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窑识别指南
宋代在我国陶瓷史上的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瓷器胎、釉本身的美,在两宋的三百年间达到了极致。而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无疑是其中最灿烂的“五朵金花”。
需要注意的是,“五大名窑”这种说法不见于宋、元、明人的文献,是很晚时候才提出的。
古籍《宣德鼎彝谱》中记载内府所藏名贵瓷器,以柴、汝、官、哥、钧、定六个窑口并称。直到民国时期,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还说:“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基本沿袭了《宣德鼎彝谱》的说法,认为宋代的名贵瓷器有六种。
但这个“柴窑”非常神秘,据说是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最先命人烧造的一种瓷器,到现在既找不到窑址,也不知道它在宋代还生不生产瓷器,更没有可靠的器物流传下来。
人们一想:没有窑址就算了,连个传世器物也没有,这么神秘高冷的柴窑简直太气人了!不带你玩了!便把“柴窑”从宋代名窑中除名,剩下的汝、官、哥、钧、定五个窑口,就是我们熟悉的五大名窑。
一提到汝窑,大概很多人会想到天青的釉色。没错,如雨后天空一般的天青釉,是汝窑最直观的特征。
此外,汝窑瓷器的釉面上还经常有细小的开片,被称为“鱼子纹”或“蟹爪纹”。唯一一件没有开片的,就是台北故宫那著名的水仙盆啦~
汝窑莲花式温碗,上面的细小开片清晰可见
开片和天青釉这两个特征,是大多数人熟悉的。然而神秘如汝窑才不会让人们那么轻易地看透它呢。汝窑器物还有两个“隐藏特征”,需要与它亲密接触之后才能了解。
第一个隐藏特征可以用鉴定界的一句话来概括:“芝麻支钉釉满足”。
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瓷盘,看到盘底那三个细小的支钉痕了吗?
制作汝窑瓷器时,工人们为了提高它的颜值,决定将底部尽可能全部上釉。但是稍微动动脑筋就知道,底部上满釉的瓷器不能直接放在窑里或者匣钵里烧。如果大喇喇往窑里、匣钵里一放,烧成之后,器物和窑底、匣钵共同经受了烈火的考验,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粘在一起分不开,那就尴尬了。
因此,在烧制之前,汝窑的窑工会用细小的支钉撑住瓷器底部,不让它与匣钵或窑接触,并在支钉周围全部上釉,烧成之后再敲掉支钉。这样一来,瓷器底部就会留下米粒或者芝麻大小的断痕。
台北故宫藏汝窑“奉华”款纸槌瓶,底部有5个细小的支钉痕。这么小的支钉居然连瓶子都能撑起来,厉害了我的钉!
芝麻钉的特征在传世的汝窑器物中比较常见。而在窑址出土的器物中,既有用芝麻钉支烧的瓷器,也有用垫饼垫烧或搓个泥条垫烧等老办法烧制的瓷器,而且用老办法烧制的器物还不少。芝麻钉支烧,或许是赵佶同志的特别定制要求吧。
比如说清凉寺窑址出土的这个碗,肯定不是用芝麻钉支烧的
如果说上文的几个特征讲的都是汝窑的外在美,那么最后一个隐藏特征“香灰胎”体现的就是它的内在美。
汝窑瓷器的胎体呈灰白色。虽然不同器物胎的颜色深浅有别,但色调都与燃烧后的香灰近似。如果迎着光看,胎体还会呈现出一点点粉色。胎色与釉色相互衬托,更添素雅婉约之美。
被乾隆刻了字的汝窑纸槌瓶,正好可以看到胎色
相关阅读:
五大名窑之中的官窑指的是南宋官窑,窑址有两处,分别位于杭州凤凰山南麓的乌龟山和杭州万松岭南的老虎洞。有学者认为,它们就是文献记载中南宋都城临安的郊坛下官窑和修内司官窑。
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杭州玉皇山以南乌龟山西麓,郊坛下官窑遗址就坐落在馆区之中
北宋灭亡后,南渡的赵宋皇室在临安继续着他们对高品质瓷器的追求,南宋官窑应运而生。在釉色上,南宋官窑的很多瓷器都模仿汝窑,呈天青色或与天青色相近的粉青色。
官窑大瓶,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也有很多器物坚持自己的style,显出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并且有张牙舞爪的大开片,与汝窑的细碎开片风差别很大。
官窑瓜棱直口瓶,故宫博物院藏
官窑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四个字:紫口铁足。器物底足的颜色非常深,像是铁做的一样;在口沿处又常常显出隐隐的紫色。
故宫博物院藏官窑圆洗的底足部位
同一件官窑圆洗的口沿部位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官窑瓷器原料胎土的含铁量极高,在烧造后的冷却过程中,没有完全上釉的底足部位,裸露胎体中的铁元素逐渐被氧化,使胎体变成深色。而器物的口沿、棱角等处,釉层较薄,像是给深色的胎体加了一层美颜滤镜,从外表上看呈紫色。“紫口铁足”的效果,就是这样来的。
哥窑堪称中国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瓷窑之一,也是存在最多悬而未决问题的瓷窑之一,历来备受关注。虽然哥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但在宋代文献中,找不到任何有关哥窑的记载。元、明两代的文献,虽然提到过哥窑,但要么语焉不详,要么记载不完全可信。
哥窑胆式瓶,故宫博物院藏
雪上加霜的是,宋代的墓葬和窖藏中也不见有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出土。哥窑的神秘程度,可能仅次于文章开头提到的柴窑了。
神秘归神秘,人们还是从传世哥窑器物中提炼出了它的一些特点。一般来说,它的胎体颜色很深,与官窑瓷器一样具有“紫口铁足”的特征;釉色有米黄、粉青等;釉面光泽温润,如同酥油一般。
哥窑青釉鱼耳炉,故宫博物院藏
器物通体常常布满开片,有的器物开片较为细碎,称为“百圾碎”“鱼子纹”;还有的器物开片粗细深浅不一,粗者呈黑色,细者显金黄色,人称“金丝铁线”,又名“文武片”,是哥窑比较有个性的特征。
故宫博物院藏哥窑弦纹瓶局部,金丝铁线的开片十分明显
钧窑的窑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它虽然也属于青瓷系统,但与其他那些釉色走冷淡风的青瓷窑口相比,钧窑的釉色简直是多姿多彩、活泼可爱。
北宋钧窑鼓式洗,上海博物馆藏
钧窑烧瓷的时间很长,宋(金)、元、明时期均有烧造。釉色有天蓝、月白、紫红等多种色调,以紫红釉色最为独特。即使在同一件器物上,不同位置的釉色,浓淡深浅也各不相同,有“夕阳紫翠忽成岚”的美誉。
钧窑月白釉梅瓶,故宫博物院藏
金代钧窑葵口盘,河南博物院藏
奇妙的紫红釉色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都知道,红色+蓝色=紫色。同样,钧窑器物上的紫色也是红釉与蓝釉融合的结果。入窑烧造之前,工匠们会故意在蓝釉层上涂抹一些红釉。烧造过程中,蓝釉与红釉在胎体上自然流淌交融,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烧出的瓷器会是什么样子。
元代钧窑天蓝釉紫红斑钵,故宫博物院藏
入窑的时候,器物看起来都差不多,出窑的时候一下子万紫千红起来。钧窑的这种特征,被称作“窑变”,有人称赞它:“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值得一提的是,钧窑工匠使用的红釉,以铜的氧化物为呈色剂,是中国最早的铜红釉。元代的釉里红、明代的宝石红、清代的郎窑红,工艺基础都可以追溯到宋代的钧窑。
此外,宋代的钧瓷釉面上,常出现一长条一长条弯弯曲曲的痕迹,像是有蚯蚓藏在釉下面一样。这种纹路被人形象地称为“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特征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钧窑洗,看到上面一道一道的蚯蚓走泥纹了吗?
由于钧窑器物釉层比较厚,在烧造之前或烧造初期,釉层容易发生开裂;窑炉温度特别高的时候,釉到处乱流,釉层的裂缝又被其他地方流过来的釉填平。而就像我们受了伤到医院缝针一样,长好的伤口虽然可以平整,但还是会留下一条疤痕。蚯蚓走泥纹,就是钧窑的釉面开裂又补好后留下的“疤痕”。
定窑的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在宋代以烧白瓷为主。与后代那种雪白雪白的白瓷不同,成熟期定窑瓷器的白色在白中微微闪黄,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米白色,看起来非常的柔和养眼。
北宋定窑孩儿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喜欢在胎体上印花是定窑瓷器的一大特色。定窑的印花纹饰,在崇尚极简、素雅的宋朝可谓是一个例外。纹样多位于盘、碗等器物的内底,图案有花卉、禽鸟、水波、云龙等,非常的繁密,但美就美在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密而不乱上。
定窑印花云龙纹盘,上海博物馆藏,可以看出印花图案的复杂
在烧造工艺方面,定窑工匠创造了一种能够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支圈覆烧法,也就是利用一些截面为L形的支圈组合成匣钵,把盘、碗等产品倒扣过来烧:
定窑覆烧法示意图,图自李辉柄、毕南海《论定窑烧瓷工艺的发展与历史分期》)
同样是用匣钵装烧瓷器,如果将器物正着放在匣钵里,每一个匣钵只能放一件瓷器;如果用L形支圈组合成匣钵,再运用覆烧法,每一个匣钵里可以放许多瓷器,生产效率蹭蹭地往上涨!
因此,这种方法出现后,迅速在全国的各个民间窑口得到推广,影响特别大。
但覆烧法也给定窑的产品带来了显著的缺陷:如果瓷器还像以前那样在口沿部上釉的话,烧造完成后,器物的口沿就会粘在匣钵上拿不下来,瓷器等于白烧了;所以,在运用覆烧法烧造瓷器之前,工匠们必须忍痛把器物口沿部的一圈釉刮掉,烧成后的器物,口沿的一圈是没有釉的。
定窑印花蟠螭纹盘,口沿无釉
这种缺陷叫做“芒口”。宋人笔记谈到北宋宫廷抛弃定窑器物改用汝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定瓷有芒,不堪用”。试想,碗口光秃秃的一圈,无论是观感、手感还是口感,肯定都不会好,被逐出宫廷也是理所当然了。
然而,聪明的定窑工匠并没有气馁。他们很快想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在没有釉的口沿部包镶一圈金、银或者铜,既能遮掩“芒口”的缺陷,又能提高器物的逼格,让人一看就知道器主是个土豪!
故宫博物院藏定窑盘,口沿部包镶了一圈铜
这种位于碗口、盘口的特殊装饰,被后人称为“金扣”“银扣”或“铜扣”,也是定窑瓷器的一个显著特征。
点击关键词查看更多识别指南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一个不喜欢瓷器的书法家不是好皇帝
确认过眼神,你才不是观世音!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742989656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馆儿君工作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