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的书法作品中,究竟都写了些啥内容?
说 起 十大传世书法、十大行书,大家往往能够如数家珍,但是这些书法作品中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你真的读过吗?
东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它原本其实是一封书札,其内容为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
▌帖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共二十八字: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除了这28个字,其余部分全是后人的题跋!!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均在跋语中表示了惊羡和赞叹。
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被历代时为珍稀。清乾隆帝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视为稀世瑰宝, 御书匾额“三希堂”,《快雪时晴帖》被其视为“三希”之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东晋 王珣 《伯远帖》
现存《快雪时晴帖》实为唐代双钩填廓法临本,而《中秋帖》则疑为米芾从《十二月割至帖》上摘字临写的,虽极具价值,却均非真笔。而“三希”中的《伯远帖》非摹非临,是王珣手书传世孤本。
▌《伯远帖》原本也是作者所写的一封信,共5行47字:
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此帖纵25.1cm,横17.2cm,因首行有“伯远”,遂以之为帖名。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风华”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西晋 陆机 《平复帖》
《平复帖》为西晋陆机书法作品,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内容是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其中有病体“恐难平复”字样,故名。
▌此帖为牙色麻纸本墨迹,共9行84字,无名款: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释文据启功《〈平复帖〉说并释文》)
五代 杨凝式 《韭花帖》
《韭花帖》清内府藏本
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为清内府藏本,今藏无锡博物馆;一本为裴伯谦藏本,今已佚;一本为罗振玉藏本。据考证,三本中只有罗振玉藏本为真迹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那么,《韭花帖》究竟写了些什么呢?
昼寝乍兴 輖饥正甚 忽蒙简翰 猥赐盘飧 当一叶报秋之初 乃韭花逞味之始 助其肥羜实谓珍羞 充腹之馀 铭肌载切 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 谨状 七月十一日 状
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
午觉刚醒来,肚子正饿著,忽然收到您的一封信,辱蒙您赐赠我一盤菜肴。当一片枯叶落下时,告诉人们秋天已经来到了!这也是韭菜花味道正香的时候,使小肥羊肉更加美味 ,这实在是一道美食啊! 填饱了肚子,心里实在十分感谢,在此慎重的写这封信表示我的谢意。恭请 体察我的感谢之心!
馆儿君居然看饿了……
唐 怀素 《苦笋贴》
说起怀素,大家应该都知道他的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但是馆儿君还是被他的《苦笋帖》深深吸引了,苦笋好吃咩??
持续饥饿脸……
《苦笋帖》释文:
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怀素还有一篇《食鱼帖》,共8行,56字:
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九日怀素藏真白。
唐 张旭 肚痛帖
虽然这个帖听起来不怎么好吃,但是很好笑啊233……
《肚痛帖》为宋嘉祐三年(1058)摹刻上石,传唐张旭书,内容为琐事书牍。到底时候什么“琐事”呢?
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
这幅作品开头的三个字,写得还比较规正,字与字之间不相连接。从第四字开始,便每行一笔到底,上下映带,越写越快,越写越狂,将草书的情境表现发挥到了极致。可见作者……真的是肚子痛。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其实很多传世的书法,当时并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可能只是古人随手写的一张小纸条,或一篇文章草稿。这也是为什么包括《兰亭序》《祭侄文稿》中有那么多处涂抹、修改痕迹的原因。正是这种笔触之自然,才显现出作者情感之真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口: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迫”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移牧(“河东近”涂去)河关。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卜(“➹”涂去)尔幽宅(“舍”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此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之事。本帖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常常写至枯笔。
左右滑动可欣赏细节:
宋 苏轼 《寒食帖》
《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共129字。当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在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帖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THE END -
▌近期热门文章:(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2015全球最受欢迎的10大博物馆,中国为何只入选了这一家?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