有家人来接,学校想安排学生住宾馆,但是由于学生没有身份证作罢,最后,由学校老师一一把学生送回家,送完已是9日凌晨4时。“老师们所展现的精神令人感动。”谭启鹏说,两位哺乳期女老师未顾及家中才几个月的小宝宝,疏散学生后才回家。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感谢冒雨前往献血的市民

感谢所有冲在一线的抢救人员

感谢尽职尽责、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老师们

你们辛苦了!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