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建筑壁画浅析(第五稿)

2016-11-04 爱塔传奇 爱塔传奇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3年12月31日,那时还没见过实物,根据胡健兄提供的照片写成,直到半年后才有机会到九原岗大墓实地考察,两年多来不断补充资料,今天完成第五稿,希望能够透过九原岗壁画还原北朝建筑真实面貌



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东北,2013年发掘,由于未出土墓志铭,无法确定墓葬的具体时间,根据墓室结构和壁画内容等推断这是北朝晚期的墓葬。

 

墓道中清理出壁画约200平米,其中墓道北壁、墓门上方有一座壁画建筑,构件表现得非常细致,而且建筑结构上突破了许多过去对北朝建筑的认知(题图)。



【壁画建筑位于墓门正上方】

 

北朝一般是指386年至581年,从北魏立国开始,到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止,长达195年,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北朝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已没有存世,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已是唐中期,北朝结束200年后,在此之前的建筑形式只能通过石窟里的石雕仿木建筑或壁画建筑来了解。


山西中北部可参考的北朝石雕仿木建筑实例主要有大同云冈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等,以及大同附近出土的多座北朝墓葬石椁,这些仿木建筑传达出来的信息是枓栱比较简单且不出跳,而九原岗北朝墓建筑壁画的发现有望颠覆这一传统认识。



【大同云冈石窟的仿木不出跳枓栱】


个人认为这座壁画建筑高度写实,与之相同的建筑在北朝时期是真实存在的。

 

这座建筑分为中间的主殿和两侧的附殿(或廊),主殿面阔三间,采用単檐五脊顶,下面从屋顶瓦作、柱网、枓栱、建筑装饰和附属建筑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幅壁画建筑的写实手法和传达给我们的北朝建筑信息:

 

一、瓦作

 

壁画中建筑的屋顶表现细致,筒瓦、瓪瓦描绘清楚,正脊、戗脊均素面无装饰,各条脊上装饰有瓦钉;戗脊端部饰以兽面;正脊两端是两只硕大的鸱尾,向外的弯曲部分表现为鸟的羽毛状;正脊、戗脊均绘以较细的线条,应该是用瓪瓦堆叠而成,为瓪瓦叠脊;檐角处以筒瓦叠出三层起翘。


画中建筑的正脊和戗脊上的瓦钉造型突出,这种瓦钉在北朝时期是真实存在的,下图是北京古建筑博物馆收藏的一组北魏时期筒瓦和瓦钉,造型与九原岗壁画相似度极高。

 


【北京古建筑博物馆收藏的北魏筒瓦和瓦钉】

 

戗脊端部的兽面也有北朝实物存世,下图这块北魏兽面也是收藏于北京古建筑博物馆。

 


【北京古建筑博物馆北北魏兽面】

 

画中鸟羽状的鸱尾也有北朝时期的实物存世,河北临漳县的邺城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东魏北齐时期的鸱尾,就是这种发散的鸟羽状。



【河北临漳邺城博物馆收藏的东魏北齐时期鸱尾】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的第43窟开凿于西魏,窟门建筑的鸱尾也是采用发散的鸟羽状。



【麦积山43窟鸱尾】



【麦积山43窟全貌】


不仅鸱尾相似度高,43窟建筑的正脊、戗脊也是平行线条,所表现的也是瓪瓦叠脊,说明这种作法至少北朝时期已有。


我们来看看唐代建筑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屋顶的瓪瓦叠脊实物



【佛光寺东大殿瓪瓦叠脊】


九原岗壁画建筑的檐角处以筒瓦叠出三重起翘,这种作法我们在唐代金石建筑中还能找到相同的例子。



【檐角处筒瓦三重起翘】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有一座唐代石灯,可见石灯檐角亦为筒瓦起翘



【碑林博物馆唐代石灯檐角筒瓦起翘】



【石灯全貌】


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一座唐代铜塔,檐角处也使用三重筒瓦起翘



【法门寺铜塔檐角筒瓦起翘】



【铜塔全貌】


从上面对瓦作的分析可知,九原岗壁画建筑瓦作部分的瓦钉、兽面、鸱尾、瓪瓦叠脊皆可在北朝时期找到应用的例子,檐角筒瓦起翘至唐代仍有沿用。


通过上面对瓦作的分析可知,画作对建筑形式的表现不仅细致而且真实。


二、柱网

 

这座壁画建筑柱网的特别之处在于当心间左右前檐柱采用双柱并立,且两根柱子之间有狭小的距离,柱头各置枓栱,双柱并立的结构形式很独特,在现存唐宋建筑中已无实物。各柱之间未用阑额,柱脚间用地栿。

 

在北京古建组博物馆,有一座夏商时期的二里头宫殿遗址复原模型,这座模型的中房屋的柱子都是采用两根柱子并立的结构形式。

 


【北京古建筑博物馆二里头遗址宫殿复原模型】

 

经请教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先生证实,这座复原模型是有发掘依据的,而且不仅仅是双柱并立,实际上每一组柱子由三根组成,后面一根檐柱,与墙齐平,前面两根擎檐柱,三根柱子三角形排列。


 


许宏先生提供的二里头遗址发掘平面图,可见大殿遗址的一圈柱子全部是三角形排列的“三角形柱组”

 

九原岗壁画建筑采用的应该也是“三角形柱组”,只不过壁画只画出了前面的两根擎檐柱,没有表现后面没于墙中的檐柱。

 

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期,与北朝相聚年代久远,还有没有进一步的证据呢?有!

 

傅熹年先生的《陕西扶风召陈西周建筑遗址初探》中有这样一段话:


“F5台基四周有一圈擎檐柱洞,直径15厘米左右,所以应有一圈下檐。从散水距台基边的距离看,下檐出檐约80-90厘米”


傅先生这篇文章中还附有一幅陕西扶风召陈遗址F3建筑基址复原图,图中可见数处三角形排列柱组



【召陈遗址F3建筑基址复原图,引自《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

 

这说明周代仍有擎檐柱的应用,从文中所附的测绘图看,擎檐柱与后面的檐柱位置并不对应,有多组“三角形柱组”特征,由于年代久远,擎檐柱下没有柱础,可能会有部分柱洞未能发掘。 


傅熹年先生的另一篇《山西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初探》中也有擎檐柱,而且更详细:


“在堂、室、庑的台基边和阶下还有一些柱穴,间距比廊柱密,柱穴直径比廊柱小,应是檐下擎檐柱(用来托住出檐较多的檐头)的遗迹。”

 

这处周代建筑遗迹中同样有擎檐柱出现,且“间距比廊柱密”,其本来的形态很可能也是“三角形柱组”。

 

到了汉代,“三角形柱组”存在的证据就更明确了,请看下面这张照片

 


【四川牧马山崖墓出土东汉明器】

 

这座来自四川的东汉明器完整表现出了“三角形柱组”,一根檐柱前面有两个擎檐柱,上面各施枓栱。


西安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汉代陶仓,也能看到明显的“双柱并立”。



【西安博物院汉代陶仓】


西安出土的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史君墓石椁上有一副线刻建筑图案,这座建筑的角柱是两根柱子并用,我们虽然无法确切知道他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并用两根柱子的结构到北朝时期仍是存在的。



【史君墓石椁的线刻建筑,可见转角位置并用两根柱子】


还有更复杂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9、10窟前面留下了北魏时期窟檐的柱洞,可见中间是方形的檐柱,四角各有一个圆形的小柱洞,应为擎檐柱,五根柱子构成一个支点。



【云冈石窟北魏柱洞】


这种结构表现在平面画作上也会是“双柱并立”。


从上面实例可知,从夏商、周、汉直到北朝时期,“三角形柱组”都是存在的,立体看是“三角形柱组”,表现在绘画、雕刻的平面上只能看到前面两根柱子,由此可知九原岗壁画建筑的“双柱并列”是真实还原。

 

三、枓栱

 

枓栱同样表现细致,虽然透视效果上略有偏差,但画师不是建筑师,能把枓栱结构完整表达清楚已经很难得了。


当心间并立的挑檐柱上均安置枓栱,可见有栌枓直接座于柱头,左侧栌枓可看出明显的皿枓特征,挑檐柱间无阑额无普拍方,栌枓口内斜出两跳,一组挑檐柱上的两组出跳枓栱向不同方向伸出,组成一组斜栱,正出方向无枓栱。

 


【九原岗壁画建筑的枓栱】

 

斜出的两跳均为“批竹华栱”,即华栱前端并非后代常见的弧形,而是砍成批竹形,上下华栱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两跳均偷心,第二跳头上通过短替木托橑檐方或橑风槫,没有令拱。转角铺作仅表现了向前的正出,与柱头铺作结构相同。

 

图中可见挑檐柱上有两层柱头方,第一层柱头方通过栌枓口内通檐,未表现隐刻泥道栱。

 

人们印象中的华栱前段都是弧形的,像一只拱起的手臂,而这幅壁画中的华栱却是批竹形的,很像唐代广泛使用的批竹昂和批竹耍头,这是画师臆造出来的样式吗?不是,批竹形华栱是有实物存世的。

 

甘肃敦煌老君堂慈氏塔,原在莫高窟十五公里外的三危山中,现已迁至莫高窟,这座建筑是现存唐宋木构中使用批竹华栱的唯一实例,枓栱外转两跳均为批竹形华栱,且上下两层栱之间并未贴合,而是留有一定间隙,两跳均偷心,无令栱,结构与九原岗壁画建筑相似度极高。

 


【甘肃敦煌老君堂慈氏塔】



【老君堂慈氏塔枓栱,与九原岗壁画建筑高度相似】

 

老君堂慈氏塔没有发现创建年号题记,根据结构形式推断为宋代建筑,虽然两跳批竹华栱与九原岗壁画建筑相似度很高,但其使用泥道栱而非通檐的柱头方、有阑额和普拍枋等又具有晚期特征,而且敦煌无论壁画还是唐宋窟檐均表现出很强的晚期传承早期做法的特征,大概是因为当时统治敦煌的归义军政权并未与中原王朝接壤,是一块孤悬的飞地,交通不便,技术更新慢,所以慈氏塔有可能把北朝时期的部分做法一只保留到了宋代,同时也加入了一些当代的因素。

 

九原岗壁画下层柱头方下面,作者又画了一道方材,下沿与栌枓底齐平,这道方材表现的应该是后面檐柱间的阑额。

 

补间铺作位置为人字栱,每间一朵,由于挑檐柱上的下层柱头方画出了上面的平面,所以人字栱应该是在里面檐柱间的柱头方上。

 

正殿柱头铺作斜栱的表现是很明确的,推测其结构是从后面的檐柱向前面的挑檐柱各伸出一条栱,这样不会影响檐柱上的梁架结构,这也是这组斜栱无正出的原因。

 

这一点也可以从与勾栏的对比看出来,正殿六根柱子前各有一段钩阑,左侧三段偏向左方,右侧三段偏向右方,画师显然是把正中做为视角落点,如果并立双柱上的枓栱为正出,那么左侧的两组应该全部偏向左方,右侧的两组应该全部偏向右方才与钩阑的视角关系一致,而画师特意让每组枓栱都以八字形敞开,其表现的显然是斜栱。

 

四、皿枓

 

这幅画所用的枓表现出了明显的“皿枓”特征,其中当心间左侧柱头的栌枓尤为明显。

 


九原岗壁画明显的皿枓造型


据信皿枓起源于皿板,皿板至少在汉代的砖石仿木建筑中就已有应用,即在枓的底部垫一块板,边缘大于枓底,这一时期枓和皿板是两个独立构件。在日本相当于我国隋代的法隆寺回廊中还有皿板在柱头铺作的应用实例。



【日本奈良法隆寺回廊柱头铺作的皿板】


后来发展为皿枓,即枓底向外突出的枓,现存实物中唐代建筑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二层柱头铺作即使用皿枓,另外现存宋代建筑中使用皿枓的较多,宋以后几乎没有应用,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构件。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柱头铺作皿枓(唐)】



【山西泽州小南村二仙庙的皿枓(宋)】

   

九原岗壁画清晰表现出了皿枓造型,不仅把皿枓的使用向前推早了一个时期,更表明这幅建筑壁画高度写实。

 

五、建筑装饰

 

三间殿正面均置双扇板门,当心间门是关闭的,两次间门是打开的,只画出一扇,通过打开的门可看到各有两位仕女,每扇板门上施四路泡钉,当心间板门每路四枚,两次间每路三枚,可知当心间面阔要大于两次间,板门上饰以衔环兽首。殿门前方砖铺地,五根柱子前面各置一组钩阑,结构朴素。

 

六、附属建筑

 

在正殿的两侧,各画出一间小殿,屋脊低于正殿的出檐,右侧小殿枓栱部分仅表现出半个插栱和一组人字栱,左侧小殿除了当中的人字栱外两侧的插栱(或泥道栱)都完整表现,左侧小殿的枓栱结构造型与现存北朝时期壁画、石雕枓栱如出一辙。每座小殿内均绘有一位仕女形象。


由于壁画只能看到建筑的前檐,无内部梁架结构特征,再加上早期建筑遗存甚少,中唐以前无实物存世,所有仅根据壁画表现出来的结构特征很难将其推断到一个较小的时间段内。根据人字栱的应用及无阑额等特征可以排除中唐及以后,左侧小殿表现出了较强的北朝风格,总体来说,其建筑时间段应在北朝。

 


综合前面的分析,这幅壁画所表现的建筑形式早于目前任何一座现存实物,而且三角形柱组、斜栱应用、批竹华栱等结构特征传达出了非常珍贵的早期建筑结构信息。

 

三角形柱组:

 

从二里头遗址可知“三角形柱组”这种结构形式非常古老,并且一直延续到北朝甚至唐代,唐代以后逐渐消失,实用价值不高且工艺繁琐,可能是后代弃用的原因。

 

柱头斜栱:

 

因为采用了“三角形柱组”使得柱头斜栱的结构简单了许多,这种结构我们已经看不到实物了,但这幅壁画大大提高了对斜栱出现时间的认知,过去斜栱最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五代146窟的壁画中,用在补间铺作上;现存最早的斜栱应用实物是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门,都是用在转角铺作上,这两座建筑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已是中原地区的宋代;柱头斜栱无论实物还是壁画都是北宋时期才出现的,九原岗这幅壁画建筑无疑将斜栱的最早应用提前了数百年,唐甚至更早的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成熟的斜栱应用。

 

批竹华栱:

  

“批竹华栱”现在仅存一座实物,我在这里为什么称其为“批竹华栱”,而不是后代称的“假昂”?这里面有个时间顺序问题,我们知道真昂的出现是在盛唐以后,而九原岗壁画建筑要早于这一时间段,用带“昂”字的名称来称呼尚未出现的构件显然不合适。另外金元以后常见的“假昂”其实和“昂”没有任何关系,从结构形式上说,“假昂”与“昂”完全不同,与华栱完全相同,所谓“假昂”其实是前端加工成特殊形状的华栱。

 

关于北朝枓栱出跳

 

至少在汉代,出跳的枓栱就已经广泛存在,出土的汉代陶楼大量存在出跳枓栱,可见应用成熟,为什么到了北朝时期却鲜见枓栱出跳呢?

 


【国家博物馆藏东汉陶仓的出跳枓栱】

 


【北朝天龙山石窟,枓栱不出跳】

 

我们知道枓栱的作用是承挑屋檐,只有出跳才能发挥其作用,不出跳就沦为了装饰品,从汉代到北朝,难道枓栱退化了吗?其实未必如此。

 

我们看到的汉代枓栱出跳主要体现在陶楼上,制作较为简单,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跳,而现在看到的北朝遗存主要是大型石窟,像天龙山石窟、云冈石窟等,还有就是一些大型的石屋,雕刻出跳十分困难,所以采用不出跳的装饰性枓栱,只是示意一下枓栱的存在,并不能真实还原当时建筑的样子。

 

这种判断的一个证据是在出跳陶楼大量存在的汉代,大型的石墓室枓栱也不出跳。

 

还有一个证据,一直到了明代,一些大型的石刻枓栱也不出跳,如山西平顺金灯寺石窟的窟门,还有一些金属仿木建筑的枓栱也不出跳,如山东泰安岱庙的铜亭。如果明代没有木结构建筑留存下来,只留下这些金石仿木建筑,我们会不会认为明代建筑也不出跳呢?

 


【山西平顺金灯寺石窟窟门不出跳枓栱,明代,摄影:sxc_sep】

 


【山东泰安岱庙铜殿的不出跳枓栱,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其实在北朝的一些石雕仿木作品中,枓栱出跳是存在的,比如龙门石窟的古阳洞就有就有出跳的石雕仿木建筑

 


【龙门石窟古阳洞的石雕出跳枓栱】



【北齐开凿的邯郸南响堂石窟,窟檐处可见明显的出跳枓栱,双抄托令栱】



北朝时期的出跳枓栱实例还有很多,请看这篇: 北朝时期的枓栱不出跳吗?>>>


九原岗壁画建筑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北朝出跳枓栱资料。

 

九原岗壁画建筑屋顶高度写实,其柱组、枓栱、瓦作等都有相同结构的实物存世,这幅画改变了我们对早期建筑的许多认识,过去一直认为北朝建筑基本不出跳,初唐只有简单出跳,通过九原岗壁画我们知道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出跳且结构复杂的枓栱,斜栱也已经有了成熟的应用,并且还有“三角形柱组”这种我们从未见过的结构形式,对早期建筑的认知向前提高了一大步。

 

 


这篇文章是根据胡健兄提供的照片写成的,半年之后的2014年6月30日,终于有机会实地参观九原岗大墓





寻访中国古建筑,关注“爱塔传奇”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