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主持人被指“像生气的冬瓜”,回应亮了
这是广州日报·新花城全新改版的《晚读》,每周六与你见面的是心理栏目“心传星愿”。设立这个栏目的初衷,希望从偏于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分析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日常行为等等折射的心理因素,以“专业的善良”来陪伴亲爱的广州日报的读者们前行。
此外,文末每周会推荐一本心理学著作,期待为平常的生活增添一星智慧。相信秉承“日日有好报”的广州日报与你同在,一直在,永远在!
“形容得很绝,因为我也觉得像”,
并笑言:“通过这场超模演出,
我发现我没有了容貌焦虑”。
关于容貌,我们在焦虑啥?
身为名人的李艾,对于“容貌焦虑”的态度,是正向积极的:接纳自我、积极生活、乐观面对。同时,对于网友的“冬瓜说”的回应,李艾的应对也很大气平和。
何谓“容貌焦虑”?先从身体形象(body image)说起,身体形象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想法、行为和观念的总和。当人们想要拥有的身体,与实际状况不匹配时,就可能产生对身体形象的负面情绪,达到一定程度即为容貌焦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吴艳教授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容貌焦虑是指对自己外表的担忧和不满,经常出现对自己的身材、脸型、皮肤等外貌因素的过度关注和担心。这种焦虑常常会导致个人自尊心下降,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广东12355心理咨询总督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凤定如此说道,“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部分人尤其是大学生产生了‘体像烦恼’。体像烦恼是指个体由于对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主要包括形体烦恼、性别烦恼、性器官烦恼和容貌烦恼四个方面。其中,容貌焦虑是体像烦恼的一种”。
从客观因素讲,媒体及影视作品对减肥和骨感美的“狂轰滥炸”、过分渲染,在体像烦恼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有的大学生由于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各类事物的判断能力相对薄弱,容易受外部因素的误导。再加上攀比心理,容易对自己的容貌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从而诱发容貌焦虑的产生。
网络曝光的1%就是全世界吗?
“容貌焦虑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滋生的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也在社会各个阶层和年龄层中都有一定显现。根据2021年中青校媒对全国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且这种焦虑程度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不断升级。社会审美标准的单一化极易引发大众审美出现社会趋从性。”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明宗峰如此说道。
明宗峰进而言之,“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大众审美往往被媒体所塑造和引导,导致‘美’的标准变得片面和单一,普遍存在单纯追求明星或社会精英效应。因为外貌往往被赋予很高的价值,人们经常被要求达到一定的美学标准,瘦身、美容、整容似乎成为‘必需’之选。这些标准在媒体中被广泛传播,使得人们不断地受到视觉形象的刺激,一旦觉得自己不符合这个标准,就会对自己的外貌产生不满和焦虑”。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此外,社交媒体的过度营销也是引发外形焦虑的原因之一。许多社交媒体为了吸引流量和关注度,常常过分宣传外貌的重要性,并基于利益不断推送各种关于‘变美’的方法和技巧,这使人们觉得自己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外貌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关注。”
“个人自我认知不足也是引发外形焦虑的关键因素。有些人过于关注自己的外貌,对自己的外貌缺陷过于敏感,在面对大众时缺乏自信,甚至有深深的自卑感,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情绪”。明宗峰补充说道。
真实案例:存在容貌焦虑问题的受访者小宜(女)今年24岁,她目前是某快消公司的美妆品牌策划。她表示身边的同事均打扮精致,日常工作也需要接触许多模特群体,自己感觉颇有压力。
“我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会很认真地看自己的脸,看哪里有不对的,发现一点心情就会非常郁闷焦躁,需要跟朋友倾诉很久,但还是会觉得很不开心。然后容貌焦虑对我身体上的影响也很大,因为你焦虑,你不开心,你的脸色、状态、或者说气场,都是很阴郁的。而且如果我焦虑了,我就会不断地通过吃来解决,缓解这个焦虑,就导致自己更加胖,容貌上更焦虑,很容易陷入一个不好的循环里面。”
社交媒体对她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社交媒体上面的美女太多了,可能美女人群就是总人群的1%,但在社交媒体上活跃的就是这1%的人,我只看到了这1%的人,就觉得是全部的世界。所以会觉得,为什么世界上总有人比我好看?为什么我不能是最漂亮的那一批人?
别把自己卡进单一审美
“‘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照镜子’,最初我们关于美丑的概念,全部来自于外部世界的主流定义,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所以是谁在制造‘容貌焦虑’?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从来都是身处在‘社会审美—容貌评价—身体消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社会场景之中。
尤其到了互联网时代,一方面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自我展示空间,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更深、更广的社会流行审美文化与评价系统之中——我们一边要接受社会标准下参考明星模特的‘审美凝视’,一边还要抵御两相对照下可能产生的‘容貌焦虑’,防止心理上的‘自卑感、羞耻感和社交焦虑感’。”社会心理研究学者刘晓希如此说道。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在各种商业营销媒体的审美鼓吹下,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追随流行的社会审美来‘或修补或改造’自己。在短时间内,这确实是有一定效果,但流于表面的美总是短暂的,如果没有成熟的人格与能力特质、个体文化内涵作为内在自我价值的支撑,一味地陷入身体或容貌的外在改变与改造,很容易形成精神焦虑。”
刘晓希:“换句话说,‘容貌焦虑’产生的一个根源问题在于,个体将对自我价值的定义和感受,完全与外部价值评价捆绑在了一起,把自身外在的容貌、金钱、地位等条件等同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一旦这些外部条件不如他人,就会产生严重的低价值感。
相较于其他的心理问题,‘容貌焦虑’首先需要检视的是社会审美评价机制是否存在‘单一且物化’的倾向,其次才是具体个体人格的发育成熟度和心理健康程度”。
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这便是“身体”。——《消费社会》(让・鲍德里亚 著)
“在日趋强大的‘消费社会’环境操控底下,不让自己陷入‘容貌焦虑’,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真实的多元的自我价值感,与外部流行的社会审美评价体系保持一定程度的距离感,能够分辨出来哪些是‘不真实的、将自己物化的消费审美认同’,能够觉察到这一点,选择不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偏狭的单一的容貌与身材评价之上,就迈出了摆脱容貌焦虑的第一步”,刘晓希总结说道。
皮肤科专家:接受“共性美”与“各美其美”
如何应对容貌焦虑?
容貌焦虑有哪些表现?
美容皮肤科称得上是容貌焦虑“集中地”,
广州日报记者专访了
每天面对求美者的皮肤科专家,
聆听关于容貌焦虑那些真实故事,
探讨面对与缓解之道。
“医生,我的皮肤毛孔特别粗大,请帮帮我!”走进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激光美肤中心主任医师刘振锋的诊室,患者一开口就这样说。
“她说,每天照着镜子,粗大的毛孔让她非常困扰。事实上,她的皮肤挺不错的,甚至比一般人还细腻光滑一点。但她就是焦虑,她没办法接受油脂分泌的个体、部位、年龄等的差异,一心只想拥有‘玻璃肌’‘零毛孔’。”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上述这样的容貌焦虑患者,刘振锋医生经常碰到,每周门诊都有。在临床上,刘振锋还见过不少过度求美者,“有的人确实‘凹陷’较明显,但更多处于正常范围,在医生眼里‘有点凹陷’是与其脸型相适应的。然而过度求美者却一点凹陷都接受不了,百劝不回头。”
部分患者将容貌的“不理想”上升为“缺陷”,情绪长期不缓解,上升为容貌焦虑。刘振锋表示,“现在追求美,尤其是容貌焦虑患者,更多出自对流行审美的追从,而非真实的内在需求,这种倾向值得警惕。”
在社会上,“高颅顶”“精灵耳”“A4腰”“直角肩”“锁骨养金鱼/放硬币”……这些明明是违反医学常识的病态、错误审美,却在各种营销中迅速走火,把很多人裹挟进去。
在自媒体时代,职业与颜值挂钩的群体更是不断受“颜值经济”影响,甚至产生“自己不够美是失败”的想法,容貌焦虑从特定小范围不断扩大。
在刘振锋看来,容貌焦虑的最终解决之道还得靠自己,即接受“共性美”与“各美其美”。
“什么样的嘴唇是美的?什么样的鼻子是美的?好像是有标准的,但这其实只是共性美的标准,而且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刘振锋认为,偏离共性美的,可能会是有缺陷的情况,但更多的情况是“各美其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特点的美,而且美不一定在外貌,个人的精神状态、情绪、仪态甚至眼神、谈吐,共同组成个人容貌、个人美”。
“我们常常举国际名模吕燕为例,为容貌焦虑者纠偏”,刘振锋说,小眼睛甚至雀斑都是最好“改”、最好治的,后者甚至不用动刀,激光一打就干干净净了,但她并没改变,还将这些都变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美。
政策出台:打击“容貌焦虑”制造者
求美是好事,但出于容貌焦虑而求美却往往容易出错,并且后果严重。在临床上,刘振锋与同事们往往要做“接盘侠”——处理医美出问题的病例。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在一些人看来没那么极端的容貌焦虑也容易引起医美问题。比如对毛孔粗大过分焦虑又急于改善,把光子嫩肤、黄金微针、热玛吉……都用上,甚至用偏方、刷不该刷的东西。哪怕正规医美机构一个月做一次的治疗,也巴不得一周搞一次。刘振锋说,“急切之下,皮肤根本经不起折腾,代价就是损害皮肤屏障。”
当容貌焦虑遇上不靠谱的医美机构,出于营利目的,不乏机构利用容貌焦虑来获利。为整顿乱象,国家出手了。2021年11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医美广告制造“容貌焦虑”将遭严厉打击。
此外,今年7月,北京市卫健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医疗美容服务合同(试行)》示范文本,也明确提出美容医疗机构“不得制造容貌焦虑”。
随着监管不断趋严,那些“整形改变人生”“长得好看被世界偏爱,无论在哪都受到优待”“颜值是第一生产力”等等诱导焦虑的话术越来越难出现在公共宣传中,可能会让容貌焦虑的现象有所缓解。
跟自己和解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关于接纳自我,杨凤定老师说了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从小患有佝偻病,他不但矮小、驼背,还一直认为自己相貌丑陋。相比之下,他的哥哥不但长相英俊,而且十分聪明,阿德勒一度十分自卑。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竟然解出了一道连老师都不会解的数学题,因此获得了接纳自己不完美体像的勇气。最终,他成了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大师,被称为“精神分析三巨头”之一。
一个人过度关注自己的相貌可能会表现得悲观、不爱交往;不敢接纳不完美自己的人,其勇气和信心都将来自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评价。
如果你总是受生理缺陷、行动不便或其它不完美的困扰,你就没有多余的注意力去留心外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欢迎电邮联系:476312028@qq.com
每周一书:
《为什么总是看自己不顺眼》
《为什么总是看自己不顺眼》的作者是美国当代临床心理学家哈尔·斯通(Hal Stone)和西德拉·斯通(Sidra Stone)。他们是“心音对话”的创造者,这种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内在多个自我的声音,从而过上更和谐的生活。
内心的“找茬鬼”总是窃窃私语,检查我们的思想,控制我们的行为,抑制我们的行动。它认为这是一种保护,实际上这会让我们羞耻、焦虑、抑郁、疲惫和自卑。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找茬鬼”的从何而来:它的主要工作是希望我们在世界上能够有所成就,能够有一份好的工作,赚足够的钱,被爱,被接受。“找茬鬼”无孔不入的控制着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检查我们的缺陷和弱点,试图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世界上,做一个“被大家喜爱”的人。
当我们做得不够好时,内心的批判声总是强烈且带有攻击性,使我们害怕犯错、停止尝试,甚至失去创造力。比如在教育儿童时总讲“你不够好”,或对在意身材的人讲“你很胖”等等,这些都有可能给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看了这本书,你可以与你内心的“找茬鬼”互动,并且记录下你与它的交谈,看看它说的话你真实的自己是否在意,并且记得不是你在批评自己,是你内心的“找茬鬼”在批评你。
本书希望帮助你与“找茬鬼”分离,不再被它的负面论断所控制,将“找茬鬼”从敌人变成盟友,找到属于你的独特创造力,做一个能量舞者。
出品:广报心传工作室
策划:毕征、赵夙岚文:何雪华、吴若楠、兰岚、席乐瑶统筹:赵夙岚、林静、黄琦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陆凯声、黄琦
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