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涯若比邻——国家博物馆“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

赵多多 博物馆丨看展览 2019-12-25

论地理,欧洲跟中国遥相暌隔,然而艺术史家和文明史家都知道,这地域的悬隔未尝阻碍东西方之间所建立的必不可少的相互接触,跟今天的常情相比,古人大概比我们要坚毅、要大胆。商人、工匠、民间歌手或木偶戏班在某天决定动身起程,就会加入商旅队伍,漫游丝绸之路,穿过草原和沙漠,骑马甚或步行走上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寻求着工作和盈利的机会……

——贡布里希


万水千山将东方与西方分隔于欧亚大陆两端,它们难道不可逾越吗?


展览序厅


一手持花篮,一手轻捻花枝的花神芙罗拉,身着色泽鲜艳华丽、质地轻柔飘逸的丝绸,衣褶随风飘动,微微回首,尽显曼妙妩媚的身姿。这个发现于庞贝古城中的美丽背影,在展厅伊始,就将我们的目光拉回了那条承载着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丝绸之路。


花神芙罗拉  公元1世纪
庞贝出土  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中国文明与欧、亚、非的古代文明之间很早就开始接触并相互交流、影响,但这些古文明之间的交往路线却一直没有概括性的名称。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即“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


以此为基础,随着众多考古新发现的涌现,以及后世丝绸之路研究的不断深入,“丝绸之路”的原始定义也在不断扩大着。


展厅


从涉及的时间范围来看,考古新发现把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开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


在涵盖的地域范围上,一般将罗马视为丝绸之路的终点,将汉唐中国古都长安和洛阳视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丝路向西可延伸至意大利的威尼斯,向东可延伸至日本的奈良。


除了沙漠丝绸之路这条主干线外,丝绸之路还有众多重要的分支路线,诸如草原丝路,海上丝路等等。


网纹玻璃杯 北魏时期外来玻璃器

1948年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群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而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扩展,是对于这条通道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所承载的内容的拓展。


丝路上输送的并不仅仅是丝绸,从时空和交易额方面纵观,其中丝绸交易所占的比例很小。从陆路到海道,这条通道在广义的东西方之间所传输的,不仅仅是“物质舶来品”,更重要的还有“精神舶来品”。丝绸之路的概念由最初的丝绸贸易之路演变成为了“中西古典文明关系的物质象征”“东西方文明的桥梁”等等。


甚至于“丝绸之路”之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别名,例如“金银之路”“玻璃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都是这种概念扩展的具体反映。



展览:“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时间:2018.6.9-8.19


此次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汇集国内外38家共200余件(套)文物的“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不仅是近年来国际博物馆与国内博物馆合作中,数量最多、文物最丰富的展览之一,更试图通过东西方物质文明间的对比,来展现东西方文明从独自发展,到彼此触碰,再到逐渐交融,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旨在揭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互动性,回应丝路对于东西方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承载。


展览探讨问题的角度,不仅从以往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入手,更呈现了众多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以此来重新审视中国艺术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在最陌生、最遥远的地方寻找另一个精神故乡。


学术研究的可视化探索


展览单元对比:左侧为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右侧为湘博“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c中国与意大利跨文化交流”展。


“无问西东”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展览单元以及单元下的二级展题十分“精细化”, 整场展览加上序篇与尾声,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别下设了3、4个二级展题,非常像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结构布局,这样的展题设计可以说是既特殊又大胆的一次尝试。


在采访中,策展人李军老师也直言整个展览的起因,其实简单来讲,就是想要尝试举办原创性、国际性的中西文化交流展的博物馆,与研究相关课题的大学学者之间的一次相遇与默契碰撞,展题的“精细化”特征,也许可以视为是展览“从研究向应用”转化过程中的“保留特色”。


《水竹居图》轴  倪瓒  纸本设色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水竹居图》轴系倪瓒为好友高进道迁居而作,全画取平远之法,绘江南初秋景致。近景为五株生于溪边的杂树,两间茅屋掩映于竹林之中,与远处绵延起伏的群山彼此呼应,意境萧索,融入了隐逸山林之精神理想。画法仿五代董、巨笔意,青绿敷染,构图较晚期更为写实而紧凑,是倪瓒笔下少见的设色山水作品。


除此之外,展览在一开篇的序厅部分,就发出了“文艺复兴,源自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复兴,同时独立开创了现代文明新纪元,事实果真如此吗?”的疑问,后续所有的单元设计与展品选择,都始终遵循着学术研究的方式,归纳与演绎相配合,通过东西方文物的对比,试图在展览的推进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将逐步思考、反复论证、寻求结论的过程转化为展览中可以讲述的故事。


《溪山雨意图》 黄公望 元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画面近景有坡石树木,远景为无尽的云山,将画面一分为二的江水由右向左逐渐开阔,两岸的景色则随之退缩,融合了平远、深远等构图技法的画面可能受到赵孟頫《水村图》影响。此画由黄公望两次绘制而成,上有倪瓒、文彭题跋。


任何一场展览的呈现,都是学术研究由幕后走向台前的过程,一场好的展览绝对离不开学术研究的支撑,反过来,成熟的学术研究未必能够演绎成为一场好的展览,学术研究只是好展览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学术研究向展览过渡的过程,狭义来讲,其实就是“策展”的过程,就是通过展品架构各种空间,并辅助以多样化手段、技术,将“文本性”的学术思维转化为“可视化”的视觉语言的过程。


《弗拉·毛罗世界地图》(复制品)与地图解析示意图


《弗拉·毛罗地图》地理位置示意图

弗拉·毛罗地图是给当时的葡萄牙国王看的,图像中还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不知你看出来没有?


如何用一种视觉的方式来展现历史与文化,将文本思维转化为可视化语言,既是展览的难点,也是展览最终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博物馆一直以来缺失对于平面化的、文字性的展品进行“展厅化”处理的能力,当面对纸质文物,尤其是涉及外文与古典语言时,会显得十分无措。


而此次“无问西东”展,在处理各种复杂的外文古典地图时,尝试利用了图文之间的关系,借助于图像阐释文本,同时也利用文本的转化,重新诠释着图像信息,并在这种图文相互转化间传递了研究成果,尤以展览中对于《弗拉·毛罗世界地图》的展示让人印象深刻。


《弗拉·毛罗世界地图》中的卢沟桥局部


这是一幅绘制于15世纪大航海时代前夕的世界地图,描绘了当时世界上数千个地理位置,其中最繁华的地方是被称为伊甸园的东方,在大都附近还能够清晰的看到地图上描绘的卢沟桥。在地图另一侧,是一幅将地图信息重新提取、组合,并以简洁的图文重新进行诠释的《弗拉·毛罗地图》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在这幅图像中,东西、南北半球被鲜明的分割开来,重点城市被明确标出,还通过对不同形制船舶所处位置的解读,试图为我们揭开即将到来的大航海时代的序幕。这种将“文本性”的学术思维转化为“可视化”的视觉语言的布展方式,无疑是一次积极的尝试。


东西文明的互动性呈现


诸神之宴   乔凡尼·贝里尼与提香  布面油画

原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展览的序篇与尾声部分,分别设计了两组非常形象化的东西方文物。第一组是一幅欧洲16世纪的油画复制品《诸神之宴》与中国元明的青花瓷器:油画描绘了阿波罗等诸神林间宴饮的场景,林中仙女宁芙手持和地上放置的器皿是中国青花瓷器,左边萨提尔头顶的是仿中国青花的意大利陶瓷。画作的另一侧陈列着两件中国元明时期的青花瓷器。它们或画或物,亦虚亦实,东方与西方互为镜像,在彼此的对比中,揭示着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展览尾厅处的六位“窈窕淑女”

从左至右:“明代新会木美人”《沐浴中的女人》《加百列和她的妹妹》


如果说序篇部分的文物对比,更多的是从西方出发,探讨东方文化曾沿着丝绸之路影响着西方的时尚和潮流,甚至作为一种灵感的来源改变着西方的艺术传统。那么尾声处“明代新会木美人”与《加百列和她的妹妹》以及《沐浴中的女人》的对比,则用六位有着相似面容与发饰的美人形象,生动讲述了西方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东渐的过程,强调了西方文化也同样会对中国的文化、工艺甚至是知识与观念产生影响,进而说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双向性。


椭圆形绿玻璃瓶  隋代 1957年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不仅如此,展览主体部分始终采用东西文物对比的方式,充分论证着东西方于丝路交往的互动性。这里面有青铜器、玻璃器、瓷器、丝绸等实物,还包括有各种测绘地图、文献等资料。通过西方视野下的东方,东方文化遗存中的西方元素,共同讲述着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交流。


彩绘陶马与胡人驯马俑  唐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东西方文物对比陈列的展览思路,还源于策展人李军老师于2002-2004年间在法国吉美博物馆短暂工作的经历。


他说:“当时,馆内正好举办了一场以明式家具为主题的展览,在开篇处对比展示了一件明式家具与一件18世纪洛可可风格的欧洲家具。后者是一件束腰形的香几,明显模仿了明式家具的造型,表面还装饰有从中国传入西方的螺钿。


当时这个展览带给我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就是在欧亚大陆最西边的巴黎感受到一种特别熟悉的东西。


而且,这种熟悉感还不是与我们毫无关联的,这让我觉得,古代实际上参与塑造了现当代,东方参与塑造了西方。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方向的调整,我开始更多的关注跨文化交流,也逐渐认识到丝绸之路实际上是欧亚之间的一条历史悠久的大动脉,有无数人来往于此,沟通着东西方之间的文明。”


法国吉美博物馆“明——中国家具的黄金时代”展览图录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在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极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喜欢。”展览中东西方文明的对比展示,不禁给人一种异国虽是他乡,但恍如故乡之感。


丝路沿革的动态化展示


《加泰罗尼亚地图集》局部 

元朝统治者忽必烈位于“东方”——地图之“终端”


整个展览俨然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双向交流的故事,东方和西方并没有彼此孤立的站在欧亚大陆的两端,而是一直保持着联系、交流与沟通,就好像两位蒙着双眼的巨人,在彼此触碰、相互摸索中逐渐熟悉着对方的模样。


展览的各个单元之间,始终以一种“动态化”的线性发展的叙事逻辑展现着东西方丝路交往的发展沿革。


展览第一单元“大漠之洲”中“别样的青铜”


展览第二单元“跨越七海”中“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瓷器


从“大漠之舟”到“跨越七海”,展览首先将丝路比作沙海中连接东西两大文明的行舟,讲述了它们从对彼此茫茫然无所知,到偶然、零星地跨越千山万水相遇,在青铜、玻璃、丝绸等遗存上留下交往痕迹的故事。


第二单元,通过展示指南针与罗盘发明和传入欧洲的经过,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叙述,通过大量水下考古发掘的沉船瓷器,再现了昔日繁华的海上贸易与东西交往。西方对于东方和世界的认识,也通过大量旅行家的视野,获得了从“四海”向“七海”的扩大。


展览第三单元“帝国剪影”中的“王朝面孔”


展览第四单元“凤凰西行”中盛开在圣母衣袍上的莲花


第三单元“帝国剪影”,则从马可·波罗等旅行家的视角入手,再现了“大都”昔日的繁华,帝国的建筑、陶瓷、书画和工艺品都是昔日繁华的见证,马可·波罗们带回的行囊,不仅丰富着西方世界对于东方的想象,也诉说着这段被遗忘的历史。


“凤凰西行”单元,则通过三组器物,讲述着来自东方的图案、工艺与时尚,正如一群迁徙的凤凰,影响并逐渐融入到西方人的生活中。


展览第五单元“丝绸之梦”


展览第六单元“世界交融”中的“圣母与观音”


“丝绸之梦”单元,进一步展示了中国的丝绸和卷轴画,对于西方服饰纹样和绘画艺术的影响,而最后一个单元“世界交融”,则通过圣母和观音、十字和莲花等中西图像符号的对比,反映了中国文化艺术中的西方元素,以此进一步强调文化的交往是双向的。


《加泰罗尼亚地图集》局部

丝绸之路上的马可·波罗商旅


此次“无问西东”展,流畅的单元展线设计,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以马可·波罗为代表的旅行家与开拓者是借助于怎样的工具,沿着怎样的线路来到东方的,他们在东方看到了什么,在返回西方的时候带走了什么,这些被带回的东方物品又怎样影响着西方的风尚与思维,同时,他们在中国又留下了怎样的物质遗存。


整个展览通过东西方相互交流的动态过程,而非传统的静态对比,让我们了解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是一个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世界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而中国则为之做出了她应有的贡献。


展厅中“共情舞动”的孩子 ©周子杰


也许连李希霍芬都未曾料到,由他提出的“丝绸之路”的概念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后来者所发现的中西交流丰富的物质遗存,其实,都是李希霍芬“丝绸之路”的注脚。


“无问西东”展也不例外,通过这些饱含着东方与西方特质的展品,这些融汇着真实与想象的世界图像,将我们带向了远方,却又在最遥远的地方让我们领略到了故乡的气息。在了解对方的同时,发现自己,进而感受这条与中国历史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路,带给我们的“主体感”。


光从东方来,与光同行的,是来自东方的神奇。


参考资料:

耿昇:《丝绸之路与法国学者的研究》,【法】布尔努瓦著,耿昇译《丝绸之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林志纯:《张骞凿空前的丝绸之路——论中西古典文明的早期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年版。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文锁:《丝绸之路——内陆欧亚考古与历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军:《展览题解 |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湖南省博物馆官方微信。

《学术转化为艺术:独家专访策展人李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官方微信。


图片/行走的海风

本文同时刊载于中国美术报网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古人踢球更疯狂!


一个不喜欢瓷器的书法家不是好皇帝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742989656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