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扒《庆余年》中的道具原型

一枕星河 博物馆丨看展览 2020-09-15

《庆余年》第一季已在上周正式收官,岁末年初着实火了一把。本以为是向古代穿越,没想到看到一半才发现是向未来穿越!留下的结尾居然是男主角生死未卜的悬念。

这样天马行空的剧情,《庆余年》的道具组是否也要随心所欲一下呢?剧中的道具到底有没有根据?


01

漏斗器


剧中范闲把郭保坤暴揍一顿,郭大公子被裹成了个“木乃伊”,这时就出现了仆人用漏斗给郭保坤喂药的画面:


这个喂药的漏斗看起来很不古典,其实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就出土过一套西汉时期的医疗器具,包括4枚金针、5枚银针、“医工盆”,以及小型银漏斗、铜药匙、药量、铜质外科手术刀等,组成了迄今发掘出土的质地最好、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汉时期医疗器具。

西汉银漏斗器,现藏河北博物院

西汉长流银盒,现藏河北博物院

其中这一对银漏斗就是一种抢救危急病人灌药器。出土物中还有一只长流银盒,也是一种灌药器。口沿有一长流,流底与盒底相通。子口承盖,盖似覆舟。盖与身之间有活动钮相连,造型轻盈秀美。

原来早在西汉时期,医疗器具都已经超越嘴对嘴喂药的原始水平啦!!

02

博山炉


博山炉是古装剧里的常客,在剧中一般作为小型熏炉摆放在案头,《庆余年》剧组也不例外。


我国自古就有熏香的习俗,战国时人们就在室内放置各种熏炉,一方面净化环境,另一方面人们认为袅袅香烟就像进入了飘渺的仙境。大多数博山炉的炉盖形似多层山峦,云雾缥缈,有的博山炉加以金银勾勒,宛如一副秀美的山景。

青烟袅袅飘出,缭绕炉体,造成了一种山景朦胧,群山灵动的效果,仿佛是传说中的海上“博山”。

汉代就有诗歌赞颂博山炉“朱火燃其中,青烟扬其间”。西汉时,封建帝王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大都信奉方士神仙之说,博山炉就是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产生的,并在汉代广为流行。

博山炉在后来也得到了佛教的推崇,佛教中的博山炉常用莲花、火焰、祥云作为纹饰。在魏晋南北朝时,博山炉也成为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器物。

汉博山炉,现藏故宫博物院

西汉错金博山炉,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陵山一号汉墓出土,现藏河北博物院

03

金 盏


《庆余年》中很多宫廷宴饮场景中出现大量金银酒器,其中杯盏类器物大多可以在唐代文物中找到相似原型。


这些精美的金盏银杯,有的是耳杯,有的是八曲长杯,有的是高足杯,有的是葵花式杯,有的是配套的台盏,各色各样,不一而足。这些器物的造型在唐代风靡一时,具有强烈的异域风格。

唐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金摩羯纹金杯,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南宋葵花形金盏,现藏安徽博物院

高足杯并不是中国传统器形,它是来自西方的一种酒器。罗马帝国时代出现后被广泛使用。公元六世纪末七世纪前半叶流行于中亚地区。当时,使用外来风格的生活用具是唐代贵族们的一种风尚。在唐代高等级墓葬反映墓主人生活场景的壁画中,时常可以见到高足杯的身影,同时它也常被作为随葬品来陪伴主人另一个世界的生活。

唐狩猎纹高足银杯,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素面高足银杯,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比如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对鸳鸯莲瓣纹金碗,金银器皿壁面捶揲出凸凹起伏的多瓣装饰,最早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后来的西亚和中亚的金银器制作继承了这一风格。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捶揲技术非常成熟的粟特银器中,就大量使用凸鼓的多瓣纹作为装饰。初期是瓣数较多水滴形的分瓣,后来又演变出桃形的分瓣。唐代,随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往的密切,大量工艺精良的西方金银器的传入,尤其是许多粟特金银工匠进入内地,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金银加工工艺的发展。

中国金银器皿上也接受了这种凸凹多瓣的作风。但是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全盘的,而是在吸收过程中加入了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些元素,如改变了西方银器中过于夸张的造型,使之线条尽量柔和流畅,在装饰上也采取了西方银器很少见到的外表通体装饰的手法,使之更具有中国本土的特点。

这两件金碗流畅的莲瓣、稳重的双重结构和华丽的纹饰,是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当然,其对西方金银器造型的借鉴和改造也体现了唐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唐人的创新精神。

北宋鎏金葵花形银杯,1966年温州市瑞安慧光塔出土,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唐忍冬纹八曲长杯,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水晶八曲长杯,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宋瓜形金盏,现藏于彭州市博物馆
明金盏、托,现藏首都博物馆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04

香薰球


剧中范闲潜入太后宫中时,曾有一队宫女提携香熏球为宫殿熏香。


这种器物的原型也是文物“明星”之一,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了一件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一侧以活轴相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银质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质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

这样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里面的香料不致撒落于外。尽管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其仍然玲珑剔透,转动起来灵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设计之科学与巧妙,令现代人叹绝。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05

插 梳


剧中范闲祖母发髻背后插着一枚金梳,古代梳子的作用除了梳理头发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插在头发上作为装饰。


商代殷墟妇好墓就出土有玉梳,玉梳的流行则出现在唐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女性具有不同于其他朝代女性的精神风貌。

唐代妇女流行高髻,讲究发式造型。特别是开元、天宝以后,妇女的发式更加蓬松多样,头部装饰也就更加复杂华丽。唐代妇女有头顶插梳妆饰自己的习惯,这就推动了梳子制作向精巧、华贵的装饰化发展,促使一系列材质的梳子出现。

商晚期玉梳,现藏上海博物馆
西汉黄杨木梳,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辛追墓)出土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唐玉花鸟纹梳,现藏故宫博物院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除了梳子,我们还在出土物中发现一种叫“梳背”的器物,它是嵌于梳上的装饰。唐代妇女所用梳具十分精致,质地多样,或银,或木,梳上往往嵌有饰件。其用法是插在头发上,露出漂亮的梳背,起到一种装饰作用。目前发现的玉梳背多为唐代作品。

唐金柄玉梳,现藏大都会博物馆
唐金梳背,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玉花卉纹梳背,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描金夔龙凤象牙什锦梳具,现藏故宫博物院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06

帖 架


太子的宫中有一个不起眼的架子,上面摊放着一卷竹简。


这个架子其实算是一种文具,叫帖架,也叫书帖架、帖子架,为临习书法时搁放字帖所用,临习书法时字帖以一定角度倾斜,以适应读帖视角,非常实用。一般放置在书桌、画案上。

清代叶昌炽《语石》中记载:“读碑,铺几平视,不如悬之壁间,能得其气脉神理。于是临池家制为帖架对面传神,如灯取影。”帖架造型各异,其中精品各有机巧妙构,多可折叠收敛。

清早期黄花梨帖架,现藏荣宝斋

清掐丝珐琅折叠帖架,现藏故宫博物院

07

兵器架


范闲房中有一个架子搁置着两把剑,这个架子也有出土实物可参照。


它叫兵器架。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兵器架,作为冥器陪葬。它上半部分是木质方形板,下有木架。板两面均漆绘,为黑地、朱边,中用红、黄、绿等色漆绘云气纹,粗犷有力。正面有三排弯形木钩,上排一个居中,中下排各两个。出土时中排钩上置带鞘角质剑一把。古代文献中称兵器架为“兰锜”

张衡《西京赋》中说:“武库禁兵,设在兰锜。”李贤注引《魏都赋》刘逵注说:“受他兵曰兰,受弩曰锜。”即是说,放置弓弩的称锜,而放置其他兵器则统称之为兰。该兵器架为首次出土,这使我们知道了剑不佩带时的放置方法。

西汉兵器架,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08

 灯 


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道具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灯。有的灯造型极为简洁,比如豆形灯;有的灯则华美繁复,比如多枝灯。


这与灯主人的身份密切相关。多枝灯在古装剧中也是颜值极高的常客,有它在的情景,灯影幢幢,宛若星火摇曳,极具美感。《西京杂记》这样记载刘邦眼中的五枝灯:“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府库,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这种灯早在战国时就已出现,到汉代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高度一般在1米左右,灯盘分层错落安置,点燃之后,灯火交相辉映,火树银花,尽显豪华气派。当然,像这样豪华、贵重的多枝灯主要供皇宫贵族使用,贫民所用还是以豆形灯为主。

战国人物跽坐铜灯,现藏徐州博物馆
汉灯,现藏故宫博物院汉铜五枝灯,现藏南京博物院
汉绿釉孔雀陶灯,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晋蟠螭纹灯,现藏故宫博物院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09

 镇 纸 


范闲在诗会上背诗一首,名声大噪,他写诗时挪开的两个长条形器物,也是一种文具,叫镇纸


镇纸,又称书镇、纸镇、文镇等,长条形的也称为镇尺、书尺、压尺等。顾名思义,镇纸是压纸的文具,主要以自重压纸张或书册使之保持平整。镇纸可分为尺、兽、方、圆等形制。

早期镇纸有铜、玉、瓷、金、石、牙等材质,以动物的立体造型为主。因其体积小而分量重的特点,非常适合压纸张或书册。镇纸出现在文献中可以追溯到唐代,杜光庭《录异记•异石》:“会稽进士李眺,偶拾得小石,青黑平正,温滑可玩,用为书镇。”

镇纸还有两个功能,一来镇宅辟邪,不少镇纸做成狮虎螭龙等瑞兽;二来有的镇纸工艺精美、可怡情悦目,可作为文房雅玩之一,备受文人墨客青睐。

清初期铁鎏金镇纸,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黑漆嵌文竹折枝花纹镇纸,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桦木雕灵芝纹长形镇纸,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白玉双螭纹镇纸,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白玉竹节式镇纸,现藏故宫博物院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10

 围 棋 


剧中长公主和太子经常一块儿下棋:


围棋是一种双方各执黑白棋子进行对弈以最终占地面积大小来定胜负的游戏。战国时期赵国史官编写的《世本》称“尧造围棋”,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反映围棋起源之早。至少在春秋时期,围棋已经很为流行。

关于围棋的最早确切记载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前559年,卫国的国君献公被大夫宁殖等人驱逐出国,后来宁殖的儿子又答应把卫献公迎回来,文子听说后感叹宁氏的做法反复无常,预言他们的灾祸将要不远了。“举棋不定”这一成语也就是由此而来。

其后围棋在发展的过程中又经过了较大改进,三国时期魏邯郸淳在《艺经》上说,魏晋及其以前的“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而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中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棋经》载明当时的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这与现代围棋的格制是完全相同的。

唐玄宗时设立了“棋待诏”制度,就是为翰林院中的专业棋手赋予官职,提高了棋人的地位,扩大了围棋的影响。明清两代则是围棋发展的高峰,名家辈出,并且形成不同的流派,这种兴盛的局面直到清末因国势衰弱而被截断。

隋琉璃围棋子(一级文物),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辽黑白双色玛瑙围棋子,朝阳常遵化墓出土,现藏朝阳市博物馆

11

 秋 葵 


剧中庆帝请范闲兄弟三人吃饭,出现了一道菜——秋葵。秋葵是我国土著蔬菜吗?


黄秋葵在中国被普遍称作秋葵。秋葵热是近几年才在中国一些城市兴起的。仿佛一夜之间,好多菜场里就冒出了颜色翠绿的秋葵。主妇们看着这种棱角分明、形似尖椒的时髦蔬菜,纳闷该如何料理烹饪。它们长得毛茸茸的,被切开后就冒出了白色的籽,流出黏黏的汁液,吃到嘴里滑溜溜的,味道寡淡,属于蔬菜界的小身板、小清新。

目前普遍认为,中国是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此种蔬菜的。中国的台湾地区大约在1901年引进秋葵,当时这种蔬菜并不受欢迎,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重新从日本、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引进,成为餐桌上的常见蔬菜。

中国古代也有名为“秋葵”的植物,《秋葵图》是南宋院体画的代表作之一。宋代陈师道有首《秋葵》诗:

炎艳秋来故改妆,薄罗闲淡试鹅黄。
倾城别有檀心在,依倚西风送残阳。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黄葵”,清代汪灏《广群芳谱》里记载有“秋葵”。不过,中国古书上的“秋葵”,与现在食用的、原产非洲的“秋葵”,并非同一种。

秋葵从非洲的埃及传向全世界,在非洲、美洲以及东南亚很受欢迎。印度人做咖喱时会放入秋葵。秋葵咖喱鸡、秋葵咖喱土豆等,都有黏糊糊的口感。日本人似乎特别喜欢黏黏的食物,喜欢山药泥盖麦饭,自然也喜欢纳豆拌秋葵,觉得黏丝或黏液中蕴藏着力量。在日剧里,秋葵出现的次数不算少。

秋葵的黏滑口感,令人想起一种古老的蔬菜——葵。中国古诗写道: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葵羹是中国历史非常悠久的食物,充满黏液。唐代以后,随着新品种蔬菜的引进,吃葵的人越来越少,明代以后吃的人更少了。但葵的味道依然残存在现代人的味蕾里,秋葵其实就是葵的滋味,是少数今天仍可品到的古老朴拙风味。
 
道具组为《庆余年》贡献出的道具方案,作为观众的你还满意吗?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最值得种草的 11 本 2020 年文博日历

古代名家提供的扫“福”攻略

李白被困在春运回家路上......

樊锦诗:我为敦煌尽力了

古装剧里的取暖法有几分依据?

当世界名画里的女人们试图减肥……

为什么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临汾?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人已满员,小编正在开拓新号,

若好友申请未通过请过几天再尝试)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