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友“爱塔传奇”一则“圣天寺壁画被雨水侵蚀”微博引关注--太行日报

2017-01-17 爱塔传奇


《太行日报》2013年8月报道


修缮工作已启动,圣天寺壁画这下有救了。


        近日,网名“爱塔传奇”的一则微博引起网友的关注和热议。“沁水县郑庄镇东郎村的圣天寺现状堪忧。失修多年的大殿屋顶坍塌的大洞虽被石棉瓦补上,但雨水仍在渗漏,画壁仍面临着侵蚀。圣天寺是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现保存的中殿里的壁画为明代之佳品。”“渗漏也能要了壁画的命!再等下去壁画又要淋一个雨季!”“爱塔传奇”急切的呼吁让记者坐不住了。

 

        仅一面墙的壁画保存还算完整

 

        8月22日上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奔波,记者来到了圣天寺。圣天寺掩映在沁水县郑庄镇东郎村村支部大院里,一进院落,记者便看到一些建筑材料堆在院子里,圣天寺中殿周围已经架起脚手架,五六个工人正在忙碌着,记者随东郎村村支书王康生走入中殿,工人们正在把殿内中央那两根已经被虫子蛀空的柱子换下来。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中殿外围、屋顶虽已破旧,但它的整体构造仍保持得有模有样,这足以说明寺庙建筑构造有其独特之处,记者不由得打量起这座中殿。只见殿宇四周及上方的梁架竟都是整条的木头,犹如一个整体。王康生对记者说:“这里的建筑形制都不简单,屋顶房角处的那些斗拱既美观又实用。古人没有先进的工具就能把建筑做这么好真不容易。”记者顺着王康生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斗拱犹如龙头探出,分担着屋顶的负荷。

 

        顺着斗拱向上看去,屋顶处漏下几缕阳光,这就是“爱塔传奇”博文中记录的坍塌的屋顶,屋顶的窟窿被堵上了,但仍不严密。漏屋顶正处在东北墙角上方,泥水流淌的痕迹,把墙上精美的壁画都弄花了。唯有中殿东面墙壁上的壁画保存还算完整。

 

        文物考古专家称,殿内的壁画极为珍贵,是明代壁画的佳品。壁画内容为佛、菩萨、胁侍等,共29尊。记者认真地端详着东面墙壁上的壁画,只见人物面目秀润,姿态端庄,这些画像的色彩依然纯正,色调纯朴。历经百年岁月沧桑,依然能领略到古人绘画技法的高超,而承载这些壁画的土墙亦不寻常。从裸露的墙壁可以看出这些壁画所在的墙面有结实块砖、土坯……

 

        将投入40多万元保护圣天寺壁画

 

        据王康生介绍,圣天寺自上世纪60年代被修缮后,就没有再被大规模修缮过。这次县里有了专款,7月份沁水县旅游文物局通过公开招标,最终确立施工单位,今年8月初修缮工程便得以开工。

 

        沁水县文史博物馆馆长车国梁对记者说,这次沁水县单在文物保护这一块就投入了300万元,选取了三个点,圣天寺是其中的一个点。圣天寺的壁画价值很高,仅在修缮壁画这一处,将投入40多万。对于我县的一些价值较高,塌损较严重的文物,我们也是很着急,可文物保护的资金不是一笔小数字,资金的用处相关单位更是经过了一遍遍研究,这次有了这一笔资金,我们立马研究决定先修缮圣天寺。

 

        “现在,工人们都在紧张施工,早一天完工,文物就能早一天得到更好的保护。壁画的修缮及保存将由专家帮助完成。”王康生说。记者也不由心生感慨,不能让我们的可惜变成最终的遗憾。

 

        别让文物保护留下遗憾

 

        “爱塔传奇”的博文引发了数十位网友的议论,网友们普遍表示,支持他的行动。

 

        网友“apple”:我市文物局对文物保护还是极为重视的,我市的文物古建之多在我省也是名列前茅的,文物大多都建立了相关保护体系。但工作还需要层层推进,使我们对于文物不要留下遗憾。

 

        网友“BIM古建”:非常赞成网友“爱塔传奇”对文物的监督行为。

 

        网友“独守孤灯淡酒”:我们一定要珍惜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砖一瓦。保护文物从每个人做起。调动每个人的文物保护意识。从而能防治文物的人为破坏。

 

        网友“大浪淘沙”:文物是一个民族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蕴涵着广袤的信息,其价值难以估量。对于现在还流散的,未保护的我们还能做一些工作,这是我们的责任。

 

        网友“流浪狗”:没钱哪能行,文物保护的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文物要想保护的好,就得想办法弄到资金,不能光靠国家拨款。


        □背景资料

 

        明代壁画之佳品


        圣天寺位于沁水县郑庄镇东郎村北,据现存碑文记载:创建于唐,重修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宋建隆四年(963年)扩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8年)补修正殿,1962年该村根据原貌重修中殿。该寺坐北面南,总体布局呈长方形,为前后两进院。有山门、中殿、后大殿、东西配殿、左右廊庞等。现大部建筑俱毁,仅存中殿。中殿历史较早,现为元末明初遗物。主体结构斗拱、梁架为早期形制,面阔3间,进深6椽,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出檐深远,翼角翘起。殿顶单檐歇山式,举折平缓。梁架彻上露明造,四椽在金柱上搭交,结构规整,手法洗练,檐下斗拱伸出华拱两跳,补间斗拱用真昂,直接承托檐部负荷,柱头斗拱五铺作,无耍头。殿内东西山墙及后墙部分墙面绘有壁画(一部分已毁),内容为佛、菩萨、胁侍等,共29尊,绘画手法为工笔重彩。所绘人物面目秀润,姿态端庄,色调纯朴,为明代壁画之佳品。殿内西南墙角上有“明成化拾贰年丙申”题记告知了壁画的年代。另有附属文物碑刻四通。现为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图 本报记者 李秀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