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娱乐

敌军5万,我方50……

广州日报 2024-03-22


敌军5万,我方50。

问你敢不敢向前?

23岁的他纵马深入敌营,

对两个主要叛贼杀一个擒一个,

还能全身而退,写下千古传奇。

这就是武可比岳飞的辛弃疾。


他留下了六百多首诗词,文名与苏轼齐。然而这样的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一生不得志,却交下了非常多的好友。其中最让人感慨的,是老陈,即在他的词作里留下大名的陈亮(字同甫)




“梦回吹角连营”



在辛弃疾得以存世的数百首诗词里,名句如潮涌动。


而给陈同甫的这一阙词,不能说独占鳌头,却一定可以打动每一个识字的中国人的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改写成白话文大意为:

醉梦中挑亮油灯细看宝剑,梦中恍惚回到了当年的军营营垒,角声接连吹响。烤牛肉分给将士们,乐队演奏北疆歌曲。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如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恰如惊雷一样,震动心弦。多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天下失地的大事,获得生前和后世的美誉。可惜功业未成,白发已生。



此阙词写作于1188年,辛弃疾已经48岁了,陈同甫45岁。


两位侠肝义胆、立志抗金的挚友,却无法上阵杀敌;辛弃疾的文字里有着对人生的深深的不甘与遗憾,却又无可奈何,这其实是他们两人共同的感触。


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的山东济南。也就是宋朝著名的靖康之变的13年之后。


丰饶秀美的绿水青山,只剩一半,而济南在丢失的那一半里;


宋朝的都城也已从汴京迁至临安。而正因为辛出生于“北地”,即便曾与皇帝深谈至半夜,也始终得不到信任与重用,半生浮沉于官场,经常被调任,自幼习得的一身武功,全无用处;反而在各种不得志里,文才得到充分发挥。



陈同甫也是满腹经纶,空有一腔报国志却同样壮志难酬。


中年相遇的两人,只能在醉中看剑、梦中上沙场。

                      



报国是一生之梦


现在很多人对对联的时候,常将辛弃疾与霍去病并列。


事实上也是相关的,辛弃疾的名字是爷爷辛赞取的, “弃疾”看起来是求得孙子健康成长,在深层次上,确实是与“去病”相应,希望孙子可以像汉代名将霍去病那样,驰骋沙场杀敌,收复失地。



因为各种原因,爷爷辛赞入金为官。但他经常带着孙子登上山坡,指着绵延的青山,勉励孙儿收复失地。


而他的身份,也为辛弃疾日后绘制军事地图提供了便利。


爷爷延请高人教授辛弃疾,晨起练武、白天读书,经常至深夜方休。辛弃疾在14岁,便中得举人,同时在赶考的归途,以画山水为名,开始绘制军事地图。



抗击金兵的机会在21岁那年到来。


1161年,金海陵王妄图一举彻底征服宋朝,举兵南下。被爷爷送回济南锻炼的辛弃疾,组织村民建成一支约两千人的队伍,加入起义军首领耿京麾下。


辛弃疾被耿京任命为掌书记,掌管军中金印。当年他就只身平定了一次内乱,杀掉了出逃的本为好友的义端。当年金海陵王也因内乱而被部下缢杀于军中,金兵只得北退。


此后辛弃疾更被重视,不久后被耿京派去觐见南宋皇帝;期间耿京军内却有将领趁乱反叛,耿京不幸被杀。


辛弃疾回营后,将士无多,悲痛万分的他挑选了50名跟随者,就演绎了文首的那惊险一幕。


据洪迈《稼轩记》记载: 

“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


辛弃疾日以继夜将为首的叛贼押解至皇帝面前,宋高宗表现得很欣赏他,却出于疑虑未授兵权,只是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一个文官;


后来辛弃疾被调任建康府任通判,仍然是文官。


从此他在宦海浮沉,却只要有机会就上书,希望有机会驰骋沙场、收复失地。


宋孝宗曾召来辛弃疾,君臣二人谈论恢复中原之策、相谈甚欢。


辛弃疾立马向宋孝宗呈献《九议》《应问》及《美芹十论》等多篇策论,并在朝堂上痛斥主和派。


宋孝宗却将辛弃疾派到了滁州,在他全力建立一支军队之时,又将其调离。


辛弃疾从南归时起,终其一生,都只能“纸上谈兵”了。




“照映一世之豪”

辛弃疾将一生壮志与最好年华,奔波于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省份之间,最高官至四品龙图阁待制。


年轻时造就传奇,一生写下无数诗词,流传至今的就有600多首,被认为是千古奇才。


而“老陈”陈同甫,虽满腹经纶但一生鲜有明显建树,最后高中状元,尚未履职就因病辞世。一生的遗憾,较辛弃疾更过。


幸而,他们建立在家国情怀与深深相知之上的友谊,仍然可以穿透近千年的岁月,令人感叹。


陈同甫虽名不及辛稼轩,但在灵魂的高度与复国的热切方面,两人可以说十分相通。


陈亮字同甫,生于1143,基本是在家乡从事读书和讲学。


南宋的李幼武曾这样概括陈亮的一生:


天资异常,俯视一世,常以经纶天下自任。壮岁应乡举,推为褒然之选,继而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其生平议论,以虏仇未雪为国大耻。六诣天阙上书,皆主于恢复。

陈同甫六去临安上书,都是希望可以收复宋朝失地。这便是他与辛弃疾深深相知的根源所在。


古人路途不便,两人见面不多;多是在临安碰上。因屡屡受挫,1178年陈亮“以与世不合,甘自放弃于田夫樵子之间,誓将老死而不悔。”


1183年,陈亮致书于正蛰居江西的辛弃疾,说要在秋天前往上饶相访。书函的开头便是:


致老辛

“亮空闲没可做时,每念临安相聚之适……今亦甚念走上饶,因入崇安。……余惟崇护茵鼎,大摅所蕴,以决天下大计为祷!”


然而在寄出这封信后不久,陈亮便因被人诬告入狱,出狱后又与朱熹进行关于“王霸义利”问题的大辩论,一辩就是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接着陈亮又生了重病。


一直到1188年,陈亮终得动身前往上饶,同时他也发信给朱熹,希望一起见见。


陈亮见到辛弃疾时,后者正卧病在床。老辛惊喜交加,病也好了一半。


两人惺惺相惜,老辛感佩于老陈多次上书、曾有出仕的机会也因与其人生大目标“收复失地”无关而放弃了,是真英雄;老陈也认为,老辛虽暂赋闲,仍是“足以照映一世之豪”。



两人遂相携而行,穿山过水四十里,去见不知会不会来的朱熹。


在如画美景里,两人相处十日;抵达目的地后,并未见到朱熹。


两人就此分别,辛弃疾意犹未尽,很快又去追陈亮,却未见影踪,怅然之际,听到悲伤的笛声,便写下了一首词牌名为“贺新郎”的词,后来寄给了索词的陈亮,两人心意相通,可见一斑。



此词也是佳作,其中有“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等佳句。


陈亮贺词一首,尾句是:


“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大意是说:别灰心,只要把握机会,九转丹砂,必可点铁成金、所向披靡。




“信其为天下伟人”


韧性如此强的陈同甫,果然非同凡响。


在1193年,他经廷试高中状元。此后回故乡永康处理家事及休养身体,以备出任辛弃疾曾经履职的建康签判。谁知他随即一病不起,于1194年辞世。身在福建的辛弃疾,作出了一篇用情极深的祭文,其中有几句如下:


祭老陈


呜呼,同父之才,落笔千言。俊丽雄伟,珠明玉坚。

……

中更险困,如履冰崖。人皆欲杀,我独怜才。

……

盖至是而世之未知同父者,益信其为天下伟人矣!

……

以同父之才与志,天下之事,孰不可为?所不能自为者:天假之年!

……

而今而后,欲与同父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可复得邪?千里寓辞,知悲之无益,而涕不能已。呜呼同父,尚或临鉴之否?”


最后这一段,回忆的便是从江西上饶出发欲探朱熹的那十天的美好旅途记忆。


辛弃疾最后的命运也类同于陈亮,当一生盼望的机会到来的时候,已经无力负荷,很快辞世:


1207年,宋宁宗下急诏,任命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辛弃疾却已老且病,已无法再上阵杀敌。感慨万千的他上奏推辞掉了这个任命。


几个月后的当年九月,辛弃疾病逝于上饶带湖瓢泉一旁的家里,他在那里接待过老陈和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辛弃疾的朋友很多,流传下来的600多首诗词作品,大部分是酬答朋友之作,但他的朋友里,能一起“醉里挑灯看剑”的,只有一个老陈,陈亮陈同甫是也。


一生做梦都想收复北宋失地的两个满腹才学的壮士,一生都在梦里“吹角连营”。


但无论大势如何,他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我。老辛未成将帅,便做“词王”,其诗词至今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老陈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在教书育人之余,一直梦想收复失地,同时也精进不已,终于得以高中状元。想想他们俩,遇到什么,都别灰心:只要不放弃自己,人生一定有另一条路!


广州日报媒重点实验室出品

统筹/黄馨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兰岚

图/视觉中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黄馨怡




扫码观看广州日报视频号每日热点实时更新点亮“在看”持续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