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了这篇访谈才知道,我的“千里江山”算是白看了

2017-09-19 拿破破 & 赵多多 博物馆丨看展览

在博物馆展览界的“金九银十”到来前,每一个嗅到“爆点”的小编,都会为即将到来的展览添一把柴,用或学术、或煽情的文章来“营销”展览。



而博物馆近些年,在一系列政策、方针的指引下,也开始不遗余力的走出去,而且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远。


至于博物馆的观众,从前小众的那波人早已被“淹没”在如今浩浩荡荡的观展人群中了。


2010年9月 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


故宫的新晋展览“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可能会再现两年前的“故宫跑”盛景。


开展第一天,排在长长观展队伍中的赵多多,看着巨幅的展览海报和身边不时争吵的人群,除了感叹各方力量推动下的博物馆高速发展外,更有些想念从前那“冷寂”的博物馆展厅。


2017年9月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赵多多把现场观感说与拿破破听后,引发了一次对话,里面有太多想要说的话,里面有对书画观看、研究领域的认识,也有对当今博物馆现象的透彻分析。


但愿这一问一答,在传达出我们之于博物馆情感的同时,也能引起更多的人对博物馆、博物馆展览、博物馆现象的关注。


也希望18岁的王希孟能够看到,在他的那片千里江山下成长起来的我们,依旧深爱着徽宗“握住”他的手,画下的那一片青绿山水。


千里江山图原件将展至10月29日

10月30日(周一)闭院换展

10月31日起将由清代摹本替代

……………………………………………………………


多多:故宫作为主办方,在9月会开放包括“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在内的7个展览,这样的展览量是故宫出于何种考虑下的结果?


破破:博物馆有展示藏品、宣传教育的责任。作为一个文化部管辖的重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有责任、有义务展示古代优秀物质文化,要经常性地举办大型展览,以尽其社会责任。


同时,这些引起社会性轰动的展览,也是其“努力作为”的最好注解。故宫不只是今年9月,它在包括展览、开放区、原状陈列、文创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尝试其实早已开始。


不过博物馆最重要的,是要确保文物的安全。这些年,走出库房的文物确实更多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物少了,但千万不能把文物安全这根弦松懈了。



多多:近些年,伴随展览的井喷,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观众开始走进博物馆,包括像“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似乎又会引起新一轮的“故宫跑”,这里面反映了观众怎样的诉求或是心理?


破破:这个问题跟观众的“参观目的”有关。


有的人是来旅游的,顺便来看看。这部分观众对于展览事先了解的不多,往往以“走马观花”的姿势参观,在展厅里逗留的时间很短。但从近年的情况看,这部分观众的基数是很大的。


有的是来购物、休闲的,这部分观众近些年来数量激增,他们是博物馆展览的拥趸,是重要的博物馆参与者,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群体。他们对于博物馆工作的宣传作用是巨大的,应该很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听取他们对博物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还有的就是传统的学习和研究型观众,现在他们普遍对书画展厅吵闹、明星展品排队、图录性价比、玻璃及时清洁、不开放拍照等问题有些意见,这些问题有时候与基数很大的参观流量存在辩证关系,应该予以重视加以解决。


当然,以上问题不解决,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观众也会来看展览。展厅的吵闹问题,跟工作人员是不是真的进行了管理有关,现在外包的工作人员能不能真正履职是要打问号的,服务外包的外延在哪还需更清晰地厘定,另外家长不想管、管不了孩子乱跑也是大问题。


还有就是在北京和上海,随着这些年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更多的养分、干货去填满,许多人就会到博物馆主动去寻求知识。


这其中还有他们对下一代的期许,这就是在故宫、国博、北京画院、清华博物馆以及上博等场所,看到的那些孩子,他们围着讲师听讲解、围着展柜搞临摹,也是一个博物馆现象。


这其中有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尚需管理的手段和人们的智慧去协调解决。



多多:你觉得这次“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作为书画类展览有什么特点?


破破:这个展览是一个主题展,所谓“主题展”就是把现在能看到的、具有代表性的青绿山水画作品摆出来。


“主题展”区别于“通史展”,但各有各的好处:主题展贵在深刻,通史展贵在普及。


通史展可以让你在阅读美术史、书画史、鉴定学资料的同时,给你提供观摩全年代书画实物的机会,帮助你建立完善的书画体系,对整个书画发展史有自己的认识。


主题展可以加深你对书画某一时代、某一流派、某一人物的认识,当然这需要有一定的书画基础知识做铺垫,需要你对书画本身、作者经历、创作时代背景都有一定的了解,这就看每个人日常的功夫了。


所以说,看主题展比看通史展需要的知识储备多一些。当然,如果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观看的过程就很随意了,重在让自己从书画中获得喜悦。


多多:那么你觉得对于书画而言,博物馆是应该更多的举办“主题展”还是“通史展”?


破破:还是刚才那句话,各有好处,博物馆两者都要办,观众两者都要看。


我再进一步说下两者的特点:通史展可以让你打基础,让你不停地弥补书画体系上的缺环,而主题展会促使你对书画体系中的某个专题做深入的研究。


我们说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业有一定的熟悉程度,这是所谓的“体系”,可以通过“通史展”获得。而行业里专业水平、专精技能的get,是通过这种“主题展”获得的。


每个人首先要在行业内立足,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又要有自己的专精强项,才能算是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从业者,这样说可能会通俗一点。也就是说,主题展和通史展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多多: 对“主题展”和“通史展”的选择,是不是也与博物馆的相关馆藏水平有关?


破破:肯定是有关的,尽管当前馆际间展品的互借非常频繁,但是一个馆某类文物的馆藏量,还是会相应的影响研究力量的分布和博物馆办展的关注点。


就大陆来说,藏品足够举办书画通史展的博物馆屈指可数,估计只有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这三家,能够凑出几套展品来轮流展出,这样一方面能保证高古书画得到休息,一方面能让观众常看常新不觉乏味。


非常遗憾,目前只有上海博物馆一家,几十年如一日地举办书画通史展,而且随到随看,有时还会有主题书画展,可谓相得益彰。故宫博物院本也具备这样的实力,但非常遗憾,从去年开始,它放弃了能够体现藏品水平的“历代书画展”,专情于专题展。


不过换个角度想,故宫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影响力,把受众的书画认知从“搭建体系”向“纵深方向”引导,这也会促进公众对书画的了解,“赵孟頫书画展”和“青绿绘画展”正是这样。

 


多多:看来要看懂“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还需要有一定书画知识的积累才行。那普通的博物馆观众是不是在这种书画展面前会丧失与展品对话的能力呢?


破破:怎么讲,书画因为各种原因,在各类文物中确实算是“阳春白雪”,尤其是主题展,但博物馆的临场感又是一个很神奇的所在,那种展品的组织、空间的营造会让任何人在无形中,产生与展品“对话”的欲望甚至是“超能力”。


而且,如果是抱着参与时髦文化话题、与“现象级明星书画”进行一次亲密接触的心态、或者是为了来购买文创周边、与久不见面的朋友“约个文化周末”,就大可不必纠结于“看懂”,过程最重要,开心就好啦!


而现在抱有这种心态的观众为数不少,他们对文创产品、图录资料、餐饮服务的需求很高,是博物馆里的“生活家”,是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参与者。



多多:虽然对很多人来说,感受的过程最重要,但就千里江山图来说,大家要是想看出些“门道”,要做哪些书画方面的基本功课呢?


破破:我觉得首先要对书画有一定的认识,比如对青绿山水、金碧山水、书画手卷形式、书画史、山水构图经纬等有基本的认识。


针对千里江山图,可以专门了解下两宋画院制度、王希孟其人其事、王希孟与画院的关系、蔡京其人其事、徽宗与蔡京的交往、徽宗对王希孟的授意、祥瑞题材绘画等内容。


其次,还可以了解一下这卷画的流传过程,并重点读一下画面上“唯二”的蔡京、溥光题跋。尤其是蔡京的那段题跋,对理解千里江山图很重要,其大意是说:在北宋宣和三年,18岁的画院画家王希孟,在徽宗赵佶亲自授意、授技之下,花了半年时间创作了这幅千里江山图,徽宗看了很是满意,把它赐给了蔡京。


只要你前期功课做得够,这卷画还是不难看懂的。从哪里学习呢?各大微信公众号对此画的报道,就上述几个点都有涉及,可以多看几篇,细看之后肯定会有收获。


蔡京题跋


多多:好的好的,我还注意到这次“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除了千里江山图外,并没有严格限制拍照,甚至严格限制也不见效,你是怎么看待书画展中的拍照现象的?网络上的高清大图能不能取代现场的拍照?


破破:开放拍照会造成人人痴迷于拍照,而几乎不看展品的情况,这样会降低参观获得感,以至于有些人看完后不知道自己看了啥,感觉记忆都在储存卡里。


当然,不让拍照也无法完全杜绝某些观众“见缝插针”的拍照方法,反而会让展厅中充斥着“小心翼翼”的目光。


就“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这样一种关注度的展览而言,拍照还会降低参观速度、甚至卡涩,以至于有些观众嫌弃前面的人看得慢、拍得慢,不时与工作人员和拍照者发生争吵,让展厅显得乱糟糟,最终导致观展感受不佳。


但是,现场开放拍照还是有其必要的,不能因噎废食,开放、共享的理念是不会错的。现场拍摄的书画图片,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多多: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在尝试开放自己的藏品资源库,里面会有很多免费的高清大图,这些高清大图是不是终究还是难以代替观众的现场拍照呢?


破破:是的,我觉得这首先要搞清楚拍摄的目的


有的人拍照是为了发发票圈、微博,表达自己的“在场”和“参与”,表达自己热爱文化的心情,这种目的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某些观众的拍照,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


现在手机拍照质量那么高,单反、微单也几乎是人手一部,在光圈大小、快门紧慢之中,把书画里面的元素进行抽离,加以自己的理解,进行艺术化的诠释和创作,再与公众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这不仅是一种参与展览的方式,更在自媒体时代无形中推动了展览的社会效应。


还有的人拍照是为了“看清楚”书画,这种心情我很能理解,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书画研究者和爱好者。


允许拍照的书画展,我也会根据需要,或拍全卷、或拍局部,目的是为了细细研究使用。


首先要说,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提供了高清大图的使用,而且所谓的能够获得的高清大图,真的够大、够清晰么?墨色、敷色的层次拍出来了吗?色温和色差控制的准吗?


这些都不能得到保证,还是自己拍的、用眼睛看的最准确、最生动。


其次,不是所有的大图都能把书画中的每个细节展现出来。有时候一方印章看不清楚,就不知道这个题跋是不是拼配的。一个字的轮廓看不清楚,就不知道这个字有没有被挖补过。


书画的有些特殊细节,是高清大图无法呈现、“万元图录”印不出来的。这次“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中,有几件金碧山水的效果,现场拍照明显会比高清大图、万元图录显得更生动、更充满回忆。


现场拍摄的千里江山图卷局部

请点击体会


多多:但现场拍照,总免不了有人用闪光灯,闪光灯对书画的损害究竟有多大?


破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在学术和操作上具有争议性。


文物老损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温湿度、展卷摩擦、光照累积、意外情况都会有影响,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作用过程,撇开某一方面、过分强调另一方面都不可取。


单讲闪光灯的话,据大英博物馆做过的试验,一幅油画用闪光灯不停地闪数个月,闪光次数累积到达数百万次,结果油画的颜料老化程度,跟之前相比非常低。


所以,通过这个个案,从理论上讲偶尔一两次的闪光对书画的影响,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怕的是长时间的光照累积。这里一定要敲黑板,需要强调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试验,中国的高古书画是不能够作为试验对象的,博物馆里拍书画绝不能使用闪光灯!


当前任何的博物馆展览都无法杜绝闪光灯的出现,在昏暗的展厅中,闪光灯不仅会“耗损”展品,还会降低参观者的视觉舒适度,加快相机电池的耗用,包括还会使照片中显示出展柜玻璃反光出的一片白光等等。


但我觉得那些使用闪光灯的人,大部分不是故意的,只是他们不了解博物馆的参观规定,忘记关闭闪光灯,甚至是不知道如何关闭,大部分人通过言语温和地告知后,都会主动把闪光灯关掉。


但是,我也见过一些执意要开闪光灯拍摄书画的人,这些人就比较可恶,始终搞不清楚这一小部分人士是怎么想的。对博物馆中使用闪光灯的行为进行干预,涉及一些具体情况,方式不宜过于激烈,但一旦事态向不可控方向发展,要果断采取措施。


再次强调:书画、织物、油画、彩陶、漆器等有机质文物,禁止使用闪光灯!


媒体在冷光灯下观看展卷


多多:有一个说法,像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这样的文物一旦现身,就会出现“优雅长队”的文化景观,媒体宣传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让人不禁有些怀疑现今的媒体是否“宣传过度”了?感觉现在很多的博物馆展览早已不只是一个展览这么简单了,它好像慢慢演变成了社会文化事件,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破破:媒体宣传与出现“优雅长队”之间有一定关联,但也不是全部。更多的是观众在文物专业素养上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渴求看到文物珍藏的外在体现。


近五、六年来,随着“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冲破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等一系列政策和方针的指引,逛博物馆、刷文物展览逐渐成为大众的一个兴趣点。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文创开发、儿童教育、游学观摩等形式的商业性活动,这也是引来“优雅长队”这一“现象级”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


当然,媒体针对某一个展览、某一件文物专门打造的“明星效应”,无疑也起到了推手作用。


比如故宫博物院2005年和2015年同样都展出清明上河图,由于媒体宣传的不同力度,造成了截然相反的排队情况:2005年从容观看,2015年先是“故宫跑”又是“入场式”,这是媒体宣传与“优雅长队”之间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我本人是学新闻学的,很能理解记者、编辑为了写出好的作品,不断地挖掘新闻亮点,有时会集中火力打造一个亮点,毕竟这样的新闻更能吸引读者眼球,比如对准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剩山图这样的“天王巨星”下大气力打造,就能收获比较多读者的关注。


博物馆当前的这种“火热”状态,是一个多方因素互相影响、彼此联动下的结果。



多多:那么在“优雅长队”现象中,博物馆又扮演着什么角色?怎么能让观众得体的进入展厅并获得难忘的观展体验呢?


破破:博物馆对“优雅长队”当然有管理的责任,最大的责任是确保文物的安全。


每个博物馆的情况不同,还没有四海皆准的处方,来治愈“现象级”展览排队这一顽疾。


我想,只要是本着让观众体面地参观古代书画这一意图,一馆一策、一展一策,充分利用智慧的手段,精准地、及时地、灵活地对“排队管理”方案进行调整,主动地、积极地、细腻地进行管理,都会找到适合自己馆的“药方”。


最近,上海博物馆的“大英百物展”,几次调整排队方案和地点,通过微信预约夜场参观,搭设遮阳棚、提供遮阳伞,馆长、副书记经常性地现场调度、现场指挥,比较好地照顾到了一些个体需求和解决了一些突发情况,就是比较好的管理案例。


另外,参观过老湘博的人,也会对其比较人性化的分时段预约进馆参观留有深刻印象。南博的“青藤白阳”书画展设置了百元门票,力图为观众打造一个安静的观展环境,这也不失为一次对“特展门票究竟多少钱合适”这一问题的有益探索。


就几个博物馆展示清明上河图积累的经验,“明星展品”似乎可以这样展,单独开辟展厅,或者放在展厅首位。


一定要单独排队参观,可采取分时段预约、专门售票、限时参观、控制展厅人数等方法,优化展览观看体验。


比如香港艺术博物馆“国之瑰宝”展,专辟展厅展示清明上河图,观众进馆后分配清明上河图参观时段,10分钟一批、每批15人,时间到了敲铃清场,其余展品可免排队、免预约随到随看,就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007年7月 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


多多:令你印象深刻的博物馆“优雅长队”有哪些?这种“优雅”背后,是不是也存在着某些“无奈”?


破破:2002年上海博物馆“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排队看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005年上海博物馆“书画经典展”,排队看西晋陆机平复帖;2006年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排队看东晋王羲之丧乱帖唐摹本;2007年香港艺术博物馆“国之瑰宝展”,排队看清明上河图;2015年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排队看清明上河图等等。


这里面有几个特点,管理层面看,博物馆面对这种排队,都是“一馆一策”、“一展一策”,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更体面地看到明星展品。


但由于管理水平、实际情况、观众来源不同,获得的效果、舆评也不同,这要是每个个案都细细分析就复杂了。


观众层面看,队伍中大部分观众是来看“明星展品”的,主要是从媒体得到消息后来的,比如丧乱帖展出期间由于中日关系缘故没有投放大面积宣传,无论平日还是周末都是随到随看,在丧乱帖展出的最后一天前,报纸以“最后一天”为题进行了报道,就引来了大长队,其中可见媒体的传播效应。


文物层面看,引发排队的文物大部分是书画,估计是因为较少拿出来展示吧,观众都很珍惜难得的观展机会,就纷纷一拥而上带来长队现象。



伴随着“优雅长队”,往往会引起很多舆论话题,正面的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文化盛宴带来视觉大餐的报道,反面的就是针对排队过程中的一些争吵也好,或是埋怨也罢,以此来“讨伐”博物馆管理不周、不该拿文物做“引子”。


这些讨论都有比较固定的结果和套路,属于老生常谈。而且往往超级复杂、超级敏感,一有不慎,就会被扣上三观不正、开地图炮、文化歧视类似的“帽子”,属于“哥德巴赫猜想”级别难以解决、很难避免的问题,我们还是不说这个话题了。


总之我觉得这些讨论都很好,重在总结经验,为未来所用。


多多:哈哈,那我们就聊一聊你记忆中最好的一次书画展体验吧。


破破:那是2013年深圳博物馆的“石渠宝笈旷代风华——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画名品展”。


媒体宣传的力度比较合适,圈内都掌握了展览的消息,展厅里的人流始终没有爆棚,这或许得益于媒体没有打造“明星展品”,没有无止境造势吧,观众密度比较合适。


再者,书画本身不仅展了画心,后面的重要题跋也卷了出来,可以直观了解历代论画评价和流传情况,这在当时是少见的。还有灯光强度合适,色温也比较准确。


最重要的就是安静,我认为这种安静得益于两点:


一是广州、深圳人说话的声音普遍比较低,加之看画的人心态比较平和,展厅内讲话都属于窃窃私语,整体氛围比较文明;


二是展厅的回声不是特别大,高跟鞋声、讲话声音、打电话声都能得到“消纳”,有些博物馆展厅起初设计就有问题,消音设计不成功,对于参观博物馆来说简直是噩梦。


2005年12月 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


多多:这种“安静”带来的“心灵对话”就是博物馆展览,尤其是这类书画展的最佳状态吧,你面对博物馆今天的火爆,是不是也有些“另类的伤感”呢?


破破:是啊,回想没有明星展品信息“点对点”发送与接收的“时代”,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书画馆里看历代书画展时,除了粗粗领略书画艺术的那些“偶然走进桃花源的渔人”外,几乎全是那些驻足展品前,长时间细看的爱好者和研究者。


展厅整体氛围比较宁静,观众也都比较安稳,看累了出来晒太阳撸猫,看完了跟朋友东华门外小喝一杯的体验,一去不复返了。


比如武英殿2013年全卷展出千里江山图,你就可以静静地在那里反反复复地看,没人赶你、没人吵你,不让拍照就不拍,能把很多细节记在脑子里。


可惜,现在历代书画展没有了,安静的氛围也没有了。


但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次“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千里江山图这幅名作,文化精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分享,许多观众通过“在场”获得快乐,这就是这个展览、这个博物馆大发展时代最大的可贵之处吧。



多多:我们刚刚由书画展向外延伸了一下,现在我们再回到这次的展览中。在这样一个已经不可能“安静”的展厅中,我们如何以最佳状态去欣赏千里江山图呢?


破破: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态吧。比如要开启自动过滤身边嘈杂事物的功能,别让身边的戾气影响自己,不要参与身边的争吵,更别因为不快的小事情引起心中不爽。


同时,换位思考,为了后面的观众能更快地看到千里江山图,尽量少拍照,加快参观速度,也可避免观众、工作人员的催促影响心情。以上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获得较好观展体验的途径。


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道具”,让自己更开心点。比如可以戴隔音耳塞,让自己与周围的嘈杂暂时隔离,静静地体会千里江山图。但也要注意外部环境,以免太过沉醉其中引来不便。


比如还可以戴口罩,让你远离附近会让你不适的味道。对于像千里江山图这样的书画手卷的欣赏,一定要顺序参观,一定要从右往左看,因为手卷是逐步展卷、“移步换景”的,看反了就麻烦了。


2013年5月 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六期)


多多:因为你之前就看过千里江山图,能否说说你眼中、心中、脑海中认识的千里江山图?


破破:2013年在武英殿历代书画展全卷展示的时候,我去看过几次,看得很细,有一些收获,但我比较喜欢“鉴”书画,而对于“考证”的功夫就下的少了。


比如这幅画属于画室里的创作,虽然或许有写生稿,但也不是真实的写生之作;


比如山石的构图比较成熟,点景的建筑、人物、飞鸟位置经营的很好,多为南方景致;


其中对于古建筑的描绘比较准确,符合北宋画院对写实的追求,可以促进古建筑的专门研究;


把这幅画放在山水画发展史上看,无论是构图、还是技法都很成熟,多少有些匠气,总之比较成熟;


题材属于徽宗歌颂“太平盛世”一类的画作,具有一定的政治隐喻,跟祥龙石图、瑞鹤图、五色鹦鹉图等一样,背后都有统治者的政治诉求;


蔡京题跋很重要,是了解王希孟少见的材料之一;


题跋中溥光的楷书较为少见,原来只见过他的大草,这种楷书就是他为元代宫廷题写匾额的风貌;


用的绢和颜料质量很优,一些山头、水角颜料很厚的地方,确实有一些自然的剥落,但整体状态尚好,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脆弱不堪;


北宋末年,画院有很多像王希孟这样的画家,由于朝代更迭等原因在文献上没有留下痕迹,王希孟或许是他们当中的一分子。


基本就是以上认识。



多多:已经有过那么一次“近距离”接触后,这次展出你还有什么新的关注点吗?


破破:有啊,大致有三个问题比较关注。


其一,为什么会有人为刮掉颜料的痕迹。


这卷画的土坡、水角、山脚、柳树,本应该颜色很厚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些用锐器刮掉颜料后留下的痕迹,厚厚的颜料被刮后露出绢底,呈现出一道道的白色痕迹,在附近柔和的颜色衬托下比较醒目。


我认为这种行为不是最近造成的,或许是古时候的某位收藏家,担心过厚的颜料在每次展卷后都会掉下来,而故意刮去、人为削薄的。这种类似的“保护”方法过去也见过,但这也只是推测。


其二,这卷画究竟全不全。千里江山图与徽宗草书千字文卷,是高古书画中少有的10余米长卷,更少见的是,二者皆为整绢、整纸,没有拼接过,可谓绢画中、纸书中的仅有之作,这大概是北宋时期最好的皇家专用书画材料。


那么,这幅画的画意全不全?盛世太平的景象完整不完整?最初绘就的样子,跟现在绘就的样子一致吗?这也是我关注的一个问题。



其三,毛主席究竟何时何地看过千里江山图。古时候的人阅过书画,会留下观款或者题跋,而毛主席没有。张伯驹送给他个人的李白上阳台帖,欣赏过后就交给了故宫珍藏,没有留下痕迹。


在展览的预热阶段,毛主席观看千里江山图的一张老照片刷爆了票圈。据故宫的老人回忆,毛主席只在1954年来过三次故宫,可故宫方面标示照片拍于1953年。


我很好奇这张照片,究竟是在何时何地拍的,这可以等待档案揭秘来找到答案。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八卦的问题,但也是千里江山图流传过程中比较有趣的话题吧。


多多:真希望能在现场听你的讲解啊!


破破:如果是观众人数少的话,可以低声交流一下。我认为书画展通过窃窃私语的分贝来进行交流最好,高声的交流有时会破坏展厅观画氛围。


但是观众人数多的话,讲解会造成展厅拥堵,有时也不符合博物馆的一些规定。据我所知,故宫暂时没有主动干预展厅内的讲解行为,有些博物馆讲解是需要提出申请和报备的。


就我个人而言很少讲解,主要就是朋友之间的交流,有时交流得热烈起来,就会有观众围观,我们出于不给展厅造成拥堵、不给其他观众添麻烦的考虑,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噤声,待身边围观观众散去。


现在,博物馆讲解有一套蓝牙设备,主讲人戴一个麦克风,听讲的戴蓝牙耳机,这样讲解不费劲、观众听得清,不会打扰周围观众,这是一套比较好的设备,使用的也已经比较普遍了。



多多:最后,对即将走进现场观看“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的观众,有什么嘱咐吗?


破破:第一是交通,可以从东华门、西华门沿着筒子河,进入午门广场。这样可以省却天安门安检排队的时间。


第二是门票,故宫现在全面铺开网络售票制度,要提前在网上买票,并携带购票证件。


第三是道具,出门前要检查相机的电池、储存卡有没有装进去,不要很重的相机背过来发现用不了。


第四是轻装上阵,穿舒适的鞋子、尽量不背包,减轻看展负担。


第五是为了避免玻璃上反光,可以选择穿深色衣服。


第六是午门、雁翅楼展厅没有卫生间,要合理控制饮水量。


第七是出门前看好天气,备好遮阳、遮雨伞。


第八是展厅温度较低,注意保暖。


第九是如果碰上排队,千万不要焦躁,如果喜欢安静,大可戴上耳机,选首好听的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如果喜欢交流,排队过程大可谈个尽兴。


切莫生气!


……………………………………………………………



……………………………………………………………



文:拿破破 & 赵多多

图:赵多多 拿破破 千江月

文章经拿破破&赵多多授权发布

同时刊发于中国美术报网

网络图片版权见水印

排版:渔夫

校对:炊烟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一个充满“丧”能量的人,何以成为时代的偶像?

十分钟后,你将不再是青铜器小白!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