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95岁婆婆,热搜第一!

广州日报 2021-11-20

11月4日,95岁女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登上全国热搜榜第一。


这则热搜的主人公,正是主持建立“北京时间”的著名天文学家、我国第一位女天文台长、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院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你想要获得平等,你必须为之奋斗。”在2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她”论坛上,叶叔华院士以全英文进行演讲,现场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以行动争取男女平等“只要我们女性努力做到更好,女性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叶叔华院士如是说。

图片来源:上海科协

叶叔华院士的这一演说
引起了广大女性的共鸣
数以万计的网友都为其点赞

 微博截图
值得关注的是
叶叔华院士竟是广东顺德人

叶叔华拾起家乡木棉花回忆昔日故事

学天文的女学生

叶叔华在香港

1927年6月21日,叶叔华出生于广州一个清贫的家庭。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所以取名“叔华”。

小时候的叶叔华是个 “文学少女”,“我还不怎么认字的时候,就很喜欢看书,慢慢就能看懂一点。我们家书也不算很多,抓到什么就看什么,像《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西游记》这些,都是小时候看的”。

1935年,除了哥哥姐姐在广州读寄宿学校,叶叔华全家都搬到香港。叶叔华2012年接受采访时回忆说,当时虚岁9岁的她充当起父母的小帮手,帮母亲记账、写信,并管理底下的三个弟弟。 “我因为书看得多,自己能编故事,就每天晚上开"书场",讲给三个弟弟和邻家的小孩听。这样连讲了三四年,现在回想起来,既练习了中文,也练习了口才。”中文之外,香港的英语环境,也为叶叔华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底子。

1941年日本侵占香港,次年她随父亲的朋友到广东乐昌,进入国立华侨第三中学。1944年,又因日军迫近,全家被迫逃往粤北连县,她在培英真光联合中学高三至毕业。高中毕业要考大学,成绩优秀的叶叔华本想读古文,“在香港,很多时髦的女孩都去学英文,或者学医,我就觉得,古文这么美,为什么大家都不读呢?那我就要做一些人家都不肯做的事情。但父亲找我谈话,说你应该去学医。我很怕血,所以绝对不能学医,当时想在学医和学文当中找一个平衡点,于是就报考了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到二年级分科的时候,我想数学跟天文比起来,还是天文比较美妙一些,于是就选择了天文专业。 ”

这一选择,对叶叔华的影响至少有两样:一是成为当时国内天文界寥寥无几的女大学生之一(也算是打破了当时女大学生的玻璃天花板),二是结识了后来的丈夫程极泰。当时,程极泰出于对天文的兴趣,在武汉大学上了两年后再转系到中山大学。

在战乱不断的20世纪前半叶,自小聪颖的叶叔华经历了颠沛的青少年阶段和求学时光。这种刻骨铭心的磨难,让她对于后来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说下这样的肺腑之言:“只有体会过什么是亡国奴滋味的人,才会知道什么是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忱;才会明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进入 “只招男生”的天文台工作
 
1949年6月,叶叔华和程极泰从中山大学毕业。
图片来源:新民周刊

当时广州还没有解放,工作一时难找,叶叔华的父亲为他们在香港德贞女中找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同年两人结为连理。但是很快他们就决定回来报效祖国。

1950年暑假,叶叔华与丈夫程极泰从香港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求职。令她没想到的是,当时天文台只招男不招女,只答应招她先生一人。这对初入社会的叶叔华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但倔强的她没有退缩,而是给当时的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写了一封长信,列举了五个“不应该不用自己”的理由。

1951年,叶叔华夫妇来到上海。程极泰由在复旦大学任教的弟弟介绍,去复旦数学系工作。叶叔华在上海等待了4个月,之前的那封长信终于发挥了作用,她进入紫金山天文台所属的徐家汇观象台。在此之前,徐家汇观象台还没有女性研究人员。从此,叶叔华再也没有离开过她最挚爱的天文事业。

叶叔华回忆道,在过去,他们这行最大的困难就是努力从事科学事业,却苦于“囊中羞涩”。“当时国家的天文事业刚起步。在观象台里,许多设备都很落后,专业人员也不够。”在叶叔华的印象中,当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台里有空调,但不是让人凉快的,而是让设备保持恒温的状态,否则连实验都做不了。”她笑着回忆道。

每逢夜晚观测,叶叔华都要打开观测室的活动屋顶,让室内外温度达到一致,减少热辐射对观测造成的影响。观测需要手眼并用、全神贯注,而身材矮小的叶叔华站在一块小平板上才方便操作。冬天,操作仪器时不能戴手套,叶叔华常常冻得手指发僵。

1959年,叶叔华在丹容等高仪上进行观测记录。图片来源:新民周刊

上学时,叶叔华曾觉得天文学是浪漫的学科。但真实的观测工作却是如此乏味。“为新中国贡献力量”的信念,让她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并在之后的科研生涯中不断勇攀高峰。

我们每天使用的“北京时间”
在她的主持下横空出世

如今,当我们看着手表,能读出准确的“北京时间”,而这精确授时的背后离不开叶叔华的贡献。
在20世纪50年代,徐家汇观象台开始着手筹建中国的“精确授时”系统,那时叶叔华主动挑起了这个重担。“当时条件艰苦,全国只有零星几个天文台。但我们还是历经万难,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
经过多年完善,1964年我国标准时间测量精度便跃居世界第二位,并在此后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1965年我国“精确授时”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正式作为时间基准向全球发布,“北京时间”就此诞生并沿用至今。
“北京时间”横空出世。我国综合世界时的数据处理方法持续沿用了20多年,叶叔华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

图片来源:新民周刊

“当时中国科学界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非常难得的。尽管‘北京时间’被归功于我,但大家都有出力,我只是多出了一点力。”叶叔华谦虚地说。

为我国各项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1973年,叶叔华倡导从事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的研究。1987年,25米射电望远镜建成,为我国开展各项深空探测奠定了基础。

正是她不懈的努力和战略的眼光,让中国天文界迅速赶上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天文从经典观测转向空间观测的潮流。

图片来源:新民周刊

后来,根据射电天文和深空探测的发展需要,叶叔华又提出了建设“65米全波段射电望远镜”的建议。这便是被命名为“天马”的亚洲第一射电望远镜。从2012年建成至今,天马参加过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嫦娥三号登月、嫦娥五号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发射等多项探月、探火任务,屡次立下汗马功劳。

从1988年到1994年间,叶叔华当选为第20届和第21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副主席,此为中国天文学家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中担任的最高职务,她成为中国天文界进入国际天文组织高层领导的第一人。
1994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有关委员会批准,紫金山天文台将新发现的3241号小行星命名为“叶叔华星”。

2018年曾返乡顺德乐从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018年,当时91岁的叶叔华曾时隔26年后再次返乡顺德乐从。回到家乡后,她用流利的粤语与当地乡亲交流,与小学生分享“北京时间”诞生背后的故事,并抛出“91岁还能做什么”的疑问,鼓励年轻人为祖国成为“科技强国”而奋斗。


广州日报2018年报道

祖籍顺德乐从、在广州出生的她对顺德印象深刻。“我离开家后,只记得佛山、顺德、岳步这些地方。”叶叔华回忆道,她首次回顺德时才七八岁,记忆很模糊。“大约在1992年,我又一次回顺德,想寻找父亲居住过的地方。”但是,那一次她只是短暂停留,当天就匆匆离去了。

叶叔华拾起家乡木棉花回忆昔日故事

当来到岳步村村口前的一株木棉树下时,她停下了脚步,弯腰拾起了一朵红棉,“这是木棉花,我还记得!木棉花能用来煲粥。在上海,看不到木棉花。”随后,叶叔华主动提出,要在木棉树下合影留念。

91岁仍坚持到天文台上班

“现在我已经91岁了,还能做什么呢?”当时,叶叔华抛出了这个很多人都好奇的问题。她坚定地说:“不管我能不能动,还是很想继续做一些事情。”

记者了解到,虽然迈入“鲐背之年”,但叶叔华还是上海天文台的名誉台长,每天坚持到天文台上班。她坦言自己并没有特别的养生“秘诀”,只是一直保持着工作和思考。

在这位顺德籍的天文学家看来,中国要真正富强,未来任重而道远。她以自己的经历勉励年轻人:“我们不过从天文的小角落开始,慢慢做到很大。年轻一代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为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部分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嘉敏、黄子宁
部分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嘉敏、黄子宁 通讯员:张家铭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新民周刊、上海科协、中国妇女报、新浪微博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晓曼


推荐阅读





“广州日报微信视频号”内容推荐
↓↓↓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