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1970年10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金银器、玉器、钱币、铜器、药物等1000余件,这些精美的实物被称为20世纪唐代考古的一次划进代的重要发现。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而金银器又是唐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所以绝大多数器物属盛唐时期的何家村窖藏可称得上“皇冠上的明珠”。
何家村出土金银器270件,其中带有墨书题记者,共计90件,还有两件金盆传原有墨书,另有7件残存有当时包装纸印上的墨书。这些墨书题记对于揭示器物名称、唐代衡制、赋税制度,反映埋葬情况、器物来源、检校藏品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书法价值也不容低估。
1、对于唐代赋税的认识
何家村出土有14块有墨书题记的银饼、银铤:
东市和西市是隋唐长安城中设立的集中商业区,市内以井字形街道分割为九区,每区开设临街的各行店铺,据宋敏求《长安志》:“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可见“东市库”银饼是经营邸店、店铺的商人上交国家的税银①。
▲“东市库卌五两半”银饼
因为许多有势力的贵族大臣在市内经营邸舍、店铺,以取厚利。以至于开元二十九年(751年)正月下诏:“禁九品以上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宋之”、“赵忠”等当是商人名。
▲“宋之”银饼
▲“赵忠”银饼
根据《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三》:“两京都市署”:“京师有东西两市”,东市库可能就是京师都市署属下之库。②
“五两朝”银铤之“朝”,根据《唐六典》卷二十:“左藏有东库、西库、朝堂库”,可见刻有“朝”字的银铤,即是中央铸造,国家库藏——左藏所属朝堂库之物③。其上墨书是后来重新称量时的记号,所记“卌八两半”不是这枚的重量,而是多枚合称,最后将重量记在此银铤上的。
▲“五两朝”银铤
左藏是户部管辖的国库,专门负责国家赋税所得,国库银铤主要来自地方赋税和供奉,从“十两太北朝”银铤清晰的剜削及补钉痕迹分析,国库银铤的管理有统一的重量要求,称量也非常严格。因唐代库藏日常业务由太府寺管辖,有人认为太北之“太”应是“太府寺”④。该银铤上墨书已不清,应是第二次重新校对重量时所写,内容应为重量。
“五两一分半”银铤,墨书与何家村绝大多数金银器上墨书字体相同,应为埋藏前称重所写。
▲“五两一分半”银铤
2、标明存放器物的名称、数量、重量等
何家村窖藏墨书涉及存放物品名称、数量、重量的有11件:
莲瓣纹提梁银罐内所存物件数量与墨书所记相符。
▲莲瓣纹提梁银罐
▲莲瓣纹提梁银罐盖内墨书
蓝、红宝石(有人认为是红色蓝宝石)等十六块与颇黎(玻璃)十六段相契合。
▲部分宝石
由此可见,唐代玻璃是指宝石之类的天然矿物,《天竺记》:“大雪山中有宝山,诸七宝并生,取可得,惟颇黎宝生高峰,难得”。《新唐书·罽宾传》:“武德三年,遣使贡宝带、金锁、水精盏,颇黎状若酸枣。”这里玻璃显然指天然宝石。《本草纲目》引陈藏器:“玻璃,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主治惊悸心热,能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热肿,摩翳障。”何家村出土的蓝宝石上有多处加工琢磨的条痕,并多有穿绳之系孔,绿玉髓已加工成底面平坦的戒面形式,可见这里的宝石是当作装饰品用的,而非药物。
珊瑚,《唐本草》认为,珊瑚“去目中翳,消宿血,为末吹鼻,止鼻衄。”唐代来自域外的珊瑚除医用外,主要用来制作指环、手镯和其它的珠宝饰物。何家村出土珊瑚三段,和宝石等放在一起,应也是作为珠宝饰物之用。
▲珊瑚
“玉杯一”即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凸纹琉璃碗、水晶八曲长杯惟与“琉璃杯碗各一”相对应。琉璃,则指人工烧制物,《南洲异物志》:“琉璃本质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水晶,古称“水精”、“千年冰”等,古人不了解水晶是天然矿物而误为千年冰。有趣的是唐代玻璃也被认为是“千年冰所化”,可见唐代水晶可能有时也归为玻璃之类。墨书上将水晶杯题为琉璃杯反映了当时有以琉璃冒充水晶的状况,东晋葛洪《抱朴子》:“外国作水晶椀,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得其法而铸作之者”。正因为有此现象,这里唐人将水晶杯误记为琉璃杯,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了。
▲水晶八曲长杯
银罐内所装的两对镶金玉镯是迄今唐代遗物中仅见的,从墨书题记“玉臂环四”可知,这种可以开启的臂饰在当时被称作“玉臂环”,它是一种可以自由开启的臂饰。
“玛瑙杯三”即玛瑙长杯、玛瑙羽觞、兽首玛瑙杯。
▲玛瑙长杯
▲玛瑙羽觞
三个大药盒中存放有三种钟乳。钟乳又名虚中或鹅管石,为溶洞中自洞顶垂下之碳酸钙积淀物,为古代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药物,同时也是炼丹原料,《吴氏本草》曰:“钟乳……山谷阴处,岸下聚溜汁所成。如乳汁,黄白色,空中相通。”《本草纲目》:“时珍曰,石之津气,钟聚成乳,故名石钟乳。芦与鹅管,象其空中之状也。”《神农本草经》载石钟乳:“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节,利九窃,下乳汁。”《本草纲目》引孙思邈语:“乳石必须土地清白光润,罗纹、鸟翮、蝉翼一切皆成,白者可用。其非土地者,慎勿用之,杀人甚于鸠毒。”《旧唐书》记载高季辅为太子右庶长,上疏切陈得失,太宗特赐钟乳一剂,并奖褒说:“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唐语林》也载玄宗赏赐宰相宋璟上好钟乳去合炼“寒石散”,大臣也以得到皇帝赏赐的钟乳为荣。宰相元载被抄家,有钟乳五百两。
唐代钟乳产地较多,《新唐书》载河南道河南郡颖阳倚箔山有钟乳,山南道房州房陵郡土贡钟乳。《唐六典》载岭南道出钟乳,《通典》载韶州始兴郡贡钟乳二十四斤十二两。
何家村出土三种钟乳,分别盛放于三个银盒中,其一,盒盖上有墨书题记“上上乳一十八两”,出土时盒内原盛有管状钟乳石678克,透明度好,部分碎裂成指甲状小块。钟乳以透明度高者为上品,唐萧炳《四声本草》载,钟乳石“如蝉翼者上,爪甲者次,鹅管者下,明白而薄者可服。”此银盒内钟乳晶明透亮,管壁薄而均匀,品质极佳,故称识“上上乳”。
▲“上上乳”银盒
其二,银盒内有唐人墨书“次上乳十四两三分堪服”,盖外有“次上乳一十四两三分”。出土时盒内原盛有管状钟乳石606克,大多已碎裂为小块,颜色灰白半透明,比“上上乳”颜色略暗,等级略差,故名“次上乳”。
▲“次上乳”银盒
其三,盒盖面书“次乳廿四两”,盒盖内书“次乳廿四两须简择,有堪服者”。出土时盒内原盛有管状钟乳石947克,颜色灰暗略泛黄,透明度不好,粗细厚薄也不均匀,符合萧炳提到的最后一等。
▲“次乳”银盒
▲“次乳”银盒盖面内部墨书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内所装的白石英、紫石英,即盖内墨书提到的“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也就是水晶。无色透明者,古人称为白英。紫水晶称紫英,紫色是因为“铁”的氢氧化物在晶体中形成“呈色中心”的缘故。这是天然水晶作为药物的明确发现。
▲鎏金鹦鹉提纹梁银罐
▲白英
▲紫英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徐锴语:“英,亦作瑛,玉光也。今五种石英,皆石之似玉而有光莹者。”同书引《名医别录》曰:“白石英生华阴山谷及太山,大如指,长二、三寸,六面如削,白澈有光,长五六寸者弥佳。” 晋葛洪《抱朴子》卷十一《仙药》中将石英与丹砂、黄金同列上品。《神农本草经》卷一《上经》认为白石英“味甘,微湿,主消渴,阴痿不足,咳逆,胸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久服,轻身,长生。”苏颂谓:“古人服食,惟白石英为重。” 白石英还是古代炼丹的主要药物,《云笈七签》卷七十一《金丹部》中“太一玉粉丹法”的配方为“紫石英(五两)、白石英(五两)、银粉(五两)、空青(十两)、流艮雪(一斤,用银雪)。”
唐代产白石英的地方较多,《新唐书》载睦川新宝郡、梧州苍梧郡土贡白石英。《通典》载泽州高平郡贡白石英五十小两。《唐六典》载河东道泽州、岭南道都出白石英。
紫石英在唐代也被视为珍贵的服食药物和炼丹药物。《岭表录异》曰:“陇州山中多紫石英,其稍蕴紫,其质莹彻,随其大小,皆五棱,两头如箭镞,煮水饮之,暖而无毒,比北中白石英,其力倍矣。”《神农本草经》载:“紫石英,味甘,温。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温中、轻身、延年。”《本草纲目》引《日华本草》有用其治痈肿毒气之方:“紫石英火烧醋淬,为末,生姜、米醋煎傅之,摩亦得。”《云笈七签》有“灵宝还魂丹法”的配方,其中需要光明砂和紫石英。《抱朴子》载不寒之道是服“紫石英朱漆散”。
《通典》载兖州鲁郡贡紫石英二十二两,沂州琅琊郡贡紫石英二十二两,《唐六典》也载两州出紫石英。
银盒内所装药物朱砂与墨书所记数量和重量基本符合,墨书标明名称者有:“大粒光明砂”、“次光明砂”、“光明碎红砂”、“光明紫砂”、“红光丹砂”、“井砂”六种,实物观察可见确有色泽、颗粒大小等诸多的不同。《抱朴子》卷六十九《金丹部七》:“丹砂者,太阳之至精……丹砂是阳之正气……只如丹砂之体数种,受气不同,惟三种堪为至药,上者光明砂,中者白马牙砂,下者紫灵砂,余有溪砂、杂类之砂,不中入至药服饵所用……光明砂者,受太阳精通澄朗正真之精气,降结而红光耀耀,名曰光明砂。”此种砂开片解理处颜色鲜艳并有光泽,故称光明砂。唐《新修本草》:“最上者名光明砂,大者如鸡卵,小者如枣粟……光明照彻。”⑤《本草纲目》:“时珍曰:丹砂以辰、锦者为最,麻阳即古锦州也。佳者为箭镞砂,结不实者为肺砂,细者为末砂。色紫不染纸者为旧坑砂,为上品;色鲜染纸者为新坑砂,次之。”《云笈七签》:“上品光明砂,出于辰锦山石之中。”光明紫砂应为光明砂中的旧坑砂。
▲“光明紫砂”银盒
红光丹砂,银盒上注“红光丹砂二大斤,大颗三枚绝上”,共重1415克,其中三块较大,为光明砂中的箭镞砂,但色鲜,可能为新坑砂,品质略次于光明紫砂。
▲“红光丹砂”银盒
光明碎红砂852克左右,盒上墨书记为“一大斤四两”,为黄豆大小的咖啡颗粒,色彩深浅略有差异。
▲“光明碎红砂”银盒
▲“光明碎红砂”银盒盖面墨书
据《神农本草经》,丹砂因形态、色彩不同,有不同等次,最上者名光明砂,“大小如豆者谓之豆砂,细赤碎者谓之碎砂,又称‘红雪’”。唐《新修本草》谓:“最上者名光明砂,大者如鸡卵,小者如枣粟……光明照彻。”次光明砂720克,比光明砂品质差。需要注意的是墨书中朱砂有两种不同写法,井砂、次光明砂,“砂”字均写为“沙”,是否反映了产地的不同?产于山石之中写作“砂”,产于溪水中用“沙”?井砂也是朱砂的一种,《历代名画录》:“武陵水井之丹,磨嵯之砂”,可见唐代至少武陵和溪州是井砂的著名产地,《通典》载溪州灵郡年贡朱砂十斤。
《神农本草经》:“丹沙,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炼丹术的国家之一,用丹砂、铅、汞等矿物为原料,用炉火烧炼,制作“长生不老”之药,称炼外丹。《云笈七签》:“镇魂固魄飞腾方灵丸”需“丹砂八两,白石英二两……”。
丹砂本身无毒。但经焙烧后变成氧化汞时,则有剧毒,唐代多个皇帝就因服“仙丹”而亡。唐代产贡朱砂之郡甚多,《通典》、《新唐书》载容州普宁郡贡朱砂二十斤,越州会稽郡贡朱砂十两。《新唐书》载锦州卢阳郡土贡光明丹砂一斤,辰州卢溪郡贡朱砂十斤(即辰锦之地),因古代产于辰州(今湖南沅陵)者最优,故朱砂称为辰砂。剑南道茂州通化郡“贡麸金、丹砂”,黔州黔中郡土贡光明丹砂,溱州溱溪郡土贡丹砂。
四个大银盒内装九副玉带胯,根据墨书,有碾文白玉(白玉碾文)、更白玉、白玉、白玉有孔(白玉玉开孔)、斑玉、深斑玉、骨咄玉带胯及白玛瑙铰具等名称。
▲“大粒光明砂”银盒
▲“大粒光明砂”银盒盖内墨书
这使我们知道,唐人对玉的命名多以色泽为名,有纹样者则称为“碾文”,而骨咄玉,应是产地为名。《新唐书·西域传》:“河中城邦国有骨咄……”。骨咄国地处帕米尔西部的阿姆河上游即喷赤河流域的山中,相当于今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之间,《册府元龟》记载骨咄国在开元天宝年间曾四次向唐朝廷贡良马,由此可见,骨咄国与唐王朝关系密切。骨咄玉带胯说明唐代玉器除来源于新疆于阗外,也有西方贡玉⑥。(刘云辉先生最新观点认为骨咄指的是玉色)墨书所记九副玉带胯数量与实际所出基本相符,但伎乐纹玉带胯共有方胯、圆胯十六件,没有带扣,但所记是纯方胯一十六件,并玦。狮纹带胯共有十五块,有玦,但所记是十六事,失玦。
▲狮纹白玉带胯
▲狮纹白玉带胯
虽然墨书与胯数存在帐物不符现象,但根据唐代用胯规定,这些玉带胯除去头、尾两块玉带板及带扣外,总数均为十三块。《通典》卷六十三《礼典二十三·天子诸侯佩剑绶玺印》:“上元元年八月,敕文武官以上,金玉带,十二銙(胯);四品,金带,十一銙;五品,金带,十銙;六品、七品,并银带,九銙;八品、九品,服并钅俞 石带,八銙;庶人,服黄铜铁带,六銙。”十三胯是唐代革带最高胯数,为御用带胯。
伎乐纹白玉带胯是其中惟一不合制度的一例,它由四枚方形胯和十枚半圆形胯组成,成了十四胯,但这十枚半圆形胯中九枚雕胡人伎乐,只有一枚上面雕琢狮子,虽从玉质形状并无差别,但构图主题明显不是一类,可见伎乐纹白玉胯仍合唐制为十三胯,这个狮纹带胯埋葬前当另有归属,属于混入其中,但它非所藏狮纹带胯中的一枚,因为狮纹带胯本就是十三枚,且全为方形。
▲伎乐纹白玉带胯
如此可见是墨书所记时出现了笔误,这也可从“更白玉一具数准前”中得到印证,因为所出更白玉一具,正是十五块,盒内狮纹带胯也是十五块,与墨书“准前”意思相符。
▲更白玉带胯
令人产生疑惑的还有装井砂的银盒,其上“十两”,如谓盒重或井砂重,都合唐制,但若以“卅七两”为井砂重量,则不合,因为出土井砂仅444克,“卅七两”如指金屑,则简报称出土金屑787克,实测为912克,均不够唐制三十七两。“次光明砂”银盒内药物也与记载差异较大,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
▲鎏金石榴花纹银盒
▲鎏金石榴花纹银盒盖面
▲鎏金石榴花纹银盒盖内墨书
金屑即黄粉,《本草纲目》引宗奭语:“不曰金而更加屑字者,是已经磨屑可用之义,必须烹炼锻屑为箔,方可入药,金箔亦同生金,有毒能杀人。……若不经锻,屑即不可用。”
麸金则是从冲积层中淘拣出来的金片,因其小如麸皮,故名麸金。
▲素面金盒
▲素面金盒内存放的麸金
《名医别录》认为黄金“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李时珍认为可“疗惊痫风热肝胆之病。”《抱朴子·仙药》:“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 《太平御览》卷六六九《南岳魏夫人内传》载,晋成帝服金屑得道。黄金还是练丹的重要物品,《云笈七签·方药部》:“灵宝还魂丹制法”需“金簿二十四片,光明砂研如面……”。
唐代产金屑、麸金之地很广,《岭表录异》载广州“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遂多养,收屎淘之,日得一两或半两,因而常致富矣。”《通典》、《新唐书》记载,日南郡驩州贡金箔黄屑,陇右道贡金屑,剑南道茂州通化郡土贡麸金,宕州怀道郡贡麸金十两,岭南道出金箔黄屑,饶州鄱阳郡贡麸金十两,眉州通义郡贡麸金八两,衡州衡阳郡贡麸金十四两,廓州宁塞郡贡麸金六两,蒙州蒙山郡贡麸金十两,巫州潘阳郡贡麸金八两。
何家村窖藏出土琥珀10段,与次光明砂一起存放于一银盒内。陈藏器言,琥珀可止血生肌,合金疮。
▲“次光明砂”银盒
▲琥珀
沈约《宋书》载,武帝时,有人献琥珀枕,时将北征,以琥珀治金疮,上命捣啐分付诸将。《拾遗记》载孙和悦邓夫人因水精伤面,太医就用白獭髓和琥珀末涂之,遂好。《名医别录》认为,琥珀可“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明郎瑛《七修类稿》记载,琥珀主疗小儿惊娴之疾。唐代琥珀主要从波斯输入,日本、林邑等国也献过琥珀。
唐代金银器的计量单位有五个即“斤”、“两”、“分”、“钱”、“字”。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四分,一两等于十钱 。药盒药物标重时出现“大斤”概念,按唐代衡制有大制、小制之分,根据银盒上墨书,则一大斤分别为660克、681.6克、707.5克、746克。则唐代一大斤平均为698.8克。
3、反映唐代衡制
何家村窖藏金银器中墨书最多的是标明自身重量,共63件,另外还有两件金盆传原有墨书:
以上器物墨书大体应该是同时标重,但可能非同一称量者和同一书写者。
▲鸳鸯莲瓣纹金碗
▲素面双耳提梁银锅
▲素面双耳提梁银锅-线图
重量单位为“斤”、“两”、“分”,没有“钱”,超过十六两者,有的以“斤”为基本单位,有的仍以“两”为单位,如小簇花纹银盖碗,碗盖及底内分别墨书“卅两并底”,“卅两并盖”,以“两”为基本单位,或许和盖捉手内沿錾文“卅两一分”和底足内沿錾文“卅两三分”相对应。
▲鎏金小簇花纹银盖碗
圈足与环状捉手均与器物焊接,盖较之碗稍大,“卅两一分”、“卅两三分”的字样说明器盖与碗不是一套,应该有另外一套与之相匹配。而折枝花纹银盖碗则标为“二斤一两并底”、“二斤一两并盖”。
▲折枝花纹银盖碗
在以“两”、“分”为基本单位时也有此现象,有标为“八两二分”,也有标为“八两半”,可能反映了称量者使用不同的衡器或者手写者书写习惯的不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折枝花纹银盖碗圈足内沿錾刻一“进”字。“进”即进奉之意,表明此碗非中央官府所作,应是地方官府向皇帝进奉的物品。目前已知考古发现带铭刻的唐代金银器,绝大多数为中晚唐作品,铭刻主要包括制作年代、器物名称、数量、重量、制造机构等方面内容。以上两件盖碗从纹饰分析,大体属德宗朝器物。此碗上刻铭也说明了此点,而恰好进奉之风在德宗时达到极盛。
除前面提到的“五两朝”银铤上墨书及银盒内钗钏外,何家村金银器上标重多为单个器物,但如器物带盖等附件,则在盖内、器内均有书写,素面提梁银盖罐盖内标明“九两”,罐内底也有墨书标明,此小罐较深,罐底极难书写,这说明当时管理者是十分认真的。
▲素面提梁银罐
除了金盒、银药盒等盛药物者,因器内底不方便标注,鲜有例外。银熏炉因难以找寻书写地方,故写在中间,但明确是“三层五斤半”。
▲五足镂空银熏炉
但另外大量的金银器上未标重无墨书现象,又令人费解。实物标重上有“软”、“软少”、“强”这样的描述,说明当时测量者尽力追求精确,这在一些器物上能得到确认,如“十二两一分”者(七一18)实测得491克,“十二两半”者(七一19)实测重503克。但是也有大量不相符合者,如“十五两半软少”者实测重651克,“十五两半强”者实测重650克。
▲十四两三分强
▲十三两软
▲十五两
▲十五两半
▲十五两半强
▲十五两半软少
同样标明“十五两”者(七一1、七一4、七一7),重量分别为646克、579克、604克,相差殊甚。标明“十二两”(七一20)者和标明“十二两一分”(七一18)者分别重496克和491克,前者比后者还重。虽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但还是增添了唐代衡制的复杂性⑦。
还有一些墨书题记明显属笔误,如宝相花纹银盖碗,盖面标明“三斤二两并底”,依唐代衡制推定,应是“二斤二两并底”。
▲鎏金宝相花纹银盖碗
根据以上器物,总的来说,唐代一两最大为46.6克,最小为38.6克,银饼更有折合一两为46.7克,而以40-43之间为最多,这就是唐代衡制的基本状况。
4、反映器物的来源与用途
何家村窖藏器物组成复杂、多元,有未完成品,有地方进奉的器物,有诸国珍宝、诸国钱币,有大量中央官府作坊生产的金银器,有明确属官府收交上来的庸调银等。经过初步分析,窖藏的所有者应是皇室,具体管理者是“中尚署”。⑧
何家村有两件墨书器物值得注意,一件是素面金铫,高5厘米,口径14.5-14.9厘米,重683克,柄残断,从金铫内壁残留的遗迹看,金铫曾被长期使用,这和何家村大量未使用过,甚至未完成品相比,值得注意。金铫内底有三行墨书题记:“旧泾用, 十七两,暖药。”
▲素面金铫
▲素面金铫器底墨书
▲素面金铫墨书(摹本)
题记的内容涉及三方面,金铫的使用者,原来是“泾”,金铫的重量为十七两,金铫的用途是暖药,即温药。有专家根据《旧唐书》:“张美人,生泾王……泾王梃,肃宗第七子,至德二载十二月,进封泾王,推定这件器物可能是泾王府的用物,泾王死后(德宗兴元六年,784年),被收归皇家内库。⑨这就对何家村窖藏器物的来源提供了一些线索。另一件素面银盒,高3.8厘米,直径9.1厘米,重240克,盒外有“刘古口口”四字墨书,第四字似府字,这会不会又是器物的一个来源呢?
▲“刘古口口”银盒
5、反映埋葬情况及埋藏时间
何家村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分三类:第一类60多件,主要内容是记录存放物品的名称、重量或器物的自身重量,这些墨书虽非同一人书写,但基本是同一时间书写,墨书字体舒展大方,多属于颜体行书,当是高级管理人员所书。
▲鎏金鸿雁纹银匜
▲鎏金鸿雁纹银匜底部
▲鎏金鸿雁纹银匜内底墨书
▲银盖罐
第二种,如刘古□□墨书,笔触略有呆滞、拘谨。第三种,银饼、银铤上字体,分两种,“东市库郝景”等字体软弱无力,潦草幼稚。当为低级收税者所写; “吴锐”等字体属于行草,非常洒脱,反映了书写的不同时间和不同的书写者。
▲“郝景”银饼
▲“吴锐”银饼
第一类为大多数,也最重要,当为出库时详细称重并记录,与出土情况也相符,应为埋藏前所为。因为将各类器物混装在一个银盒或银罐的情况,(如大粒光明砂银盒内装朱砂、玉带胯、小金盒、金钱、麸金等)绝非库房器物正常保管的状态,第一,金玉等东西混装,容易破损,第二,违背了库房分类保管物品的原则,所以只能是搬迁出库时临时所为,墨书所记是便于日后对帐,在出库时详细称量并记录,又说明搬迁出库,绝非匆匆而为,而是从容不迫,有计划的。⑩
另外在整理文物时我们还发现有些器物外部有墨书(见下表),但并非书写,而是包装纸印上去的,多不识,唯可识“容县”等字,器物在当时被仔细地包装过,也说明埋藏前是有充分时间准备的。
▲银盘外底包装纸印上的墨迹
何家村窖藏的埋藏时间有安史之乱时和德宗时两种观点。从“东市库,郝景,五十二两四钱”银饼可推知,德宗时埋藏的观点可能更接近于事实,因为在盛唐时期,计算重量单位,只有“斤”、“两”、“分”三种,“钱”作为第四种计量单位,出现较晚。
6、何家村窖藏金银器墨书的书法价值
在金银器上书写比在纸上要困难的多,而且可以挥洒的空间也很有限,所以何家村金银器上的有些墨书,在字体排列上有时松散,有时又特局促,行距、文字排列也时常有误,使得字体大小不一,有的比较拘谨,有的被空间压迫得似无法喘息,但总体来说,字体大方洒脱,令人叹为观止。何家村墨书属颜体,主要为行书和楷体。
▲素面长柄三足银铛
▲素面长柄三足银铛
▲素面长柄三足银铛内底墨书
▲素面长柄三足银铛-线图
▲素面折腹银碗
“光明紫砂”银盒、“大粒光明砂”银盒等,字体活泼圆润,行气贯通,字体大小匀称,笔锋有藏有露,筋力丰满。
“次光明砂”银盒,楷书味很浓,用笔横轻竖重,笔力雄健而有厚度、兼以笔划重,更增加了气势宏大圆润,浑厚的美感。“上上乳”、“次上乳”、“次乳”银盒,字体浓纤得体,筋力丰满,又有纵横跌宕的特点,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圆,竖笔向中略显弧度,这在“须”“简”中均有所表现,显得刚中有柔,富有动态。
总之,何家村窖藏金银器墨书气势充沛,巧妙自然,笔墨淋漓,深得颜体要领。
颜真卿(709-785年),唐长安人,开元年间中进士,德宗时,李希烈叛乱,颜奉命劝降,被李杀害。颜真卿自幼勤奋好学,有文学才能,他的书法受家庭和外祖父殷氏的影响,同时得到张旭的指导,又广泛学习历代书法,广采众长,创造出出类拔萃,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成为有唐一代的大书法家。
何家村金银器上墨书以颜体为主,说明当时其书法的流行,其时可能颜氏尚在或过世不远。
注释:
(1)(3)秦波:《西安近年来出土的唐代银铤、银板和银饼的初步研究》,《文物》1972年第7期。
(2)(4)李伟国:《关于“东市”、“太北”、“法化”和“永安五男”》,上海博物馆《周秦汉唐文明研究论文集》,2004年12月。
(5)耿鉴庭:《西安南郊唐代窖藏里的医药文物》,《文物》1972年6期。
(6)刘云辉《北周隋唐京畿玉器》,重庆出版社,2000年。
(7)申秦雁:《重见天日的遗宝》,《花舞大唐春》,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
(8)(10)韩建武:《关于何家村窖藏的几个问题》,《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3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
(9)申秦雁:《素面金铫》,《花舞大唐春》,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
图片来源:本文摄影作品已获原作者授权,其余图片来自上述参考文献。
韩建武,男,1968年5月出生,陕西省华县人。1986年至1990年在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90年7月分配至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1999年被聘为保管部副部长,2007年聘为研究馆员,2009年聘为保管部部长。2013.10-至今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
发表的论文有《陕西出土的黑人俑》、《陕西唐墓出土的胡人俑》、《何家村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及作坊》等论文50余篇。编著图书20余部﹐多部获奖。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一个鸡食盆,居然被萨马兰奇亲手挑中,成了北京奥运会的“申奥大使”
新版“看展览”APP上线啦!
更及时、更全面的展讯正在那里等你!
长按二维码下载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