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人大代表说⑤ | 为美丽江苏建设保驾护航


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王立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SCI期刊ActaMechanicaSinica和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编委,力学学报编委。主要从事纳尺度系统动力学和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研究。发表期刊论文106篇,其中SCI论文85篇,被他人引用1230余次。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守护者。江苏检察机关依法提起检察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态环境;大力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犯罪,支持科技创新;用心用情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我对这些工作印象深刻,为你们点赞!


持续推进虚假诉讼惩治

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王红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学位办公室主任),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公办职业技术大学,作为来自职教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他希望社会给予职业教育更多关注和支持,让职业教育真正热起来、香起来。

近年来,针对通过恶意串通、捏造事实等手段提起虚假诉讼、打假官司的行为,江苏检察机关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依法履行刑事、民事和行政检察职能,多管齐下,惩防并举,积极监督,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监督工作,更好推进虚假诉讼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继续有效遏制、坚决打击虚假诉讼行为。


法治护航医药事业发展


方祝元(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岐黄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全国行业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主编,获得江苏省创新争先奖、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先进个人、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管理人才”奖,中国医院协会“全国优秀院长”。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积极能动履职,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打击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积极探索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为医疗器材研发、制药等配套产业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新的一年,希望检察机关继续能动发挥检察职能,为我国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法治最优解。


持续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叶美兰(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校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江苏省妇联副主席(兼)。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规划课题、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等20多项,发表CSSCI等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专著、论著10部。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各类奖项10多项。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依托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进乡村”以及拍摄制作未成年人系列法治教育宣传片等普法宣传活动,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学法、懂法、守法,获得群众广泛好评。新的一年,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加大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力度,推动法治教育模式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加强检察文化品牌建设


刘忠斌(南京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盟员,江苏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紫金文创研究院研究员,曾任《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常务副主编、江宁区文广新局局长助理。

过去五年,江苏省检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坚持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将检察文化与法治文化、廉政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一批群众认可的检察文化品牌,生动展现了检察机关司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的履职成果。新的一年,希望江苏检察机关在已有的法治文化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检察文化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大检务公开力度,让更多人民群众走进检察院、让检察院走进人民群众心中。


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加大未成年被害人救助保护


吴兰(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网络安全、密码应用、软硬件产品质量测试方法研究及实施工作。江苏省网络安全高层次领军人才、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国家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密码学会密联委委员。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始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秉持“零容忍”态度,在依法从严惩治的同时,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综合落实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疏导、身体康复、生活安置、复学就业等多元救助,持续推进“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获得群众的肯定。新的一年,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在守住社会底线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未成年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帮助走出困境、拥抱阳光。


以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实效

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沈仁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土壤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4)主任委员、国际土壤信息参比中心顾问。长期从事土壤肥力、植物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篇。获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切身需要,以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实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取得显著成效。新的一年,希望检察机关不断延伸保护触角,加大对公益损害问题的监督力度,努力让受损公益得到恢复,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法治服务体育强国建设


张雨霏(江苏省游泳队队长),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中国游泳队队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十佳运动员,江苏省体育发展杰出贡献个人,2020年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冠军、女子100米蝶泳亚军,2021 年打破女子200米蝶泳奥运会记录,2020年打破女子100米蝶泳亚洲记录。

过去五年,江苏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发挥公益诉讼等职能,推动江苏体育改革创新发展,为体育强省贡献了检察力量。新的一年,希望检察机关更多关注体育事业发展,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体育新实践营造良好生态。


检察宣传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张晓北(江苏卫视新闻主播,播音组制片人),国家金话筒奖获得者,正高级职称(播音指导),亚洲青少年文化交流协会专家评委,江苏省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主持《1860新闻眼》《黑白档案》《新三言二拍》《大写真》《有一说一》等节目。

过去五年,江苏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检察阵地,做好普法宣传,推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作品,回应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法治问题。新的一年,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加大在传统媒体的发声力度,同时更加用好新媒体手段推进法治宣传,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为美丽江苏建设保驾护航


龚绪龙(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科学技术部主任,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大数据中心主任),先后荣获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称号和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三次荣获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次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入选江苏省第五、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持续强化环境司法保护,建立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检察协作平台,守护长江生态安全,联合省自然资源厅、水利厅、生态环境厅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执法司法协作,增强保护合力,联合长三角检察机关开展办案协作,促进区域协同多元共治,为守护江苏宜居宜业美丽环境增色添彩。


发展“第一生产力”离不开法治保障


崔铁军(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委,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东南大学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办案团队,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发挥检察职能护航科技创新,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商标恶意注册等专项法律监督,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


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


韩峰(南京医科大学二级教授,博导,药学院院长),江苏省重大疾病药物靶标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微循环学会微循环药物专委会主任委员。曾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双创人才”、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带头人等称号,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在把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案件统一归口未成年人检察机构统一办理的基础上,深化融合履职,在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同步审查未成年人其他权益是否遭受损害,成功办理了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案,推动国家层面出台治理办法,从源头解决此类问题。新的一年,希望检察机关持续深化“四大检察”融合履职,促进未成年人全方位综合司法保护,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合拳”。


推进少捕慎诉慎押

促进多元化解纠纷


薛济民(全国律师行业党委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江苏省律师协会会长,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曾被司法部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分别授予"党员律师标兵"和"全国为律师行业管理工作做出无私奉献奖"、"全国优秀律师"等称号。创办的江苏薛济民律师事务所曾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授予"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

近年来,检察机关将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作为构建轻罪治理体系的重要途径,审慎适用逮捕强制措施,用好不起诉裁量权,全流程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不捕不诉和诉前羁押的案件数量明显呈现一升一降的趋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来,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加需要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协同推进。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与律师的有效沟通交流,在强化人权保障、深化诉源治理、促进社会内生稳定、促进多元化解决纠纷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