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和墓

爱塔传奇 爱塔传奇 2022-08-17



司马迁祠和墓位于陕西韩城南十公里芝川镇旁的一座小山上,东距黄河干流四公里


【司马迁墓所在的小山】


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现在的司马迁墓是身后大约四百年,同姓司马的西晋建立后为其修建的纪念冢


【通往司马迁墓的古道】


穿过山下巨大的广场,顺着古道上山,路上有后代修建的牌坊和大门,献殿和寝殿之后是司马迁的圆形墓冢,墓前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立的碑


【上山小路】


【司马迁墓】


【司马迁墓】


【献殿里纪念司马迁的碑刻】


【司马迁墓冢】


【墓前毕沅立的碑】


司马迁年轻时游历大江南北,38岁接任其父亲司马谈的太史令职务,开始收集写作《史记》的素材,此时为汉武帝执政时期


相关链接: 江山万里如故--走访秦汉帝王陵>>>


四年后,42岁的司马迁开始了《史记》的创作,不久发生李陵北击匈奴失败投降的事,汉武帝征求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司马迁与李陵并不熟悉,或许汉武帝是为了检验史官的价值观


【汉武帝茂陵】


司马迁为兵少仍然顽强抵抗的李陵说情,认为一同出征的贰师将军李广利附有责任,惹恼了汉武帝,“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之罪,按律当斩,后判腐刑才得以脱身


经过十四年创作,当中经历了下狱获罪等波折,终于在55岁时完成了《史记》


【从司马迁墓望山下】


《史记》成书后,流传并不广,大约过了二十年,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献书给汉宣帝,《史记》才得以广泛流传,屈原、孟尝君、蔺相如、陈胜吴广、项羽、张骞、李广、司马相如等等汉武帝之前的历史人物故事通过《史记》广为人知


司马迁年轻时曾师承董仲舒,今汉武帝茂陵旁边和西安城内下马陵各存有一座董仲舒墓


【茂陵不远处的董仲舒墓】


到了西汉晚期,《史记》散失了十篇,褚少孙做了补充,大约七百年后,褚少孙的后世子孙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托孤大臣之一,这就是褚遂良


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中,司马迁比董仲舒和司马相如小34岁,比张骞小19岁,比汉武帝小11岁,比卫青小7岁左右,比苏武大五岁,比李陵大11岁


【陕西城固张骞墓】


【陕西武功苏武墓】


相关链接: 陕西武功苏武墓>>>


1994年发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家》邮票其中一张是司马迁,邮票上的文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出自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书信《报任安书》,自述《史记》的创作心路,司马迁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是出自这封信


【司马迁邮票】


2017.08.21,陕西韩城司马迁墓



推荐阅读


陕西武功苏武墓>>>

陕西咸阳上官婉儿墓>>>

陕西城固张骞墓【世界文化遗产】>>>

陕西靖边统万城>>>

陕西淳化汉云陵(钩弋夫人墓)>>>

秦咸阳宫遗址>>>

西安感业寺,传说武则天出家的地方>>>

北周文帝宇文泰成陵>>>

陕西扶风班固墓>>>

李渊祖父李虎的永康陵>>>

李渊父亲李昞兴宁陵>>>

唐太极宫玄武门遗址>>>

陕西西安鄠邑区公输堂>>>

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造像>>>

田良宽造像碑 - 西安博物馆藏>>>

朱奇兄弟造像碑 - 西安博物馆藏>>>

西安博物院藏隋开皇四年董钦造像>>>

唐武惠妃敬陵壁画>>>


推荐行程



2019年1月9日~13日,成都起止,5天,四川北部石窟造像,三星堆博物馆、窦圌山铁索飞渡、平武报恩寺、觉苑寺壁画、拦马墙古蜀道、剑门关、广元千佛崖,皇泽寺,巴中南龛、阆中古城等。 详情>>>




如果您对历史古迹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

QQ群:115112549

进微信群请先加 13354428550 为好友

抖音:91215700

查阅历史文章请点击订阅号菜单“基础知识”-“文章列表

“醉美古中国”文旅活动排期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