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馆丨这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企业博物馆
馆 舍
推 介 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筹建于2002年,在2005年5月经上海市文物局、民政局备案、注册正式成立,同年12月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博物馆展厅面积2000余平方米,馆藏品由建馆初期的5000余件,拓展至今天的10000余件,包括清嘉庆明黄地十二章缂丝龙袍,畲族、纳西族等三十多个民族的服饰,还有沈从文先生服饰研究的遗作手稿。
下面,馆儿君将带着大家一起来参观这个“不走寻常路”的服饰博物馆:
板 块 一:大 风 衣 & 银 饰
进入展厅,首先引入眼帘是一件奇大无比的大风衣。它是由公司董事长周成建先生于1993年亲自主持设计、制作的。整件衣服制作耗时1个多月,耗料160余米,衣长为4.68米、胸围5.64米,并入选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
风衣下的那台缝纫机是周成建最初学习缝纫时使用过的。这一小、一大两件展品,见证了“美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饰 品(银)
与大风衣相对应的展柜展陈的是西南少数民族饰品。我国西南地区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由此相关的饰品也是相当的繁多,但是他们有一个共性:以多为美;相关的饰品从上到下分别有头饰、帽饰、颈饰、胸饰、手饰、腰饰、背饰等等。
● 银烟盒&背扣
左边这个长长的挂件,是近代苗族的银烟盒,原本是用于存放烟叶的盒子。现在,它已经没有了实际作用,而是在苗家(族)重要的节日(苗年节、芦笙节、姊妹节、花山节、赶秋节、爬山节等)中,青年男女看对眼而送给对方的定情信物。
右边一对形状怪异的饰品是侗族的背扣,在苗族也有使用。背扣既有使用性,又有装饰性。该形制背扣主要流行于贵州的都柳江下游的苗侗地区。当地姑娘喜穿胸围兜,银背扣连接围兜带,悬于背部,既可调节兼作领口的脚围口的高度,又可作为装饰品。
※ 这种银背扣或用筷子粗细的银条盘成螺旋纹,代表当地人民的崇拜图腾之一——蛇。
● 点翠
这里展陈的是制作于清中期的点翠饰品。
点翠饰品最初出现于明代,当时不论宫廷还是市井都非常之流行;到民国时期,随着西方饰品的侵入,点翠饰品逐渐没落。点翠的制作先以金、银片制成特定形状的底托,四周围一圈银丝,依形粘贴翠绿色羽毛,成型后,点翠饰品可随角度变化而颜色变化。
● 银耳柱
佤族的银耳柱,在傣族中也有使用。
这是佤族妇女中最常见的耳饰,该耳饰中间为空心,顶上有螺丝花盘和焊珠,耳柱造型夸张,凸显了佤族奇特的审美意识。
● 鱼钩耳饰
清代贵州苗族鱼钩耳饰。
这个造型奇异的鱼钩形耳坠,是将银通过捶揲、浇注、焊接等工艺制成。这种鱼钩形的耳坠为苗族妇女所佩戴,简洁夸张的造型,体现出苗族人民朴实的自然审美;但是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她们日常佩戴。
照片是清晚期苗族妇女佩戴该耳坠的真是写照。当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期,一位法国老兵在云贵地区,看到当地妇女装束奇异,便拍摄记录下来。这张照片是一位台湾的藏家,从法国老兵的孙子那里翻拍,转给美邦博物馆的。
● 看过了西南少数民族的饰品,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北方蒙古族的饰品。这里五个独立展柜展陈的是北方蒙古族的饰品。
蒙古族漠北部落王妃所佩戴的银头饰
由于蒙古族远离海洋,由此在他们的饰品中大量的使用了红珊瑚和绿松石以示他们身份的尊贵。蒙古族从地理上分,由三大部落:漠南即现在的内蒙古、漠北即现在的蒙古国、漠西在清中期(康熙年间)往东迁移大部分已经并入漠北。现在展陈的蒙古族饰品是漠北蒙古族的贵族所使用的头饰(主要)。
版 块 二:清 代 袍 服
清代的服装是我们现在唯一能见到的传世服装,清代宫廷服装的制作十分精美,清代也是我们历史上服装穿着等级最森严的时期。
凹字形的大通展柜内不仅展陈有皇帝上朝、祭祀时所穿着的龙袍;皇后穿着的凤袍;贵妃穿着的服装;一品的武官上战场打仗所穿着的战袍;文武官员所穿着的补服和补子;以及敕命夫人补服等。
板 块 三:民 国 服 装
随着西风东渐,西方的立体、修身裁减方式的侵入,使中华民族的服装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部分展品包括:五四时期文明新装款式的女装,民国各式旗袍,还有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中华大地的男式“裘皮领黑色大衣”和“白麋鹿裘皮女大衣”。
上世纪20年代,旗袍的“九翘三弯”,几成定局。旗袍逐渐成了各年龄段、各阶层都能接受的主流服饰。从20年代至40年代末,旗袍风行二十余年,它从长短、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展开一次漫长的“较量”。也使旗袍的形制分为传统和时尚二大正营,款式更是千变万化。在这个展柜前赏析,好似穿越在时光隧道里,让你目不暇接。
与这之相对应的就是熨斗墙:
熨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纣时期,可以说商纣时期的炮烙就是熨斗的鼻祖;第三排的小烫斗,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刑具等。综述,熨斗是军(刑具)转民的产物。随着科技的进步,定型棉、挂烫机等的出现,这些古老的熨斗也已经逐步被淘汰和弃用。
板 块 四:民 族 展 柜
彝族 刺绣婚礼服
在少数民族展柜中,展陈了10多个少数民族的服装。有娇媚律动的侗族“刺绣银朝衣”;有用鱼皮制作的赫哲族“男式鱼皮衣裤”;有可爱的傻袍子皮制作的“鄂伦春族狍皮贴布绣男夏装”;古朴神秘的距今约200年的苗族“扬武古衣”;法力无边的“瑶族道公服”;代表财富的绕家的“刺绣花卉纹女套装”以及形制异样的彝族“刺绣婚礼服”和威猛的“藏族金花锦虎皮男袍”等少数民族服装。
藏族 金花锦虎皮男袍
侗族 刺绣银朝衣、瑶族 道公服
壮族 饰银泡女套装
最 后 来 到:第 五 板 块
童帽展柜
帽子展柜 展陈了四十余顶小孩的童帽和少数民族的各式帽子。形式各异的童帽,各式形状表达了长辈对下一代美好的期许;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帽子,也反映了他们生活环境的烙印。
西北少数民族的帽子
手稿展柜
两个低柜展陈的是国宝级的文物“沈从文先生的手稿”。沈从文先生不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先生一生中,著有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他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服装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最后,我们来到 补服补子展柜。
所谓补服,是指明、清凡装饰有“补子”的官服,称为补服,也称为“补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形式比袍短又类似褂,但是比褂还要长,其袖端平,对襟,所以又名“外褂”、“外套”,在清代官服中是穿用场合最多,时间最长的一种,而表示官階差异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文官绣有飞禽、武将绣有走(猛)兽纹饰的“补子”。
补服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唐代官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百官服色,视阶官之品。其颜色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以后稍有变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以示上衣下裳的古制,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在武则天时期,她对文武百官奖惩分明,对有功之臣赐动物图案绣于官服上,文官以禽类、武官以兽类来点缀,为明、清官服打下图案基础。
清代官制设置严谨、细密。无论文官、武将均设置九品十八级,也就是所谓的“正”、“从”。
大通柜中第一件为清一品文官补服,布纹为仙鹤;第二件为清一品武官。在清代,汉人只能官至一品。
【注:为更清晰地呈现博物馆展陈原貌,
本文系按照参观顺序介绍。】
博 物 馆 信 息
馆舍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康桥东路800号
交通路线:龙卢专线、周康1路、张南专线、南南线,轨道交通11号线、16号线。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30~17:00(参观需预约,周一闭馆,节假日不开放)
预约电话:021-38119999*8135(工作日)
投诉电话:15901679172
其他信息:为了方便学生参观,博物馆在暑期(7月1日至8月31日)开辟了学生专场,不需要预约,即可参观。
▌往期馆舍推介: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