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大看仇英版《清明上河图》:比你想象的有趣

芜菁 博物馆丨看展览 2020-09-13

“清明上河图”,这个名字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了被后人取用或致敬的可能。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院本,都是除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张择端的一版之外相对有名的版本。


请横转手机查看


不同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淡设色,从右至左分别为近郊村野、城外虹桥、城里商肆、御苑龙舟。


有 42 条船,7 座桥,74 个挂牌商户······


即便只是街角一景,也充满生活情趣。有人坐着“人力敞篷车”惬意舒适,也有人互扯辫子怒气冲冲……



1


辽博本虽然与张择端版同名,但画面内容大不相同;辽博本并非是以“临”“仿”张择端版的姿态呈现,而是借用命题和基本结构的再创作,明人的服装不同于宋代,人和物的刻画笔法和不似设色艳丽程度不同。


辽博本


宋本


单看其画面的具体气氛和内容,甚至也与清明时节的关系不大。


近郊村庄的村民聚众看戏。



武陵台榭上照样歌舞升平。



大姑娘嫁人的轿子不可阻挡。



文玩字画应有尽有。



日常娱乐也不可或缺。



尽管明代及几乎后世所有《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依旧要表现汴京,但这些画家大多生长于江南,汴京乃被换装成苏州繁华的都市景象和江南风俗。


例如,不同于张择端描绘的北宋都城汴京的木质虹桥,辽博本中的桥梁大多以坚实笔墨和砖石叠加架构,这与地方志记载的,明代苏州桥梁大多以当地花岗岩为材料,为方便通行多设计为单拱形制的内容一致;


宋本


辽博本


画作既然落了仇英的款“仇英实父制”,且钤了两枚印“十州”“仇英之印”,亦有项元汴的印章,即便可能为托仇英的名号而制,探讨画作也不能离了相近的时代。


它的时间不能比仇英出生年早(1502-1552),大体不应晚于项元汴去世(1590)。


2


商铺在画中最为抢镜,也在画面的中心部分。各类大小商铺光是带牌子的便有74家。更有古董地摊三个。




甚至有专门合婚的店铺。



还有美酒和开在水边上的鲜鱼面店。




而青楼与学堂紧挨着,就是不知谁会先熏陶了谁……



总之吃喝玩乐样样俱全。


眼前的是苏州地区发达的商业面貌,但画作背后,苏州的赋税尤重。


据《诸司职掌》记载,天下夏税、秋粮以石计者,总二千九百四十三万,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万二千,苏州府二百八十万九千。以一府比肩一省。


顾炎武在《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日知录》卷十六)中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


3


除商铺外,关于各类表演和艺人可谓十分出彩的环节。


整幅画作中关于“戏”的描绘有两段,从卷首至卷末分别为村郊戏台、木偶戏。


在第一段近郊村野可见台下男性观众齐齐盯着简易的戏台。



而女性则只能在棚里看。



相似的简易戏台还可见于《南中繁会图》《清代农村演剧图》。


明 《南中繁会图》


清  刘阆春 《清代农村演剧图》


明初至清中叶,我国戏曲艺术的整体走向是北杂剧衰落,南戏得到发展。


南戏的四大声腔形成于明代,包括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其中弋阳腔出于江西,昆山腔出于江苏,其余二者出于浙江。


祝允明《猥谈》:“自国初来,公私尚用优伶供事,数十年来,所谓南戏盛行,……今遍满四方,辗转改益,又不如旧……愚人蠢工,徇意更变,妄名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


注:祝允明生于明天顺四年(1460),卒于明嘉靖五年(1526)


可见在成画时间(1502——1590)中,南戏的四大声腔已经形成。


而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南词叙录》成书以前,除昆山腔流行范围仅限苏州一带之外,其他三腔的流布范围都较广。海盐腔在士大夫中享有盛名,在民间有广泛影响的则是弋阳腔和余姚腔。


猜猜画中村郊的戏,是哪一种呢?


第二个与戏相关的是摆到学士府门口的木偶戏,又称傀儡戏



中国的傀儡戏大致起源于汉代,那时木偶又称作“魁榻”、“窟碌”,至迟到南北朝(北齐)时期就已形成。


《旧唐书·音乐志》载“窟碌子,亦云魁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汉末始用之于嘉会。”


明代木偶戏可用于丧葬仪式在夜间进行,又可在民间节日中表演;且明时受南戏影响,戏目有与南戏相近的。


明代文学中可见民间社日表演木偶戏的描述。


以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为例,第33回,《宋江夜看小鳌山》中写宋江元宵节在清风寨镇上看到木偶戏,“宋江看时,却是一伙舞鲍老的。宋江矮挫,人背后看不见。那相陪的梯已人却认得社火队里,便教分开众人,让宋江看。那跳鲍老的,身躯扭得村村势势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


4

古代的戏曲演员可被专称为优伶,而广义的优伶则是中国古代演员的总称, 优伶出现的地方除上两处外,还有武陵台榭的部分以及民间杂耍。



优伶是“优”和“伶”的合称,在中国古代用以指称那些以音乐,舞蹈,歌唱,调笑嘲弄,百戏杂技和戏曲表演等为职业的人。却是“士农工商”之外的贱民,属“娼优隶卒”中的一种。


而歌舞是最早风行的优伶技艺。


汉代时便流行巾舞,且常见于汉代画像石、砖、壁画中,又称公莫舞。


那位翩翩起舞的姑娘及一旁奏乐的姑娘们,应是共同组成了这家的“家班女乐”。


5


画面中“武陵台榭”的位置可不一般,官员模样的人听曲看舞,围坐下棋,旁边临水,有鹤有鹿有园林,和隔墙外面的市井可不是一类景象。



看了一圈,这不是处简单地方,沿着屋顶上带垂兽或鸱吻的房屋,恰能与市井中的店铺分开,便能找出入口。



“代是文明昼,春当燕喜时”,门前还有抱鼓石和石狮各一对。


宋《营造法式》规定:官式建筑的垂脊端部用垂兽。而抱鼓石除作为装饰和稳定门板门轴的功能构件之外,还是“非富即贵”的门第符号。


石狮子除被摆放在陵墓的神道两边,还作为一种建筑的装饰,大多用于宫殿、庙观、衙署(古代的政府机关)以及高级官员、贵族和富商的住宅门口。


结合门前的“官店”字样,这大约是位权贵势要的宅邸。



官店主要是明代由官府开设的特殊店铺,始设于吴元年(1367年)之前。


明代自始至终都有官店,且在明中叶之后越来越多,开设地区也越加广泛。


画中的官店十分醒目,就连它的门脸都要比附近的店铺气派一些。



//////////


此卷《清明上河图》在明代时归收藏家项元汴所有,后传承于项家子孙。清代时收入乾隆内府,见于《石渠宝笈》续编著录。1922年,溥仪将此卷连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书画带出宫,后带至沈阳。1945年被截获,1950年,经鉴定家杨仁恺鉴定后留于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关于其他的“同胞”或“同名作”,据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清明上河图·珍藏版》所说:中国大陆存有10件,中国台湾存有10件,日本有11件,美国有6件,欧洲有6件,去向不明的有5件……


这或许还只是已知范畴······


参考文献:

吴卫《传统宅门抱鼓石考略》[J]

韩大成《明代的官店与皇店》[J]

朱万章《仇英绘画的摹古与创新——以<清明上河图>为例》[J]

单国霖《旧曲谱新词——解读仇英<清明上河图>》[J]

余辉《从清明节到喜庆日——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的变异》[J]

孔路路《宋代旗帜研究》[D]

李荣《明代仇本清明上河图》[N]

谭帆《优伶:古代演员悲欢录》[M]

黄明延《中国旗帜图谱》[M]

张庚 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


【放大看名画】系列:

放大看《汉宫春晓图》,我发现……

放大看《韩熙载夜宴图》:古人如何开party?

当把宋画放大十倍,我发现……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你好,宋徽宗

宋代斗茶,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古代墓葬形式识别指南

那些巨长的文物名,怎么念?

王安石叫Vans,朱棣是Judy

汴京,一日游

千!万!不!要!去!博!物!馆!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742989656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工作微信号,

加入交流群请在添加时备注“加群”)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